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ebut of JUNO Mak
听惯了麦浚龙之后那几张足以载入史册的概念专辑,回过头来看他的首张个人EP《On the road》,简直可以说判若两人。这张EP里的麦浚龙是非常主流的,整张EP主要走韩国舞蹈风,有点像陈冠希借鉴靠拢的意思,以快歌为主打,同时铺设两首质量不俗的K歌,大打安全牌。而以一首REMIX版本的串烧结尾,顺应潮流的同时透露着新意。这一举措在当时大的音乐环境中来看,还是取得了不错的回报的。专辑销量不俗,前后总共改版发行了三个版本,并且好几首歌都被他的歌迷所熟记,可以说这次debut是让大家最早认识麦浚龙的一个媒介,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开端。
林夕、陈少琪、黄伟文几位作词人均为该EP的成功做出了贡献,尽管三位各自的作品看来不无行货的感觉,但好歹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大风吹》席卷一时,《如果可以待你好》和《有人》也成为传唱许久的K歌。尤其是《有人》,深得JUNO以及歪闷自己的喜爱,JUNO之后发的两张精选无一例外都收录了这首歌,黄伟文Y100词选也涵盖了这首歌,与之后麦浚龙的另一首代表作《没有人》的前后呼应也是一段佳话。
JUNO之后被人所诟病的唱功问题在这张EP里暴露的并非太明显,这要归功于专辑制作人,精准的让歌曲与JUNO的声线相协调, 不设置过高的难度,稳妥至上,就如同之前所说,一切以安全为主,传唱度高、能让听众记住才是关键。
麦浚龙以这样一种形式出道,在当时看来是很成功的,下一个陈冠希或许就近在眼前,可是谁也想不到,之后发生的种种事情,把一个出道初期如此商业化的歌手推向了另一个极端:无视市场,专注于独立音乐。当时涉世未深的麦浚龙显然还是有些迷茫的,他还没有深刻的了解自己的野心以及潜在的信仰,大家也没有意识到,一段香港乐坛的另类传奇从此时开始踏上了征途……
林夕、陈少琪、黄伟文几位作词人均为该EP的成功做出了贡献,尽管三位各自的作品看来不无行货的感觉,但好歹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大风吹》席卷一时,《如果可以待你好》和《有人》也成为传唱许久的K歌。尤其是《有人》,深得JUNO以及歪闷自己的喜爱,JUNO之后发的两张精选无一例外都收录了这首歌,黄伟文Y100词选也涵盖了这首歌,与之后麦浚龙的另一首代表作《没有人》的前后呼应也是一段佳话。
JUNO之后被人所诟病的唱功问题在这张EP里暴露的并非太明显,这要归功于专辑制作人,精准的让歌曲与JUNO的声线相协调, 不设置过高的难度,稳妥至上,就如同之前所说,一切以安全为主,传唱度高、能让听众记住才是关键。
麦浚龙以这样一种形式出道,在当时看来是很成功的,下一个陈冠希或许就近在眼前,可是谁也想不到,之后发生的种种事情,把一个出道初期如此商业化的歌手推向了另一个极端:无视市场,专注于独立音乐。当时涉世未深的麦浚龙显然还是有些迷茫的,他还没有深刻的了解自己的野心以及潜在的信仰,大家也没有意识到,一段香港乐坛的另类传奇从此时开始踏上了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