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从这里开始

全篇歌词和旋律都很华美,从中也能一窥之后创作灵感的源泉。SH第一张VOCAL的专辑,全曲一气呵成,没有雕琢之感。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SH,就是罗曼,而这张专辑更是发挥到极致。抛开设定,抛开情节,抛开考据,《Thanatos》单纯又美好。
死亡,一个深刻的哲学话题,在《Thanatos》中化成了封面的萝莉。从Revo往后的诸多地平线里可以看出他是个神话控,神话通常会把人类无法理解的事物化作人形,比如暴风雨、海、昼夜、死亡、命运、仇恨等,而这也是Revo所热衷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Moira》里,作为冥王,死神也出现过,只不过那个是为了捏他希腊神话,写作Θανατο,读作Thanatos(大概吧),本质上的创作出发点是一致的。不过《Moira》里的死神是旁观者,本作是主人公。《银色的马车》中把死亡拟人化的手法和《Moira》中《奴隶市场》的段子非常相似。
作为主人公的死神,通过介入幻想实现自我的存在,而幻想中的人物因此而死亡(庄周梦蝶的意味)。
如果死亡有意识,会思考些什么呢?
坏掉的人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月下补刀的是Thanatos。对死亡的渴求,对生之痛苦的解脱。须知人偶又是Thanatos自我的写照,因为死亡本身不死,除非世界归于虚无。
雪中的孩子,没能逃过死亡的命运,坐在银色的马车上举起冰冷火焰的是Thanatos。那是死亡留给生者的遗物——“失去”之悔恨。
在如沙漏般的星空,歌颂着生的美好的是Thanatos。坦然面对死亡,回首短暂的一生,找寻存在的意义,将死亡视为回归的气度,同时又相信着轮回转世,对生的留恋,这种矛盾的情感。沙粒和星空,类似《赤壁赋》的意境,很浪漫的一首。
在深海底的珊瑚城堡沉睡的是Thanatos。这首着重描绘死亡带来的消逝感和孤独感,但“他们一直都在等待,轮回将沙漏翻转的瞬间”以及海底城堡的结构又暗示了死亡只是尘封、总有一天还会复活的意味。
最后说说终曲,Thanatos的性格渐渐可见:
我无法坚强到为刹那而生
也无法麻木地去面对永恒
——被生与死,刹那和永恒所困扰。
一步步地向死亡行去的系统(System)
生命是不断生出幻想的装置(Device)
——为宿命而悲,为自由而鼓舞。
总体来说,这张专辑风格统一,A姐初亮相,少剧情重写意,不适合作为SH的传教入门之作,但是如果单听或者逆流还是不错的。
死亡,一个深刻的哲学话题,在《Thanatos》中化成了封面的萝莉。从Revo往后的诸多地平线里可以看出他是个神话控,神话通常会把人类无法理解的事物化作人形,比如暴风雨、海、昼夜、死亡、命运、仇恨等,而这也是Revo所热衷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Moira》里,作为冥王,死神也出现过,只不过那个是为了捏他希腊神话,写作Θανατο,读作Thanatos(大概吧),本质上的创作出发点是一致的。不过《Moira》里的死神是旁观者,本作是主人公。《银色的马车》中把死亡拟人化的手法和《Moira》中《奴隶市场》的段子非常相似。
作为主人公的死神,通过介入幻想实现自我的存在,而幻想中的人物因此而死亡(庄周梦蝶的意味)。
如果死亡有意识,会思考些什么呢?
坏掉的人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月下补刀的是Thanatos。对死亡的渴求,对生之痛苦的解脱。须知人偶又是Thanatos自我的写照,因为死亡本身不死,除非世界归于虚无。
雪中的孩子,没能逃过死亡的命运,坐在银色的马车上举起冰冷火焰的是Thanatos。那是死亡留给生者的遗物——“失去”之悔恨。
在如沙漏般的星空,歌颂着生的美好的是Thanatos。坦然面对死亡,回首短暂的一生,找寻存在的意义,将死亡视为回归的气度,同时又相信着轮回转世,对生的留恋,这种矛盾的情感。沙粒和星空,类似《赤壁赋》的意境,很浪漫的一首。
在深海底的珊瑚城堡沉睡的是Thanatos。这首着重描绘死亡带来的消逝感和孤独感,但“他们一直都在等待,轮回将沙漏翻转的瞬间”以及海底城堡的结构又暗示了死亡只是尘封、总有一天还会复活的意味。
最后说说终曲,Thanatos的性格渐渐可见:
我无法坚强到为刹那而生
也无法麻木地去面对永恒
——被生与死,刹那和永恒所困扰。
一步步地向死亡行去的系统(System)
生命是不断生出幻想的装置(Device)
——为宿命而悲,为自由而鼓舞。
总体来说,这张专辑风格统一,A姐初亮相,少剧情重写意,不适合作为SH的传教入门之作,但是如果单听或者逆流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