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流英雌
今天是这张唱片发表20周年纪念日(1992-01-27)。半年前就掐着这日子想着一定得写点什么,毕竟这是自己拥有的第一盘Lush磁带,纪念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纵观如今各色大大小小Shoegazing英碟点将榜,『Gala』也好『Split』也好,都不得不给『Spooky』些面子吧?粗看一张如同一首,但是细细听来又枝节蔓生、未至于半途听觉疲劳,这得益自Lush两位女作者水到渠成的pop sense,旋律抓耳异常。这张专辑「M」到这种地步,皆因制作人、Cocteau Twins核心人物Robin Guthrie的「S」存在感如此强烈。Lush的蜕变之迅猛,从初被4AD相中时的粗糙(那些demo初级得超恐怖,而且现场表现糟糕到几乎全体唱片公司老板摇头离场)、『Gala』那堆EP的Riot-Grrrl式豪放,到这『Spooky』时期的完全被驯,短短三四年,调教成长史鲜明十分。
Miki在几年后的采访里谈到1996年专辑『Lovelife』为何听来简单直接,她回答说是试图消除录音室与现场之间的差距,言下之意便是『Spooky』是一张制作过度(over-produced)的唱片。1991年间Robin Guthrie沉迷于drug,从Cocteau Twins自己的『Heaven or Las Vegas』、到Chapterhouse的「Something More」做的remix、再到Lush这张『Spooky』,无一不浸透了毒虫上脑的迷幻失重感、那种互相类近的轻飘入云的音响构建。据说当时Lush二位女士录完再回棚听时都没想到最后会制作成这样,但可能有意见也提不出来了。无论如何,从流行曲的角度来看,结构之成熟是无可辩驳的,姜还是老的辣,而推荐制作人的,确实就是4AD老板Ivo。Emma回忆道:「当时别人都担心说,让他制作,不怕被贴上4AD标签而再也不像Lush自己了吗?我倒不这么觉得,其实我们早在认识Ivo前就已经是熟人了,况且我们也很喜欢Cocteau Twins,甚至跟4AD当时其他乐队相比我们的创作自由度更高、更受到公司重视。……以前我们只有两只效果器,经过这张专辑之后我们的现场器材多了一大票,就是他教的,教我们怎么听起来更“厚”。」Robin让鼓手Chris Acland打Simmons电子鼓而非传统真鼓,后者非常排斥——但效果相当衬,飘逸的感觉从底里出来。
Robin Guthrie这么一「S」,时隔20年去看,在旋律触觉与音响独特性一并考虑的前提下,前后左右都找不出任何一张同时代唱片可与之相较,这是一种硬指标,不是说谁喜欢与否可以影响的。二年后的『Split』固然在成熟度和多样性上又大大迈前一步,但硬要谈独特性,恐怕还得让位给『Spooky』。尽管好像很小众很陈腔滥调,『Spooky』在当时倒是取得了不错的商业成绩,窜上了英国榜Top 7,甚至在一向不好攻的美国卖出了12万张——这得益于当时受邀参加Lollapalooza音乐节。
在这些听觉表征以及媒体年复一年简单归类的认知限制下,可能很少有人再去注意Lush其实是一支「女权乐队」(feminist)。这指是歌词内容。撕开蜜糖外表,Lush二人的文字触觉虽然不像Riot-Grrrl系般「吼出真我」,但在当时的Shoegazing scene里倒是旗帜鲜明得很,并不弱于几年后Britpop运动里的一票女性领导的团体。二人的词作同样颇为诗意浓郁,而硬要作一个区分的话,Miki的词较坦率辛辣,Emma的则更内敛和忧郁。有人概定Lush是一支「同时拥有两个优秀singer-songwriter的乐队」,个人理解是不需要多高端而成品滴水不漏过耳丝滑,便已难能可贵——流行曲的真机就是听起来不艰深但又让人不会觉得雏,这比写出一堆自我炫技类的东西来更难吧。
末尾提一下封套设计,上面说到Lush在4AD内部受到高层较大重视,其实设计小组v23也比较喜欢Lush——因为他们从来不对包装提意见!这也是为什么与同期其他4AD乐队的唱片设计相较,Lush的视觉尤其天花乱坠不知所云(登峰造极的是『Gala』那堆EP,Vaughan Oliver坦言那些创意本来是要用在Cocteau Twins身上而被CT拒绝掉的)。可能令人意想不到的是,『Spooky』时期诸碟那些深色背景上的亮色抽象物,其实都是v23老搭档Jim Friedman的摄影,而非绘画。除了磁带之外,单纯为了不同的设计包装,当初自己也拥有过双张10寸黑胶的版本,而后来转送给了一个心爱的男子……
这则是另外的故事了。
附:不能忽略的同期细碟B面们。
★"Black Spring" (1991-10-07)
"Fallin' in Love" – 2:44 ←超推荐!翻唱The Beach Boys的Dennis Wilson 1970年的「Lady」,B面里最吻合『Spooky』风格
"God's Gift" – 4:13 ←同期原创曲里受Robin Guthrie影响最小
★"For Love" (1991-12-30)
"Starlust" – 4:21 ←当然啦还是后来『Split』里版本更爽
"Outdoor Miner" – 2:46 ←翻唱其偶像Wire的,爽朗轻快
"Astronaut" – 2:37 ←同期最梦幻失重一曲,呓语风,晶莹声响比『Spooky』还CT
★"Superblast!" (1992-01,promo)
"Superblast!" (Gil Norton Remix) – 4:04 ←大同小异但是音响上更Rock
纵观如今各色大大小小Shoegazing英碟点将榜,『Gala』也好『Split』也好,都不得不给『Spooky』些面子吧?粗看一张如同一首,但是细细听来又枝节蔓生、未至于半途听觉疲劳,这得益自Lush两位女作者水到渠成的pop sense,旋律抓耳异常。这张专辑「M」到这种地步,皆因制作人、Cocteau Twins核心人物Robin Guthrie的「S」存在感如此强烈。Lush的蜕变之迅猛,从初被4AD相中时的粗糙(那些demo初级得超恐怖,而且现场表现糟糕到几乎全体唱片公司老板摇头离场)、『Gala』那堆EP的Riot-Grrrl式豪放,到这『Spooky』时期的完全被驯,短短三四年,调教成长史鲜明十分。
Miki在几年后的采访里谈到1996年专辑『Lovelife』为何听来简单直接,她回答说是试图消除录音室与现场之间的差距,言下之意便是『Spooky』是一张制作过度(over-produced)的唱片。1991年间Robin Guthrie沉迷于drug,从Cocteau Twins自己的『Heaven or Las Vegas』、到Chapterhouse的「Something More」做的remix、再到Lush这张『Spooky』,无一不浸透了毒虫上脑的迷幻失重感、那种互相类近的轻飘入云的音响构建。据说当时Lush二位女士录完再回棚听时都没想到最后会制作成这样,但可能有意见也提不出来了。无论如何,从流行曲的角度来看,结构之成熟是无可辩驳的,姜还是老的辣,而推荐制作人的,确实就是4AD老板Ivo。Emma回忆道:「当时别人都担心说,让他制作,不怕被贴上4AD标签而再也不像Lush自己了吗?我倒不这么觉得,其实我们早在认识Ivo前就已经是熟人了,况且我们也很喜欢Cocteau Twins,甚至跟4AD当时其他乐队相比我们的创作自由度更高、更受到公司重视。……以前我们只有两只效果器,经过这张专辑之后我们的现场器材多了一大票,就是他教的,教我们怎么听起来更“厚”。」Robin让鼓手Chris Acland打Simmons电子鼓而非传统真鼓,后者非常排斥——但效果相当衬,飘逸的感觉从底里出来。
Robin Guthrie这么一「S」,时隔20年去看,在旋律触觉与音响独特性一并考虑的前提下,前后左右都找不出任何一张同时代唱片可与之相较,这是一种硬指标,不是说谁喜欢与否可以影响的。二年后的『Split』固然在成熟度和多样性上又大大迈前一步,但硬要谈独特性,恐怕还得让位给『Spooky』。尽管好像很小众很陈腔滥调,『Spooky』在当时倒是取得了不错的商业成绩,窜上了英国榜Top 7,甚至在一向不好攻的美国卖出了12万张——这得益于当时受邀参加Lollapalooza音乐节。
在这些听觉表征以及媒体年复一年简单归类的认知限制下,可能很少有人再去注意Lush其实是一支「女权乐队」(feminist)。这指是歌词内容。撕开蜜糖外表,Lush二人的文字触觉虽然不像Riot-Grrrl系般「吼出真我」,但在当时的Shoegazing scene里倒是旗帜鲜明得很,并不弱于几年后Britpop运动里的一票女性领导的团体。二人的词作同样颇为诗意浓郁,而硬要作一个区分的话,Miki的词较坦率辛辣,Emma的则更内敛和忧郁。有人概定Lush是一支「同时拥有两个优秀singer-songwriter的乐队」,个人理解是不需要多高端而成品滴水不漏过耳丝滑,便已难能可贵——流行曲的真机就是听起来不艰深但又让人不会觉得雏,这比写出一堆自我炫技类的东西来更难吧。
末尾提一下封套设计,上面说到Lush在4AD内部受到高层较大重视,其实设计小组v23也比较喜欢Lush——因为他们从来不对包装提意见!这也是为什么与同期其他4AD乐队的唱片设计相较,Lush的视觉尤其天花乱坠不知所云(登峰造极的是『Gala』那堆EP,Vaughan Oliver坦言那些创意本来是要用在Cocteau Twins身上而被CT拒绝掉的)。可能令人意想不到的是,『Spooky』时期诸碟那些深色背景上的亮色抽象物,其实都是v23老搭档Jim Friedman的摄影,而非绘画。除了磁带之外,单纯为了不同的设计包装,当初自己也拥有过双张10寸黑胶的版本,而后来转送给了一个心爱的男子……
这则是另外的故事了。
附:不能忽略的同期细碟B面们。
★"Black Spring" (1991-10-07)
"Fallin' in Love" – 2:44 ←超推荐!翻唱The Beach Boys的Dennis Wilson 1970年的「Lady」,B面里最吻合『Spooky』风格
"God's Gift" – 4:13 ←同期原创曲里受Robin Guthrie影响最小
★"For Love" (1991-12-30)
"Starlust" – 4:21 ←当然啦还是后来『Split』里版本更爽
"Outdoor Miner" – 2:46 ←翻唱其偶像Wire的,爽朗轻快
"Astronaut" – 2:37 ←同期最梦幻失重一曲,呓语风,晶莹声响比『Spooky』还CT
★"Superblast!" (1992-01,promo)
"Superblast!" (Gil Norton Remix) – 4:04 ←大同小异但是音响上更R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