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无Take Two,请小心谨慎
吾之挚友、亦是毒舌教乐评人资深护法之琳距离,在五月天上一张专辑发布时,撰写了《没有青春没有诗》一文,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亚洲天团”的硬伤。而在其第八号作品《第二人生》上市之际,作为一位资深的十年五迷,我亦无法自持,必须在此说一句,生命无Take Two,请小心谨慎。
对于许多像我这样的极端分子来说,五月天只有三张作品《第一张创作专辑》《爱情万岁》《人生海海》。在“你要去哪里”告别演唱会后,五月天和我的青春一起被埋葬在时光的回忆里。那一年,林依晨还是这样的稚气未脱、青春无敌,她和五月天一起唱到:“现在是2001,永远的2001,跟想像有点距离;我将他唱在歌里,曾经属于我们的相信,希望我们永远都不要忘记”(五月天《相信》,出自第三张专辑《人生海海》,也是笔者最喜欢的五月天的一首歌之一)。我早已忘了当年是怎样地度过儿时一直想象的世纪之交,何况如今又一个十年过去了,林依晨也成了步入“初老”的程又青(2011热播台剧《我可能不会爱你》),而五月天呢?他们为何依然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在追逐着梦想?
对于许多资深的五迷来说,对现在的五月天或许有诸多不满:主唱阿信唱腔幼齿化娘化、怪兽弹吉他虚张声势化(一个简单的刷Chord都要摆出如此力拔山河的样子)、编曲旋律BandSound-less化、歌词空洞辞藻堆砌方文山化。但是,所有的问题都可被归结于——我们已经迈入初老,但陪伴我们度过青春岁月的五月天却并没有随之老去,依然定格在20岁的那个迷雾森林里;我们希望五月天唱出的属于我们这个年龄段关于而立之年的困惑、愤怒、抗争——可五月天让我们失望了。他们还在继续自己的青春实验课,从未走出,为一批又一批20岁的乐迷而唱。他们为什么不顺理成章地老去呢?
对于偶像来说,羊胎素是必须的,但对于音乐、音乐人来说,年龄与好坏没有任何干系。甚至可以说,随着年龄的递增、生活的沉淀,愈发能酿出更醇美的作品来。尽管流行音乐的历史还很短,很多事情都还未能盖棺定论,但我们屈指一数,能够被列入“伟大”行列的、能够被公认为音乐人而非单纯的歌手的,均不是那些在花样年华里如流星划过、随后便转瞬即逝的名字;相反,他们有着绵长隽永的歌唱生涯,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呈现出当时所处的年龄段所呈现的观察与思考。如:Bob Dylan、Leonard Cohen、陈升、李宗盛、罗大佑、Thom Yorke(呃……他勉强算好吗)……这也正是梁遇春为何无法和钱钟书相提并论。当然这样比较有点不公平,但我们谈论的确实是狭义上的“艺术生涯”,而莫扎特这样的特例也不在讨论之内——实际上,由于他的早熟,他的创作生涯其实并不算太过短暂。
那么,五月天呢?以“披头四”为奋斗目标的“亚洲天团”又如何呢?
平心而论,在上一张专辑《后青春期的诗》里,五月天对于“青春”这一看家本领确实已经做了相当程度的挖掘,诸如《生存以上 生活以下》《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笑忘歌》等,比《我又初恋了》之流卖力得多,并通过成功的活动营销再一次回到他们最初的起点——校园,无论是销量还是口碑都赚得盘满钵满。而到了2011年,“青春”已经无法再作为主题的时候,他们巧妙地从“末日论”中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的可延展性:在《2012》里,阿信继续沿用《赌神》等口号式、假大空式的铺排,讲述的依然是“我突然想到小的时候,总等着长大去追的梦;就这么活着,突然公元尽头,却没有一件真的去做”这种泛青春概念的问题;而在《干杯》里,“也许会,有一天,世界真的有终点,也要和你举起回忆酿的甜,和你再干一杯”,无论从内容、编制、情感,各方面和《笑忘歌》均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笑忘歌》做的是减法,而《干杯》是在做加法,包括与时俱进地加入各种电子采样罢;《我不愿让你一个人》则是拉扯了“我不愿让你一个人接受这世界的残忍”“只求命运带你去一段全新的旅程”等与末日有关的擦边球,实为一首堪比《我要照顾你》《突然好想你》等让人忍不住直打寒颤的口水芭乐——这货绝不是乐队;同名主打《第二人生》抛出了这样的问题:“第一站叫天真,第二站叫青春,下一站的名字等你去确认”,很巧妙,歌曲里头玩的咆勃乐钢琴也很新鲜,但听了几遍后依然没有办法让人弄清楚五月天究竟是在表达些什么,他们到底是不是在逃避问题本身;《有些事现在不做 一辈子都不会做了》是五月天最擅长的funky节奏,整体走向都很J-pop,他们擅长于此,可“从前只想装懂,装作什么都懂,懂得生存的规则之后,却只想要都不懂”依然没有逃离“青春”、如果要更准确地说是“后青春期的诗”的主题。因此,整张专辑看似谈的是“假如只有三天光明”的人生终极关怀探讨,实则是在一个严肃到生与死的氛围下,用一张华丽的糖衣包裹着,里头始终没有跨越他们永远的青春主题之雷池一步,更别提什么探讨人生价值了。如果要用更苛刻的话来说,《第二人生》不过是《后青春期的诗》被新瓶装旧酒一番,这相当令人失望。
当然,《第二人生》并非一无是处。如首波主打《星空》,有着明亮的吉他riff,在整饬的节奏里摇曳着shuffle的骚味,阿信也交出了唯美至极的一首词作,为满目的“Starry Night”又添上华丽的一笔;
《诺亚方舟》算是整张专辑里最为切题的一首,同时还非常顺理成章地为新一轮的巡演设下了一个天然的主题。歌曲本身非常工整,前奏的钢琴高调地向约翰·列侬的名曲《Imagine》致敬,而《Imagine》本身对乌托邦的憧憬也使得《诺亚方舟》在成为对旧有世界之讣告的同时,也暗示着新世界之门的开启,大气的弦乐也恰如其分地烘托出全曲的氛围。可是,很遗憾,这似乎已经代表了五月天当下的最高水平了,可这样的水准对于当年才华快要满出来的他们来说,多少显得是这样的江郎才尽。我承认专辑中还有一些惊喜之处,如《三个傻瓜》,fusion的元素让我想起了《OK啦》,直来直往的副歌和吉他solo亦仿佛再现了《轧车》时的绝世芳华——抱歉,我依然没有办法避免纵向比较,因为十年后的五月天并没有比最初“蓝色三部曲”(即五月天歌迷对他们最早的三张专辑的代称)有什么实质上的进步。
不少忠实的五迷告诉我,他们切切实实地看到了《第二人生》(包括之前《后青春期的诗》)里头五月天的成长,属于30岁而立之年的对世界的思考;而对于一个十年前以如此高标准划破沉默华语乐坛夜空的乐队来说,他们本身经历了比一般流行歌手要困难得多的境况,坚持至今天已是奇迹,更何况五月天所歌唱的理想、人生等问题,本身就不会随着时间改变。可如之前所说,如Bob Dylan,他32岁唱《forever young》是这样的感觉,70岁时用一个老布鲁斯喃喃自语地唱《forever young》则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当然不仅于此,在迪伦的新专辑里,《Modern Times》(2006,65岁)依然光彩四射,《Together Through Life》(2009,68岁)是一部如此优秀的音乐公路片,这是否让后辈们汗颜?纠结于五月天在这十年当中是否“有进步”而不是“倒退”的这一命题,我们或者干脆先抛开结论,而先观察这十年来五月天的状态:演出,演出,还是演出。除了大型的世界巡演,还有过江之鲫的校园歌友会。live tour,到各种不同的地方,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当然能够沉淀生活而为创作积累素材,但当密度大到了某种境地,盈满则亏的道理相信每个人都懂。
许多五月天的粉丝会说,演出压垮了五月天,怪不得他们。我想问,这些演出都是谁安排的?在“相信音乐”自立门户后,有谁能够拿着枪杆子逼五月天去不停地上台卖艺?对于“天团”而言,他们不仅拥有创作上的绝对自主权,且对于自己的演艺规划等不可能拱手让出于担任艺人经纪的角色。换句话说,我们不是在演出,就是在演出的路上,这样的生活是五月天自己选择的。
另一方面,我们似乎忽视了这么一个问题:通常对于个人来说,他的创作的黄金时间是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都保持稳定的成功。即使如海明威,手中握有《太阳照常升起》《丧钟为谁而鸣》《别了,武器》,但当他写出《渡河入林》的时候,同样遭来了“语言拙劣”“庸俗”“江郎才尽”“意味着海明威的衰老和消沉”等众口铄金的批评和讥讽。当然,两年后海明威写出堪称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中篇《老人与海》,让质疑者们都闭上了嘴。对于五月天来说,严格意义上,是对于乐队主创阿信来说,他是不是早已经过了创作的黄金年龄,远离了“我想到遥远遥远的以后,会不会有人知道我,在这个寂寞的星球曾这样的活过”之类信手拈来的状态?而最可怕的是,这种状态并非是立马停下所有的演出、闭关思索就能恢复的。对生活的思考和质疑,是在日积月累的时间里不断被丰满的。人生中的空白是无法被填补的,当错过之后,生命不会给你take two的机会。
因此,当我们在审视《第二人生》时,一个问题秘而不宣:阿信参与歌曲的创作已经少得不可思议了。很难想象在一张专辑里头,他谱的曲不超过三首,且《星空》《诺亚方舟》这样的主打歌都不是他的创作。在五月天兵役重组后,阿信对于词曲的支配权逐渐被团员稀释。当然,你可以找到一堆的理由,可别忘记,阿信本身就不是一个“生命中只有五月天”的角色。他喜欢摄影,喜欢读书,以及他所学的专业——设计,虽然他依然是五月天的核心,但他的参与度确实在不断地降低,他的个人气质被溶解,让人畅游于他的歌词本世界也成了只存在于摇滚诗的概念里。五月天现在越发像一队(偶像)团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创作,每个人都分担着团队的职责,但在“蓝三”时期,紧密地围绕在阿信身边、其他团员通力协作以展现阿信的内心世界、通过阿信为团队喉舌的五月天,看似是一个人的乐队,但其实是最适当的。
你是否还期待着五月天写出《老人与海》?你认为这是时间问题吗?对于我来说,绕过太多路的人,我不奢望还能回到正确的方向上。
(http://ent.qq.com/a/20120202/000345.htm)
对于许多像我这样的极端分子来说,五月天只有三张作品《第一张创作专辑》《爱情万岁》《人生海海》。在“你要去哪里”告别演唱会后,五月天和我的青春一起被埋葬在时光的回忆里。那一年,林依晨还是这样的稚气未脱、青春无敌,她和五月天一起唱到:“现在是2001,永远的2001,跟想像有点距离;我将他唱在歌里,曾经属于我们的相信,希望我们永远都不要忘记”(五月天《相信》,出自第三张专辑《人生海海》,也是笔者最喜欢的五月天的一首歌之一)。我早已忘了当年是怎样地度过儿时一直想象的世纪之交,何况如今又一个十年过去了,林依晨也成了步入“初老”的程又青(2011热播台剧《我可能不会爱你》),而五月天呢?他们为何依然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在追逐着梦想?
对于许多资深的五迷来说,对现在的五月天或许有诸多不满:主唱阿信唱腔幼齿化娘化、怪兽弹吉他虚张声势化(一个简单的刷Chord都要摆出如此力拔山河的样子)、编曲旋律BandSound-less化、歌词空洞辞藻堆砌方文山化。但是,所有的问题都可被归结于——我们已经迈入初老,但陪伴我们度过青春岁月的五月天却并没有随之老去,依然定格在20岁的那个迷雾森林里;我们希望五月天唱出的属于我们这个年龄段关于而立之年的困惑、愤怒、抗争——可五月天让我们失望了。他们还在继续自己的青春实验课,从未走出,为一批又一批20岁的乐迷而唱。他们为什么不顺理成章地老去呢?
对于偶像来说,羊胎素是必须的,但对于音乐、音乐人来说,年龄与好坏没有任何干系。甚至可以说,随着年龄的递增、生活的沉淀,愈发能酿出更醇美的作品来。尽管流行音乐的历史还很短,很多事情都还未能盖棺定论,但我们屈指一数,能够被列入“伟大”行列的、能够被公认为音乐人而非单纯的歌手的,均不是那些在花样年华里如流星划过、随后便转瞬即逝的名字;相反,他们有着绵长隽永的歌唱生涯,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呈现出当时所处的年龄段所呈现的观察与思考。如:Bob Dylan、Leonard Cohen、陈升、李宗盛、罗大佑、Thom Yorke(呃……他勉强算好吗)……这也正是梁遇春为何无法和钱钟书相提并论。当然这样比较有点不公平,但我们谈论的确实是狭义上的“艺术生涯”,而莫扎特这样的特例也不在讨论之内——实际上,由于他的早熟,他的创作生涯其实并不算太过短暂。
那么,五月天呢?以“披头四”为奋斗目标的“亚洲天团”又如何呢?
平心而论,在上一张专辑《后青春期的诗》里,五月天对于“青春”这一看家本领确实已经做了相当程度的挖掘,诸如《生存以上 生活以下》《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笑忘歌》等,比《我又初恋了》之流卖力得多,并通过成功的活动营销再一次回到他们最初的起点——校园,无论是销量还是口碑都赚得盘满钵满。而到了2011年,“青春”已经无法再作为主题的时候,他们巧妙地从“末日论”中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的可延展性:在《2012》里,阿信继续沿用《赌神》等口号式、假大空式的铺排,讲述的依然是“我突然想到小的时候,总等着长大去追的梦;就这么活着,突然公元尽头,却没有一件真的去做”这种泛青春概念的问题;而在《干杯》里,“也许会,有一天,世界真的有终点,也要和你举起回忆酿的甜,和你再干一杯”,无论从内容、编制、情感,各方面和《笑忘歌》均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笑忘歌》做的是减法,而《干杯》是在做加法,包括与时俱进地加入各种电子采样罢;《我不愿让你一个人》则是拉扯了“我不愿让你一个人接受这世界的残忍”“只求命运带你去一段全新的旅程”等与末日有关的擦边球,实为一首堪比《我要照顾你》《突然好想你》等让人忍不住直打寒颤的口水芭乐——这货绝不是乐队;同名主打《第二人生》抛出了这样的问题:“第一站叫天真,第二站叫青春,下一站的名字等你去确认”,很巧妙,歌曲里头玩的咆勃乐钢琴也很新鲜,但听了几遍后依然没有办法让人弄清楚五月天究竟是在表达些什么,他们到底是不是在逃避问题本身;《有些事现在不做 一辈子都不会做了》是五月天最擅长的funky节奏,整体走向都很J-pop,他们擅长于此,可“从前只想装懂,装作什么都懂,懂得生存的规则之后,却只想要都不懂”依然没有逃离“青春”、如果要更准确地说是“后青春期的诗”的主题。因此,整张专辑看似谈的是“假如只有三天光明”的人生终极关怀探讨,实则是在一个严肃到生与死的氛围下,用一张华丽的糖衣包裹着,里头始终没有跨越他们永远的青春主题之雷池一步,更别提什么探讨人生价值了。如果要用更苛刻的话来说,《第二人生》不过是《后青春期的诗》被新瓶装旧酒一番,这相当令人失望。
当然,《第二人生》并非一无是处。如首波主打《星空》,有着明亮的吉他riff,在整饬的节奏里摇曳着shuffle的骚味,阿信也交出了唯美至极的一首词作,为满目的“Starry Night”又添上华丽的一笔;
《诺亚方舟》算是整张专辑里最为切题的一首,同时还非常顺理成章地为新一轮的巡演设下了一个天然的主题。歌曲本身非常工整,前奏的钢琴高调地向约翰·列侬的名曲《Imagine》致敬,而《Imagine》本身对乌托邦的憧憬也使得《诺亚方舟》在成为对旧有世界之讣告的同时,也暗示着新世界之门的开启,大气的弦乐也恰如其分地烘托出全曲的氛围。可是,很遗憾,这似乎已经代表了五月天当下的最高水平了,可这样的水准对于当年才华快要满出来的他们来说,多少显得是这样的江郎才尽。我承认专辑中还有一些惊喜之处,如《三个傻瓜》,fusion的元素让我想起了《OK啦》,直来直往的副歌和吉他solo亦仿佛再现了《轧车》时的绝世芳华——抱歉,我依然没有办法避免纵向比较,因为十年后的五月天并没有比最初“蓝色三部曲”(即五月天歌迷对他们最早的三张专辑的代称)有什么实质上的进步。
不少忠实的五迷告诉我,他们切切实实地看到了《第二人生》(包括之前《后青春期的诗》)里头五月天的成长,属于30岁而立之年的对世界的思考;而对于一个十年前以如此高标准划破沉默华语乐坛夜空的乐队来说,他们本身经历了比一般流行歌手要困难得多的境况,坚持至今天已是奇迹,更何况五月天所歌唱的理想、人生等问题,本身就不会随着时间改变。可如之前所说,如Bob Dylan,他32岁唱《forever young》是这样的感觉,70岁时用一个老布鲁斯喃喃自语地唱《forever young》则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当然不仅于此,在迪伦的新专辑里,《Modern Times》(2006,65岁)依然光彩四射,《Together Through Life》(2009,68岁)是一部如此优秀的音乐公路片,这是否让后辈们汗颜?纠结于五月天在这十年当中是否“有进步”而不是“倒退”的这一命题,我们或者干脆先抛开结论,而先观察这十年来五月天的状态:演出,演出,还是演出。除了大型的世界巡演,还有过江之鲫的校园歌友会。live tour,到各种不同的地方,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当然能够沉淀生活而为创作积累素材,但当密度大到了某种境地,盈满则亏的道理相信每个人都懂。
许多五月天的粉丝会说,演出压垮了五月天,怪不得他们。我想问,这些演出都是谁安排的?在“相信音乐”自立门户后,有谁能够拿着枪杆子逼五月天去不停地上台卖艺?对于“天团”而言,他们不仅拥有创作上的绝对自主权,且对于自己的演艺规划等不可能拱手让出于担任艺人经纪的角色。换句话说,我们不是在演出,就是在演出的路上,这样的生活是五月天自己选择的。
另一方面,我们似乎忽视了这么一个问题:通常对于个人来说,他的创作的黄金时间是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都保持稳定的成功。即使如海明威,手中握有《太阳照常升起》《丧钟为谁而鸣》《别了,武器》,但当他写出《渡河入林》的时候,同样遭来了“语言拙劣”“庸俗”“江郎才尽”“意味着海明威的衰老和消沉”等众口铄金的批评和讥讽。当然,两年后海明威写出堪称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中篇《老人与海》,让质疑者们都闭上了嘴。对于五月天来说,严格意义上,是对于乐队主创阿信来说,他是不是早已经过了创作的黄金年龄,远离了“我想到遥远遥远的以后,会不会有人知道我,在这个寂寞的星球曾这样的活过”之类信手拈来的状态?而最可怕的是,这种状态并非是立马停下所有的演出、闭关思索就能恢复的。对生活的思考和质疑,是在日积月累的时间里不断被丰满的。人生中的空白是无法被填补的,当错过之后,生命不会给你take two的机会。
因此,当我们在审视《第二人生》时,一个问题秘而不宣:阿信参与歌曲的创作已经少得不可思议了。很难想象在一张专辑里头,他谱的曲不超过三首,且《星空》《诺亚方舟》这样的主打歌都不是他的创作。在五月天兵役重组后,阿信对于词曲的支配权逐渐被团员稀释。当然,你可以找到一堆的理由,可别忘记,阿信本身就不是一个“生命中只有五月天”的角色。他喜欢摄影,喜欢读书,以及他所学的专业——设计,虽然他依然是五月天的核心,但他的参与度确实在不断地降低,他的个人气质被溶解,让人畅游于他的歌词本世界也成了只存在于摇滚诗的概念里。五月天现在越发像一队(偶像)团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创作,每个人都分担着团队的职责,但在“蓝三”时期,紧密地围绕在阿信身边、其他团员通力协作以展现阿信的内心世界、通过阿信为团队喉舌的五月天,看似是一个人的乐队,但其实是最适当的。
你是否还期待着五月天写出《老人与海》?你认为这是时间问题吗?对于我来说,绕过太多路的人,我不奢望还能回到正确的方向上。
(http://ent.qq.com/a/20120202/0003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