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摇不只冰岛玩得好
Kyte的介绍。
来自英国莱切斯特的5人后摇组合。这是他们的第一张同名专辑。Kyte成员包括Ben, Jamie, Nick, Scott and Tom.。这是他们的首张专辑被释的欧洲版(德国,奥地利,瑞士,比荷卢经济和斯堪的纳维亚) 8首歌曲。Kyte是一个氛围/电子乐队,创造了美好,旋律优美的音乐。如果您正在考虑与周围环境结合的电子一定会喜欢这些家伙,但如果是这样,你就可能听到他们了。
Kyte的表现远比我们预料的还要精彩和独到。
Kyte -《Kyte》专辑曲目:
01. Boundaries
02. Planet
03. Sunlight
04. Home
05. Ghosts
06. Secular Ventures
07. These Tales Of Our Stay
08. They Won't Sleep (Bonus Track)
这群来自英国Leicestershire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小伙子们的同名专辑还是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听他们的歌,很容易让人想起Sigur Ros,它使人想到的是那种音乐里流露出来平静和乐观,但从容摇动的声音和孤独的吉它声是如此克制,仿佛有一种危险的音乐气息消失在你身后的背景里。
当你听多了泛滥没有新意后摇并渐失兴趣时,时间总会磨平你的寂寞,在某日你不经意地,那么一把声音蹦出来温暖你的心房。Kyte是一支擅长于塑造氛围,以重复不断的和弦,低调的音乐手法,淡淡地勾勒出某个场景,像旧式的老相机,一点点地呈现他们的音乐画面。编曲基本结构不断地反覆,宛如印象派德彪西所演奏的《牧神午后》,充塞在空间里的是无穷的想像力。传递着疏离与孤单之感,一种万念俱灰的空无,却仍能从跳跃地音符里找到一个安慰所。
Factory Records的艺术设计负责人Peter Saville曾经说:“一张好的唱片封套,可以千言万语地道尽一切,也可以沉淀静默地什么都不说。”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有够犯贱地屡屡掉入了优美唱片封面所精心设计的好奇心陷阱里。而当我们看到Kyte同名专辑的黑白泼墨式飞鸟封面时,宿命似地失足坠落似乎已是难以避免。但我们却发现陷阱里没有深坑尖刺毒气流沙,而是被一种光采赫赫的白色所包围。
若要为来自英国列斯特的Kyte贴上传统分类的音乐标签,恐怕会让专家们伤透脑筋,贴撕之间留下的大量残胶只怕会让聆听音乐变得破碎失焦。于是我们跳过僵化制式的名词解析,直接进入写手最爱的话虎烂譬喻类比阶段。Kyte就像是行走设计产业的蒋氏贵族后裔,是个帅气的隔代遗传混血儿,二十年来摇滚优良的显性基因遗传到了他们身上转化成谦逊隐讳的自我特质,但却也让他们如此地与众不同,甚至带点异国气息。
例如我们感受到Giardini Di Miro后摇滚式流行化的缓慢优雅、银河五百流的迷濛铺陈、Maximilian Hecker的冰冷诗意,还有Sigur Ros的幻境呢喃,但这些气质却无法遮掩Kyte原本英伦面孔,像是Brain Eno派静谧细柔的发型、英摇旋律的可爱脸孔、花草吉他光亮铿锵的迷人眼神,以及电民谣清澈碎拍般不确定的微笑………。但幸好这张专辑只有七首歌而且我还有点良知,不然这种低级比喻将会无限地持续蔓延到世界末日。
虽然我已经过量地表达了此张迷你专辑难以形容的特别气质,但更难能可贵的却是它还展现了概念专辑才有的完整氛围,仿佛乍见黎明时分的第一道曙光,那种被柔和微光轻抚的苍白体会贯穿着一切,纵然在起承转合之际光芒逐渐变强但从未刺眼,如同〈Sunlight〉这首歌般,慢慢地把眼前的事物染成黑白阴影概念泼墨的抽象空间,也恰好呼应了Kyte的整体设计与形象。
尽管此张专辑并没有在英伦本岛得到许多镁光灯的关注,但却在日本与冰岛获得广泛的回响,或许西方世界还没有准备好要接受此种风格缤纷的迷人混血音乐,或许Kyte只是存在于小众乐迷之间避世的一抹浓荫。但不管如何,这四十分钟的聆听体验却已足够让我们感受那宛如置身于世界真相蒸发于海市蜃楼般的漂浮幻想。
摘自百度百科
来自英国莱切斯特的5人后摇组合。这是他们的第一张同名专辑。Kyte成员包括Ben, Jamie, Nick, Scott and Tom.。这是他们的首张专辑被释的欧洲版(德国,奥地利,瑞士,比荷卢经济和斯堪的纳维亚) 8首歌曲。Kyte是一个氛围/电子乐队,创造了美好,旋律优美的音乐。如果您正在考虑与周围环境结合的电子一定会喜欢这些家伙,但如果是这样,你就可能听到他们了。
Kyte的表现远比我们预料的还要精彩和独到。
Kyte -《Kyte》专辑曲目:
01. Boundaries
02. Planet
03. Sunlight
04. Home
05. Ghosts
06. Secular Ventures
07. These Tales Of Our Stay
08. They Won't Sleep (Bonus Track)
这群来自英国Leicestershire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小伙子们的同名专辑还是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听他们的歌,很容易让人想起Sigur Ros,它使人想到的是那种音乐里流露出来平静和乐观,但从容摇动的声音和孤独的吉它声是如此克制,仿佛有一种危险的音乐气息消失在你身后的背景里。
当你听多了泛滥没有新意后摇并渐失兴趣时,时间总会磨平你的寂寞,在某日你不经意地,那么一把声音蹦出来温暖你的心房。Kyte是一支擅长于塑造氛围,以重复不断的和弦,低调的音乐手法,淡淡地勾勒出某个场景,像旧式的老相机,一点点地呈现他们的音乐画面。编曲基本结构不断地反覆,宛如印象派德彪西所演奏的《牧神午后》,充塞在空间里的是无穷的想像力。传递着疏离与孤单之感,一种万念俱灰的空无,却仍能从跳跃地音符里找到一个安慰所。
Factory Records的艺术设计负责人Peter Saville曾经说:“一张好的唱片封套,可以千言万语地道尽一切,也可以沉淀静默地什么都不说。”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有够犯贱地屡屡掉入了优美唱片封面所精心设计的好奇心陷阱里。而当我们看到Kyte同名专辑的黑白泼墨式飞鸟封面时,宿命似地失足坠落似乎已是难以避免。但我们却发现陷阱里没有深坑尖刺毒气流沙,而是被一种光采赫赫的白色所包围。
若要为来自英国列斯特的Kyte贴上传统分类的音乐标签,恐怕会让专家们伤透脑筋,贴撕之间留下的大量残胶只怕会让聆听音乐变得破碎失焦。于是我们跳过僵化制式的名词解析,直接进入写手最爱的话虎烂譬喻类比阶段。Kyte就像是行走设计产业的蒋氏贵族后裔,是个帅气的隔代遗传混血儿,二十年来摇滚优良的显性基因遗传到了他们身上转化成谦逊隐讳的自我特质,但却也让他们如此地与众不同,甚至带点异国气息。
例如我们感受到Giardini Di Miro后摇滚式流行化的缓慢优雅、银河五百流的迷濛铺陈、Maximilian Hecker的冰冷诗意,还有Sigur Ros的幻境呢喃,但这些气质却无法遮掩Kyte原本英伦面孔,像是Brain Eno派静谧细柔的发型、英摇旋律的可爱脸孔、花草吉他光亮铿锵的迷人眼神,以及电民谣清澈碎拍般不确定的微笑………。但幸好这张专辑只有七首歌而且我还有点良知,不然这种低级比喻将会无限地持续蔓延到世界末日。
虽然我已经过量地表达了此张迷你专辑难以形容的特别气质,但更难能可贵的却是它还展现了概念专辑才有的完整氛围,仿佛乍见黎明时分的第一道曙光,那种被柔和微光轻抚的苍白体会贯穿着一切,纵然在起承转合之际光芒逐渐变强但从未刺眼,如同〈Sunlight〉这首歌般,慢慢地把眼前的事物染成黑白阴影概念泼墨的抽象空间,也恰好呼应了Kyte的整体设计与形象。
尽管此张专辑并没有在英伦本岛得到许多镁光灯的关注,但却在日本与冰岛获得广泛的回响,或许西方世界还没有准备好要接受此种风格缤纷的迷人混血音乐,或许Kyte只是存在于小众乐迷之间避世的一抹浓荫。但不管如何,这四十分钟的聆听体验却已足够让我们感受那宛如置身于世界真相蒸发于海市蜃楼般的漂浮幻想。
摘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