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金武霖的专辑
有豆友写到这是一张“跨时代的作品”,考虑到专辑发表于1999年,部分作品还要早3-5年,这样的评论不过不失,专辑当之无愧。
颇耐人寻味:
专辑所有10首曲子,每首的制作人写着:金武霖;
8首由金武霖单独编曲,2首金武霖与人合作;
和音7首由金武霖和丁薇共同编写,2首金武霖独自完成;
个别曲目金武霖贡献Keyboard和钢琴演奏。
这其实也是金武霖的专辑!
然豆瓣的专辑信息淡漠到只字不提,各豆友的高端文字,对丁薇声音,气质,作曲和文字功力赞美评鉴(当然她完全配得上),抒发内心巨大的感动,除此之外也少有表示。
制作人和编曲的重要无疑被看低了。
是不是可以说21世纪的第一个十一年,我们对大众流行音乐的消费,同我们的社会一样,还停留在xx主义的初级阶段。
无一例外,各曲在北京各大录音室录制,出色的弦乐动用到本地某些交响乐团首席。专辑堪称大陆流行乐界提供给音乐市场的优等品,这样的作品,其实并不多。
颇耐人寻味:
专辑所有10首曲子,每首的制作人写着:金武霖;
8首由金武霖单独编曲,2首金武霖与人合作;
和音7首由金武霖和丁薇共同编写,2首金武霖独自完成;
个别曲目金武霖贡献Keyboard和钢琴演奏。
这其实也是金武霖的专辑!
然豆瓣的专辑信息淡漠到只字不提,各豆友的高端文字,对丁薇声音,气质,作曲和文字功力赞美评鉴(当然她完全配得上),抒发内心巨大的感动,除此之外也少有表示。
制作人和编曲的重要无疑被看低了。
是不是可以说21世纪的第一个十一年,我们对大众流行音乐的消费,同我们的社会一样,还停留在xx主义的初级阶段。
无一例外,各曲在北京各大录音室录制,出色的弦乐动用到本地某些交响乐团首席。专辑堪称大陆流行乐界提供给音乐市场的优等品,这样的作品,其实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