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众望与深孚众望
老实说,当爱乐乐团公布2012年的指挥是杨松斯的时候,不少维新的乐迷感到十分欢欣鼓舞。毋庸置疑,如果把维新作为古典音乐入门的首选,指挥几乎是决定这道“入门大餐”是否可口最重要的标准。毋庸置疑,当下80后的古典音乐迷,几乎大多都是被87年以及89年的老卡和小克招上维新这条“贼船”的。对于更年轻一辈而言,大多数人也会对93年的穆大叔或者96年的老马记忆深刻。但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一大批老指挥大师的过世(比如索尔蒂、小克)或者宣布不再染指维新(阿巴多、穆蒂),谁能挑起维新的大梁就成了颇受关注的议题。当然,对于这个问题,爱乐乐团方面应当是早有准备。在2005年老马“告别演出”而宣告结束3M时代之后,乐团方面已经有了小泽、杨松斯等一干备选。然而时任维也纳国立歌剧院总监的小泽前两年突发重病,使得众多爱乐乐迷在短时间内再次目睹“东方魔棒”的希望化为泡影。在这个当儿,爱乐乐团在2007年作出的选择让许多中国乐迷大感失望——他们选择了年逾八旬且在国内并不知名的法国指挥家普莱特。这位幽默和蔼的法国老头尽管两度登场,深受乐团青睐,却因其并不十分适合奥地利圆舞曲式的“急快急慢”风格遭到众多中国维新乐迷的指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12年宣布老杨的回归,对于很多更适应传统维新风格的乐迷来说是件好事。
一贯被认为是“少壮派”的40后老杨在06年音乐会上的表现曾经深深折服了广大乐迷——除了被一些人认为在曲目单上是“炒冷饭”之外,老杨潇洒的动作、淋漓的汗水、激情四溢的风格以及被调侃为是“拧毛巾”式的结尾都为不少人津津乐道。六年过去了,曾经的“中老年妇女偶像”如今也已是将要步入古稀之年,从电视转播画面上看,尽管杨松斯本人仍旧十分卖力,但其火爆的指挥风格较之2006年不得不因为各种原因显得收敛了一些,乐曲的演绎速度也普遍相对放慢(但由于总曲目数量仍然创下历史记录,在演奏时就不得不以拿掉反复部分甚至做适当删节才能够保证演出在一定时间内结束,这一点给部分老的维新乐迷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详见后文)。当然,总的来说,个人愚见,毕竟岁月不饶人,就凭老杨依旧给力的指挥风格和对乐曲作品更加精雕细琢和一干巧妙安排,本年度的音乐会可称为“不负众望”。但大多数听完12年维新的老乐迷,包括因为之前的某种其他原因而对老杨抱有极高期待的人,则或多或少会觉得有一点点不满意。因而老杨在今年给出的成绩单并不能达到像06年“深孚众望”的程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首先来谈谈选曲。
上文已述,指挥是影响维新成败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曲目单的选择与编排。按照维新的传统,曲目单的选择一般以乐团为主,但指挥家有时可以特别指定。(当然特别指定的范围依每位指挥的性格和当年音乐会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乐迷们普遍认为像87年的老卡以及93、97年的穆蒂可能几乎指定了过半的曲目,而像07年的梅塔依照当年出版的CD彩页上的说明就只指定了一首)。一般来说维新的曲目单(除掉万年不变的拉德茨基和蓝色多瑙河,下同)中要包括进行曲、圆舞曲、序曲、波尔卡舞曲(包括一般波尔卡、玛祖卡、法式波尔卡以及快速波尔卡)及其他小品等等。笔者曾在之前的文章中谈到,序曲和进行曲是整场音乐会的精气神儿所在,因而一般都会被安排在半场的开场进行;圆舞曲是整场音乐会的血脉所在(也是在七十二年前创办维新最本质的目的),而各式各样的波尔卡或其他小品则是音乐会的调味剂,也是众多“噱头”的集中之地。
对于今年的维新来说,曲目方面比较受人关注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曲目的总数再次打破老杨本人在2006年保持的23首的纪录,达到空前的24首(维新的上半场一般按传统不会超过7首,这也就意味着今年的下半场曲目达到了17首,全场演奏下来接近130分钟);其次是暌违十四年之久的“维也纳少年男声合唱团”的再次亮相,他们的演出尤其令人期待;再次,乐团又一次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选入了施特劳斯以外大家的作品(这次是老柴,上次新年音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要追溯到2003年,哈大眼选了韦伯和勃拉姆斯的作品,让很多乐迷大跌眼镜),老杨的苏式风格将会怎样回荡在金色大厅,也让不少乐迷感到兴奋;最后,今年的选曲很好的做到了平衡兼顾,一些备受乐迷喜爱的篇章(比如《维也纳市民》、《魔鬼音程之舞》等)时隔多年再次跻身曲目单,快速波尔卡以及闹场曲目的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避免了06年被认为“炒冷饭”等尴尬局面。下面分别详述如下:
1、序曲和进行曲
很遗憾的是,本年度的维新没有选择任何一首序曲。照理说,传统上维新一般选用进行曲作为上半场开场,而用序曲作为下半场开场,而实际上进行曲受到重视其实还是90年代以后的事情(80年以前的维新每年都会有一到两首序曲,却并不是年年都有典型的进行曲)。当然,小约翰作为“圆舞曲之王”,其创作的序曲数量十分有限,公认的“精品”也确实比较少(目前公认的大概只有《蝙蝠》、《吉普赛男爵》以及《威尼斯之夜》,个人对于《护林员》十分推崇,但并没有得到普遍的承认),这就造成了序曲很容易与之前的年份“撞车”的麻烦。加之09年的巴伦和10年的普莱特不知基于什么原因都在一次音乐会中选择了两首序曲(难道是“复古”?),这就使得从05年到现在,几乎所有比较常见的施特劳斯家族歌剧序曲都被滚了一遍。在这这种情况下,想要再推陈出新的难度的确比较大。这也让杨松斯成为了到目前为止应该是唯一一个尚没有在维新指挥台上留下施特劳斯式歌剧序曲的指挥(06年的费加罗的婚礼序曲显然不属于这个类别),这的确让人觉得十分遗憾。
进行曲方面,今年乐团不知基于什么原因(CD的彩页上对此语焉不详,有人引申到欧盟的危机,对此公羊派等大师表示毫无压力)选择了一首约翰和约瑟夫两兄弟共同创作的《祖国进行曲》。这首进行曲其实是个大杂烩,里面融合了老约翰的《拉德茨基进行曲》、柏辽兹的《拉科奇进行曲》甚至还包括海顿创作的德国国歌旋律。从现场演绎来看,杨松斯有意将乐曲的速度放慢了,这就让一些听众觉得“不够过瘾”(比起梅塔这种典型的进行曲大师来说尤其显得如此),不过从演绎角度而言,没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
2、圆舞曲
今年的圆舞曲数量仍然维持在正常的四首(此处指的是德奥式古典圆舞曲,老柴的不能计入在内。其中第一首小约翰的《市政厅舞会》是新曲,其余三首都以前演奏过(《维也纳市民》1996老马、《享受生活》2008普莱特、《谵妄》2007梅塔)。按照乐团方面的介绍,第一首小约翰的《市政厅舞会》和第二首齐莱尔的《维也纳市民》都是为了纪念当时的维也纳市政厅大楼落成而创作的乐曲。从曲子本身而言,第一首《市政厅舞会》确实只是小约翰众多圆舞曲中的二流作品,尽管本曲已经排到400多号,应当属于小约翰曲风非常成熟老道之后的作品(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1990年梅塔演绎的《多瑙河女妖》和2011年在德累斯顿音乐会上由蒂勒曼演绎的《易北河上》,其共同特点是旋律优美流畅琅琅上口,全曲有明显的分段描写但又能一气呵成,曲目结构织体非常成熟),且在曲子里面还尝试了某种可被看做是“现代派”的“情景再现”式作曲法(很明显能听到《蓝色多瑙河》的旋律夹在里面,但又不像《好朋友》里面对于《蝙蝠》主题直接照抄,而是做出了某种变化处理,类似像西洋油画里面的“远景”那种感觉),但由于圆舞曲本身的旋律不太吸引人,因而全曲也就不会十分成功;而第二首齐莱尔的作品就大异其趣,这位被称为“维也纳式圆舞曲最后的船长”的作曲家在这首作品中没有使用什么太复杂的作曲技法,而是使用最简单的两声部(也就是中国人心目中最典型的“蹦擦擦”)一贯到底,主旋律清晰动听优美可人,让人几乎不由自主地想站起来跳舞。结果正如CD彩页上介绍的那样,齐莱尔的作品受到了人们的狂热追捧,一时成为当红炸子鸡几乎完全抢了小约翰的风头。可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百多年过去,笔者对这两首作品的评价和听感也并没什么太大变化。
而从现场对这两首乐曲的演绎来看,第一首作为新曲没有对照版本。如果和马可波罗版小约翰全集中的斯洛伐克广播交响乐团相比,杨松斯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绎当然是十分精彩,无可挑剔;而第二首和1996年巅峰状态的马泽尔硬碰硬,个人觉得老杨的版本并没有超过老马的版本,只能给个80分。这当然有某些“先入为主”的干扰因素(同样的因素也出现在今年的《魔鬼音程之舞》,当然那首乐曲争议更大,下文详述),但细细想来,肯定也有值得推敲的原因。从最后的CD录音来看,老马的版本似乎更符合典型维也纳式圆舞曲雍容华贵的那种弹性节奏,回想下在当年录音中徐徐起落的弦乐部、从容气派的管乐部等都很好地衬托了本曲以及当年的“千年庆典”主题。而今年的这首《维也纳市民》之所以令人期待很大程度上还因为老杨在2002年的柏林森林音乐会上选了这首曲子;不过显然不能忽略金色大厅和柏林国家森林公园的不同氛围——尽管老杨在2002年的演出让人耳目一新,当年这首乐曲在老杨棒下的弹性节奏拉伸之大以及风格之狂野恐怕远非正襟危坐的维也纳爱乐观众所能接受。这就造成了2012年新年音乐会上一个略显平庸的《维也纳市民》。如果更严格要求的话,老杨的版本节奏有些冒进,中间一些感染力极强的段落的反复被不幸拿掉,最后的结尾部分还用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处理(旋律爬行上升式用了奇数的五次音阶,这就使得相较于老马的版本的四次而显得不够齐整。但奇怪的是,元旦当天电视台直播的版本中,老杨的处理和老马是一样的——显然最终的CD在录制这首曲子的时候没有采用元旦当天的版本而是用的前一天的),因此本曲的演绎在笔者看来是要打些折扣的。
音乐会下半场的两首圆舞曲《享受生活》和《谵妄》引起的争议就不大了。作为两首几乎是维新音乐会上的“常客大俗”(自1980年以来《享受生活》和《谵妄》均已经在维新上出现过4次),不同名家的版本各有千秋,不好分出个上下高低。对于第一首《享受生活》而言,2008年普老的“急快急慢”让很多乐迷非常不适,这次在杨松斯的棒下回归了正途(而且和全场其他曲目不太一样的是,本曲是几乎唯一不但没有拿掉反复段落,反而比之前的把演绎增加了反复旋律的作品,这可能与本曲有伴舞有一定关系);而《谵妄》作为约瑟夫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老卡的演出被奉为“标尺”,此后03年的哈农和07年的梅塔都难逃被批评指摘的命运——哈大眼的版本被认为扣的太细而失之豪放,梅塔的版本又被认为是只追求气势而有所疏失。这次也许老杨是像找个平衡,但依旧遭到了一些乐迷的批评,因为从现场的演绎来看,乐队在全曲的演绎上确实显得仍旧比较冒进(也许是赶进度),而且作为烘托乐曲气氛的前奏部分(这大概是最不像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作品的前奏)竟然出现了要命的“心律不齐”的情况。因而对于12年的《谵妄》而言,其仍然无法与1987年的老卡版本比肩,但平心而论,比起03年的哈大眼和07年的梅塔来说,还是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地方。
3、波尔卡
其实每年占到曲目单大部分的就是这些从奥地利民族舞蹈“连德勒”演化出来的维也纳式波尔卡舞曲了。从节奏上看一般玛祖卡最慢、法兰西波尔卡正常、波尔卡舞曲偏快,快速波尔卡和加洛普……(你懂的)。这些标题音乐通常被认为易于理解且很容易欣赏,这也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受人欢迎很重要的原因。
从今年的曲目单来说,几首波尔卡舞曲的选择都是有一定“典出”的——《阿比昂(盎格鲁)》当初是献给维多利亚女王,这次入选是因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必须的!);《艺术家的致意》本来就是写给金色大厅,而今年的金色大厅刚刚装修过(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以前经常垂在管风琴前面也就是低音大提琴后面的那些花啊叶啊神马的今年都没了,这也是拜新的管风琴所赐);《燃烧的爱》则是因为配合选在维也纳“美景宫”里那副奥地利本土著名油画大师Gustav Klimt的作品《吻》而选入的。这几首作品都有之前的版本与之对应:前两首在2000年由穆大叔演过,与之相比,今年的版本不像穆大叔那么铿锵干脆,多了几分柔情;而后面一首则要追溯到24年之前的阿巴多版本,两个版本十分相像,难分高下。
《闲聊》和《打铁》两首曲子今年是为了特别配合童声合唱团的。《闲聊》作为小约翰最有名的快速波尔卡以及配合童声合唱团的最佳作品,有1988年阿巴多版和1998年梅塔版与之对照。相比之下老杨的确是用了心思,因为今年的版本在一开始就出现了双声部(而前面两个版本貌似是在中间的发展部才有双声部的),且乐队和合唱团的配合不错,没有出现1998年梅塔版中乐队明显抢拍导致小盆与们最后险些上气不接下气的窘境。但是和今年的版本相比,阿巴多指挥歌剧的丰富经验在88年版本中也有所体现——一方面乐队明显降了Key使得合唱团的音色处于最佳状态,而今年感觉杨松斯的版本中调子起得比较高,小盆与还是比较累;另外在结尾的时候阿巴多让合唱团做了变调处理而让童声高高扬起,凸显了他们天使一般的音色,而老杨的版本最后也还是中规中矩地让合唱团和乐队落在同一个音上。而《打铁》的表现是十分精彩的,网上有十分模糊的1982年老马的童声合唱《打铁》与之比照,今年的《打铁》也分出了两声部,而且这首曲子速度比较慢,童声合唱团的表现也从容了许多。至于很多乐迷更希望让小盆与们唱小约翰的《安娜》(1998年的版本乐队声音过大),也许以后很快就会实现。
在快速波尔卡和加洛普的演绎上,总体来说今年的感觉比较一般,不像2006年那么激情四射了。第一首《非此即彼》选自小约翰的一部游戏之作《抢亲大战》,曲子本身俏皮搞笑,难度也不是很大,老杨的乐团的表现十分不错;而后面诸如《骑手》《雷鸣电闪》都是些大俗之作,且有1989年和1992年小克的创造的经典宛如大山一样压在面前,老杨想要再进一步的确有困难,这两首作品总体来说老杨的版本没什么很大的亮点。
另外还有一首维新上的常客《拨弦波尔卡》,是小约翰和约瑟夫合作的作品(那首《新拨弦波尔卡》则只是小约翰本人单独创作的),这首乐曲老实说也属于见仁见智的范畴,几位大师的版本属于相映成趣。而今年老杨唯一的变化是在发展部中加上了铃鼓——这一点也引起了一定的争议,后来有乐友认定其实今年的版本才是原始版。而就笔者而言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反倒是孔泽尔指挥的“红杉仔”当中的版本——在那个版本中,除了弦乐之外竟然还有管乐部分配器的影子,显得乐曲更加丰满生动……而像《斯佩尔咖啡馆加洛普》之类曲子,确实只是老约翰的应景之作,曲子本身乏善可陈——但在这首曲子的译名上,却出了个不大不小的茬子:由于本曲的德文名字和英文中的“麻雀”很相似,因此之前一直将本曲译为《麻雀加洛普》(包括2004年穆蒂指挥的《麻雀波尔卡》是同一个典出),而今年则更改为现在的名字。老实说,其实这首曲子听起来确实很像一群麻雀呜呜泱泱飞来飞去然后又一哄而散的感觉……
今年的“噱头”出现在了《哥本哈根的蒸汽机车》和《嘀嗒》之中。这里暂且按下不表,后面再说。
而作为年年折腾的《蓝色多瑙河》和《拉德茨基进行曲》,大家的共识基本上是:只要今年的CD音质不再像06年像环球唱片那样坑爹,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4、其他作品
每年的“其他作品”也一直是维新的看点之一。以往在3M时代,出来给大家换胃口的只是像齐莱尔或者赫尔梅斯博格这种小咖(有个苏佩之类的就不得了了),这主要是为了整场音乐会的风格协调(1991年阿巴多曾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选了罗西尼和舒伯特的作品,结果……)。而到了新世纪以后,也许是维新越来越大意义上已经成了全世界注目的文化盛会,因此曲目单的有限度开放似乎也成为趋势。终于在10年普老选奥芬巴赫、11年莫斯特选李斯特之后,老杨也照葫芦画瓢选了老柴。这次杨松斯的尝试可以说是十分成功的,作为一个融前苏联指挥风格和欧洲指挥风格于一体的指挥大师,老杨的风格转换确实可谓驾轻就熟。音乐会直播过程中,当热情似火的《卡门》结束,《睡美人》的弦乐主题响起的时候,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换了一个指挥或换了一个乐队,那种俄罗斯式的甜美低吟与比才的法式浓烈浪漫相撞,的确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滋味在其中。
曲目单上剩下的三首“其他作品”,分别是小约翰的《波斯进行曲》、爱德华的《卡门四对舞》和赫尔梅斯博格的《魔鬼音程之舞》。第一首《波斯进行曲》直播时被赵老师定位为“即兴之作”,也是到目前为止维新曲目单中耗时最短的一首小品(全篇如果用稍快的速度演奏大概只需要一分钟多一点点,92年的小克为了避免掌声干扰干脆史无前例地把本曲和闲聊合在一起演)。2000年的穆蒂则选择了赞美诗式的速度处理,反响不错。今年的老杨则在最后的再现部玩起了所谓“弹性节奏”,这一点在直播时看到老杨刻意把再现部的主题部分放慢时,大多数人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只不过老杨今年取消了所有当年的“拧毛巾”式的结尾,最后的加速冲锋也稍显拖沓。当然,从现场音乐会来看,在进行曲上玩弹性节奏是指挥经常采取的小把戏之一。这大概是因为进行曲拍子比较简单,玩弹性节奏乐队也不至于“失控”,反而能够很好地体现指挥家与乐队的配合天衣无缝。(这一点上个人认为登峰造极的演绎属于阿巴多在1996年柏林除夕音乐会上加演的《拉科奇进行曲》——这首原本被认为应当以稍慢速度演奏的庄严进行曲愣是被阿巴多玩成了小快板,而且就在曲子快要结束的时候,阿巴多和乐队突然把旋律拖得非常非常慢,然后一个猛加速把曲子结束——这对于一项中规中矩照着乐谱演出的阿巴多来说非常反常。有趣的是,该年度在柏林森林音乐会上阿巴多在最后的《柏林空气》也是一反常态玩起了混搭风,让人大呼过瘾)。
爱德华的《卡门四对舞》本质上说就是个串烧,这也是“四对舞”这种形式在当年很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原因——这种舞蹈把当时的流行旋律串起来,还方便人们跳舞,多么有创意!当然今年的《卡门四对舞》应该是在维新舞台上目前罕见的尚能找到对比版本的四对舞——1991年的阿巴多版。老实说,这次阿巴多又赢了——第一,一上来序曲的旋律时,91年版拿着大镲的哥们儿(也是后来3M时代著名的维新著名搞笑专家之一)是按照比才序曲原作的版本给节奏的,而今年的大镲则老老实实的按四拍子走,一下子就气势大减;第二,阿巴多在处理第一组和第二组旋律(哈巴涅拉)的衔接上十分自然,但旋律的对比又是如此明显,仔细看DVD就会发现,当时场下那些“笑不漏齿”的女观众们都会心的笑了起来。而今年老杨处理第二段旋律则刻意放慢抒情,节奏上显得有些断裂;最后,阿巴多的版本从头到位的节奏上比较匀称,而且喜庆色彩浓重。而老杨的版本更多的工于描绘且还原歌剧本身的节奏,反而显得有些亦步亦趋,没有达到这首四对舞本身的目的。
最后来说说今年引发广泛争议的赫尔梅斯博格的《魔鬼音程之舞》。此曲当年在2002年由小泽棒下一经面世就被“惊为天曲”,几乎被众多维新乐迷公认为维新上出现过的最经典的非施特劳斯家族小品之一。就曲子本身而言,全曲弥漫着神秘主义的气息,且充分利用了转调变速的手法,能够紧紧抓住听众的心理——当然演绎的难度也很大。02年小泽的版本被认为几乎是完美的,因此今年老杨把这个曲子选进来,就让很多乐迷十分期待。然而在最终演奏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老杨和乐队选择把再现部的前半部分直接拿掉——这就好比如果以02年的版本为基础的话,乐曲在发展部的高潮部分尚未结束就直接进入最后的冲刺部分,这让一部分维新的老乐迷不能接受。很多乐迷认为老杨和乐团最大的错误就在于拿掉了本曲其实是最精彩的部分(发展部最后有两次转调,再现部也与呈示部的音乐织体有所变化)。当然也有人认为对于没有听过02年版本的人而言,本曲的演绎仍然十分精彩,没有太大问题。笔者倒是认为,严格意义上说,老杨和乐团的选择必然是经过仔细商量之后才得出的——如果拿掉这一部分会严重影响人们对于本曲的欣赏,相比乐团也不会如此率性而为。也许众多老乐迷的不适主要还是对于02年的小泽先入为主,而且那个版本又是如此的优秀和不可替代。从这个角度而言,今年老杨的版本的确留下了遗憾——不过瑕不掩瑜,老杨的版本依旧是十分优秀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再来谈谈今年的舞美和摄影
每年的新年音乐会除了给全球观众带来听觉享受之外,很重要的还有视觉上的享受。这也是维新愈加成为全球性文化盛事的另一大特征之一。而构成视觉享受的目前主要包括三部分——官方宣传片、芭蕾舞和摄影。
官方宣传片以往貌似只在奥地利广播公司向欧洲转播的中场休息时段播放,但从2008年开始迪卡公司将其作为片花收录到DVD中向全球发行。内容大多数都是讲述爱乐乐团幕后或者在全世界巡回演出的片段。今年的“空中的音乐”更是别致的采用古典音乐串联MTV的方法讲故事,十分不错——不过这些内容,转播过程中中国乐迷无法看到。
今年的芭蕾舞也受到了一些网友较为激烈的批评——原因大抵是一向以华美服装出众的维新芭蕾舞(2010年更是登峰造极地请来了服装品牌华伦天奴的创始人,服装大师Valentino garavani亲自上阵)似乎改了方向,开始“摒弃浮华”走“文艺”路线了。《享受生活》陪舞中舞蹈演员服装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单色渐变设计遭到不少人的强烈抵制;《燃烧的爱》更被一些网友评为“根本就是现代舞”,且自去年《我的生平是爱与希望》中疑似“男同”的情节后再度在排舞动作上引起一些争议;最后的《蓝色多瑙河》则采取了比较大路的“情景幻想”编排(这个套路比较常见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新年音乐会中,莫非这又是“复古”的表现?)就笔者自身的欣赏水平,恐怕对于芭蕾舞的编排无法做出什么评价。只是觉得,年年要想在舞蹈编排上做出什么很大改观怕是不太可能;而如果一直都保持一个风格,请来的设计人士似乎又不甘心,这就造成了目前吃力不讨好的局面。印象当中最近几年舞蹈最好的一次改革就是2008年舞蹈演员直接跳进金色大厅了——而这个创意在被09、11年连续两次沿袭以后恐怕也必须做出一些改进。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杨松斯本人在这次音乐会上提出了所有芭蕾舞均现场演出的要求(以前一般新年音乐会上有一首乐曲的芭蕾是事先录制的。这样当然保证了演出效果,却也有的时候会出问题——比如2008年《巴黎女郎》的马术表演是事先录好的。但普莱特在现场演绎的时候速度较快,结果现场导演一不留神提前切进了现场音频,就造成了“掌声提前响起”的尴尬局面),最后的效果倒也让人耳目一新。
另外,今年的摄影如2010年(当时是因为连续N年执掌维新摄影总导演的Brian Large昵称“大脑”,出了车祸受伤)一样,换成了原“大脑”的女副手执导。这位女副手在2010年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在镜头切换上远不如“大脑”来的娴熟——于是2011年老人家又亲自上阵了。这次老人家再次隐居幕后,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不过这次这位女副手的水平有了一定的长进,而且本年度大量运用金色大厅天花板的镜头平推也是一大亮点。但是,在今年的维新摄影中,仍然存在着两个不大不小的失误:第一个是一个非常琐碎但明显的镜头切换失误(绝大多数观众都发现了),在《卡门四对舞》的大概第三段时,有一个长镜头从指挥老杨瞬移到了小军鼓那里,然而小军鼓毫无动静——直到导演发现失误,要把镜头切走的时候,小军鼓却打起来了!这就说明,和看着总谱切分镜头的“大脑”相比,这位女副手的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另外一个失误得和下面的“噱头”部分连在一起说。
历年维新的“噱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过只要是看过上个世纪60、70年代博士时期维新视频的人,大多认为现在维新的噱头大有越来越表面化的趋势——不过这也没有办法,毕竟维新已经从奥地利的一国联欢过渡到西欧联欢乃至全球联欢了,因而在噱头的设计上,如何能够让更多的人会心一笑也就成了难度越来越大的事情。在进入3M时代之后,最会设计噱头的非老马莫属——当然这有可能与老马天性幽默有很大关系,什么敲钢片琴、打铁、敲锣打鼓什么都会。而3M时代被终结以后,普老的08和10年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这种风格。当然话说回来,是否幽默当然不是评判一个指挥好坏的标准,但站在维新的指挥台上,连一向刻板的小克都能在92年玩得风声水起,其他指挥来点应景的幽默似乎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今年承担起“噱头”任务的主要是《哥本哈根的蒸汽机车》以及《嘀嗒》这两首曲子。前一个一听名字就是来搞笑的(当然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因为丹麦担任2012年欧盟轮值主席国),也是丹麦作曲家伦拜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曲子听起来十分简洁明快,就是讲一辆小火车从始发到到站的全过程,近乎白描(而乐团方面似乎还要在如此直白的标题音乐上再玩出点花活儿,比如直接配上观光小火车的视频,还有各种卖萌小道具等等,囧……)。这种手法后来被巴西作曲家维拉-罗伯斯借鉴到了《巴赫风格托卡塔组曲》里面,两首曲子可谓相映成趣(有趣的是,那首曲子也有杨松斯指挥的版本,收录在《世界安可曲》里面,大家有兴趣可一并欣赏)。但问题是,这两年维新的“噱头”对于火车题材似乎有些“过度消费”——的确,1998年梅塔带着列车员帽子出来指挥《为火车开道》的时候曾经给很多乐迷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到2011年莫斯特故伎重演《一路畅通》(加演第一首)的时候就已经显得有些平淡了,而而今年竟然又拿这个噱头继续鼓捣,对于老乐迷来讲这个边际效应实在递减得有些微大;而《嘀嗒》最后整出个大闹钟来,倒确实是贴合题意,但也太没有创意了吧……想想普莱特那两年,《运动》发红黄牌;《狩猎》最后枪上插花,都是非常绝妙的创意;而老杨在06年指挥《电话机》时哆哆嗦嗦掏出一部老式大哥大的镜头也为很多人称道。如果按照今年直播里面奥地利广播公司的说法,每年维新其实本年年初就开始筹备策划的话,明年的噱头实在应该再动动脑筋,否则莫斯特的二次上台很有可能沦为彻底平庸的一届维新。
另外一个噱头是在《打铁》里面,不过这次糟糕的镜头切换彻底葬送掉了这个本来不错的创意。为什么?因为在曲子开始之前,镜头里面已经看到工作人员搬铁架子,小提琴部乐手递锤子了!唉……就不能在曲子开始以后再切到指挥台上么??(其实在前面《哥本哈根的蒸汽机车》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乐曲开始之前在镜头中已经看到老杨低头拿哨子的画面……对比一下08年普莱特最后的吹哨掏牌表演能让人如此惊喜,就能明白镜头语言的重要性……)
最后是今年的唱片发行商。维新的发行商历来都由世界知名的唱片公司把持。例如87-92年大部分和03-07年是宝丽金唱片(DG);3M时代主要是新力伯格曼公司(SONY BMG);08-11年则是迪卡公司(DECCA)。而今年的唱片又转回到新力音乐手中(SONY Classical)。总体来说,宝丽金唱片(如今已经并入环球唱片)是录制古典音乐的大家,音质总体比较均衡,但是03年、06和07年的CD在音质上均出现了失误(06年的唱片被认为音质过硬,低音部分糊成一片);迪卡音乐(包括之前的飞利浦唱片)音质总体偏冷,音色纯净但比较硬朗(典型的是93年和02年的CD),但近两年有所好转;而新力音乐的音质偏暖,比较温润(比如96和99年的)。如上所述,老杨在06年的精彩演出曾被环球公司坑爹的音质弄得十分尴尬,今年随着新力音乐的回归,音质上应当不会再出现06年的问题。但据有乐迷反映,到手的CD彩页上竟然出现了2011年新年音乐会的照片,这个失误对于新力音乐这样的大厂来说委实不应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啰嗦了这么多,其实老杨也挺不容易的。据乐友透露,看上去仍然精力充沛的老杨其实在十多年前就因为心脏问题按了心脏起搏器。2006年初来乍到人兴奋,我们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而今年老杨有些时候站在指挥台上经常要靠着铁栏杆,在《卡门四对舞》和《谵妄》里都出现了动作跟不上乐队节拍的情况且喘个不停,我们不得不开始担心这位目前如日中天的指挥大师的身体。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大师竭尽全力也要为全世界人民献上这道音乐大餐,我们没有理由不对大师在此致以崇高的敬意!
其实,在古典音乐的长河里,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靠边站:的,算不上什么正统欧洲浪漫乐派的代表(顶多是个地方乐派)——但要想指挥好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作品却绝非容易的事情。维新到现在已经走过了70多个年头,从最早期最正统的克莱门斯到博士,到老卡小克阿巴多,再到3M再到老杨巴伦……这其中有大家,也有相对来说名气不那么大的指挥。但从本质上说,指挥圆舞曲的成败与否与指挥家是否大牌并无直接联系,其关键在于能否掌握圆舞曲节拍的精粹和维也纳式的雍容华贵与从容。奥地利的音乐自海顿开始由莫扎特发扬光大,直到最后马勒几乎包容万物,一直以来都与临近的德国音乐有着很强的联系但又有本质性的区别……这种细微的差异几乎无以言说,只能靠指挥家个人的修行与最终和乐队的配合。就个人而言,窃以为在博士时代之后能够准确把握奥地利式圆舞曲精髓的有三个人:老卡、阿巴多和老马。这三个人棒下的圆舞曲可以做到弹性节奏适中、旋律悠扬,风格变化万千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相比之下,小克过快,梅塔太硬,穆蒂哈大眼过于刻板,而普老则显得有些轻飘。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最完美的圆舞曲演绎,上面的内容纯属个人的见解,欢迎拍砖!
PS. 在本年度的新年音乐会中还有一个引起争议的话题就是非常明显的“叫好”声。听古典音乐会如果要表达对于乐团和作曲家的敬意,一个最通行的做法是在一曲终了喊“Bravo!”(这当然是顺着意大利歌剧的习惯)。然而在今年的新年音乐会直播过程中(包括到最后的CD里面),在下半场若干曲目的结尾会听一个明显的类似“好~~!!!”的声音。对这个事情,有些乐迷显得义愤填膺,认为是观众里面的国人把脸丢到国外去了(有网友提到“还以为是看京戏呢!”)
对于这件事,笔者有两点小看法:第一,这不一定是所谓看戏的“叫好”声,因为欧美也有些观众图省事而并不那么严谨的去喊什么“Bravo”而仅仅是爆发出某种惊叹之声,听上去也很有可能类似“叫好”(97年维新穆蒂的《轻骑兵序曲》结束之后,观众爆发出的惊呼也的确与今年的情况类似,不过今年的声音的确要明显很多);第二,退一步说,欣赏音乐会不能像看京剧那样的主要原因是看京剧的叫好声是可以随时进行的,只要观众认为场上的角儿演得好就可以喊,但欣赏音乐会时这样会打断指挥的思路——但问题是,当乐曲确实结束以后,为什么不能以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方式来叫好呢?对于有些人而言,老外要是和我们喝酒一样喊“干”,他们可能激动得流泪,觉得这是老外欣赏我们的表现;而要是我们欣赏音乐会喊“好”,他们却一来生怕老外奇怪的目光,而来怕丢了自己的身份。其实,外国的观众哪会管这些呢?听音乐会是去欣赏音乐,而不是彰显身份的。只要不妨碍到别人,没有明显违背欣赏交响乐的基本原则(比如在乐章中间大声鼓掌之类),就有有权利以自己的方式欣赏古典音乐。从这个角度而言,能在CD里面听到“叫好”的声音,也许正是国人欣赏古典音乐水平不断提高的表现,你说呢?
一贯被认为是“少壮派”的40后老杨在06年音乐会上的表现曾经深深折服了广大乐迷——除了被一些人认为在曲目单上是“炒冷饭”之外,老杨潇洒的动作、淋漓的汗水、激情四溢的风格以及被调侃为是“拧毛巾”式的结尾都为不少人津津乐道。六年过去了,曾经的“中老年妇女偶像”如今也已是将要步入古稀之年,从电视转播画面上看,尽管杨松斯本人仍旧十分卖力,但其火爆的指挥风格较之2006年不得不因为各种原因显得收敛了一些,乐曲的演绎速度也普遍相对放慢(但由于总曲目数量仍然创下历史记录,在演奏时就不得不以拿掉反复部分甚至做适当删节才能够保证演出在一定时间内结束,这一点给部分老的维新乐迷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详见后文)。当然,总的来说,个人愚见,毕竟岁月不饶人,就凭老杨依旧给力的指挥风格和对乐曲作品更加精雕细琢和一干巧妙安排,本年度的音乐会可称为“不负众望”。但大多数听完12年维新的老乐迷,包括因为之前的某种其他原因而对老杨抱有极高期待的人,则或多或少会觉得有一点点不满意。因而老杨在今年给出的成绩单并不能达到像06年“深孚众望”的程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首先来谈谈选曲。
上文已述,指挥是影响维新成败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曲目单的选择与编排。按照维新的传统,曲目单的选择一般以乐团为主,但指挥家有时可以特别指定。(当然特别指定的范围依每位指挥的性格和当年音乐会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乐迷们普遍认为像87年的老卡以及93、97年的穆蒂可能几乎指定了过半的曲目,而像07年的梅塔依照当年出版的CD彩页上的说明就只指定了一首)。一般来说维新的曲目单(除掉万年不变的拉德茨基和蓝色多瑙河,下同)中要包括进行曲、圆舞曲、序曲、波尔卡舞曲(包括一般波尔卡、玛祖卡、法式波尔卡以及快速波尔卡)及其他小品等等。笔者曾在之前的文章中谈到,序曲和进行曲是整场音乐会的精气神儿所在,因而一般都会被安排在半场的开场进行;圆舞曲是整场音乐会的血脉所在(也是在七十二年前创办维新最本质的目的),而各式各样的波尔卡或其他小品则是音乐会的调味剂,也是众多“噱头”的集中之地。
对于今年的维新来说,曲目方面比较受人关注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曲目的总数再次打破老杨本人在2006年保持的23首的纪录,达到空前的24首(维新的上半场一般按传统不会超过7首,这也就意味着今年的下半场曲目达到了17首,全场演奏下来接近130分钟);其次是暌违十四年之久的“维也纳少年男声合唱团”的再次亮相,他们的演出尤其令人期待;再次,乐团又一次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选入了施特劳斯以外大家的作品(这次是老柴,上次新年音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要追溯到2003年,哈大眼选了韦伯和勃拉姆斯的作品,让很多乐迷大跌眼镜),老杨的苏式风格将会怎样回荡在金色大厅,也让不少乐迷感到兴奋;最后,今年的选曲很好的做到了平衡兼顾,一些备受乐迷喜爱的篇章(比如《维也纳市民》、《魔鬼音程之舞》等)时隔多年再次跻身曲目单,快速波尔卡以及闹场曲目的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避免了06年被认为“炒冷饭”等尴尬局面。下面分别详述如下:
1、序曲和进行曲
很遗憾的是,本年度的维新没有选择任何一首序曲。照理说,传统上维新一般选用进行曲作为上半场开场,而用序曲作为下半场开场,而实际上进行曲受到重视其实还是90年代以后的事情(80年以前的维新每年都会有一到两首序曲,却并不是年年都有典型的进行曲)。当然,小约翰作为“圆舞曲之王”,其创作的序曲数量十分有限,公认的“精品”也确实比较少(目前公认的大概只有《蝙蝠》、《吉普赛男爵》以及《威尼斯之夜》,个人对于《护林员》十分推崇,但并没有得到普遍的承认),这就造成了序曲很容易与之前的年份“撞车”的麻烦。加之09年的巴伦和10年的普莱特不知基于什么原因都在一次音乐会中选择了两首序曲(难道是“复古”?),这就使得从05年到现在,几乎所有比较常见的施特劳斯家族歌剧序曲都被滚了一遍。在这这种情况下,想要再推陈出新的难度的确比较大。这也让杨松斯成为了到目前为止应该是唯一一个尚没有在维新指挥台上留下施特劳斯式歌剧序曲的指挥(06年的费加罗的婚礼序曲显然不属于这个类别),这的确让人觉得十分遗憾。
进行曲方面,今年乐团不知基于什么原因(CD的彩页上对此语焉不详,有人引申到欧盟的危机,对此公羊派等大师表示毫无压力)选择了一首约翰和约瑟夫两兄弟共同创作的《祖国进行曲》。这首进行曲其实是个大杂烩,里面融合了老约翰的《拉德茨基进行曲》、柏辽兹的《拉科奇进行曲》甚至还包括海顿创作的德国国歌旋律。从现场演绎来看,杨松斯有意将乐曲的速度放慢了,这就让一些听众觉得“不够过瘾”(比起梅塔这种典型的进行曲大师来说尤其显得如此),不过从演绎角度而言,没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
2、圆舞曲
今年的圆舞曲数量仍然维持在正常的四首(此处指的是德奥式古典圆舞曲,老柴的不能计入在内。其中第一首小约翰的《市政厅舞会》是新曲,其余三首都以前演奏过(《维也纳市民》1996老马、《享受生活》2008普莱特、《谵妄》2007梅塔)。按照乐团方面的介绍,第一首小约翰的《市政厅舞会》和第二首齐莱尔的《维也纳市民》都是为了纪念当时的维也纳市政厅大楼落成而创作的乐曲。从曲子本身而言,第一首《市政厅舞会》确实只是小约翰众多圆舞曲中的二流作品,尽管本曲已经排到400多号,应当属于小约翰曲风非常成熟老道之后的作品(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1990年梅塔演绎的《多瑙河女妖》和2011年在德累斯顿音乐会上由蒂勒曼演绎的《易北河上》,其共同特点是旋律优美流畅琅琅上口,全曲有明显的分段描写但又能一气呵成,曲目结构织体非常成熟),且在曲子里面还尝试了某种可被看做是“现代派”的“情景再现”式作曲法(很明显能听到《蓝色多瑙河》的旋律夹在里面,但又不像《好朋友》里面对于《蝙蝠》主题直接照抄,而是做出了某种变化处理,类似像西洋油画里面的“远景”那种感觉),但由于圆舞曲本身的旋律不太吸引人,因而全曲也就不会十分成功;而第二首齐莱尔的作品就大异其趣,这位被称为“维也纳式圆舞曲最后的船长”的作曲家在这首作品中没有使用什么太复杂的作曲技法,而是使用最简单的两声部(也就是中国人心目中最典型的“蹦擦擦”)一贯到底,主旋律清晰动听优美可人,让人几乎不由自主地想站起来跳舞。结果正如CD彩页上介绍的那样,齐莱尔的作品受到了人们的狂热追捧,一时成为当红炸子鸡几乎完全抢了小约翰的风头。可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百多年过去,笔者对这两首作品的评价和听感也并没什么太大变化。
而从现场对这两首乐曲的演绎来看,第一首作为新曲没有对照版本。如果和马可波罗版小约翰全集中的斯洛伐克广播交响乐团相比,杨松斯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绎当然是十分精彩,无可挑剔;而第二首和1996年巅峰状态的马泽尔硬碰硬,个人觉得老杨的版本并没有超过老马的版本,只能给个80分。这当然有某些“先入为主”的干扰因素(同样的因素也出现在今年的《魔鬼音程之舞》,当然那首乐曲争议更大,下文详述),但细细想来,肯定也有值得推敲的原因。从最后的CD录音来看,老马的版本似乎更符合典型维也纳式圆舞曲雍容华贵的那种弹性节奏,回想下在当年录音中徐徐起落的弦乐部、从容气派的管乐部等都很好地衬托了本曲以及当年的“千年庆典”主题。而今年的这首《维也纳市民》之所以令人期待很大程度上还因为老杨在2002年的柏林森林音乐会上选了这首曲子;不过显然不能忽略金色大厅和柏林国家森林公园的不同氛围——尽管老杨在2002年的演出让人耳目一新,当年这首乐曲在老杨棒下的弹性节奏拉伸之大以及风格之狂野恐怕远非正襟危坐的维也纳爱乐观众所能接受。这就造成了2012年新年音乐会上一个略显平庸的《维也纳市民》。如果更严格要求的话,老杨的版本节奏有些冒进,中间一些感染力极强的段落的反复被不幸拿掉,最后的结尾部分还用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处理(旋律爬行上升式用了奇数的五次音阶,这就使得相较于老马的版本的四次而显得不够齐整。但奇怪的是,元旦当天电视台直播的版本中,老杨的处理和老马是一样的——显然最终的CD在录制这首曲子的时候没有采用元旦当天的版本而是用的前一天的),因此本曲的演绎在笔者看来是要打些折扣的。
音乐会下半场的两首圆舞曲《享受生活》和《谵妄》引起的争议就不大了。作为两首几乎是维新音乐会上的“常客大俗”(自1980年以来《享受生活》和《谵妄》均已经在维新上出现过4次),不同名家的版本各有千秋,不好分出个上下高低。对于第一首《享受生活》而言,2008年普老的“急快急慢”让很多乐迷非常不适,这次在杨松斯的棒下回归了正途(而且和全场其他曲目不太一样的是,本曲是几乎唯一不但没有拿掉反复段落,反而比之前的把演绎增加了反复旋律的作品,这可能与本曲有伴舞有一定关系);而《谵妄》作为约瑟夫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老卡的演出被奉为“标尺”,此后03年的哈农和07年的梅塔都难逃被批评指摘的命运——哈大眼的版本被认为扣的太细而失之豪放,梅塔的版本又被认为是只追求气势而有所疏失。这次也许老杨是像找个平衡,但依旧遭到了一些乐迷的批评,因为从现场的演绎来看,乐队在全曲的演绎上确实显得仍旧比较冒进(也许是赶进度),而且作为烘托乐曲气氛的前奏部分(这大概是最不像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作品的前奏)竟然出现了要命的“心律不齐”的情况。因而对于12年的《谵妄》而言,其仍然无法与1987年的老卡版本比肩,但平心而论,比起03年的哈大眼和07年的梅塔来说,还是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地方。
3、波尔卡
其实每年占到曲目单大部分的就是这些从奥地利民族舞蹈“连德勒”演化出来的维也纳式波尔卡舞曲了。从节奏上看一般玛祖卡最慢、法兰西波尔卡正常、波尔卡舞曲偏快,快速波尔卡和加洛普……(你懂的)。这些标题音乐通常被认为易于理解且很容易欣赏,这也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受人欢迎很重要的原因。
从今年的曲目单来说,几首波尔卡舞曲的选择都是有一定“典出”的——《阿比昂(盎格鲁)》当初是献给维多利亚女王,这次入选是因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必须的!);《艺术家的致意》本来就是写给金色大厅,而今年的金色大厅刚刚装修过(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以前经常垂在管风琴前面也就是低音大提琴后面的那些花啊叶啊神马的今年都没了,这也是拜新的管风琴所赐);《燃烧的爱》则是因为配合选在维也纳“美景宫”里那副奥地利本土著名油画大师Gustav Klimt的作品《吻》而选入的。这几首作品都有之前的版本与之对应:前两首在2000年由穆大叔演过,与之相比,今年的版本不像穆大叔那么铿锵干脆,多了几分柔情;而后面一首则要追溯到24年之前的阿巴多版本,两个版本十分相像,难分高下。
《闲聊》和《打铁》两首曲子今年是为了特别配合童声合唱团的。《闲聊》作为小约翰最有名的快速波尔卡以及配合童声合唱团的最佳作品,有1988年阿巴多版和1998年梅塔版与之对照。相比之下老杨的确是用了心思,因为今年的版本在一开始就出现了双声部(而前面两个版本貌似是在中间的发展部才有双声部的),且乐队和合唱团的配合不错,没有出现1998年梅塔版中乐队明显抢拍导致小盆与们最后险些上气不接下气的窘境。但是和今年的版本相比,阿巴多指挥歌剧的丰富经验在88年版本中也有所体现——一方面乐队明显降了Key使得合唱团的音色处于最佳状态,而今年感觉杨松斯的版本中调子起得比较高,小盆与还是比较累;另外在结尾的时候阿巴多让合唱团做了变调处理而让童声高高扬起,凸显了他们天使一般的音色,而老杨的版本最后也还是中规中矩地让合唱团和乐队落在同一个音上。而《打铁》的表现是十分精彩的,网上有十分模糊的1982年老马的童声合唱《打铁》与之比照,今年的《打铁》也分出了两声部,而且这首曲子速度比较慢,童声合唱团的表现也从容了许多。至于很多乐迷更希望让小盆与们唱小约翰的《安娜》(1998年的版本乐队声音过大),也许以后很快就会实现。
在快速波尔卡和加洛普的演绎上,总体来说今年的感觉比较一般,不像2006年那么激情四射了。第一首《非此即彼》选自小约翰的一部游戏之作《抢亲大战》,曲子本身俏皮搞笑,难度也不是很大,老杨的乐团的表现十分不错;而后面诸如《骑手》《雷鸣电闪》都是些大俗之作,且有1989年和1992年小克的创造的经典宛如大山一样压在面前,老杨想要再进一步的确有困难,这两首作品总体来说老杨的版本没什么很大的亮点。
另外还有一首维新上的常客《拨弦波尔卡》,是小约翰和约瑟夫合作的作品(那首《新拨弦波尔卡》则只是小约翰本人单独创作的),这首乐曲老实说也属于见仁见智的范畴,几位大师的版本属于相映成趣。而今年老杨唯一的变化是在发展部中加上了铃鼓——这一点也引起了一定的争议,后来有乐友认定其实今年的版本才是原始版。而就笔者而言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反倒是孔泽尔指挥的“红杉仔”当中的版本——在那个版本中,除了弦乐之外竟然还有管乐部分配器的影子,显得乐曲更加丰满生动……而像《斯佩尔咖啡馆加洛普》之类曲子,确实只是老约翰的应景之作,曲子本身乏善可陈——但在这首曲子的译名上,却出了个不大不小的茬子:由于本曲的德文名字和英文中的“麻雀”很相似,因此之前一直将本曲译为《麻雀加洛普》(包括2004年穆蒂指挥的《麻雀波尔卡》是同一个典出),而今年则更改为现在的名字。老实说,其实这首曲子听起来确实很像一群麻雀呜呜泱泱飞来飞去然后又一哄而散的感觉……
今年的“噱头”出现在了《哥本哈根的蒸汽机车》和《嘀嗒》之中。这里暂且按下不表,后面再说。
而作为年年折腾的《蓝色多瑙河》和《拉德茨基进行曲》,大家的共识基本上是:只要今年的CD音质不再像06年像环球唱片那样坑爹,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4、其他作品
每年的“其他作品”也一直是维新的看点之一。以往在3M时代,出来给大家换胃口的只是像齐莱尔或者赫尔梅斯博格这种小咖(有个苏佩之类的就不得了了),这主要是为了整场音乐会的风格协调(1991年阿巴多曾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选了罗西尼和舒伯特的作品,结果……)。而到了新世纪以后,也许是维新越来越大意义上已经成了全世界注目的文化盛会,因此曲目单的有限度开放似乎也成为趋势。终于在10年普老选奥芬巴赫、11年莫斯特选李斯特之后,老杨也照葫芦画瓢选了老柴。这次杨松斯的尝试可以说是十分成功的,作为一个融前苏联指挥风格和欧洲指挥风格于一体的指挥大师,老杨的风格转换确实可谓驾轻就熟。音乐会直播过程中,当热情似火的《卡门》结束,《睡美人》的弦乐主题响起的时候,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换了一个指挥或换了一个乐队,那种俄罗斯式的甜美低吟与比才的法式浓烈浪漫相撞,的确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滋味在其中。
曲目单上剩下的三首“其他作品”,分别是小约翰的《波斯进行曲》、爱德华的《卡门四对舞》和赫尔梅斯博格的《魔鬼音程之舞》。第一首《波斯进行曲》直播时被赵老师定位为“即兴之作”,也是到目前为止维新曲目单中耗时最短的一首小品(全篇如果用稍快的速度演奏大概只需要一分钟多一点点,92年的小克为了避免掌声干扰干脆史无前例地把本曲和闲聊合在一起演)。2000年的穆蒂则选择了赞美诗式的速度处理,反响不错。今年的老杨则在最后的再现部玩起了所谓“弹性节奏”,这一点在直播时看到老杨刻意把再现部的主题部分放慢时,大多数人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只不过老杨今年取消了所有当年的“拧毛巾”式的结尾,最后的加速冲锋也稍显拖沓。当然,从现场音乐会来看,在进行曲上玩弹性节奏是指挥经常采取的小把戏之一。这大概是因为进行曲拍子比较简单,玩弹性节奏乐队也不至于“失控”,反而能够很好地体现指挥家与乐队的配合天衣无缝。(这一点上个人认为登峰造极的演绎属于阿巴多在1996年柏林除夕音乐会上加演的《拉科奇进行曲》——这首原本被认为应当以稍慢速度演奏的庄严进行曲愣是被阿巴多玩成了小快板,而且就在曲子快要结束的时候,阿巴多和乐队突然把旋律拖得非常非常慢,然后一个猛加速把曲子结束——这对于一项中规中矩照着乐谱演出的阿巴多来说非常反常。有趣的是,该年度在柏林森林音乐会上阿巴多在最后的《柏林空气》也是一反常态玩起了混搭风,让人大呼过瘾)。
爱德华的《卡门四对舞》本质上说就是个串烧,这也是“四对舞”这种形式在当年很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原因——这种舞蹈把当时的流行旋律串起来,还方便人们跳舞,多么有创意!当然今年的《卡门四对舞》应该是在维新舞台上目前罕见的尚能找到对比版本的四对舞——1991年的阿巴多版。老实说,这次阿巴多又赢了——第一,一上来序曲的旋律时,91年版拿着大镲的哥们儿(也是后来3M时代著名的维新著名搞笑专家之一)是按照比才序曲原作的版本给节奏的,而今年的大镲则老老实实的按四拍子走,一下子就气势大减;第二,阿巴多在处理第一组和第二组旋律(哈巴涅拉)的衔接上十分自然,但旋律的对比又是如此明显,仔细看DVD就会发现,当时场下那些“笑不漏齿”的女观众们都会心的笑了起来。而今年老杨处理第二段旋律则刻意放慢抒情,节奏上显得有些断裂;最后,阿巴多的版本从头到位的节奏上比较匀称,而且喜庆色彩浓重。而老杨的版本更多的工于描绘且还原歌剧本身的节奏,反而显得有些亦步亦趋,没有达到这首四对舞本身的目的。
最后来说说今年引发广泛争议的赫尔梅斯博格的《魔鬼音程之舞》。此曲当年在2002年由小泽棒下一经面世就被“惊为天曲”,几乎被众多维新乐迷公认为维新上出现过的最经典的非施特劳斯家族小品之一。就曲子本身而言,全曲弥漫着神秘主义的气息,且充分利用了转调变速的手法,能够紧紧抓住听众的心理——当然演绎的难度也很大。02年小泽的版本被认为几乎是完美的,因此今年老杨把这个曲子选进来,就让很多乐迷十分期待。然而在最终演奏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老杨和乐队选择把再现部的前半部分直接拿掉——这就好比如果以02年的版本为基础的话,乐曲在发展部的高潮部分尚未结束就直接进入最后的冲刺部分,这让一部分维新的老乐迷不能接受。很多乐迷认为老杨和乐团最大的错误就在于拿掉了本曲其实是最精彩的部分(发展部最后有两次转调,再现部也与呈示部的音乐织体有所变化)。当然也有人认为对于没有听过02年版本的人而言,本曲的演绎仍然十分精彩,没有太大问题。笔者倒是认为,严格意义上说,老杨和乐团的选择必然是经过仔细商量之后才得出的——如果拿掉这一部分会严重影响人们对于本曲的欣赏,相比乐团也不会如此率性而为。也许众多老乐迷的不适主要还是对于02年的小泽先入为主,而且那个版本又是如此的优秀和不可替代。从这个角度而言,今年老杨的版本的确留下了遗憾——不过瑕不掩瑜,老杨的版本依旧是十分优秀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再来谈谈今年的舞美和摄影
每年的新年音乐会除了给全球观众带来听觉享受之外,很重要的还有视觉上的享受。这也是维新愈加成为全球性文化盛事的另一大特征之一。而构成视觉享受的目前主要包括三部分——官方宣传片、芭蕾舞和摄影。
官方宣传片以往貌似只在奥地利广播公司向欧洲转播的中场休息时段播放,但从2008年开始迪卡公司将其作为片花收录到DVD中向全球发行。内容大多数都是讲述爱乐乐团幕后或者在全世界巡回演出的片段。今年的“空中的音乐”更是别致的采用古典音乐串联MTV的方法讲故事,十分不错——不过这些内容,转播过程中中国乐迷无法看到。
今年的芭蕾舞也受到了一些网友较为激烈的批评——原因大抵是一向以华美服装出众的维新芭蕾舞(2010年更是登峰造极地请来了服装品牌华伦天奴的创始人,服装大师Valentino garavani亲自上阵)似乎改了方向,开始“摒弃浮华”走“文艺”路线了。《享受生活》陪舞中舞蹈演员服装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单色渐变设计遭到不少人的强烈抵制;《燃烧的爱》更被一些网友评为“根本就是现代舞”,且自去年《我的生平是爱与希望》中疑似“男同”的情节后再度在排舞动作上引起一些争议;最后的《蓝色多瑙河》则采取了比较大路的“情景幻想”编排(这个套路比较常见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新年音乐会中,莫非这又是“复古”的表现?)就笔者自身的欣赏水平,恐怕对于芭蕾舞的编排无法做出什么评价。只是觉得,年年要想在舞蹈编排上做出什么很大改观怕是不太可能;而如果一直都保持一个风格,请来的设计人士似乎又不甘心,这就造成了目前吃力不讨好的局面。印象当中最近几年舞蹈最好的一次改革就是2008年舞蹈演员直接跳进金色大厅了——而这个创意在被09、11年连续两次沿袭以后恐怕也必须做出一些改进。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杨松斯本人在这次音乐会上提出了所有芭蕾舞均现场演出的要求(以前一般新年音乐会上有一首乐曲的芭蕾是事先录制的。这样当然保证了演出效果,却也有的时候会出问题——比如2008年《巴黎女郎》的马术表演是事先录好的。但普莱特在现场演绎的时候速度较快,结果现场导演一不留神提前切进了现场音频,就造成了“掌声提前响起”的尴尬局面),最后的效果倒也让人耳目一新。
另外,今年的摄影如2010年(当时是因为连续N年执掌维新摄影总导演的Brian Large昵称“大脑”,出了车祸受伤)一样,换成了原“大脑”的女副手执导。这位女副手在2010年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在镜头切换上远不如“大脑”来的娴熟——于是2011年老人家又亲自上阵了。这次老人家再次隐居幕后,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不过这次这位女副手的水平有了一定的长进,而且本年度大量运用金色大厅天花板的镜头平推也是一大亮点。但是,在今年的维新摄影中,仍然存在着两个不大不小的失误:第一个是一个非常琐碎但明显的镜头切换失误(绝大多数观众都发现了),在《卡门四对舞》的大概第三段时,有一个长镜头从指挥老杨瞬移到了小军鼓那里,然而小军鼓毫无动静——直到导演发现失误,要把镜头切走的时候,小军鼓却打起来了!这就说明,和看着总谱切分镜头的“大脑”相比,这位女副手的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另外一个失误得和下面的“噱头”部分连在一起说。
历年维新的“噱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过只要是看过上个世纪60、70年代博士时期维新视频的人,大多认为现在维新的噱头大有越来越表面化的趋势——不过这也没有办法,毕竟维新已经从奥地利的一国联欢过渡到西欧联欢乃至全球联欢了,因而在噱头的设计上,如何能够让更多的人会心一笑也就成了难度越来越大的事情。在进入3M时代之后,最会设计噱头的非老马莫属——当然这有可能与老马天性幽默有很大关系,什么敲钢片琴、打铁、敲锣打鼓什么都会。而3M时代被终结以后,普老的08和10年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这种风格。当然话说回来,是否幽默当然不是评判一个指挥好坏的标准,但站在维新的指挥台上,连一向刻板的小克都能在92年玩得风声水起,其他指挥来点应景的幽默似乎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今年承担起“噱头”任务的主要是《哥本哈根的蒸汽机车》以及《嘀嗒》这两首曲子。前一个一听名字就是来搞笑的(当然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因为丹麦担任2012年欧盟轮值主席国),也是丹麦作曲家伦拜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曲子听起来十分简洁明快,就是讲一辆小火车从始发到到站的全过程,近乎白描(而乐团方面似乎还要在如此直白的标题音乐上再玩出点花活儿,比如直接配上观光小火车的视频,还有各种卖萌小道具等等,囧……)。这种手法后来被巴西作曲家维拉-罗伯斯借鉴到了《巴赫风格托卡塔组曲》里面,两首曲子可谓相映成趣(有趣的是,那首曲子也有杨松斯指挥的版本,收录在《世界安可曲》里面,大家有兴趣可一并欣赏)。但问题是,这两年维新的“噱头”对于火车题材似乎有些“过度消费”——的确,1998年梅塔带着列车员帽子出来指挥《为火车开道》的时候曾经给很多乐迷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到2011年莫斯特故伎重演《一路畅通》(加演第一首)的时候就已经显得有些平淡了,而而今年竟然又拿这个噱头继续鼓捣,对于老乐迷来讲这个边际效应实在递减得有些微大;而《嘀嗒》最后整出个大闹钟来,倒确实是贴合题意,但也太没有创意了吧……想想普莱特那两年,《运动》发红黄牌;《狩猎》最后枪上插花,都是非常绝妙的创意;而老杨在06年指挥《电话机》时哆哆嗦嗦掏出一部老式大哥大的镜头也为很多人称道。如果按照今年直播里面奥地利广播公司的说法,每年维新其实本年年初就开始筹备策划的话,明年的噱头实在应该再动动脑筋,否则莫斯特的二次上台很有可能沦为彻底平庸的一届维新。
另外一个噱头是在《打铁》里面,不过这次糟糕的镜头切换彻底葬送掉了这个本来不错的创意。为什么?因为在曲子开始之前,镜头里面已经看到工作人员搬铁架子,小提琴部乐手递锤子了!唉……就不能在曲子开始以后再切到指挥台上么??(其实在前面《哥本哈根的蒸汽机车》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乐曲开始之前在镜头中已经看到老杨低头拿哨子的画面……对比一下08年普莱特最后的吹哨掏牌表演能让人如此惊喜,就能明白镜头语言的重要性……)
最后是今年的唱片发行商。维新的发行商历来都由世界知名的唱片公司把持。例如87-92年大部分和03-07年是宝丽金唱片(DG);3M时代主要是新力伯格曼公司(SONY BMG);08-11年则是迪卡公司(DECCA)。而今年的唱片又转回到新力音乐手中(SONY Classical)。总体来说,宝丽金唱片(如今已经并入环球唱片)是录制古典音乐的大家,音质总体比较均衡,但是03年、06和07年的CD在音质上均出现了失误(06年的唱片被认为音质过硬,低音部分糊成一片);迪卡音乐(包括之前的飞利浦唱片)音质总体偏冷,音色纯净但比较硬朗(典型的是93年和02年的CD),但近两年有所好转;而新力音乐的音质偏暖,比较温润(比如96和99年的)。如上所述,老杨在06年的精彩演出曾被环球公司坑爹的音质弄得十分尴尬,今年随着新力音乐的回归,音质上应当不会再出现06年的问题。但据有乐迷反映,到手的CD彩页上竟然出现了2011年新年音乐会的照片,这个失误对于新力音乐这样的大厂来说委实不应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啰嗦了这么多,其实老杨也挺不容易的。据乐友透露,看上去仍然精力充沛的老杨其实在十多年前就因为心脏问题按了心脏起搏器。2006年初来乍到人兴奋,我们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而今年老杨有些时候站在指挥台上经常要靠着铁栏杆,在《卡门四对舞》和《谵妄》里都出现了动作跟不上乐队节拍的情况且喘个不停,我们不得不开始担心这位目前如日中天的指挥大师的身体。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大师竭尽全力也要为全世界人民献上这道音乐大餐,我们没有理由不对大师在此致以崇高的敬意!
其实,在古典音乐的长河里,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靠边站:的,算不上什么正统欧洲浪漫乐派的代表(顶多是个地方乐派)——但要想指挥好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作品却绝非容易的事情。维新到现在已经走过了70多个年头,从最早期最正统的克莱门斯到博士,到老卡小克阿巴多,再到3M再到老杨巴伦……这其中有大家,也有相对来说名气不那么大的指挥。但从本质上说,指挥圆舞曲的成败与否与指挥家是否大牌并无直接联系,其关键在于能否掌握圆舞曲节拍的精粹和维也纳式的雍容华贵与从容。奥地利的音乐自海顿开始由莫扎特发扬光大,直到最后马勒几乎包容万物,一直以来都与临近的德国音乐有着很强的联系但又有本质性的区别……这种细微的差异几乎无以言说,只能靠指挥家个人的修行与最终和乐队的配合。就个人而言,窃以为在博士时代之后能够准确把握奥地利式圆舞曲精髓的有三个人:老卡、阿巴多和老马。这三个人棒下的圆舞曲可以做到弹性节奏适中、旋律悠扬,风格变化万千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相比之下,小克过快,梅塔太硬,穆蒂哈大眼过于刻板,而普老则显得有些轻飘。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最完美的圆舞曲演绎,上面的内容纯属个人的见解,欢迎拍砖!
PS. 在本年度的新年音乐会中还有一个引起争议的话题就是非常明显的“叫好”声。听古典音乐会如果要表达对于乐团和作曲家的敬意,一个最通行的做法是在一曲终了喊“Bravo!”(这当然是顺着意大利歌剧的习惯)。然而在今年的新年音乐会直播过程中(包括到最后的CD里面),在下半场若干曲目的结尾会听一个明显的类似“好~~!!!”的声音。对这个事情,有些乐迷显得义愤填膺,认为是观众里面的国人把脸丢到国外去了(有网友提到“还以为是看京戏呢!”)
对于这件事,笔者有两点小看法:第一,这不一定是所谓看戏的“叫好”声,因为欧美也有些观众图省事而并不那么严谨的去喊什么“Bravo”而仅仅是爆发出某种惊叹之声,听上去也很有可能类似“叫好”(97年维新穆蒂的《轻骑兵序曲》结束之后,观众爆发出的惊呼也的确与今年的情况类似,不过今年的声音的确要明显很多);第二,退一步说,欣赏音乐会不能像看京剧那样的主要原因是看京剧的叫好声是可以随时进行的,只要观众认为场上的角儿演得好就可以喊,但欣赏音乐会时这样会打断指挥的思路——但问题是,当乐曲确实结束以后,为什么不能以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方式来叫好呢?对于有些人而言,老外要是和我们喝酒一样喊“干”,他们可能激动得流泪,觉得这是老外欣赏我们的表现;而要是我们欣赏音乐会喊“好”,他们却一来生怕老外奇怪的目光,而来怕丢了自己的身份。其实,外国的观众哪会管这些呢?听音乐会是去欣赏音乐,而不是彰显身份的。只要不妨碍到别人,没有明显违背欣赏交响乐的基本原则(比如在乐章中间大声鼓掌之类),就有有权利以自己的方式欣赏古典音乐。从这个角度而言,能在CD里面听到“叫好”的声音,也许正是国人欣赏古典音乐水平不断提高的表现,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