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 陈奕迅》——(3)1997.04 《与我常在》
在《一滴眼泪》于台湾初鸣蹄声但效果不佳后,陈奕迅回到香港,录制了这张粤语大碟。这是陈奕迅第一次树立起自己风格的标志性专辑。在这张专辑中,你几乎可以找到以后和他有过漂亮合作的所有词曲监制人的名字。同时,这也是一张极度慢热的专辑。
陈辉阳、柳重言、林夕、黄伟文、刘志远、潘源良、刘卓辉、Beyond、因葵、Jim Lee、周耀辉、金培达,等等等等,除了这时候还在全心打造王菲的CY Kong之外,陈奕迅往后专辑的重要制作人几乎都现身了。
首先说林夕和陈辉阳这对即将横扫香港乐坛的“夕阳组合”。这是1997-2006年香港歌坛十年时间里,最重要的音乐标志,每一个喜欢港乐的人,都应该记住这个组合。这个时候的陈辉阳刚刚涉足乐坛,还在和因葵搞“余力机构”,还在给孙耀威写《爱情白皮书》,刚刚出道没多久的他,跟林夕还没什么往来,《K歌之王》《Shall We Talk》《人来人往》这些歌还是将来的事,所以这张专辑的第一首歌《现场直播》,还是因葵在作词。
这首歌本身就很独特,因葵的歌词风格以愤世嫉俗而闻名,配合节奏感十足的鼓点和陈奕迅懒洋洋的唱腔,值得反复玩味。歌词写出社会纷乱的现状,“谁和谁已分手了么?谁和谁擦出新爱火?谁和谁跳火圈切磋?还直播”;结论则是“拚命也要制造故事说得多起劲,但有多少真可启发到我?”。和第一张专辑里的《时代曲》一样,《现场直播》的开场,为陈奕迅竖起了有自己格调的性格,而这种充满了自我标志的性格,在林夕接下来所写的《与我常在》里,得到了更加淋漓尽致的体现。
专辑里的重中之重,是同名主打歌,《与我常在》。
没有想到,陈奕迅出道才不过第三年,就奉献出这样一首足可载入香港乐坛史册的金曲。而陈奕迅与林夕的合作,也可以说从《与我常在》开始,才步入热恋般的默契期。很佩服林夕在这样一首流行乐里玩出了种种小心思,让歌迷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回味。或许是为了弥补在第一张专辑里的敷衍了事,林夕对这首歌非常用心,完全和《陈奕迅》里那种不在状态的行货有了天壤之别。
来细细分析歌词:
在一起看每出戏 在一起叹每口气 再细尝 同偕到老的况味
每分钟也抱紧你 没有一秒共你别离 还携手看着生与死
在一起与你工作 在一起与你摸索 两个人 同时占有的快乐
每分钟与你挥霍 没有一秒没我在旁 还携手看着天空黑与光
两段主歌部分都是很普通的写实,看戏、工作、抱紧你、携着手……一切都是情侣间种种稀松平常的亲密动作。如果只看开篇,很容易让人麻痹的认为这首歌跟下一张粤语专辑的《天下无双》一样,都是写小两口你情我浓。别急,接着林夕就不算太残忍的给出了真相:
坐着卧着都分享 日日夜夜也为彼此设想
站着望着都分享 就在梦内发掘这真相
原来,只是一个人,自己一个人,在单纯的幻想,在梦里设计的“真相”罢了。那么到底主角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在“恋”呢?
除非你是我 才可与我常在
一个人 从镜内发展恩爱
除非你是我 才可昼夜同在
恋不来 从厌倦里面偷取恨爱
林夕给出了三种答案。
一 自己恋着他人,但却又是暗恋,无法言语。所以才会千方百计的设计出种种恋爱的感觉。这也是最能让听众领悟的。
二 他人恋着自己。对方对自己的爱,自己没有感觉,所以很叹息的说了一句,除非你是我,才能与我常在。
三 自恋。其实,恋着的正是自己。所以,才会一个人,从镜内发展恩爱;所以,才会一个人恋不来,才会昼夜同在。
林夕精心设计了一个谜局,用几百字的歌词,勾勒出一个让听众有着各自不同想法的歌内世界。
与我常在,一个充满温馨的词语。在这首歌里,无论是三种答案的哪一种,都是充满着无奈与伤感。但种种无奈,种种伤感,都被林夕掩盖在看似与歌名保持高度一致的温馨歌词里。
也许,你也会幻想和一个人一起看戏,一起工作,一起摸索……也许,你更想和某个人同偕到老……也许,这些都只是你的一厢情愿。
闭起双眼,你最挂念谁;睁开双眼,身边竟是谁。究竟,在这个世界上,你最想念的那一个人,有没有“与我常在”?
这个问题,请你自己给你自己答案。
按林夕自己的话来说,每次见到陈奕迅,他总要开玩笑似的,哼上两句“除非你是我,才可与我常在”,其乐趣自然不言而喻。
《与我常在》如此的精致与用心,得到了市场上的欢迎,陈奕迅开始初尝“红歌”的感觉。这首歌在年底各大奖项上囊括不少,让陈奕迅开始有那么一点“小天王”的意思。也正因为如此,《与我常在》这首有着特别意义的歌曲,几乎出现在陈奕迅每次演唱会上,并且与《明年今日》《K歌之王》一起作为压轴曲目,看得出这首歌,在陈奕迅心中的份量。
接下来,专辑里的第三首歌曲,是Beyond和其老搭档刘卓辉写的《爱没有左右》,这也是陈奕迅首次和乐队亲密合作。从歌曲的风格上,隐约可以看到《H3M》里的影子。多年后黄家强在演唱会上也自己演绎了一把,感觉则远远不及陈奕迅的版本。歌词写的,则是爱不应该犹豫不决,痛快做出决定,否则,就会“浪费一生找不到那路口”。
《生命有几好》还是林夕的作品,这是一首励志歌曲,跟《与我常在》掩盖在欢快节奏背后的悲哀所不同,《生命有几好》简单而纯粹,讲述一个在失恋之后找到新朋友、换了新生活的人,感受生命美好的过程。
第五首《抱拥这分钟》,是潘源良的词作,而作曲则是首次和陈奕迅合作的Jim Lee。这首歌是一首没什么新意的情歌,潘源良的词明显敷衍,不过曲子却非常的Band Music。十多年后的《DUO》演唱会上,当歌手的恭硕良和陈奕迅用Band方式合唱了这首歌,效果完胜CD版本。
《那一夜有没有雪》是一首Demo作品。所谓Demo,就是作曲人写好曲子之后,寄给唱片公司的试听样带。之所以把这首Demo安排在专辑里出现,而且还是专辑的中间,相信原因只有一个:因为这是陈奕迅,所单独写成的第一首歌。同时,也为上下两集《与我常在》做一个分割线:因为前面五首的监制是Jim Lee,而接下来的五首歌的监制,则是王纪华。
下半场的连续三首歌,都是柳重言的作品。这是柳重言在《天下无双》《单车》等大热作品之前和陈奕迅的首次合作,还处于磨合期的二人,贡献的这三首作品质素一般,不过作词的三位都值得一提,分别是《伴游》的周耀辉、《跟我走好吗》的何秀萍和《今天等我来》的劳双恩。
首先说《伴游》。《伴游》是一首轻快的小调,在轻快的节奏里,陈奕迅唱出了一个只要有爱人,去到什么地方,都像是在游玩的恋爱心境。周耀辉是达明一派等歌手的亲密伙伴,他和陈奕迅的合作较少,但精品不少,这第一次合作的感觉也很到位。周耀辉的词作向来以天马行空、别具一格的作状写法而闻名,如《伴游》里开篇就迎来的这几句歌词:“挤迫的公司之中与你买清新喷雾,就像在慢慢地逛埃及陵墓;中区的车声之中与你手牵手散步,就似香舍丽榭大道;深湾的沙滩之中与你晒一天太阳,就像荡漾日内瓦的大湖上;餐室的鸳鸯加冰看你喝得多漂亮,像雪山里望白月亮”……手法和黄伟文日后写的《不知所谓》类似,但具体内容的构造则大相径庭,凸显出周耀辉自身的词作风格。
接下来何秀萍所写的《跟我走好吗》,则变为一首深情的告白歌曲。和周耀辉一样,何秀萍同样也是达明一派的重要词人,而这首情歌所讲述的是男主角要对女主角应允,“就让我跟你,以后未来过这一生”——其实,就是一首不折不扣的求婚主题曲。相比何秀萍给达明一派所写的那些刁钻巧意的歌曲,这首歌要显得“正常”得多,而这个题材陈奕迅唱得倒也比较少,算是就此弥补了一个空白。
接下来是专辑里的“柳重言三部曲”最后一款,《今天等我来》。
《今天等我来》是必须要重点提及的一首歌,不仅仅是日后在长达三年的DUO全球巡回演唱会里,这首歌都和罗文的《好歌献给你》一起开场,更是因为劳双恩的歌词几乎为陈奕迅日后的歌唱之路写出了一个充满斗志的宣言。“听别人故事,如何的春风得意,也是人故事;我要走他乡一次,写故事一次,或是真真的不易,都想试一试”。和《时代曲》一样,是写着初入歌坛的陈奕迅的忐忑心境;而《时代曲》结合着97回归的背景,黄伟文赋予歌曲内外更多的寓意;《今天等我来》则回归陈奕迅本身,在为这个前两张专辑在香港和台湾都卖得不怎么样的歌手,打气鼓劲——“去吧,前去吧!沿途虽风霜冰冷;去吧,前去吧!纵使风吹得多猛,仍然要去闯怎都不怕,告世间昂然地我复还!”
在这样的气势之下,陈奕迅昂然的唱出了《今天等我来》。可惜在当时,它和他都并未能整个乐坛惊叹,《今天等我来》几乎无人知晓;不过,就像歌词里所写的那样,“从前的小子不怕,我要使家乡惊叹,何时也要闯,闯出璀璨!”最终,陈奕迅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歌词里的一切,他也令到在过去歌坛里常见的情情爱爱,这类相识不多的主题,变得异常精彩。沧海遗珠,最终,真的发光了。
第九首《敌人》,以中东风格来玩了一把曲风,中段间奏的电子乐也颇有气势,歌词则把爱人比喻为敌人,因为“模模糊糊沉沦让人渐痛,敌人;无力抗拒,你再步入记忆,敌人”,罗颂怡的词算是言简意赅的达到了主题的意思。
压轴曲目,是黄伟文在这张专辑里的唯一一首词作,《那一夜有没有说》。
云 在赶月 路低声说 就翻风雪
寒 十一月 游人望乡心切
此际的空气冷冽 像当天感叹般凄绝
人 在惜别 十分想说 愿一起赏雪
我 笨且拙 从来大意善忘
拥抱间 该有说吧 像飞霜初降般轰烈
但 是否真的有这场雪
但 是否真的有清心直说
如没说 一生都亏欠
有雪吧 让记忆景像更深远
有说吧 为挂牵写上壮丽完结篇
细说下 未了的心愿 埋在那天
心底空缺 被那点雪白盖掩
有雪吧 让记忆景像更加深远
有说吧 为挂牵写上壮丽完结篇
听细说下 未了的心愿 埋在那天
心底空缺 被那点雪白盖掩
前路不断 在雪下前 泪要落完
若是初看这词,未见得能看出什么妙处来,好像只是写了一个人看着下雪夜里,想起了某些往事。又是分手?这未免也太常见了。这歌词内里的故事,陈奕迅在若干年后才亲自挑明。
先要听专辑里那首名为《那一夜有没有雪?》的Demo。故事发生在某个深夜,男主角和女主角吵架,男主角当然是那种死要面子的人,即便女主角要吵到和自己分手,即便他心底是喜欢这女孩,他也硬扛不去追回。之后他独行,迎面撞上汽车。
弥留之际,男主角的意识停留在那个分手的时刻。他当然后悔,如今追悔莫及,脑海里只是不停重复的想着,是否真的有这场雪?还是,是否真的有清心直说出内心的感受?粤语的“说”在这一刻和“雪”字叠音,更营造出男主角临死前的弥留感觉。
最终,男主角没等来女孩,就撒手西去,那未了的心愿,也埋在了那天。
前路不断,即便这场雪仍未明白是否有下过,但在下一场雪到来之前,这个伤感的故事,也已经落幕了。
黄伟文非常用心思的写了这首歌,而且更妙的是,站在女主角的角度,这歌词的内容,也一样成立。同样是吵架,同样是分手,男孩负气摔门而出,女孩则在屋里等着他。等了很久,男孩还没有回来。因为,男孩发生意外了。女孩很伤心,因为她也想对男孩说出心底的话,可惜,因为那一夜没有说,永远,也没有机会再说出口了。
过了这么多年,再看这首《那一夜有没有说》,或许大家会觉得这故事太俗套,太韩剧;但对黄伟文于歌词里用尽的心思,却是不得不佩服的。多幸运,有黄伟文、林夕等词人这么用心的为陈奕迅写歌,才给我们营造出那么多辗转反侧的音乐世界。
在《与我常在》里,陈奕迅几乎尝试了日后大行其道的各类风格,虽然专辑还没有彻底摆脱之前的《陈奕迅》以及国语专辑的中庸慢板情歌路线,但这种尝试还是取得了小小的成功。在第二十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上,《与我常在》荣获最佳创作歌曲。虽然这个奖励,对于若干年后横扫颁奖礼的陈奕迅而言,只是一个看似有些微不足道的开始,但这毕竟是陈奕迅首次以一名真正的歌手身份,获得乐坛的肯定,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还是弥足珍贵。
如今,《与我常在》已经成为了陈奕迅歌迷脍炙人口、长久不衰的金曲;不过当年,除了十大中文金曲的这个小奖,《与我常在》的打榜成绩并不那么火热,也未能引起大多数乐迷的注意。当年谁都想不到,若干年后,这首歌会成为陈奕迅每场演唱会的压轴保留曲目;大家更想不到的是,陈奕迅,他并未如流星般消逝,而是真正的,与你我,常在耳边,常在心底。
陈辉阳、柳重言、林夕、黄伟文、刘志远、潘源良、刘卓辉、Beyond、因葵、Jim Lee、周耀辉、金培达,等等等等,除了这时候还在全心打造王菲的CY Kong之外,陈奕迅往后专辑的重要制作人几乎都现身了。
首先说林夕和陈辉阳这对即将横扫香港乐坛的“夕阳组合”。这是1997-2006年香港歌坛十年时间里,最重要的音乐标志,每一个喜欢港乐的人,都应该记住这个组合。这个时候的陈辉阳刚刚涉足乐坛,还在和因葵搞“余力机构”,还在给孙耀威写《爱情白皮书》,刚刚出道没多久的他,跟林夕还没什么往来,《K歌之王》《Shall We Talk》《人来人往》这些歌还是将来的事,所以这张专辑的第一首歌《现场直播》,还是因葵在作词。
这首歌本身就很独特,因葵的歌词风格以愤世嫉俗而闻名,配合节奏感十足的鼓点和陈奕迅懒洋洋的唱腔,值得反复玩味。歌词写出社会纷乱的现状,“谁和谁已分手了么?谁和谁擦出新爱火?谁和谁跳火圈切磋?还直播”;结论则是“拚命也要制造故事说得多起劲,但有多少真可启发到我?”。和第一张专辑里的《时代曲》一样,《现场直播》的开场,为陈奕迅竖起了有自己格调的性格,而这种充满了自我标志的性格,在林夕接下来所写的《与我常在》里,得到了更加淋漓尽致的体现。
专辑里的重中之重,是同名主打歌,《与我常在》。
没有想到,陈奕迅出道才不过第三年,就奉献出这样一首足可载入香港乐坛史册的金曲。而陈奕迅与林夕的合作,也可以说从《与我常在》开始,才步入热恋般的默契期。很佩服林夕在这样一首流行乐里玩出了种种小心思,让歌迷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回味。或许是为了弥补在第一张专辑里的敷衍了事,林夕对这首歌非常用心,完全和《陈奕迅》里那种不在状态的行货有了天壤之别。
来细细分析歌词:
在一起看每出戏 在一起叹每口气 再细尝 同偕到老的况味
每分钟也抱紧你 没有一秒共你别离 还携手看着生与死
在一起与你工作 在一起与你摸索 两个人 同时占有的快乐
每分钟与你挥霍 没有一秒没我在旁 还携手看着天空黑与光
两段主歌部分都是很普通的写实,看戏、工作、抱紧你、携着手……一切都是情侣间种种稀松平常的亲密动作。如果只看开篇,很容易让人麻痹的认为这首歌跟下一张粤语专辑的《天下无双》一样,都是写小两口你情我浓。别急,接着林夕就不算太残忍的给出了真相:
坐着卧着都分享 日日夜夜也为彼此设想
站着望着都分享 就在梦内发掘这真相
原来,只是一个人,自己一个人,在单纯的幻想,在梦里设计的“真相”罢了。那么到底主角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在“恋”呢?
除非你是我 才可与我常在
一个人 从镜内发展恩爱
除非你是我 才可昼夜同在
恋不来 从厌倦里面偷取恨爱
林夕给出了三种答案。
一 自己恋着他人,但却又是暗恋,无法言语。所以才会千方百计的设计出种种恋爱的感觉。这也是最能让听众领悟的。
二 他人恋着自己。对方对自己的爱,自己没有感觉,所以很叹息的说了一句,除非你是我,才能与我常在。
三 自恋。其实,恋着的正是自己。所以,才会一个人,从镜内发展恩爱;所以,才会一个人恋不来,才会昼夜同在。
林夕精心设计了一个谜局,用几百字的歌词,勾勒出一个让听众有着各自不同想法的歌内世界。
与我常在,一个充满温馨的词语。在这首歌里,无论是三种答案的哪一种,都是充满着无奈与伤感。但种种无奈,种种伤感,都被林夕掩盖在看似与歌名保持高度一致的温馨歌词里。
也许,你也会幻想和一个人一起看戏,一起工作,一起摸索……也许,你更想和某个人同偕到老……也许,这些都只是你的一厢情愿。
闭起双眼,你最挂念谁;睁开双眼,身边竟是谁。究竟,在这个世界上,你最想念的那一个人,有没有“与我常在”?
这个问题,请你自己给你自己答案。
按林夕自己的话来说,每次见到陈奕迅,他总要开玩笑似的,哼上两句“除非你是我,才可与我常在”,其乐趣自然不言而喻。
《与我常在》如此的精致与用心,得到了市场上的欢迎,陈奕迅开始初尝“红歌”的感觉。这首歌在年底各大奖项上囊括不少,让陈奕迅开始有那么一点“小天王”的意思。也正因为如此,《与我常在》这首有着特别意义的歌曲,几乎出现在陈奕迅每次演唱会上,并且与《明年今日》《K歌之王》一起作为压轴曲目,看得出这首歌,在陈奕迅心中的份量。
接下来,专辑里的第三首歌曲,是Beyond和其老搭档刘卓辉写的《爱没有左右》,这也是陈奕迅首次和乐队亲密合作。从歌曲的风格上,隐约可以看到《H3M》里的影子。多年后黄家强在演唱会上也自己演绎了一把,感觉则远远不及陈奕迅的版本。歌词写的,则是爱不应该犹豫不决,痛快做出决定,否则,就会“浪费一生找不到那路口”。
《生命有几好》还是林夕的作品,这是一首励志歌曲,跟《与我常在》掩盖在欢快节奏背后的悲哀所不同,《生命有几好》简单而纯粹,讲述一个在失恋之后找到新朋友、换了新生活的人,感受生命美好的过程。
第五首《抱拥这分钟》,是潘源良的词作,而作曲则是首次和陈奕迅合作的Jim Lee。这首歌是一首没什么新意的情歌,潘源良的词明显敷衍,不过曲子却非常的Band Music。十多年后的《DUO》演唱会上,当歌手的恭硕良和陈奕迅用Band方式合唱了这首歌,效果完胜CD版本。
《那一夜有没有雪》是一首Demo作品。所谓Demo,就是作曲人写好曲子之后,寄给唱片公司的试听样带。之所以把这首Demo安排在专辑里出现,而且还是专辑的中间,相信原因只有一个:因为这是陈奕迅,所单独写成的第一首歌。同时,也为上下两集《与我常在》做一个分割线:因为前面五首的监制是Jim Lee,而接下来的五首歌的监制,则是王纪华。
下半场的连续三首歌,都是柳重言的作品。这是柳重言在《天下无双》《单车》等大热作品之前和陈奕迅的首次合作,还处于磨合期的二人,贡献的这三首作品质素一般,不过作词的三位都值得一提,分别是《伴游》的周耀辉、《跟我走好吗》的何秀萍和《今天等我来》的劳双恩。
首先说《伴游》。《伴游》是一首轻快的小调,在轻快的节奏里,陈奕迅唱出了一个只要有爱人,去到什么地方,都像是在游玩的恋爱心境。周耀辉是达明一派等歌手的亲密伙伴,他和陈奕迅的合作较少,但精品不少,这第一次合作的感觉也很到位。周耀辉的词作向来以天马行空、别具一格的作状写法而闻名,如《伴游》里开篇就迎来的这几句歌词:“挤迫的公司之中与你买清新喷雾,就像在慢慢地逛埃及陵墓;中区的车声之中与你手牵手散步,就似香舍丽榭大道;深湾的沙滩之中与你晒一天太阳,就像荡漾日内瓦的大湖上;餐室的鸳鸯加冰看你喝得多漂亮,像雪山里望白月亮”……手法和黄伟文日后写的《不知所谓》类似,但具体内容的构造则大相径庭,凸显出周耀辉自身的词作风格。
接下来何秀萍所写的《跟我走好吗》,则变为一首深情的告白歌曲。和周耀辉一样,何秀萍同样也是达明一派的重要词人,而这首情歌所讲述的是男主角要对女主角应允,“就让我跟你,以后未来过这一生”——其实,就是一首不折不扣的求婚主题曲。相比何秀萍给达明一派所写的那些刁钻巧意的歌曲,这首歌要显得“正常”得多,而这个题材陈奕迅唱得倒也比较少,算是就此弥补了一个空白。
接下来是专辑里的“柳重言三部曲”最后一款,《今天等我来》。
《今天等我来》是必须要重点提及的一首歌,不仅仅是日后在长达三年的DUO全球巡回演唱会里,这首歌都和罗文的《好歌献给你》一起开场,更是因为劳双恩的歌词几乎为陈奕迅日后的歌唱之路写出了一个充满斗志的宣言。“听别人故事,如何的春风得意,也是人故事;我要走他乡一次,写故事一次,或是真真的不易,都想试一试”。和《时代曲》一样,是写着初入歌坛的陈奕迅的忐忑心境;而《时代曲》结合着97回归的背景,黄伟文赋予歌曲内外更多的寓意;《今天等我来》则回归陈奕迅本身,在为这个前两张专辑在香港和台湾都卖得不怎么样的歌手,打气鼓劲——“去吧,前去吧!沿途虽风霜冰冷;去吧,前去吧!纵使风吹得多猛,仍然要去闯怎都不怕,告世间昂然地我复还!”
在这样的气势之下,陈奕迅昂然的唱出了《今天等我来》。可惜在当时,它和他都并未能整个乐坛惊叹,《今天等我来》几乎无人知晓;不过,就像歌词里所写的那样,“从前的小子不怕,我要使家乡惊叹,何时也要闯,闯出璀璨!”最终,陈奕迅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歌词里的一切,他也令到在过去歌坛里常见的情情爱爱,这类相识不多的主题,变得异常精彩。沧海遗珠,最终,真的发光了。
第九首《敌人》,以中东风格来玩了一把曲风,中段间奏的电子乐也颇有气势,歌词则把爱人比喻为敌人,因为“模模糊糊沉沦让人渐痛,敌人;无力抗拒,你再步入记忆,敌人”,罗颂怡的词算是言简意赅的达到了主题的意思。
压轴曲目,是黄伟文在这张专辑里的唯一一首词作,《那一夜有没有说》。
云 在赶月 路低声说 就翻风雪
寒 十一月 游人望乡心切
此际的空气冷冽 像当天感叹般凄绝
人 在惜别 十分想说 愿一起赏雪
我 笨且拙 从来大意善忘
拥抱间 该有说吧 像飞霜初降般轰烈
但 是否真的有这场雪
但 是否真的有清心直说
如没说 一生都亏欠
有雪吧 让记忆景像更深远
有说吧 为挂牵写上壮丽完结篇
细说下 未了的心愿 埋在那天
心底空缺 被那点雪白盖掩
有雪吧 让记忆景像更加深远
有说吧 为挂牵写上壮丽完结篇
听细说下 未了的心愿 埋在那天
心底空缺 被那点雪白盖掩
前路不断 在雪下前 泪要落完
若是初看这词,未见得能看出什么妙处来,好像只是写了一个人看着下雪夜里,想起了某些往事。又是分手?这未免也太常见了。这歌词内里的故事,陈奕迅在若干年后才亲自挑明。
先要听专辑里那首名为《那一夜有没有雪?》的Demo。故事发生在某个深夜,男主角和女主角吵架,男主角当然是那种死要面子的人,即便女主角要吵到和自己分手,即便他心底是喜欢这女孩,他也硬扛不去追回。之后他独行,迎面撞上汽车。
弥留之际,男主角的意识停留在那个分手的时刻。他当然后悔,如今追悔莫及,脑海里只是不停重复的想着,是否真的有这场雪?还是,是否真的有清心直说出内心的感受?粤语的“说”在这一刻和“雪”字叠音,更营造出男主角临死前的弥留感觉。
最终,男主角没等来女孩,就撒手西去,那未了的心愿,也埋在了那天。
前路不断,即便这场雪仍未明白是否有下过,但在下一场雪到来之前,这个伤感的故事,也已经落幕了。
黄伟文非常用心思的写了这首歌,而且更妙的是,站在女主角的角度,这歌词的内容,也一样成立。同样是吵架,同样是分手,男孩负气摔门而出,女孩则在屋里等着他。等了很久,男孩还没有回来。因为,男孩发生意外了。女孩很伤心,因为她也想对男孩说出心底的话,可惜,因为那一夜没有说,永远,也没有机会再说出口了。
过了这么多年,再看这首《那一夜有没有说》,或许大家会觉得这故事太俗套,太韩剧;但对黄伟文于歌词里用尽的心思,却是不得不佩服的。多幸运,有黄伟文、林夕等词人这么用心的为陈奕迅写歌,才给我们营造出那么多辗转反侧的音乐世界。
在《与我常在》里,陈奕迅几乎尝试了日后大行其道的各类风格,虽然专辑还没有彻底摆脱之前的《陈奕迅》以及国语专辑的中庸慢板情歌路线,但这种尝试还是取得了小小的成功。在第二十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上,《与我常在》荣获最佳创作歌曲。虽然这个奖励,对于若干年后横扫颁奖礼的陈奕迅而言,只是一个看似有些微不足道的开始,但这毕竟是陈奕迅首次以一名真正的歌手身份,获得乐坛的肯定,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还是弥足珍贵。
如今,《与我常在》已经成为了陈奕迅歌迷脍炙人口、长久不衰的金曲;不过当年,除了十大中文金曲的这个小奖,《与我常在》的打榜成绩并不那么火热,也未能引起大多数乐迷的注意。当年谁都想不到,若干年后,这首歌会成为陈奕迅每场演唱会的压轴保留曲目;大家更想不到的是,陈奕迅,他并未如流星般消逝,而是真正的,与你我,常在耳边,常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