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换血的民族风才最炫
发了快三年了,重新再听一轮,觉得非常美妙。
翻唱概念专辑是主流商业歌手都会采用的一种音乐方式,所以 前有菲靡靡之音,Start,后有 花旦 他说 ,在形式上没有差异,但是却从概念、制作、演唱方面非常有水准。
取材大陆台湾甚至意大利歌剧的经典Sample的企图非常大胆和有新意。不是HIT大红K歌的 炒冷饭,也不是女唱男歌的比赛套路 ,还不是把写给别人的歌重新演绎的惯用伎俩。民歌的创意独特,可对比的参照只有 脑海里还有父辈的哼唱,所以有挑战风险,但是在凭拉活再度夺魁金曲的莫文蔚和张亚东的通配,期待会更为破表。
从制作方面,张亚东的电子编曲为专辑聆听的整体性设计的恰到好处,强大到听不出这些旋律的样子,但却通过乐器细节和合成器的效果达到了维吾尔、高山族、青海草场、旧上海、云贵高原上空民歌缭绕的新纪元音乐效果,快歌方面,同样是电子乐铺陈,《打起手鼓唱起歌》里模拟的手鼓的俏皮感,《青山在》的重拍,《半个月亮爬上来》的 house氛围,《红》的电音前瞻性都非常有听觉冲击效果。慢板的 《在那遥远的地方》 以及《 外面的世界》,钢琴和 少量弦乐 纯粹凸显莫文蔚的感性动容,而又不至于编配成了台湾ballad的吉他扫弦模式,没有哭腔,没有洗脑的B段重复,平淡从容,恰到好处。
莫文蔚继续拉活的歌者心态让歌曲非常轻松,《外面的世界》非常感性,吐气咬字间没有一点齐秦原曲的民谣感,《青山在》的说唱,《半个月亮》的歌剧,《红》里面的真假音,《茉莉花》的R&B妖娆,哪怕只是《打起手鼓唱起歌》的啦啦啦,听起来都非常颠覆与原曲的差别。想必很多听者听到这些曲目的任意一首,都会先惊叹的 听上一两秒,在目瞪口呆后赞叹这样的改编至少是负责任的,其次是很有意思的,最后是 好听的。
莫文蔚凭借后来的宝贝再斩金曲奖歌后,还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但凡,那些被听者wow过心悦诚服的作品,一定会市场或者奖项的首肯,无论是小作坊还是大制作,诚意至上,作品才有成为经典的 可能 。回蔚就是这样的经典。
翻唱概念专辑是主流商业歌手都会采用的一种音乐方式,所以 前有菲靡靡之音,Start,后有 花旦 他说 ,在形式上没有差异,但是却从概念、制作、演唱方面非常有水准。
取材大陆台湾甚至意大利歌剧的经典Sample的企图非常大胆和有新意。不是HIT大红K歌的 炒冷饭,也不是女唱男歌的比赛套路 ,还不是把写给别人的歌重新演绎的惯用伎俩。民歌的创意独特,可对比的参照只有 脑海里还有父辈的哼唱,所以有挑战风险,但是在凭拉活再度夺魁金曲的莫文蔚和张亚东的通配,期待会更为破表。
从制作方面,张亚东的电子编曲为专辑聆听的整体性设计的恰到好处,强大到听不出这些旋律的样子,但却通过乐器细节和合成器的效果达到了维吾尔、高山族、青海草场、旧上海、云贵高原上空民歌缭绕的新纪元音乐效果,快歌方面,同样是电子乐铺陈,《打起手鼓唱起歌》里模拟的手鼓的俏皮感,《青山在》的重拍,《半个月亮爬上来》的 house氛围,《红》的电音前瞻性都非常有听觉冲击效果。慢板的 《在那遥远的地方》 以及《 外面的世界》,钢琴和 少量弦乐 纯粹凸显莫文蔚的感性动容,而又不至于编配成了台湾ballad的吉他扫弦模式,没有哭腔,没有洗脑的B段重复,平淡从容,恰到好处。
莫文蔚继续拉活的歌者心态让歌曲非常轻松,《外面的世界》非常感性,吐气咬字间没有一点齐秦原曲的民谣感,《青山在》的说唱,《半个月亮》的歌剧,《红》里面的真假音,《茉莉花》的R&B妖娆,哪怕只是《打起手鼓唱起歌》的啦啦啦,听起来都非常颠覆与原曲的差别。想必很多听者听到这些曲目的任意一首,都会先惊叹的 听上一两秒,在目瞪口呆后赞叹这样的改编至少是负责任的,其次是很有意思的,最后是 好听的。
莫文蔚凭借后来的宝贝再斩金曲奖歌后,还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但凡,那些被听者wow过心悦诚服的作品,一定会市场或者奖项的首肯,无论是小作坊还是大制作,诚意至上,作品才有成为经典的 可能 。回蔚就是这样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