以Live模式构筑唱片立体感
始终难忘第一次被张靓颖感染的情形——她怡然自信地站在那里,深情款款地演唱《Vision of Love》,美丽而令人意外。浑厚天然的嗓音紧紧抓住每个音符,无可言喻的气场控制着舞台的每一寸立体空间。你大概知道歌曲的高潮降至,却又不知她将如何触发,字字句句似乎都改了原本的色彩,变成只能由她抒发的特殊情感。这是张靓颖无可模仿的现场功力、独到出众的个性化魅力,只要站在舞台上,你便可以读出那种超越声音辨识层面的浓烈个人讯息。她的现场演唱是如此令人难忘,不论新歌或旧曲,都可以被存储专属的故事记忆、激发深层的音乐生命。
所以在这个角度来说,张靓颖音乐的一部分该是永远属于舞台的。不仅因为舞台是孕育她事业的摇篮,更因她这份不可多得的演唱天赋。七年已过,她每一次现场演出依然极具话题性。乐迷愿意亲临现场去感受她的舞台表演,那是不同于录音室歌曲的另种享受。所以,虽然已发行了多张优质的录音室专辑,Live唱片依然是张靓颖不可或缺的个性化音乐产品。相比较下,前者固然完整而无暇,但现场过程中表现出的音乐真实感、一镜到底、无可后期修饰的自然情绪,同样值得收藏与纪念,甚至更有音乐精神的体现与展示。
于是在这张新的Live唱片《倾听张靓颖》中,我们得到了多样的讯息与充满诚意的音乐初衷——回归音乐本质性,强调声音重要性,摒弃当今一味追潮浮夸的曲风编制,回避磨损自然情感的复杂后制,这都是如此一张唱片所追求的宏大目标。同样,一张现场专辑不但考验歌手的客观能力与现场硬件水准,更蕴藏着即兴延伸、互动控制、情感宣泄等不可抗因素,这也是其内容的精彩所在。略有担忧这些复杂性,但当听到第一首歌《At Last》副歌的唱句“For you are mine at last”在结尾包裹着浓烈的爵士气息百转千回而来时,也就不得不再次赞叹张靓颖的翻唱功力,也对这张唱片的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与肩负的Live唱片使命有了一定的信心。
《倾听张靓颖》有新作也有翻唱。而此种专辑中的新歌,自然在一诞生便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独特命运,与录音室专辑风格迥异。具体说来,便是《好不容易》、《I Didn’t Know》、《Single》等等新歌第一次出现就以“现场”模式被认知,一次成型的状态更富有主题生命力,它们带有结构的统一。但是,这三首歌中《好不容易》深刻的歌词内容与流畅上口的旋律颇具流行性、《I Didn’t Know》英文伶派气质与摇滚风格的碰撞充满国际化、《Single》淡淡雅致的Acoustic民谣气息蕴含Alanis Morissette的影子等等无可掩盖的特质,又证明了这些新歌也都各自带有特殊性与独立性——它们的确是被统一以现场形式演绎、发行,但带着各自用心的编曲与情绪立意,依然是独立的单曲个体。与Live的交叉并非是被划一和修改,而是纵向交织并产生升华的火花,铸成充满立体感的新音乐生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认为这张专辑中歌曲风格跨度大,看似不连贯的表象。因为这本也算是一张新歌唱片,而Live,则是另一层面的形式,无法掩盖其必然存在的多样化与丰富性,答案就是在此。所以甚至《放下》这首气势磅礴的作品也依然不会破坏专辑的总体平衡,因其展示的是多向综合的音乐架构,而非录音室专辑统一加工的单层涵义主题。
另外翻唱作品方面,除开场就使人印象深刻的经典爵士作品《At Last》外,中文歌曲部分也同样诸多精彩。尤其是《梦田》这首来自齐豫和潘越云的经典民歌作品,以及组曲《献给母亲的歌(女人花)》都展示了张靓颖与演唱英文歌曲时截然不同的温婉层面,更是唱片中缓解疏密平衡的桥段。而《南海姑娘》和《秋意浓》则带有异常怀旧的复古原味,在现场沟通情感、有机互动的作用上意义重大。《Singing In Tne Rain》略有迷幻色彩的编曲是一大亮点,新辟的手法与传统作品的对比互辅而突出,而一首《Concerto Por Deux Voix》则是全方位、最大化地展示了唱片的音乐性——华丽澎湃的古典协奏曲,不逊于录音室制作的现场配乐,当然还有张靓颖名符其实的“天使之声”,使得无唱词的《Concerto Por Deux Voix》成为唱片中的激昂高潮。
与前些年发行的《我爱邓丽君》Live唱片相比,《倾听张靓颖》淡化了为风格划一而做的选曲主题,着力在演唱表现与音乐结构,如同唱片名称一样,以“倾听”为主。唱片不但再次展示了张靓颖的现场演唱功力,也没有脱离必然由新歌支撑几分的市场要素,表达出一份与众不同的诚意和价值。将此唱片看做Live主题专辑亦可、纯互动性演唱会专辑亦可。在没有多少敢做现场的内地主流乐坛环境中,依然拔得头筹。重温张靓颖的现场魅力、再度迎接她的全新作品,都在这一张唱片中。
http://ent.163.com/12/0701/10/85APER5N00031H0O.html
所以在这个角度来说,张靓颖音乐的一部分该是永远属于舞台的。不仅因为舞台是孕育她事业的摇篮,更因她这份不可多得的演唱天赋。七年已过,她每一次现场演出依然极具话题性。乐迷愿意亲临现场去感受她的舞台表演,那是不同于录音室歌曲的另种享受。所以,虽然已发行了多张优质的录音室专辑,Live唱片依然是张靓颖不可或缺的个性化音乐产品。相比较下,前者固然完整而无暇,但现场过程中表现出的音乐真实感、一镜到底、无可后期修饰的自然情绪,同样值得收藏与纪念,甚至更有音乐精神的体现与展示。
于是在这张新的Live唱片《倾听张靓颖》中,我们得到了多样的讯息与充满诚意的音乐初衷——回归音乐本质性,强调声音重要性,摒弃当今一味追潮浮夸的曲风编制,回避磨损自然情感的复杂后制,这都是如此一张唱片所追求的宏大目标。同样,一张现场专辑不但考验歌手的客观能力与现场硬件水准,更蕴藏着即兴延伸、互动控制、情感宣泄等不可抗因素,这也是其内容的精彩所在。略有担忧这些复杂性,但当听到第一首歌《At Last》副歌的唱句“For you are mine at last”在结尾包裹着浓烈的爵士气息百转千回而来时,也就不得不再次赞叹张靓颖的翻唱功力,也对这张唱片的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与肩负的Live唱片使命有了一定的信心。
《倾听张靓颖》有新作也有翻唱。而此种专辑中的新歌,自然在一诞生便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独特命运,与录音室专辑风格迥异。具体说来,便是《好不容易》、《I Didn’t Know》、《Single》等等新歌第一次出现就以“现场”模式被认知,一次成型的状态更富有主题生命力,它们带有结构的统一。但是,这三首歌中《好不容易》深刻的歌词内容与流畅上口的旋律颇具流行性、《I Didn’t Know》英文伶派气质与摇滚风格的碰撞充满国际化、《Single》淡淡雅致的Acoustic民谣气息蕴含Alanis Morissette的影子等等无可掩盖的特质,又证明了这些新歌也都各自带有特殊性与独立性——它们的确是被统一以现场形式演绎、发行,但带着各自用心的编曲与情绪立意,依然是独立的单曲个体。与Live的交叉并非是被划一和修改,而是纵向交织并产生升华的火花,铸成充满立体感的新音乐生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认为这张专辑中歌曲风格跨度大,看似不连贯的表象。因为这本也算是一张新歌唱片,而Live,则是另一层面的形式,无法掩盖其必然存在的多样化与丰富性,答案就是在此。所以甚至《放下》这首气势磅礴的作品也依然不会破坏专辑的总体平衡,因其展示的是多向综合的音乐架构,而非录音室专辑统一加工的单层涵义主题。
另外翻唱作品方面,除开场就使人印象深刻的经典爵士作品《At Last》外,中文歌曲部分也同样诸多精彩。尤其是《梦田》这首来自齐豫和潘越云的经典民歌作品,以及组曲《献给母亲的歌(女人花)》都展示了张靓颖与演唱英文歌曲时截然不同的温婉层面,更是唱片中缓解疏密平衡的桥段。而《南海姑娘》和《秋意浓》则带有异常怀旧的复古原味,在现场沟通情感、有机互动的作用上意义重大。《Singing In Tne Rain》略有迷幻色彩的编曲是一大亮点,新辟的手法与传统作品的对比互辅而突出,而一首《Concerto Por Deux Voix》则是全方位、最大化地展示了唱片的音乐性——华丽澎湃的古典协奏曲,不逊于录音室制作的现场配乐,当然还有张靓颖名符其实的“天使之声”,使得无唱词的《Concerto Por Deux Voix》成为唱片中的激昂高潮。
与前些年发行的《我爱邓丽君》Live唱片相比,《倾听张靓颖》淡化了为风格划一而做的选曲主题,着力在演唱表现与音乐结构,如同唱片名称一样,以“倾听”为主。唱片不但再次展示了张靓颖的现场演唱功力,也没有脱离必然由新歌支撑几分的市场要素,表达出一份与众不同的诚意和价值。将此唱片看做Live主题专辑亦可、纯互动性演唱会专辑亦可。在没有多少敢做现场的内地主流乐坛环境中,依然拔得头筹。重温张靓颖的现场魅力、再度迎接她的全新作品,都在这一张唱片中。
http://ent.163.com/12/0701/10/85APER5N00031H0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