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豫迈入晚期风格 ——「死亡艺术」
Edward Waefie Said 爱德华·萨义德说艺术家们到了晚期都会被一种死亡的艺术所包围,都存在晚期风格的问题。齐豫的《云端》恰巧正是一张含有死亡意识的专辑,她的表达方式也染有浓重的“晚期风格”特征。《云端》是她歌唱生涯里的一个转捩点,是一张简约却并不简单的作品。
把“晚期风格”粗略兼且通俗地归纳一下,包含几个方面:
一个是返璞归真,会产生这样一种冲动,自觉性强的艺术家思想家们不约而同地都会走向这样一个抱朴守真回归自然的状态;
第二是无所顾忌,到了一定阶段以后,不像以前那么胆小,不再在乎别人的感受和看法,永远有一种自由,想怎么表现就怎么表现;
三是简约而抽象,“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简约的抽象,经过提炼后的深度浓缩。毕加索年轻时画的牛体形庞大,有血有肉,威武雄壮,随着年龄增长,画牛越来越突显筋骨。八十多岁时,只有寥寥数笔,牛外表的皮毛、血肉全没了,只保留一副具有牛的神韵的骨架。
艺术上的“晚期风格”倒不一定和生命时间绝对有关,有些艺术家虽然老去却并没有形成“晚期风格”也不一定会产生深刻的死亡意识,又有些人还很年轻就终日活在“随时都有可能死”的状态下。莫扎特35岁就去世,作品却存在晚期风格的痕迹。只有那些极为关注自己职业和具有哲学敏感度的艺术家和思想家才相信,自己必须带着衰退的感受和记忆来面对死亡,为死亡备课,进而让死亡意识径直登陆到自己的作品中,以致于形成了或展现新的和解与静穆精神,或突显逆行毁灭与违时绝俗的表达方法,即“晚期风格”。
但是,死亡又不会直接出现在作品里,因为真正经验死亡的人是没可能再去出作品的,它只是存在于艺术家的预知意识当中,通过作品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好像大人物故意缺席似的尴尬、别扭的氛围。“晚期作品的成熟不同于水果之熟,它们并不和谐,而是充满沟纹,甚至满目疮痍,它们缺乏甘芳。”不过晚期风格不拘于形式、技巧,对旧有成果的破坏性以及主体性的爆发力,都符合更高层次之道。
齐豫的《云端》乍一听是会带给人怪异感的专辑,它是那样反常,反她自己的常,反俗世的常。她以前的大部份作品本已属于“不肯只供人浅尝的消遣,让那些只知抽样尝味的人涩口、扎嘴而走”的高寡之风,《云端》则是走向另一种“简淡”之风,比以前更加难以理解,无论是对于听过她的还是没听过她的人来说。
没听过她英文歌的会认为自己的耳朵被一张听不到美国口味的老翻耽误了尊驾的宝贵时间,听过老歌的人又会恍神:印象中和记忆中的天使模版怎么不见了?选曲:老而怪;声音:近而实;节奏:快而闹。那个唱Stories、Tears、Vincent、Cest' la vie的齐豫哪儿去了?有人说,她终于还是从天上落回地面了。是这样吗?
首先要有这么个常识,像她这种功底深厚的歌者,我们已经完全没必要再来拿她的演唱技巧、表情之类的东西说事儿了,这些都是她的基本功,只会随着时间日益精进,毫无悬念地。无论她怎样变异,问题都不会出在这些东西上面。
那么以前的齐豫去哪儿了呢?
——和上帝打交道去了。
24年前她跟上帝谈“生”,死乞白赖地质问人家有没有/有没有/有没有这种那种说法的,人家保持沉默不予承诺令她失望不已;24年后她已经先和佛陀攀上了亲戚,明白了其实没有即是有,有即是没有,倒也不忘记拉上上帝这个老熟人一道,要跟他谈谈“死”。
这一次她学了个乖,欲取先予,使劲儿赞美人家,而且不设防地完全信赖他。How great thou art!!! Aha, 她不但很会逗小孩,也很会逗上帝,呵呵。她相信:上天会“承诺我们一个去处,一个衣食无虞无病无忧无惧的去处。”
齐豫是人类学硕士,几十年的客观分析和理性追逐并没有让她对死亡减少半分恐惧,却产生“人类走到今天,解不开的谜、医不好的病比比皆是,当科学经验走到尽头碰壁之时,回过头来,还是宗教柔软的臂膀。”,“当你的航天飞机在宇宙的黑暗里漫游的同时,你仍是双膝跪下祈求上天的不弃。”这样的反思。
某时某地某人,听说有个叫佛陀的某时某地叫上帝某时某地又叫真主的造物大神知道死亡以及一切令人不安的神秘事物的底细,而且身兼把黑变白、化恐惧为怡然的神通。然后一传十、十传百,传了n年之久仍然甚嚣尘上。假定这事儿是真的,对活人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如果只是个谎言,暂时也确实是找不到比这个谎言更好的、副作用更小的麻醉方式。我们可以把这个当作让客观理性的人类学硕士改弦易辙投奔宗教的最俗气也是最感性的解释。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用科学的实证和理性解释不了的东西,只能通过宗教来填补,来完善,但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齐豫开放的信仰观正是对二者进行结合的一个结果。
可能会有人质疑她的居心,不要紧没关系,凡人,听不见她的真信真愿,佛陀听得见,真主听得见,上帝也听得见:
————“我觉得人跟人之间、文化跟文化之间这些界限都是人划出来的。我喜欢什么都很和谐,什么都很好,最好世界大同大家都是一家人。”
————“我真的像傻子一样的期待有那么一天,手牵手的人类没有仇恨、没有怨度、没有成见、没有非分之想!有的只是份际、操守、宽容、了解…,我这是非分之想吗?”
————“偏差的心是肮脏的,赞颂的心是开阔的!老天爷只是幻化成不同模样,来度化不同文化的人。没有藩篱,就没有敌对,尊重所有的信仰,但坚守自己的信仰诫律。”
————“佛经里的地狱,受苦的应不只有东方面孔,而圣经里的天堂,应该也不存在国界。打开天堂的门也应该是不需要用护照的。”
在真信、真愿的感召下,所有的世间之物都变成了象征物,包括她的声音在内。
《云端》,形式上是翻唱,旋律与歌词其实都只起到象征的作用,采用它们的目的除了宗教寓意之外也是为了方便世人理解。而且这些歌能够流传甚久,有的已超两百年,如:How Great Thou Art 、In The Sweet By And By、The Wayfaring Stranger、Jingle Bells、Will The Circle Be Unbroken都是19世纪的经典作品,自有它们的生命张力在。上一张《The voice》还能听到齐豫以前的轨迹,没有这张那么质朴、精炼。《佛子行三十七诵》和《云》是差不多时间制作的,两张专辑表面上很不同,实际上是一个体系的,都具有“晚期风格”的特点。
唱什么,对于齐豫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怎样唱,才是她长期以来着力的重心。而且这种意向是由内而外的,表里合一的。外在方面像是她的着衣态度,一向也是穿什么不要紧,重要的是怎么穿。生活上表面看来随遇而安,却是以不违背她的主体意志为原则,也就是清楚怎样活。怎样唱歌怎样穿衣怎样生活的选择背后潜藏着她的人生观和审美观,也就是一个艺术家的思想本质。天籁的歌声、波希米亚的打扮、随性简朴的生活,全是从她的这个本质她的人生态度里延伸出来的精神产物,而不是简单地为形式而形式故意塑造出来的摆设。
牵一发而动全身。从2002年开始礼佛之后,齐豫的大耳环银手饰逐一消失,头发服饰和以前比也开始逐渐“规矩”,日常生活变得定时定律,唱片、电视、杂志都被一一地过滤掉。她暗自过上了“减法生活”,尽可能地摒弃一切与“真我”无关的外物。齐式“云端技术”的运用正是对这种外在变化的连锁响应:没有复杂的和音,没有繁复的音轨,没有梦幻的虚音,去除南方口音,舍弃部份转音,放弃歌词中译,一切一切包括专辑封面都很干净,很简约,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化约到只剩下自由,一如那朵简约而抽象的云彩,穿透一切形式的束缚只为更好地显露出“真我”本相,也就是无我之境。
这种返朴,这种自由度的获得来自于信仰,来自于真信、真愿,来自于踏实修行。作为一个信仰的门徒,世俗人会认为她陷入了另一维度的不自由,认为她受制于信仰。可是她的信仰并没有门第之见,没有排他观念,佛陀上帝真主是一个,“老天爷只是幻化成不同模样,来度化不同文化的人。”谁给她的这种想法?从她清净的自性里生出来的。信仰不但不成为束缚,反而帮助她更加接近自性,坦露真我,直到无我。《云端》里的每一个声音都是自由的象征,不过还没能达到完全撒脱,否则她就不会在唱《I saw the light》的时候哭鼻子了。
这自由一旦彻底撒将开来,人世路上将再无敌手,就算那难以测度的死亡也不例外。
海德格尔说人是“向死而生”,死亡的不确定性正是生命的不确定性。死亡的出现意味着对整个生命主体的彻底否定。每个人的死亡意识都不尽相同,而由死亡带来的悲剧意味却是共通的。齐豫站在宗教的维度借用音乐来传达她对死亡的反思,用基督教福音歌来表现的时候,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强调了荣归天堂后的欣喜。可是想想看,如果没有悲的话又何需特意强调喜呢?不毁不立,要建立一些东西就得推翻一些东西,在这过程里是不乏辛苦的,充满挣扎的,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晚期风格”遭遇尴尬的不和谐之处,然而也恰好是它极具魅力的地方,同时还挑起了我对她下一张作品将如何表达的期待欲。
把“晚期风格”粗略兼且通俗地归纳一下,包含几个方面:
一个是返璞归真,会产生这样一种冲动,自觉性强的艺术家思想家们不约而同地都会走向这样一个抱朴守真回归自然的状态;
第二是无所顾忌,到了一定阶段以后,不像以前那么胆小,不再在乎别人的感受和看法,永远有一种自由,想怎么表现就怎么表现;
三是简约而抽象,“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简约的抽象,经过提炼后的深度浓缩。毕加索年轻时画的牛体形庞大,有血有肉,威武雄壮,随着年龄增长,画牛越来越突显筋骨。八十多岁时,只有寥寥数笔,牛外表的皮毛、血肉全没了,只保留一副具有牛的神韵的骨架。
艺术上的“晚期风格”倒不一定和生命时间绝对有关,有些艺术家虽然老去却并没有形成“晚期风格”也不一定会产生深刻的死亡意识,又有些人还很年轻就终日活在“随时都有可能死”的状态下。莫扎特35岁就去世,作品却存在晚期风格的痕迹。只有那些极为关注自己职业和具有哲学敏感度的艺术家和思想家才相信,自己必须带着衰退的感受和记忆来面对死亡,为死亡备课,进而让死亡意识径直登陆到自己的作品中,以致于形成了或展现新的和解与静穆精神,或突显逆行毁灭与违时绝俗的表达方法,即“晚期风格”。
但是,死亡又不会直接出现在作品里,因为真正经验死亡的人是没可能再去出作品的,它只是存在于艺术家的预知意识当中,通过作品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好像大人物故意缺席似的尴尬、别扭的氛围。“晚期作品的成熟不同于水果之熟,它们并不和谐,而是充满沟纹,甚至满目疮痍,它们缺乏甘芳。”不过晚期风格不拘于形式、技巧,对旧有成果的破坏性以及主体性的爆发力,都符合更高层次之道。
齐豫的《云端》乍一听是会带给人怪异感的专辑,它是那样反常,反她自己的常,反俗世的常。她以前的大部份作品本已属于“不肯只供人浅尝的消遣,让那些只知抽样尝味的人涩口、扎嘴而走”的高寡之风,《云端》则是走向另一种“简淡”之风,比以前更加难以理解,无论是对于听过她的还是没听过她的人来说。
没听过她英文歌的会认为自己的耳朵被一张听不到美国口味的老翻耽误了尊驾的宝贵时间,听过老歌的人又会恍神:印象中和记忆中的天使模版怎么不见了?选曲:老而怪;声音:近而实;节奏:快而闹。那个唱Stories、Tears、Vincent、Cest' la vie的齐豫哪儿去了?有人说,她终于还是从天上落回地面了。是这样吗?
首先要有这么个常识,像她这种功底深厚的歌者,我们已经完全没必要再来拿她的演唱技巧、表情之类的东西说事儿了,这些都是她的基本功,只会随着时间日益精进,毫无悬念地。无论她怎样变异,问题都不会出在这些东西上面。
那么以前的齐豫去哪儿了呢?
——和上帝打交道去了。
24年前她跟上帝谈“生”,死乞白赖地质问人家有没有/有没有/有没有这种那种说法的,人家保持沉默不予承诺令她失望不已;24年后她已经先和佛陀攀上了亲戚,明白了其实没有即是有,有即是没有,倒也不忘记拉上上帝这个老熟人一道,要跟他谈谈“死”。
这一次她学了个乖,欲取先予,使劲儿赞美人家,而且不设防地完全信赖他。How great thou art!!! Aha, 她不但很会逗小孩,也很会逗上帝,呵呵。她相信:上天会“承诺我们一个去处,一个衣食无虞无病无忧无惧的去处。”
齐豫是人类学硕士,几十年的客观分析和理性追逐并没有让她对死亡减少半分恐惧,却产生“人类走到今天,解不开的谜、医不好的病比比皆是,当科学经验走到尽头碰壁之时,回过头来,还是宗教柔软的臂膀。”,“当你的航天飞机在宇宙的黑暗里漫游的同时,你仍是双膝跪下祈求上天的不弃。”这样的反思。
某时某地某人,听说有个叫佛陀的某时某地叫上帝某时某地又叫真主的造物大神知道死亡以及一切令人不安的神秘事物的底细,而且身兼把黑变白、化恐惧为怡然的神通。然后一传十、十传百,传了n年之久仍然甚嚣尘上。假定这事儿是真的,对活人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如果只是个谎言,暂时也确实是找不到比这个谎言更好的、副作用更小的麻醉方式。我们可以把这个当作让客观理性的人类学硕士改弦易辙投奔宗教的最俗气也是最感性的解释。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用科学的实证和理性解释不了的东西,只能通过宗教来填补,来完善,但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齐豫开放的信仰观正是对二者进行结合的一个结果。
可能会有人质疑她的居心,不要紧没关系,凡人,听不见她的真信真愿,佛陀听得见,真主听得见,上帝也听得见:
————“我觉得人跟人之间、文化跟文化之间这些界限都是人划出来的。我喜欢什么都很和谐,什么都很好,最好世界大同大家都是一家人。”
————“我真的像傻子一样的期待有那么一天,手牵手的人类没有仇恨、没有怨度、没有成见、没有非分之想!有的只是份际、操守、宽容、了解…,我这是非分之想吗?”
————“偏差的心是肮脏的,赞颂的心是开阔的!老天爷只是幻化成不同模样,来度化不同文化的人。没有藩篱,就没有敌对,尊重所有的信仰,但坚守自己的信仰诫律。”
————“佛经里的地狱,受苦的应不只有东方面孔,而圣经里的天堂,应该也不存在国界。打开天堂的门也应该是不需要用护照的。”
在真信、真愿的感召下,所有的世间之物都变成了象征物,包括她的声音在内。
《云端》,形式上是翻唱,旋律与歌词其实都只起到象征的作用,采用它们的目的除了宗教寓意之外也是为了方便世人理解。而且这些歌能够流传甚久,有的已超两百年,如:How Great Thou Art 、In The Sweet By And By、The Wayfaring Stranger、Jingle Bells、Will The Circle Be Unbroken都是19世纪的经典作品,自有它们的生命张力在。上一张《The voice》还能听到齐豫以前的轨迹,没有这张那么质朴、精炼。《佛子行三十七诵》和《云》是差不多时间制作的,两张专辑表面上很不同,实际上是一个体系的,都具有“晚期风格”的特点。
唱什么,对于齐豫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怎样唱,才是她长期以来着力的重心。而且这种意向是由内而外的,表里合一的。外在方面像是她的着衣态度,一向也是穿什么不要紧,重要的是怎么穿。生活上表面看来随遇而安,却是以不违背她的主体意志为原则,也就是清楚怎样活。怎样唱歌怎样穿衣怎样生活的选择背后潜藏着她的人生观和审美观,也就是一个艺术家的思想本质。天籁的歌声、波希米亚的打扮、随性简朴的生活,全是从她的这个本质她的人生态度里延伸出来的精神产物,而不是简单地为形式而形式故意塑造出来的摆设。
牵一发而动全身。从2002年开始礼佛之后,齐豫的大耳环银手饰逐一消失,头发服饰和以前比也开始逐渐“规矩”,日常生活变得定时定律,唱片、电视、杂志都被一一地过滤掉。她暗自过上了“减法生活”,尽可能地摒弃一切与“真我”无关的外物。齐式“云端技术”的运用正是对这种外在变化的连锁响应:没有复杂的和音,没有繁复的音轨,没有梦幻的虚音,去除南方口音,舍弃部份转音,放弃歌词中译,一切一切包括专辑封面都很干净,很简约,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化约到只剩下自由,一如那朵简约而抽象的云彩,穿透一切形式的束缚只为更好地显露出“真我”本相,也就是无我之境。
这种返朴,这种自由度的获得来自于信仰,来自于真信、真愿,来自于踏实修行。作为一个信仰的门徒,世俗人会认为她陷入了另一维度的不自由,认为她受制于信仰。可是她的信仰并没有门第之见,没有排他观念,佛陀上帝真主是一个,“老天爷只是幻化成不同模样,来度化不同文化的人。”谁给她的这种想法?从她清净的自性里生出来的。信仰不但不成为束缚,反而帮助她更加接近自性,坦露真我,直到无我。《云端》里的每一个声音都是自由的象征,不过还没能达到完全撒脱,否则她就不会在唱《I saw the light》的时候哭鼻子了。
这自由一旦彻底撒将开来,人世路上将再无敌手,就算那难以测度的死亡也不例外。
海德格尔说人是“向死而生”,死亡的不确定性正是生命的不确定性。死亡的出现意味着对整个生命主体的彻底否定。每个人的死亡意识都不尽相同,而由死亡带来的悲剧意味却是共通的。齐豫站在宗教的维度借用音乐来传达她对死亡的反思,用基督教福音歌来表现的时候,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强调了荣归天堂后的欣喜。可是想想看,如果没有悲的话又何需特意强调喜呢?不毁不立,要建立一些东西就得推翻一些东西,在这过程里是不乏辛苦的,充满挣扎的,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晚期风格”遭遇尴尬的不和谐之处,然而也恰好是它极具魅力的地方,同时还挑起了我对她下一张作品将如何表达的期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