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Bleach的若干
(本文的文字部分来自郝舫所著的《灿烂涅槃》,部分资料来自维基百科及网友文字,如有疏漏请回复)
1988年12月24日,Nirvana开始录制<Bleach>,当天的进棚时间是5小时,后来又简短去了几次,总计30小时,费用606.17美元。该专辑自1989年发行以来,全美销售了170万张,全球销量超过400万(虽然与那些大牌销量比还是弱不禁风,但是却是Sub Pop公司迄今销量最好的唱片)
专辑封面是科本当时的女友Tracy Marander在乐队的一场演出中拍摄的。那场演出是在奥林匹亚的一个俱乐部。
在唱片封套上,科本故意把自己的名称错拼成Kurdt Kobain,用他的话是“我想让任何人都不知道我的真名,这样我有一天就可当个普通老百姓。我对它拼得对不对漠不关心,我一点也不在乎,我想让人们爱怎么拼就怎么拼。”(可惜这个是注定难以实现了)
专辑名来源
“也正是在1989年2月开始的这场巡演中,柯特同“涅盘”和“地下流行”诸人一起来到了旧金山的海特——阿希伯里(Haight—Ashbury),当他们在这个嬉皮士的大本营里东游西荡时,看见了一块巨大的防治艾滋病的广告牌,上面写着“漂白你的用具”,意在提醒瘾君子们用漂白粉清洗针头,以杀死艾滋病毒。街上还有一个装扮得像漂白粉瓶子的人走来走去分发瓶装漂白粉。帕维特说:“我们全都在寻思着,漂白粉怎么就成了全世界最有价值的东西了呢。” ”(摘自 《灿烂涅槃》)
歌曲创作资料
Blew:
听起来异常地重型低沉,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把想要的调定好后,在录音之前稀里糊涂地又降了一度,使得本来就可能十分阴郁扭曲的吉它同醉汉般歪歪斜斜的节奏更加班配。晦暗的音调同这首歌关于心灵被俘与受控的主题倒是呼应得天衣无缝。 (摘自 《灿烂涅槃》)
Floyd the Barber:
是一首明显带有“讨厌鬼”影响痕迹的柯特的老歌,标题人物是60年代一部情景喜剧中的角色。从歌中不难看出幽闭恐怖症的阴影,那无疑是阿伯了式小城的折射。柯特曾说这首歌是关于“一座走向邪恶的小城,每个人都变成了大杀人犯,他们相互合谋谋杀他人。”事实上,这首歌并不止于此,它与其是在影射杀人小城,不如说是在折射弗洛依德主义中的阉割恐惧,“哈喽,科本进来吧/弗洛依德打量我的毛下巴/坐下来吧别害怕/热毛巾敷在我脸上了/我被刮了/我被刮了/我被侮辱了。所有的亲朋都参与了这一行动,这只能用柯特曾经历过的恶梦来解释。 (摘自 《灿烂涅槃》)
以上是摘自书上的,但是作者明显在故弄玄虚,首先,这首歌的名字给翻译成了《唠叨嘴弗洛伊德》,其次,像许多苦大仇深的乐评人一样,喜欢把自己的推测说的跟真的一样。Floyd跟那个《梦的解析》作者是一个名字么,答案是这都是翻译的问题,《梦的解析》作者Sigmund Freud。当然如果单就歌词来说,你说是科本的噩梦,表达了他怎样怎样的痛苦也勉强过的去,问题是科本自己曾提过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大致是说,60年代美国有个情景喜剧《The Andy Griffith Show》,而科本看过这个剧,他想“要是所有这些人物全都疯了、崩溃了、变成了杀人犯,那会怎样?”于是就写下了这个。
具体的介绍,推荐一篇文章,写的不错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925667/note/204676941/
About a Girl
“写作同崔茜有关,当她问及柯特为什么不为她写一首歌时,柯特便写下了这首歌。“我会乘虚而入/当你想把我晾干/但我无法自如见你/在每一个夜晚。”此段歌词所指便是崔茜曾威胁柯特,如果不去找份工作,她就会把他赶出家门。这首歌的流畅动听是柯特内心一直存在的流行化倾向的挣扎,它在整个《漂白粉》里像是一个不速之客,以一种莫名的优美孤寂地守候忧伤的恋情。事实上,在整个“地下流行”和“西雅图之声”中,也只有这首歌如此地倚重旋律,如此地接近从“披头士”到R.E.M的摇滚乐的舒展一面,它让柯特脆弱而忧伤的内心和他儿时所受的流行影响暴露无遗,也让他把握和创造流行的天才得到了初次展示。或许,它也是柯特往后创作倾向和人生创伤的最早艺术昭示。” (摘自 《灿烂涅槃》)
以上内容作者主观的比较多,下面补充一点客观的。根据科本的传记“Come as You Are: The Story of Nirvana”,科本在听了一下午Beatles的专辑“Meet The Beatles!”后写下的。起初,科本有点不情愿把这首歌收录到“Bleach”中,因为这首歌过于流行,他很担心会因此疏远一些地下听众。还好制作人Jack Endino坚持加入这首歌,他老人家很喜欢这首歌。据说进录音棚时科本还没给这首歌取名。当科本被问起这首歌的含义时他回答:It‘s about a girl。
如前文所述,这是写给科本当时的女友的,但最美的一点是,Tracy直到科本死后才知道这是写给自己的歌,还是通过看传记得知的。
School
这首歌写的是关于Sub Pop及Seattle Scence,用科本自己的话是“started out as a joke but turned out to be a really good song”。全歌总共使用了15个词。
Love Buzz
这是一首翻唱的歌曲,最早是由荷兰乐队Shocking Blue的吉他手Robbie van Leeuwen写的,发行于1969年.这也是nirvana签约sub pop后的第一支单曲,Bleach中的版本是稍作混音后的。科本最初有点不愿意先发这首歌,毕竟作为乐队第一首单曲,翻唱别人的总有些不爽,不过最后还是做了让步。
Paper Cuts
“《剪纸》是直接从“涅盘”的首张小样里收录的,它那不慌不忙、东倒西歪的节拍,沉重阴戾的和弦和柯特怒吼般的咆哮,昭示着这又是一首被“讨厌鬼”遗风所笼罩的狂歌,也许可以说是“讨厌鬼”风格最浓厚的一首。这首歌歌词的部分灵感是来自于发生在阿伯丁的一出家庭惨剧,这家的父母把小孩锁在一间屋子里,把窗户糊紧,只是在给小孩送饭和拿走当厕所用的报纸堆时才把门打开。柯特甚至还认识其中一个小孩。”令人害怕/我用指甲使劲抠抓/我看到像我一样的人们/他们干嘛不使劲逃啊?”柯特的黑屋历程和成功逃逸(起码是暂时的成功)使他有了哀人不幸和怒其不争的自信,他甚至将“涅盘”作为希望和光明的象征唱进了歌中:“别带我走,我已发现了涅盘”。他在歌的最后将“涅盘”重复了8遍,也许在这首歌里也可找到柯特的自我经历,“那个让我感受母爱的女士/总是不看我人眼/可我看到她的双眼碧绿/它们趾高气扬、痉挛抽搐而且自渎。”这是柯特对温蒂满腹怨尤的最明显表露。也是同他一样受到父母不负责任地不闻不顾的一代人的心声。
“后来学会了接受被当作笑柄的朋友”,这是它对自己无家可归的飘流生涯的慨叹。对他来说,流浪一开始是一种痛苦,后来成了一种习惯,到最后则成了他的友人。”(摘自 《灿烂涅槃》)
以上是书上的描述,对此有几点不同意的地方。
首先是歌名翻译,根据维基上的词条,A paper cut occurs when a piece of paper or other thin, sharp material slices a person's skin.
所以关于这首歌的主题,引用一位网友的评论“那可能是说 从未想过纸也会成为利器伤害他人 却在你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割伤你 就像你的亲人朋友 随时会变成敌人”
至于最后关于朋友那段的描述,我觉得应该是“我”意识到我的朋友其实并不关心我的遭遇,只是为了我所遭遇的一切可以成为他们谈资而已。
另一篇相关的文章 http://tieba.baidu.com/p/868147059
Negative Creep
“《颓唐衰人》(NegativeCreep)是那种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畸零人的自述,在极其单调的旋律中,柯特一次次重复“我是个颓唐衰人,而且我烂醉如泥”,让人脑中浮现出那些浪迹天涯的游子狂放而落魄的身影。柯特曾经坦承,歌中所唱的就是他自己,他对这首歌的唯一解释便是:“我认为我就是个颓唐的人。”它给人的启示是,一种真实的愤怒的确可以充满力量,而一种愤怒的颓废则更让人惊心动魄。”(摘自 《灿烂涅槃》)
这首歌我也没找到太多有用资料,只是对那句“Daddy's little girl ain't a girl no more”很喜欢,据说是很相似于Mudhoney's "Sweet Young Thing Ain't Sweet No More"。
Scoff
“《嘲笑》(Scoff)或许是柯特在极度疲惫的情形下写成的,在柯特的作品中,它的旋律节奏或许并不逊色,但其歌词相对而言显得苍白贫乏,柯特有气无力地喊出的“在我眼里,并非懒人..在你眼里,我一钱不值”无非是针对其父母和其他一些人对他的音乐才能的嘲弄而发出的不满。柯特在最缺乏灵感之时将埋怨倾泻在那些对他缺乏理解的人身上,本身也说明了他要迫不及待地证明自己的愿望已经成为他的一种潜意识,往往在不知不觉之间便会一露峥嵘。”(摘自 《灿烂涅槃》)
也没找到更多创作背景资料,但是并不同意上文对歌词的评论,早期的Nirvana歌词十分精简,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现场演唱(科本同学总是记不住词),另一方面从感情宣泄的角度,从来就没有很复杂的词汇。
Swap meet
“《集市》(SwapMeet)是柯特在阿伯丁经历的最好见证,这种集市是那些贫困的乡下人的聚会之地,他们在星期天从四面八方赶到某个停车处,摆摊售卖自家的烤饼、手工艺品和各种零碎,有的是为了糊口,有的是为了贪杯,也有的是为了交房租。在阿伯丁这样的地方长大,使柯特永远保持了一份对贫穷的畏惧,但同时也让他懂得了底层的艰辛,这让他的悲天悯人不像是居高临下的同情,而是感同身受的悲楚。这也是全世界来自无产阶级或同无产阶级有过密切生活经历的艺术家共同的心境,他们似乎永远难以让艺术良心泯灭,但那些恶梦般的经历又让他们实在无法只满足于滥用伤心,于是他们在无尽的矛盾中挣扎,直到了结残生。而那些与他们经历过同样苦痛矛盾的人则会在艺术家们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心神中一瞥真相,从而对他们肃然起敬。”(摘自 《灿烂涅槃》)
不得不承认,郝舫老师跟我中学老师一样,喜欢把一切上升到很崇高的角度。当然不排除科本写这首歌时也这么忧心过,然而我更倾向于相信,有些旋律节奏在琴上在脑海中浮现环绕,然后一些想到的画面出现,于是就寻找押韵的词汇,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歌曲。
Mr.Moustache
《小胡子先生》(Mr.Moustache)是那种典型的开非主流式歌名风气的歌,这种风气便是给歌曲取一个与其内容毫无关系的名字。柯特承认,“我给我的歌取名字没有任何理由,这就是非主流乐队同主流摇滚的唯一区别。
非主流摇滚乐队取的歌名同他们的歌曲歌词毫无关系。”这首歌中的“给我来点儿你的新幻景/在优柔寡断中我警醒”是典型的柯特式古怪意象。 (摘自 《灿烂涅槃》)
Sifting
关于这首歌,推荐阅读 http://tieba.baidu.com/p/1207933307
好吧,我对歌词那连续的Wouldn't it be fun?乐到了,的确很像古文中的 “不亦乐乎?”
Big Cheese
这首歌最初作为单曲的B面发行,主要就是讽刺所谓的大人物,这个大人物包括唱片老板,还包括当时的女友等。有个网友分析的很好,在此推荐,无需赘言http://tieba.baidu.com/p/923360275
Downer
《没劲》是柯特写得很早的一首歌,也是他的作品中少有的直接表达政治意识的作品,其中包含的是典型的朋克政见,既有达达主义般的狂躁,也有赤子似的天真,更多的则是莫名的混乱。柯特曾说他自己也不知道这首歌说了些什么,“我只是把词儿都码一块儿完事”。但这首歌事实上是他曾有过的当一个“政治朋克摇滚黑旗哥们儿先生”的杂乱理想的最佳表述。“宰杀真诚/背离忠心/捍卫自由之国/真想开溜,嗨!”其中自有其逻辑,并非随意乱砌。 (摘自 《灿烂涅槃》)
我也无力去追查科本是否是“拼凑歌词”还是有更深的意义,个人不是很喜欢这首歌,不过确实把一种压抑的感觉发挥到极致。
(完)
1988年12月24日,Nirvana开始录制<Bleach>,当天的进棚时间是5小时,后来又简短去了几次,总计30小时,费用606.17美元。该专辑自1989年发行以来,全美销售了170万张,全球销量超过400万(虽然与那些大牌销量比还是弱不禁风,但是却是Sub Pop公司迄今销量最好的唱片)
专辑封面是科本当时的女友Tracy Marander在乐队的一场演出中拍摄的。那场演出是在奥林匹亚的一个俱乐部。
在唱片封套上,科本故意把自己的名称错拼成Kurdt Kobain,用他的话是“我想让任何人都不知道我的真名,这样我有一天就可当个普通老百姓。我对它拼得对不对漠不关心,我一点也不在乎,我想让人们爱怎么拼就怎么拼。”(可惜这个是注定难以实现了)
专辑名来源
“也正是在1989年2月开始的这场巡演中,柯特同“涅盘”和“地下流行”诸人一起来到了旧金山的海特——阿希伯里(Haight—Ashbury),当他们在这个嬉皮士的大本营里东游西荡时,看见了一块巨大的防治艾滋病的广告牌,上面写着“漂白你的用具”,意在提醒瘾君子们用漂白粉清洗针头,以杀死艾滋病毒。街上还有一个装扮得像漂白粉瓶子的人走来走去分发瓶装漂白粉。帕维特说:“我们全都在寻思着,漂白粉怎么就成了全世界最有价值的东西了呢。” ”(摘自 《灿烂涅槃》)
歌曲创作资料
Blew:
听起来异常地重型低沉,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把想要的调定好后,在录音之前稀里糊涂地又降了一度,使得本来就可能十分阴郁扭曲的吉它同醉汉般歪歪斜斜的节奏更加班配。晦暗的音调同这首歌关于心灵被俘与受控的主题倒是呼应得天衣无缝。 (摘自 《灿烂涅槃》)
Floyd the Barber:
是一首明显带有“讨厌鬼”影响痕迹的柯特的老歌,标题人物是60年代一部情景喜剧中的角色。从歌中不难看出幽闭恐怖症的阴影,那无疑是阿伯了式小城的折射。柯特曾说这首歌是关于“一座走向邪恶的小城,每个人都变成了大杀人犯,他们相互合谋谋杀他人。”事实上,这首歌并不止于此,它与其是在影射杀人小城,不如说是在折射弗洛依德主义中的阉割恐惧,“哈喽,科本进来吧/弗洛依德打量我的毛下巴/坐下来吧别害怕/热毛巾敷在我脸上了/我被刮了/我被刮了/我被侮辱了。所有的亲朋都参与了这一行动,这只能用柯特曾经历过的恶梦来解释。 (摘自 《灿烂涅槃》)
以上是摘自书上的,但是作者明显在故弄玄虚,首先,这首歌的名字给翻译成了《唠叨嘴弗洛伊德》,其次,像许多苦大仇深的乐评人一样,喜欢把自己的推测说的跟真的一样。Floyd跟那个《梦的解析》作者是一个名字么,答案是这都是翻译的问题,《梦的解析》作者Sigmund Freud。当然如果单就歌词来说,你说是科本的噩梦,表达了他怎样怎样的痛苦也勉强过的去,问题是科本自己曾提过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大致是说,60年代美国有个情景喜剧《The Andy Griffith Show》,而科本看过这个剧,他想“要是所有这些人物全都疯了、崩溃了、变成了杀人犯,那会怎样?”于是就写下了这个。
具体的介绍,推荐一篇文章,写的不错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925667/note/204676941/
About a Girl
“写作同崔茜有关,当她问及柯特为什么不为她写一首歌时,柯特便写下了这首歌。“我会乘虚而入/当你想把我晾干/但我无法自如见你/在每一个夜晚。”此段歌词所指便是崔茜曾威胁柯特,如果不去找份工作,她就会把他赶出家门。这首歌的流畅动听是柯特内心一直存在的流行化倾向的挣扎,它在整个《漂白粉》里像是一个不速之客,以一种莫名的优美孤寂地守候忧伤的恋情。事实上,在整个“地下流行”和“西雅图之声”中,也只有这首歌如此地倚重旋律,如此地接近从“披头士”到R.E.M的摇滚乐的舒展一面,它让柯特脆弱而忧伤的内心和他儿时所受的流行影响暴露无遗,也让他把握和创造流行的天才得到了初次展示。或许,它也是柯特往后创作倾向和人生创伤的最早艺术昭示。” (摘自 《灿烂涅槃》)
以上内容作者主观的比较多,下面补充一点客观的。根据科本的传记“Come as You Are: The Story of Nirvana”,科本在听了一下午Beatles的专辑“Meet The Beatles!”后写下的。起初,科本有点不情愿把这首歌收录到“Bleach”中,因为这首歌过于流行,他很担心会因此疏远一些地下听众。还好制作人Jack Endino坚持加入这首歌,他老人家很喜欢这首歌。据说进录音棚时科本还没给这首歌取名。当科本被问起这首歌的含义时他回答:It‘s about a girl。
如前文所述,这是写给科本当时的女友的,但最美的一点是,Tracy直到科本死后才知道这是写给自己的歌,还是通过看传记得知的。
School
这首歌写的是关于Sub Pop及Seattle Scence,用科本自己的话是“started out as a joke but turned out to be a really good song”。全歌总共使用了15个词。
Love Buzz
这是一首翻唱的歌曲,最早是由荷兰乐队Shocking Blue的吉他手Robbie van Leeuwen写的,发行于1969年.这也是nirvana签约sub pop后的第一支单曲,Bleach中的版本是稍作混音后的。科本最初有点不愿意先发这首歌,毕竟作为乐队第一首单曲,翻唱别人的总有些不爽,不过最后还是做了让步。
Paper Cuts
“《剪纸》是直接从“涅盘”的首张小样里收录的,它那不慌不忙、东倒西歪的节拍,沉重阴戾的和弦和柯特怒吼般的咆哮,昭示着这又是一首被“讨厌鬼”遗风所笼罩的狂歌,也许可以说是“讨厌鬼”风格最浓厚的一首。这首歌歌词的部分灵感是来自于发生在阿伯丁的一出家庭惨剧,这家的父母把小孩锁在一间屋子里,把窗户糊紧,只是在给小孩送饭和拿走当厕所用的报纸堆时才把门打开。柯特甚至还认识其中一个小孩。”令人害怕/我用指甲使劲抠抓/我看到像我一样的人们/他们干嘛不使劲逃啊?”柯特的黑屋历程和成功逃逸(起码是暂时的成功)使他有了哀人不幸和怒其不争的自信,他甚至将“涅盘”作为希望和光明的象征唱进了歌中:“别带我走,我已发现了涅盘”。他在歌的最后将“涅盘”重复了8遍,也许在这首歌里也可找到柯特的自我经历,“那个让我感受母爱的女士/总是不看我人眼/可我看到她的双眼碧绿/它们趾高气扬、痉挛抽搐而且自渎。”这是柯特对温蒂满腹怨尤的最明显表露。也是同他一样受到父母不负责任地不闻不顾的一代人的心声。
“后来学会了接受被当作笑柄的朋友”,这是它对自己无家可归的飘流生涯的慨叹。对他来说,流浪一开始是一种痛苦,后来成了一种习惯,到最后则成了他的友人。”(摘自 《灿烂涅槃》)
以上是书上的描述,对此有几点不同意的地方。
首先是歌名翻译,根据维基上的词条,A paper cut occurs when a piece of paper or other thin, sharp material slices a person's skin.
所以关于这首歌的主题,引用一位网友的评论“那可能是说 从未想过纸也会成为利器伤害他人 却在你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割伤你 就像你的亲人朋友 随时会变成敌人”
至于最后关于朋友那段的描述,我觉得应该是“我”意识到我的朋友其实并不关心我的遭遇,只是为了我所遭遇的一切可以成为他们谈资而已。
另一篇相关的文章 http://tieba.baidu.com/p/868147059
Negative Creep
“《颓唐衰人》(NegativeCreep)是那种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畸零人的自述,在极其单调的旋律中,柯特一次次重复“我是个颓唐衰人,而且我烂醉如泥”,让人脑中浮现出那些浪迹天涯的游子狂放而落魄的身影。柯特曾经坦承,歌中所唱的就是他自己,他对这首歌的唯一解释便是:“我认为我就是个颓唐的人。”它给人的启示是,一种真实的愤怒的确可以充满力量,而一种愤怒的颓废则更让人惊心动魄。”(摘自 《灿烂涅槃》)
这首歌我也没找到太多有用资料,只是对那句“Daddy's little girl ain't a girl no more”很喜欢,据说是很相似于Mudhoney's "Sweet Young Thing Ain't Sweet No More"。
Scoff
“《嘲笑》(Scoff)或许是柯特在极度疲惫的情形下写成的,在柯特的作品中,它的旋律节奏或许并不逊色,但其歌词相对而言显得苍白贫乏,柯特有气无力地喊出的“在我眼里,并非懒人..在你眼里,我一钱不值”无非是针对其父母和其他一些人对他的音乐才能的嘲弄而发出的不满。柯特在最缺乏灵感之时将埋怨倾泻在那些对他缺乏理解的人身上,本身也说明了他要迫不及待地证明自己的愿望已经成为他的一种潜意识,往往在不知不觉之间便会一露峥嵘。”(摘自 《灿烂涅槃》)
也没找到更多创作背景资料,但是并不同意上文对歌词的评论,早期的Nirvana歌词十分精简,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现场演唱(科本同学总是记不住词),另一方面从感情宣泄的角度,从来就没有很复杂的词汇。
Swap meet
“《集市》(SwapMeet)是柯特在阿伯丁经历的最好见证,这种集市是那些贫困的乡下人的聚会之地,他们在星期天从四面八方赶到某个停车处,摆摊售卖自家的烤饼、手工艺品和各种零碎,有的是为了糊口,有的是为了贪杯,也有的是为了交房租。在阿伯丁这样的地方长大,使柯特永远保持了一份对贫穷的畏惧,但同时也让他懂得了底层的艰辛,这让他的悲天悯人不像是居高临下的同情,而是感同身受的悲楚。这也是全世界来自无产阶级或同无产阶级有过密切生活经历的艺术家共同的心境,他们似乎永远难以让艺术良心泯灭,但那些恶梦般的经历又让他们实在无法只满足于滥用伤心,于是他们在无尽的矛盾中挣扎,直到了结残生。而那些与他们经历过同样苦痛矛盾的人则会在艺术家们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心神中一瞥真相,从而对他们肃然起敬。”(摘自 《灿烂涅槃》)
不得不承认,郝舫老师跟我中学老师一样,喜欢把一切上升到很崇高的角度。当然不排除科本写这首歌时也这么忧心过,然而我更倾向于相信,有些旋律节奏在琴上在脑海中浮现环绕,然后一些想到的画面出现,于是就寻找押韵的词汇,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歌曲。
Mr.Moustache
《小胡子先生》(Mr.Moustache)是那种典型的开非主流式歌名风气的歌,这种风气便是给歌曲取一个与其内容毫无关系的名字。柯特承认,“我给我的歌取名字没有任何理由,这就是非主流乐队同主流摇滚的唯一区别。
非主流摇滚乐队取的歌名同他们的歌曲歌词毫无关系。”这首歌中的“给我来点儿你的新幻景/在优柔寡断中我警醒”是典型的柯特式古怪意象。 (摘自 《灿烂涅槃》)
Sifting
关于这首歌,推荐阅读 http://tieba.baidu.com/p/1207933307
好吧,我对歌词那连续的Wouldn't it be fun?乐到了,的确很像古文中的 “不亦乐乎?”
Big Cheese
这首歌最初作为单曲的B面发行,主要就是讽刺所谓的大人物,这个大人物包括唱片老板,还包括当时的女友等。有个网友分析的很好,在此推荐,无需赘言http://tieba.baidu.com/p/923360275
Downer
《没劲》是柯特写得很早的一首歌,也是他的作品中少有的直接表达政治意识的作品,其中包含的是典型的朋克政见,既有达达主义般的狂躁,也有赤子似的天真,更多的则是莫名的混乱。柯特曾说他自己也不知道这首歌说了些什么,“我只是把词儿都码一块儿完事”。但这首歌事实上是他曾有过的当一个“政治朋克摇滚黑旗哥们儿先生”的杂乱理想的最佳表述。“宰杀真诚/背离忠心/捍卫自由之国/真想开溜,嗨!”其中自有其逻辑,并非随意乱砌。 (摘自 《灿烂涅槃》)
我也无力去追查科本是否是“拼凑歌词”还是有更深的意义,个人不是很喜欢这首歌,不过确实把一种压抑的感觉发挥到极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