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z Ferdinand - Franz Ferdinand
一切要從〈Take Me Out〉說起。
最初是朋友興沖沖拿著耳機推薦我聽這首歌,我還記得他當時掛著一臉賊笑:「聽了就知道厲害!」
就這樣,吉他刷的一聲把歌帶進來,也把我帶進Franz Ferdinand顛顛倒倒的怪奇世界中。
吉他手一邊刷著和弦,vocal也一邊自顧自唱起來,像是從歌曲中間切入一樣,沒頭沒腦的,怎麼聽都有些突兀。打慢一個拍子之後,不得了,接下來的吉他solo彈得我一時間頭暈神迷、呆眼傻笑,恍恍然不知所以。
就是這段在歌曲1分05秒開始的兩小節solo讓Franz Ferdinand一出手便招來眾家媒體的注目禮,短短二十秒的吉他樂句在〈Take Me Out〉這首單曲裡時而潛伏、時而竄出。用最誠實的話來說,它聽起來的感覺就是低俗、粗痞、台客,簡直土氣沖天,堪稱台客吉他醍醐入味的國際級示範。當然,這一切最怪誕也最驚喜的一點就是他們並非唱著台灣國語的伍佰&Chiana Blue,也非吉董領軍的董事長樂團,他們是Franz Ferdinand,又一個從英國Glasgow出身的搖滾樂隊。
〈Take Me Out〉作為Franz Ferdinand第二支單曲,收錄在首張同名專輯中,於英國摘下第三名優異成績。歌曲裡有規律的大鼓重節奏,年輕放縱的歌詞,直接有力的旋律線,在那又搖又擺的吉他樂句帶領下,真正打造了一首風流妖嬌的搖滾舞曲。這首歌不聽便罷,一碰便是糾纏不清,那段招牌吉他會像催符念咒般在腦中自動重複播放,是一種可以比擬蠱毒巫術的洗腦法術,不容小覷。
Franz Ferdinand的確倚靠這支單曲在江湖上闖出名聲。他們踩著disco-punk的舞步,音樂聽來就像是在異國舞廳巧遇台灣老鄉那般教人又驚又喜。這是只有台灣樂迷才能領略的culture bonus,很長一段時間讓我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Take Me Out〉的MV導演Jonas Odell與Franz Ferdinand一拍即合,將團員們對於蒙太奇的喜好、超現實的想像付諸實現。大量文字、圖像、符碼融冶於2D3D的維度裡、虛實交錯的世界中,集荒謬與滑稽於一身,風格殊異,是現代設計和前衛藝術激盪出來的優秀作品。
在製作人Tore Johansson的帶領下,Franz Ferdinand憑藉同名作品拿下水星音樂獎、全英音樂獎等等難以計數的獎項,上了一票最佳專輯、最佳歌曲的榜單。從各方面來看,樂團可以說是騰雲駕霧、一舉成名了。當然,遇見一個這麼可炒之材,向來以吹捧炒作聞名的NME自然不會放過。NME不止將這幾個年輕人捧到了Blur、Travis一流,更把《Franz Ferdinand》送上他們自家「史上最偉大100張專輯」名單中。
廣泛說來,這張專輯不僅在樂評間博得喝采,甚至一些品味刁鑽的獨立媒體也傾向正面評價。全球銷售量超過300萬張,商業成績很是不錯,首張專輯就能在商業和樂評之間兩全其美,這一點並不簡單。不過,要是我們撇開那些頭銜與名堂,回到作品本身來看,就會曉得他們不是叮噹響的半瓶水。至少,對同名專輯而言確實如此。
這張專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依然是吉他演奏,〈Take Me Out〉、〈Come On Home〉、〈40'〉三首可以說是表現最為特出的,也是個性最鮮明、最具有標誌作用的曲目。也許乍聽之時,會覺得這樣的吉他聲線過於流裡流氣,活像痞子過街一般浮誇又招搖。然而,Franz Ferdinand確實把歌寫得流流暢暢,要起伏有起伏,要轉折有轉折,在看似譁眾取寵的花樣之外,還是可以看見出色的旋律編寫。不能不承認,儘管Franz Ferdinand表面上沒個正經,但裡子依然有征服樂迷的真材實料。
雖然〈Take Me Out〉是專輯的招牌金曲,但是談到最好的作品,我以為〈Come On Home〉要略勝一籌。
〈Come On Home〉以份量極重的貝斯穿針引線,底下除了綿綿密密的吉他撥彈構成和弦背景,還有適時變化的鼓打節奏,交織成極具groove的器樂。不知為何,Alex Kapranos演唱這種風格的歌曲實在得心應手,快慢換頻既穩定又從容。不論是轉音或者輕重交替都準確落在音樂的轉折處,恰到好處,讓整首歌聽起圓滑順暢、不稜不角。當然,這很大原因要歸功於詞曲的高度嵌合,由此也可以看見歌詞寫作上的用心。〈Come On Home〉的旋律明顯比〈Take Me Out〉來得完整,更加有起有落,間奏由鍵盤肩挑旋律主軸,吉他音牆為輔,是平穩與跳動的明顯對比,搭配平衡,可以說是功德圓滿。
必須一提的是,那變化多端的吉他聲線實在太引領風騷了,誠然是這張專輯最令人流連忘返的景點,因而難免有掩蓋vocal光彩的虞慮;但實際上,Alex Kapranos的嗓音甚少旁枝雜節,唱起歌來流暢穩定,收放俐落。《Franz Ferdinand》裡的歌曲都不乖巧,真假轉音與情緒落差頻頻出現,vocal在這些時候的表現一直都在水準之上,對專輯品質的貢獻不可忽視。
這張專輯收錄了三首Top-10單曲:〈Take Me Out〉、〈The Dark of the Matinée〉、〈This Fire〉。除了〈Take Me Out〉,其餘兩首我覺得表現普通,雖然不難聽,但也說不上是破格之作。〈The Dark of the Matinée〉較為馴良,偏向一般沒有攻擊性的流行樂,至於好評不斷的〈This Fire〉則沒有給我太多的感覺。
反而幾首非單曲讓我情有獨鍾,除了〈Come On Home〉,還有像是〈40'〉以及〈Auf Achse〉,這兩首歌的旋律和吉他彈奏同樣使我想起The Ventures這支以吉他演奏聞名的經典樂隊。〈40'〉開頭的撥弦有極強的氛圍性,為亢奮了一整張專輯的耳朵帶來鬆弛肌肉的效果。這種風格就像是營造情境的電影配樂,有十足的「臨場感」。配合vocal悠哉悠哉的口吻,的確可以坐下來小憩一會。
當然,你不會相信Franz Ferdinand真的給你一個輕鬆小品的結尾,後半段仍然送上樂器層層疊疊、激烈刷扣等菜色。作為同名專輯的Ending,我認為〈40'〉不負使命呈現了鮮活跳動、鬼靈精怪的演出。這樣用心的編曲和切分拍的經營,應當是值得一個熱烈掌聲的。
歌詞題材無有忌諱,或而描寫舞池裡目光的交會、心念的轉動,或而敘述狂歡派對裡縱情聲色的男男、愛欲的得失與歡恨,以及心中怫恚的抒發等等。其中最為露骨大膽的,當屬〈Michael〉裡的段落:
Michael you're the boy with all the leather hips
Stucky hair, sticky hips stubble on my sticky lips
Michael you're the only one I ever want only one I ever want only one
I ever want
Beautiful boys on a beautiful dance floor
Michael you're dancing like a beautiful dance-whore
料想,既然在聲音方面一副玩世不恭的派頭,歌詞當然也不應該是中規中矩的樣貌,像〈Michael〉這樣的詞句確實也不算過份,剛好而已。
作為露骨歌詞的對比,〈Come On Home〉可以說是含蓄派的代表,那種難過不難過、寂寞不寂寞的況味就在字裡行間款款瀰漫,氤氳靉靆。尤其最後一句特別耐人品味:
So come on home
But don’t forget to leave
專輯視覺上,黑、米黃以及菊黃色的配置幾乎成了Franz Ferdinand的標誌。然而這卻和他們的音樂存在著一段落差,不那麼蹦蹦跳跳,不那麼熱情洋溢,倒是有些陳年的老氣。也許這是一種懷舊,或者復興。
回想後龐克復興的浪潮,由Domino發行的《Franz Ferdinand》確實是我較常回味的作品,也是我願意去注意這個場景的理由。這張不到四十分鐘的專輯讓大多數人說他們是風光的搖滾明星,但也有人說這只是一場歡樂的鬧劇。在此之後,Franz Ferdinand的作品都沒有辦法達到同名專輯的高度,或許是他們遇到了創作上的瓶頸,也或許他們只是跟著Post-punk Revival的劇碼一同謝幕而已。如同史上所有曾經風靡一時的潮流:在超新星的光芒裡誕生,接著東征西討,瘋狂的燃燒、瘋狂的揮霍,再無聲隕落。
不論Franz Ferdinand這個名字背後的高遠抱負是否實現了,後龐復興是否就此被輪替了,這些聲名紛擾都對這張唱片的內涵都無所折損。它終歸是可愛的。
是的,我們怎麼捨得忘記這樣可愛的音樂?在新世代音響裡播放出來的還是那個蹦蹦跳跳的節奏,鼓舞著全身的細胞。這張唱片正是抓住了每一個男男女女的原始渴望,讓每一個身心靈都為它蠢蠢欲動。
我們深愛《Franz Ferdinand》,因為《Franz Ferdinand》不只是騷,而且騷到骨子裡去了!
http://blog.roodo.com/ays_sailla/archives/16144273.html
最初是朋友興沖沖拿著耳機推薦我聽這首歌,我還記得他當時掛著一臉賊笑:「聽了就知道厲害!」
就這樣,吉他刷的一聲把歌帶進來,也把我帶進Franz Ferdinand顛顛倒倒的怪奇世界中。
吉他手一邊刷著和弦,vocal也一邊自顧自唱起來,像是從歌曲中間切入一樣,沒頭沒腦的,怎麼聽都有些突兀。打慢一個拍子之後,不得了,接下來的吉他solo彈得我一時間頭暈神迷、呆眼傻笑,恍恍然不知所以。
就是這段在歌曲1分05秒開始的兩小節solo讓Franz Ferdinand一出手便招來眾家媒體的注目禮,短短二十秒的吉他樂句在〈Take Me Out〉這首單曲裡時而潛伏、時而竄出。用最誠實的話來說,它聽起來的感覺就是低俗、粗痞、台客,簡直土氣沖天,堪稱台客吉他醍醐入味的國際級示範。當然,這一切最怪誕也最驚喜的一點就是他們並非唱著台灣國語的伍佰&Chiana Blue,也非吉董領軍的董事長樂團,他們是Franz Ferdinand,又一個從英國Glasgow出身的搖滾樂隊。
〈Take Me Out〉作為Franz Ferdinand第二支單曲,收錄在首張同名專輯中,於英國摘下第三名優異成績。歌曲裡有規律的大鼓重節奏,年輕放縱的歌詞,直接有力的旋律線,在那又搖又擺的吉他樂句帶領下,真正打造了一首風流妖嬌的搖滾舞曲。這首歌不聽便罷,一碰便是糾纏不清,那段招牌吉他會像催符念咒般在腦中自動重複播放,是一種可以比擬蠱毒巫術的洗腦法術,不容小覷。
Franz Ferdinand的確倚靠這支單曲在江湖上闖出名聲。他們踩著disco-punk的舞步,音樂聽來就像是在異國舞廳巧遇台灣老鄉那般教人又驚又喜。這是只有台灣樂迷才能領略的culture bonus,很長一段時間讓我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Take Me Out〉的MV導演Jonas Odell與Franz Ferdinand一拍即合,將團員們對於蒙太奇的喜好、超現實的想像付諸實現。大量文字、圖像、符碼融冶於2D3D的維度裡、虛實交錯的世界中,集荒謬與滑稽於一身,風格殊異,是現代設計和前衛藝術激盪出來的優秀作品。
在製作人Tore Johansson的帶領下,Franz Ferdinand憑藉同名作品拿下水星音樂獎、全英音樂獎等等難以計數的獎項,上了一票最佳專輯、最佳歌曲的榜單。從各方面來看,樂團可以說是騰雲駕霧、一舉成名了。當然,遇見一個這麼可炒之材,向來以吹捧炒作聞名的NME自然不會放過。NME不止將這幾個年輕人捧到了Blur、Travis一流,更把《Franz Ferdinand》送上他們自家「史上最偉大100張專輯」名單中。
廣泛說來,這張專輯不僅在樂評間博得喝采,甚至一些品味刁鑽的獨立媒體也傾向正面評價。全球銷售量超過300萬張,商業成績很是不錯,首張專輯就能在商業和樂評之間兩全其美,這一點並不簡單。不過,要是我們撇開那些頭銜與名堂,回到作品本身來看,就會曉得他們不是叮噹響的半瓶水。至少,對同名專輯而言確實如此。
這張專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依然是吉他演奏,〈Take Me Out〉、〈Come On Home〉、〈40'〉三首可以說是表現最為特出的,也是個性最鮮明、最具有標誌作用的曲目。也許乍聽之時,會覺得這樣的吉他聲線過於流裡流氣,活像痞子過街一般浮誇又招搖。然而,Franz Ferdinand確實把歌寫得流流暢暢,要起伏有起伏,要轉折有轉折,在看似譁眾取寵的花樣之外,還是可以看見出色的旋律編寫。不能不承認,儘管Franz Ferdinand表面上沒個正經,但裡子依然有征服樂迷的真材實料。
雖然〈Take Me Out〉是專輯的招牌金曲,但是談到最好的作品,我以為〈Come On Home〉要略勝一籌。
〈Come On Home〉以份量極重的貝斯穿針引線,底下除了綿綿密密的吉他撥彈構成和弦背景,還有適時變化的鼓打節奏,交織成極具groove的器樂。不知為何,Alex Kapranos演唱這種風格的歌曲實在得心應手,快慢換頻既穩定又從容。不論是轉音或者輕重交替都準確落在音樂的轉折處,恰到好處,讓整首歌聽起圓滑順暢、不稜不角。當然,這很大原因要歸功於詞曲的高度嵌合,由此也可以看見歌詞寫作上的用心。〈Come On Home〉的旋律明顯比〈Take Me Out〉來得完整,更加有起有落,間奏由鍵盤肩挑旋律主軸,吉他音牆為輔,是平穩與跳動的明顯對比,搭配平衡,可以說是功德圓滿。
必須一提的是,那變化多端的吉他聲線實在太引領風騷了,誠然是這張專輯最令人流連忘返的景點,因而難免有掩蓋vocal光彩的虞慮;但實際上,Alex Kapranos的嗓音甚少旁枝雜節,唱起歌來流暢穩定,收放俐落。《Franz Ferdinand》裡的歌曲都不乖巧,真假轉音與情緒落差頻頻出現,vocal在這些時候的表現一直都在水準之上,對專輯品質的貢獻不可忽視。
這張專輯收錄了三首Top-10單曲:〈Take Me Out〉、〈The Dark of the Matinée〉、〈This Fire〉。除了〈Take Me Out〉,其餘兩首我覺得表現普通,雖然不難聽,但也說不上是破格之作。〈The Dark of the Matinée〉較為馴良,偏向一般沒有攻擊性的流行樂,至於好評不斷的〈This Fire〉則沒有給我太多的感覺。
反而幾首非單曲讓我情有獨鍾,除了〈Come On Home〉,還有像是〈40'〉以及〈Auf Achse〉,這兩首歌的旋律和吉他彈奏同樣使我想起The Ventures這支以吉他演奏聞名的經典樂隊。〈40'〉開頭的撥弦有極強的氛圍性,為亢奮了一整張專輯的耳朵帶來鬆弛肌肉的效果。這種風格就像是營造情境的電影配樂,有十足的「臨場感」。配合vocal悠哉悠哉的口吻,的確可以坐下來小憩一會。
當然,你不會相信Franz Ferdinand真的給你一個輕鬆小品的結尾,後半段仍然送上樂器層層疊疊、激烈刷扣等菜色。作為同名專輯的Ending,我認為〈40'〉不負使命呈現了鮮活跳動、鬼靈精怪的演出。這樣用心的編曲和切分拍的經營,應當是值得一個熱烈掌聲的。
歌詞題材無有忌諱,或而描寫舞池裡目光的交會、心念的轉動,或而敘述狂歡派對裡縱情聲色的男男、愛欲的得失與歡恨,以及心中怫恚的抒發等等。其中最為露骨大膽的,當屬〈Michael〉裡的段落:
Michael you're the boy with all the leather hips
Stucky hair, sticky hips stubble on my sticky lips
Michael you're the only one I ever want only one I ever want only one
I ever want
Beautiful boys on a beautiful dance floor
Michael you're dancing like a beautiful dance-whore
料想,既然在聲音方面一副玩世不恭的派頭,歌詞當然也不應該是中規中矩的樣貌,像〈Michael〉這樣的詞句確實也不算過份,剛好而已。
作為露骨歌詞的對比,〈Come On Home〉可以說是含蓄派的代表,那種難過不難過、寂寞不寂寞的況味就在字裡行間款款瀰漫,氤氳靉靆。尤其最後一句特別耐人品味:
So come on home
But don’t forget to leave
專輯視覺上,黑、米黃以及菊黃色的配置幾乎成了Franz Ferdinand的標誌。然而這卻和他們的音樂存在著一段落差,不那麼蹦蹦跳跳,不那麼熱情洋溢,倒是有些陳年的老氣。也許這是一種懷舊,或者復興。
回想後龐克復興的浪潮,由Domino發行的《Franz Ferdinand》確實是我較常回味的作品,也是我願意去注意這個場景的理由。這張不到四十分鐘的專輯讓大多數人說他們是風光的搖滾明星,但也有人說這只是一場歡樂的鬧劇。在此之後,Franz Ferdinand的作品都沒有辦法達到同名專輯的高度,或許是他們遇到了創作上的瓶頸,也或許他們只是跟著Post-punk Revival的劇碼一同謝幕而已。如同史上所有曾經風靡一時的潮流:在超新星的光芒裡誕生,接著東征西討,瘋狂的燃燒、瘋狂的揮霍,再無聲隕落。
不論Franz Ferdinand這個名字背後的高遠抱負是否實現了,後龐復興是否就此被輪替了,這些聲名紛擾都對這張唱片的內涵都無所折損。它終歸是可愛的。
是的,我們怎麼捨得忘記這樣可愛的音樂?在新世代音響裡播放出來的還是那個蹦蹦跳跳的節奏,鼓舞著全身的細胞。這張唱片正是抓住了每一個男男女女的原始渴望,讓每一個身心靈都為它蠢蠢欲動。
我們深愛《Franz Ferdinand》,因為《Franz Ferdinand》不只是騷,而且騷到骨子裡去了!
http://blog.roodo.com/ays_sailla/archives/16144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