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新视线114期,icon栏目:窦唯:口音时代。
新视线114期,icon栏目:窦唯:口音时代。
窦唯其人
第一次见到窦唯是在2007年年底杭州曙光路上的一家酒吧,他携不一定乐队演出,小小的空间挤满了人,气氛良好。演出结束后,我厚着脸皮给窦唯递了名片,表示要采访他,他几乎没跟我说话。当时我的朋友告诉我窦唯极为敏感,也不容易信任媒体,更有传言说他不善言辞,往往准备数十个问题,十多分钟他就能解决掉。后来我和窦唯再谈起杭州的那次演出,他颇为惋惜那一段很不错的即兴现场却没能录下来。事后他还会细细回味当时的某些场景,而那基本已是窦唯为数不多的最近几场演出之一。
2011年8月也是在杭州,我终于采访到了窦唯,那是第二次见面。他说话很慢,声音安静平稳,涉及回忆的部分总是思索很久,这种语速让他染着一种无法企及的距离感。他所用的语言没有脱口而出、不经思索的陈词滥调。像这样一个被采访了无数次的人,但依然能对答耐心、用词准确。我觉得只有一次,有一个问题似乎刺激了他:那就是问他是否爱看好莱坞电影,他突然提高了音量,反问我是不是80后。你还可以注意到他经常用“自然而然”、“顺其自然”这样的字眼,这也许是他“无为而治”对汉人祖先音乐回望的创作证据。2000年至今,窦唯默默发表了20张左右的音乐作品,是国内不多见的高产音乐人。以他为核心的开放性自由即兴乐团从“不一定”过渡到“不一样”,他们从来不排练,作品的诞生不是在演出现场就是在录音棚。他的作品有时被认作实验先锋,可在国营唱片店里又时常被归入“民族音乐”,这也许就是因为自由即兴音乐本身并不愿意被加上标签,它承受并享受着这种身份上的含糊不清。
几天之后回到北京,我又在离美术馆很近的一家咖啡馆约见了窦唯,他穿着一件很普通的T恤,几乎不停地抽烟,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还有一位陌生人过来问他借火。而这次访谈远远超出了之前的那次简单采访,他的睿智、对虚伪的不屑一顾以及对泛娱乐化的排斥,似乎让我看到了一个私底下真正幽默的窦唯。
你的新专辑《口音》是继11年前的《雨吁》之后第一次开唱,所有人都很奇怪,以为你会一直Minimalism和氛围下去?《口音》里据说是在录音时根据曲意任意发音,这是真的吗?还是想在音乐里加入即兴的部分?
《口音》发行之后,这次访问是唯一的一家,所以要郑重地讲一下。这张专辑我想更多地是寻求一种原创的,尝试性的可能,因为以往表达的意愿过于强烈,并且表现方式和内容掺杂了太多俗套……《口音》当中基本上去除了那些具象的表达,更多的是用人声这种发音的有或者无来融合到整体的音乐氛围当中。乐器不会有任何语言功能,人声也似是而非。但和音之后所流露出的明暗情绪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在人声的处理上,则是力求遵照汉字的原音来发声,是一声就是一声。因为祖先所创四声汉字本身就有乐音的可能性,但后来包括现在却有很多发音并不正确。字音不正也就荒腔野调,听着有些刺耳,只是现代人在听觉上似乎已经并不讲究了……但是对于运用汉字做人声表现的演绎者来讲,为了避免滑稽,似乎必须正视这一重要环节。比如说“我”(wǒ)一放到旋律当中就很有可能被唱成窝(wō),“行”(xíng)可能发音成腥(xīng),爱(ài)倒有可能被唱成哀(āi)。我注意到这个问题之后,觉得有必要让它回归正确的发音。我只能说尽可能,因为可能还会有一些字的发音并不是很标准。歌曲式的旋律结构会更注重要传达什么,那是有了一个固定的旋律或者事先要表达的内容之后就会忽略发音。而《口音》当中的旋律并不是歌曲式的,在制定字的发音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音乐的背景,根据这个背景来选择发音甚至字与字音,从而使音乐的氛围与情境的表现更准确。即兴的部分大概只占三成吧。
你的专辑名字口音合而为喑(yīn),其实还是闭嘴的意思,这是别人的揣测还是你的原意呢?
的确是一个巧合,我觉得倒是也特别合适。的确是喑的意思,免去一些障碍,你要表达什么,情绪还是通过音乐氛围来显现。但是现在“音、体、美、文”是窦唯的四大爱好,其中“美”代表画画,他觉得画画时能让他内心感到平静呢,总是被很多人误解成什么“禅”,甚至是什么“仙乐飘飘”,这类特别不符合事实的夸大形容,我不知道是故意的呢,还是听者真的在对音乐情绪的理解上有偏差。也许是现在的人更习惯那种所谓娱乐的氛围,所以听到我的音乐就感觉是仙乐。有我们这些年代背景的人可能会更明白一些。
唱片封面据说是你自己设计的?
封面的字是我拿软笔写的。音在口里,没必要过多去解读它的含义。唱片设计这块,我喜欢简约,不喜欢太强的设计感,那种设计一出来,起步的时候就跑题了。如果设计者不是特别充分了解你,只是完成一个活儿的话,我觉得不太可能产生出恰当的对应,因为他那种气质会在设计里很明显。再加上我主观意识又特别强烈,索性就自己来设计。
首度为电影演唱主题歌,陈可辛说你帮他圆了武侠摇滚梦,而《迷走江湖》又回归到了《黑梦》时期的风格,你们是如何合作的?他完全信赖你吗?
一拍即合,一番顺畅,制作也是我一个人,过了把瘾吧。好在导演对这首歌的表现形式等方面没约束,我也是一气呵成。三天框架就全都有了,导演觉得可以,我再继续后面的完善。
《早春的雨伞》是你和张荐,以及你们两位各自的父亲共同合作的,为什么想到与父亲合作一张专辑?专辑名字的由来是?据说这是你首次独立以工作室的名义发行,以后还会尝试自己做厂牌吗?
自然而然,就是时间到了这个点上,就该做这么一件事。我们进棚录音,结果效果还不错,所以就有了这张《早春的雨伞》。录音时有一天下雨,张荐和他父亲撑着一把大雨伞,那个画面让我想到了这个名字。独立厂牌这个事情还是以后再说吧,顺其自然。
很多人认为你是用西方实验音乐的模式去演奏蕴涵东方哲学意味的音乐,你怎么看待东西方这个命题?
音乐是世界的。
你会钢琴、鼓、笛子,有最喜欢的乐器吗?最擅长呢?
我喜欢每一样乐器,喜欢演奏乐器,很在乎它们发出的乐音部分。其实我是反技术的,最擅长的还是笛子吧,毕竟从小就学的,但是这几年比较少吹,因为乐队里也有笛子手。
你为什么喜欢画画?
我小学的时候,印象特深的就是我的表兄假期给我补课,休息时他就随便画那些小人,一下子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应该是从那会儿开始的。一直到上学的时候,每周只有一次美术课,那45分钟我觉得特别短,别的课都觉得很长,只有美术课和音乐课总是感觉时间不够,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喜欢。我没有受过正统训练,也就是上学那会儿上过些很浅的素描课,初中之后还安排了中国画课程,水墨、皴擦点染那些很皮毛的东西,仅此而已。我用水粉、蜡笔,也用油画颜料,但是技法根本谈不上,不同材料怎么运用它,我都是没有概念的,完全凭感觉。那会儿我还开车,会经常开着车到一个地儿,然后坐在车里画。时间没准儿,有时候画一个下午,让人很安静。我画的都是小幅的,经常去美术馆买做好的画板和画框。当初有朋友很热情地说把我的画放到网上,我欣然接受了,因为我觉得这本身是一种爱好,推广这种爱好是有益的事情,我希望更多人会有这种爱好。我也没想过要出版我的画,只想作为爱好。
http://www.theoutlookmagazine.com/3405/
接手打版,后部分。
最早你在Green,后来在愚公移山,现在你还去演出吗?
我不太去那些地方了,现在已经基本不演出了。
你的乐队有不一定、不一样、译乐队,很想知道你平时与不同乐手们是如何展开合作的?
我们不排练,演出就是我们的合作,音乐专辑很多都是现场录音。
我发现《五音环乐》里有两张你都找了杨一合作,是不是他“苦”的部分吸引了你?
我很早就听到了他的音乐,那个时候他还在美术馆门口卖唱,我花了50块钱买了他一盘CD。之后认识,就自然而然地在一起合作了。
下一张唱片计划是?
原先计划和一位名叫莫西的彝族歌手出两张唱片,现在网络上发布一张EP,三段曲目半个小时左右,已经录完,就差平面了,本来这张EP要和去年11月份、今年7月份录的两张大碟同时发,但现在计划可能有变,我可能会先发一张今年年初录的笛子曲,当时考虑往后放,现在就有可能先做这张。因为我从小跟我父亲学笛子,包括到后来走的这条路,运用笛子更多的是这里吹个间奏,那儿吹个SOLO,并没有一张完整的以笛子为主线的专辑。完全即兴的弟子,我觉得即兴是最真实和最自然的,因为编撰这个东西在时下来讲实在是太牵强,也太做作。再加这个环境,我指的是人文环境,要做到纯粹和真实真的很难。这张整个儿的乐器演奏到后期制作就是我和录音师两个人,很顺利,在后期的审听过程中我觉得也八九不离十。整个儿的感觉特别平缓,没有太大的起伏。我只想营造那种轻松的感觉,笛子以外只用到了键盘和扬琴,三样乐器,会有一点点节奏。虽然是在年初录制的,但是我觉得它以夏天为主题会比较合适,里面有用到采样的水流声、夏虫的鸣叫声,还有一些民歌的采样,把这些都放在背景里。现在我在想专辑的名称。
你刚才说到采样,你喜欢到各地去采样吗?
没有,这里面的采样是在年初的时候,有一个做记录片的年轻导演找我合作,他去苗族聚居的地方拍他们的生活,主要是想传达这些少数民族在现代社会的状态。但是他们有一些素材,比如说苗族的民歌啊,还有佩戴民族银饰的苗族少女走起路来哗啦哗啦的那种铃声,我觉得放在我这里特别合适。我现在还没有刻意地去找一个素材,只是直觉,觉得这个东西放在背景当中不吵,而且会有情景的表现。也许日后会有。
想过春夏秋冬的专辑都集全了推出一个纪念版吗?
可能性不大,因为我现在这种作坊式的制作要考虑成本。一旦这四张陆续做完之后,是不是做一个合辑,那是日后的事儿。不同的时段出来,让他们各自独立。
你平时会听自己以前的专辑吗?
会听,所谓温故知新嘛。同时加上这些年来,尤其是2000年以后好像也没有碰到过特别吸引我的唱片,所以更多的是温故。
那听的都是《雨吁》之后的吧,《黑梦》、《艳阳天》还会再听吗?
对,听的都是《雨吁》之后的。
我觉得08年之后你的音乐沉重的感觉越来越少了,是心境变了?
也许吧,不那么沉重了,但是仍然悲哀。
1994年你曾为radiohead暖过场?
对,在香港。那个时候radiohead刚出了张EP,对他们不是很了解。我暖完场就走了,也没有留下来听他们的演唱会。其实经纪公司把我们拉扯在一起,双方都觉得很生硬。
bark psychosis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很喜欢这个乐队,到现在也会听他们的专辑。(窦唯不承认bark psychosis影响了他,因为他早就开始做民乐了)
国内的乐队你有觉得好的吗?
脑浊。近两年没看过他们,但是早几年他们是唯一让我觉得后生可畏的乐队。近些年来让我感觉比较成形和完整的乐队是万能青年旅店,他们的音乐没有循规蹈矩的成分,从专辑设计上来讲也很有意思。
平时爱看的电影和书有哪些?
我爱看老的国产黑白电影......到现在仍然坚持看的文字书是《世说新语》。
你骑电动车过来的?
对,我最近没到美术馆这边来,已经认不出来了,又变样了。拆永远比建快。
北京的胡同也越来越少了。
早就变了,这车停在那里就大煞风景。好多胡同都起楼了,完全把那个劲儿给破了,原来我小时候的那种街坊四邻的氛围完全没有了,夏天三伏天那会儿到了傍晚吃完饭就会在胡同里乘凉、玩游戏、那会儿的街坊四邻都是你来我往的,原来说住楼房关起门来没邻居,现在胡同也一样,我现在也住楼房了。
你现在还坚持锻炼身体吗?
打羽毛球,偶尔踢球,踢毽子。
平时爱在哪里转?
我的活动范围很小。
你最想去什么地方?
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时候,我挺想把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再走一遍。但一直没实施.......
我看过一个采访,你说“摇滚误国”?
其实我前面有一个“伪”字,可到了文章里就把“伪”去掉了,在我看来这种做法很险恶,一下子把我和众人对立了起来。
那你觉得那些音乐是“伪摇滚”呢?
喊得越高,我觉得越可疑。就做音乐而言,似乎是别有用心,动机并不纯粹,好像总是希望制造一些事件来引发别人对他们的关注,我指的是这些方式。而对于这些人物我不愿意过多地去评述,因为面对现实的确很无奈,形形色色的人不择手段,就像有句老话说“男怕入错行,当他们发现入错这个行。能力有限之后,又没有再多的能力去要,但更多的人都是在一开始被周遭的氛围所迷惑,就像在八十年代末那次事件,好像大家都起来了,跟着凑热闹,一起起哄,也卷了进去,甚至还在当中扮演了一个领袖式的人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怎么收这场,怎么下这台呢?又要继续去圆谎。所以在音乐圈,甚至其他圈都有这种人,都有这种事件,打着一个什么幌子,其实居心叵测。你事后反观,会看得更清楚。但是就是有那种小丑,意识到属于他的时刻到来了,一下子就跳出来了。所以我想他们那时把我那个“伪”字去掉,也有他们的顾虑,因为这种所谓摇滚盛世的局面已经形成了,似乎这个谎言不再继续编下去的话很难收场,但这的确是一个弥天大谎。你看这些年吧,各种工程的质量开始下降,这个说来真的是很揪心。自欺欺人,真的就是自欺欺人。可是一直以来人们又特别乐此不疲,一桩接着一桩。我相信在这些争斗中没有真正的胜利者,所谓失败一方也并不是说他就绝对的不是。最可恶的是那些借机造势的人,造出一种假象来迷惑大众,然后进一步利用大众,其实他的目的完全是为个人考虑,这特别让我深恶痛绝。
你觉得唱片业已经到了末日吗?
我觉得这种末日也是人为造成的。其实还是有空间,只是现在更多看重的是市场的倾向,真正个人感受的东西很少。
你对那种把社会现象写进歌里的手法怎么看?
坦率讲,在我看来是取巧,更像是噱头。
你有一张唱片命名为《八段锦》,你会这种气功吗?
这张唱片出来的时候也特别巧,又一次在音像店看到了八段锦示范教学的DVD,我就买了一张给了我母亲,让她在家里练练。我自己不会,感觉老年人比较合适,因为本身有九段音乐,但是正好是八段内容,八段锦这个名字也很伤口好听,所以就拿来用,放在一起也很应景。
姜昕除了一本书,里面提到你,你有什么看法?
我听说了。因为我没有看到这本书,所以没什么太多看法。我相信文字是有它的功能的,所以笔者通过文字抒发情感,那是一种享受,但是前提一定要真实,那个真实的度你是否能掌握好,就要看一个人的素养。我觉得跟做音乐也差不多,坦率地讲在这个行业当中,装腔作势的人很多,千万别上了那种道。
你现在大多转向幕后制作吗?比如给电影配乐之类的。
是的,我比较喜欢录音室的工作,掌控性比较强,不想演出。我一直不看好我们这边演出的制作,所以对演出一直拒绝,对录音室的工作更感兴趣。
最想要做却还没有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可以的重新选择,想成为怎样的人,是音乐人,画家还是别的什么。
没有最想做什么,都是顺其自然。我不会去想假设性的问题。
窦唯其人
第一次见到窦唯是在2007年年底杭州曙光路上的一家酒吧,他携不一定乐队演出,小小的空间挤满了人,气氛良好。演出结束后,我厚着脸皮给窦唯递了名片,表示要采访他,他几乎没跟我说话。当时我的朋友告诉我窦唯极为敏感,也不容易信任媒体,更有传言说他不善言辞,往往准备数十个问题,十多分钟他就能解决掉。后来我和窦唯再谈起杭州的那次演出,他颇为惋惜那一段很不错的即兴现场却没能录下来。事后他还会细细回味当时的某些场景,而那基本已是窦唯为数不多的最近几场演出之一。
2011年8月也是在杭州,我终于采访到了窦唯,那是第二次见面。他说话很慢,声音安静平稳,涉及回忆的部分总是思索很久,这种语速让他染着一种无法企及的距离感。他所用的语言没有脱口而出、不经思索的陈词滥调。像这样一个被采访了无数次的人,但依然能对答耐心、用词准确。我觉得只有一次,有一个问题似乎刺激了他:那就是问他是否爱看好莱坞电影,他突然提高了音量,反问我是不是80后。你还可以注意到他经常用“自然而然”、“顺其自然”这样的字眼,这也许是他“无为而治”对汉人祖先音乐回望的创作证据。2000年至今,窦唯默默发表了20张左右的音乐作品,是国内不多见的高产音乐人。以他为核心的开放性自由即兴乐团从“不一定”过渡到“不一样”,他们从来不排练,作品的诞生不是在演出现场就是在录音棚。他的作品有时被认作实验先锋,可在国营唱片店里又时常被归入“民族音乐”,这也许就是因为自由即兴音乐本身并不愿意被加上标签,它承受并享受着这种身份上的含糊不清。
几天之后回到北京,我又在离美术馆很近的一家咖啡馆约见了窦唯,他穿着一件很普通的T恤,几乎不停地抽烟,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还有一位陌生人过来问他借火。而这次访谈远远超出了之前的那次简单采访,他的睿智、对虚伪的不屑一顾以及对泛娱乐化的排斥,似乎让我看到了一个私底下真正幽默的窦唯。
你的新专辑《口音》是继11年前的《雨吁》之后第一次开唱,所有人都很奇怪,以为你会一直Minimalism和氛围下去?《口音》里据说是在录音时根据曲意任意发音,这是真的吗?还是想在音乐里加入即兴的部分?
《口音》发行之后,这次访问是唯一的一家,所以要郑重地讲一下。这张专辑我想更多地是寻求一种原创的,尝试性的可能,因为以往表达的意愿过于强烈,并且表现方式和内容掺杂了太多俗套……《口音》当中基本上去除了那些具象的表达,更多的是用人声这种发音的有或者无来融合到整体的音乐氛围当中。乐器不会有任何语言功能,人声也似是而非。但和音之后所流露出的明暗情绪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在人声的处理上,则是力求遵照汉字的原音来发声,是一声就是一声。因为祖先所创四声汉字本身就有乐音的可能性,但后来包括现在却有很多发音并不正确。字音不正也就荒腔野调,听着有些刺耳,只是现代人在听觉上似乎已经并不讲究了……但是对于运用汉字做人声表现的演绎者来讲,为了避免滑稽,似乎必须正视这一重要环节。比如说“我”(wǒ)一放到旋律当中就很有可能被唱成窝(wō),“行”(xíng)可能发音成腥(xīng),爱(ài)倒有可能被唱成哀(āi)。我注意到这个问题之后,觉得有必要让它回归正确的发音。我只能说尽可能,因为可能还会有一些字的发音并不是很标准。歌曲式的旋律结构会更注重要传达什么,那是有了一个固定的旋律或者事先要表达的内容之后就会忽略发音。而《口音》当中的旋律并不是歌曲式的,在制定字的发音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音乐的背景,根据这个背景来选择发音甚至字与字音,从而使音乐的氛围与情境的表现更准确。即兴的部分大概只占三成吧。
你的专辑名字口音合而为喑(yīn),其实还是闭嘴的意思,这是别人的揣测还是你的原意呢?
的确是一个巧合,我觉得倒是也特别合适。的确是喑的意思,免去一些障碍,你要表达什么,情绪还是通过音乐氛围来显现。但是现在“音、体、美、文”是窦唯的四大爱好,其中“美”代表画画,他觉得画画时能让他内心感到平静呢,总是被很多人误解成什么“禅”,甚至是什么“仙乐飘飘”,这类特别不符合事实的夸大形容,我不知道是故意的呢,还是听者真的在对音乐情绪的理解上有偏差。也许是现在的人更习惯那种所谓娱乐的氛围,所以听到我的音乐就感觉是仙乐。有我们这些年代背景的人可能会更明白一些。
唱片封面据说是你自己设计的?
封面的字是我拿软笔写的。音在口里,没必要过多去解读它的含义。唱片设计这块,我喜欢简约,不喜欢太强的设计感,那种设计一出来,起步的时候就跑题了。如果设计者不是特别充分了解你,只是完成一个活儿的话,我觉得不太可能产生出恰当的对应,因为他那种气质会在设计里很明显。再加上我主观意识又特别强烈,索性就自己来设计。
首度为电影演唱主题歌,陈可辛说你帮他圆了武侠摇滚梦,而《迷走江湖》又回归到了《黑梦》时期的风格,你们是如何合作的?他完全信赖你吗?
一拍即合,一番顺畅,制作也是我一个人,过了把瘾吧。好在导演对这首歌的表现形式等方面没约束,我也是一气呵成。三天框架就全都有了,导演觉得可以,我再继续后面的完善。
《早春的雨伞》是你和张荐,以及你们两位各自的父亲共同合作的,为什么想到与父亲合作一张专辑?专辑名字的由来是?据说这是你首次独立以工作室的名义发行,以后还会尝试自己做厂牌吗?
自然而然,就是时间到了这个点上,就该做这么一件事。我们进棚录音,结果效果还不错,所以就有了这张《早春的雨伞》。录音时有一天下雨,张荐和他父亲撑着一把大雨伞,那个画面让我想到了这个名字。独立厂牌这个事情还是以后再说吧,顺其自然。
很多人认为你是用西方实验音乐的模式去演奏蕴涵东方哲学意味的音乐,你怎么看待东西方这个命题?
音乐是世界的。
你会钢琴、鼓、笛子,有最喜欢的乐器吗?最擅长呢?
我喜欢每一样乐器,喜欢演奏乐器,很在乎它们发出的乐音部分。其实我是反技术的,最擅长的还是笛子吧,毕竟从小就学的,但是这几年比较少吹,因为乐队里也有笛子手。
你为什么喜欢画画?
我小学的时候,印象特深的就是我的表兄假期给我补课,休息时他就随便画那些小人,一下子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应该是从那会儿开始的。一直到上学的时候,每周只有一次美术课,那45分钟我觉得特别短,别的课都觉得很长,只有美术课和音乐课总是感觉时间不够,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喜欢。我没有受过正统训练,也就是上学那会儿上过些很浅的素描课,初中之后还安排了中国画课程,水墨、皴擦点染那些很皮毛的东西,仅此而已。我用水粉、蜡笔,也用油画颜料,但是技法根本谈不上,不同材料怎么运用它,我都是没有概念的,完全凭感觉。那会儿我还开车,会经常开着车到一个地儿,然后坐在车里画。时间没准儿,有时候画一个下午,让人很安静。我画的都是小幅的,经常去美术馆买做好的画板和画框。当初有朋友很热情地说把我的画放到网上,我欣然接受了,因为我觉得这本身是一种爱好,推广这种爱好是有益的事情,我希望更多人会有这种爱好。我也没想过要出版我的画,只想作为爱好。
http://www.theoutlookmagazine.com/3405/
接手打版,后部分。
最早你在Green,后来在愚公移山,现在你还去演出吗?
我不太去那些地方了,现在已经基本不演出了。
你的乐队有不一定、不一样、译乐队,很想知道你平时与不同乐手们是如何展开合作的?
我们不排练,演出就是我们的合作,音乐专辑很多都是现场录音。
我发现《五音环乐》里有两张你都找了杨一合作,是不是他“苦”的部分吸引了你?
我很早就听到了他的音乐,那个时候他还在美术馆门口卖唱,我花了50块钱买了他一盘CD。之后认识,就自然而然地在一起合作了。
下一张唱片计划是?
原先计划和一位名叫莫西的彝族歌手出两张唱片,现在网络上发布一张EP,三段曲目半个小时左右,已经录完,就差平面了,本来这张EP要和去年11月份、今年7月份录的两张大碟同时发,但现在计划可能有变,我可能会先发一张今年年初录的笛子曲,当时考虑往后放,现在就有可能先做这张。因为我从小跟我父亲学笛子,包括到后来走的这条路,运用笛子更多的是这里吹个间奏,那儿吹个SOLO,并没有一张完整的以笛子为主线的专辑。完全即兴的弟子,我觉得即兴是最真实和最自然的,因为编撰这个东西在时下来讲实在是太牵强,也太做作。再加这个环境,我指的是人文环境,要做到纯粹和真实真的很难。这张整个儿的乐器演奏到后期制作就是我和录音师两个人,很顺利,在后期的审听过程中我觉得也八九不离十。整个儿的感觉特别平缓,没有太大的起伏。我只想营造那种轻松的感觉,笛子以外只用到了键盘和扬琴,三样乐器,会有一点点节奏。虽然是在年初录制的,但是我觉得它以夏天为主题会比较合适,里面有用到采样的水流声、夏虫的鸣叫声,还有一些民歌的采样,把这些都放在背景里。现在我在想专辑的名称。
你刚才说到采样,你喜欢到各地去采样吗?
没有,这里面的采样是在年初的时候,有一个做记录片的年轻导演找我合作,他去苗族聚居的地方拍他们的生活,主要是想传达这些少数民族在现代社会的状态。但是他们有一些素材,比如说苗族的民歌啊,还有佩戴民族银饰的苗族少女走起路来哗啦哗啦的那种铃声,我觉得放在我这里特别合适。我现在还没有刻意地去找一个素材,只是直觉,觉得这个东西放在背景当中不吵,而且会有情景的表现。也许日后会有。
想过春夏秋冬的专辑都集全了推出一个纪念版吗?
可能性不大,因为我现在这种作坊式的制作要考虑成本。一旦这四张陆续做完之后,是不是做一个合辑,那是日后的事儿。不同的时段出来,让他们各自独立。
你平时会听自己以前的专辑吗?
会听,所谓温故知新嘛。同时加上这些年来,尤其是2000年以后好像也没有碰到过特别吸引我的唱片,所以更多的是温故。
那听的都是《雨吁》之后的吧,《黑梦》、《艳阳天》还会再听吗?
对,听的都是《雨吁》之后的。
我觉得08年之后你的音乐沉重的感觉越来越少了,是心境变了?
也许吧,不那么沉重了,但是仍然悲哀。
1994年你曾为radiohead暖过场?
对,在香港。那个时候radiohead刚出了张EP,对他们不是很了解。我暖完场就走了,也没有留下来听他们的演唱会。其实经纪公司把我们拉扯在一起,双方都觉得很生硬。
bark psychosis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很喜欢这个乐队,到现在也会听他们的专辑。(窦唯不承认bark psychosis影响了他,因为他早就开始做民乐了)
国内的乐队你有觉得好的吗?
脑浊。近两年没看过他们,但是早几年他们是唯一让我觉得后生可畏的乐队。近些年来让我感觉比较成形和完整的乐队是万能青年旅店,他们的音乐没有循规蹈矩的成分,从专辑设计上来讲也很有意思。
平时爱看的电影和书有哪些?
我爱看老的国产黑白电影......到现在仍然坚持看的文字书是《世说新语》。
你骑电动车过来的?
对,我最近没到美术馆这边来,已经认不出来了,又变样了。拆永远比建快。
北京的胡同也越来越少了。
早就变了,这车停在那里就大煞风景。好多胡同都起楼了,完全把那个劲儿给破了,原来我小时候的那种街坊四邻的氛围完全没有了,夏天三伏天那会儿到了傍晚吃完饭就会在胡同里乘凉、玩游戏、那会儿的街坊四邻都是你来我往的,原来说住楼房关起门来没邻居,现在胡同也一样,我现在也住楼房了。
你现在还坚持锻炼身体吗?
打羽毛球,偶尔踢球,踢毽子。
平时爱在哪里转?
我的活动范围很小。
你最想去什么地方?
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时候,我挺想把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再走一遍。但一直没实施.......
我看过一个采访,你说“摇滚误国”?
其实我前面有一个“伪”字,可到了文章里就把“伪”去掉了,在我看来这种做法很险恶,一下子把我和众人对立了起来。
那你觉得那些音乐是“伪摇滚”呢?
喊得越高,我觉得越可疑。就做音乐而言,似乎是别有用心,动机并不纯粹,好像总是希望制造一些事件来引发别人对他们的关注,我指的是这些方式。而对于这些人物我不愿意过多地去评述,因为面对现实的确很无奈,形形色色的人不择手段,就像有句老话说“男怕入错行,当他们发现入错这个行。能力有限之后,又没有再多的能力去要,但更多的人都是在一开始被周遭的氛围所迷惑,就像在八十年代末那次事件,好像大家都起来了,跟着凑热闹,一起起哄,也卷了进去,甚至还在当中扮演了一个领袖式的人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怎么收这场,怎么下这台呢?又要继续去圆谎。所以在音乐圈,甚至其他圈都有这种人,都有这种事件,打着一个什么幌子,其实居心叵测。你事后反观,会看得更清楚。但是就是有那种小丑,意识到属于他的时刻到来了,一下子就跳出来了。所以我想他们那时把我那个“伪”字去掉,也有他们的顾虑,因为这种所谓摇滚盛世的局面已经形成了,似乎这个谎言不再继续编下去的话很难收场,但这的确是一个弥天大谎。你看这些年吧,各种工程的质量开始下降,这个说来真的是很揪心。自欺欺人,真的就是自欺欺人。可是一直以来人们又特别乐此不疲,一桩接着一桩。我相信在这些争斗中没有真正的胜利者,所谓失败一方也并不是说他就绝对的不是。最可恶的是那些借机造势的人,造出一种假象来迷惑大众,然后进一步利用大众,其实他的目的完全是为个人考虑,这特别让我深恶痛绝。
你觉得唱片业已经到了末日吗?
我觉得这种末日也是人为造成的。其实还是有空间,只是现在更多看重的是市场的倾向,真正个人感受的东西很少。
你对那种把社会现象写进歌里的手法怎么看?
坦率讲,在我看来是取巧,更像是噱头。
你有一张唱片命名为《八段锦》,你会这种气功吗?
这张唱片出来的时候也特别巧,又一次在音像店看到了八段锦示范教学的DVD,我就买了一张给了我母亲,让她在家里练练。我自己不会,感觉老年人比较合适,因为本身有九段音乐,但是正好是八段内容,八段锦这个名字也很伤口好听,所以就拿来用,放在一起也很应景。
姜昕除了一本书,里面提到你,你有什么看法?
我听说了。因为我没有看到这本书,所以没什么太多看法。我相信文字是有它的功能的,所以笔者通过文字抒发情感,那是一种享受,但是前提一定要真实,那个真实的度你是否能掌握好,就要看一个人的素养。我觉得跟做音乐也差不多,坦率地讲在这个行业当中,装腔作势的人很多,千万别上了那种道。
你现在大多转向幕后制作吗?比如给电影配乐之类的。
是的,我比较喜欢录音室的工作,掌控性比较强,不想演出。我一直不看好我们这边演出的制作,所以对演出一直拒绝,对录音室的工作更感兴趣。
最想要做却还没有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可以的重新选择,想成为怎样的人,是音乐人,画家还是别的什么。
没有最想做什么,都是顺其自然。我不会去想假设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