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碧夫人时间

正在搜V for Vendetta的资料时突然看到一个田馥甄Hebe翻唱《情歌》的视频,于是我就彻底跑题了,手贱贱的点开了田馥甄《Love!To Hebe》的演唱会,与其说是演唱会,倒不如说是一个中型party,一个爱唱歌的人给一群爱听歌的人用唱歌的形式聊了个大天儿。很小的舞台,一支简单的乐队。没有各种花哨和浮躁的成分,简单----各种简单,连田同学的衣服喝发型都简单到让人觉得必须得穿着睡衣泡着茶听才对得起这个听觉小饕餮。
开篇一首摇滚版《Love?》就轻易抓住了听众的耳膜神经,节奏层层向上,副歌是陈述,更像一声声追问。我想大多数人再听到那些个歌词时脑海里总会闪现几个自己熟悉又渐远的影子,有些被我们早已称为过客的家伙又再次被不经意被带来了,勾引回忆神马的最销魂了。
接下来一首爵士味十足的《come toghther》,一首经典小女生的《离岛》,唱完她说:我可以这样唱歌很幸运。场内一下就安静了,大家为什么安静了呢?是羡慕么?我是羡慕了,一个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的人并且可以这么幸福的一直做下去是幸运的,更重要的她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坚持自己的小理想,这个真的不卑微,不可笑。当另两个SHE忙着演个戏,拍个广告,结个婚的时候,她还在坚持唱自己的歌。接下来的一首To Hebe恰到好处的表达了她的想法-------她唱:总会有一首歌,唱清楚你的方向感。我想着大概就是她坚持她快乐的原因吧。
接下来是在网上被大家传烂了的《you are beautiful》和《cry me a river》,唱的有些民谣加另类,有人说田同学唱歌太慵懒,懒到把人都唱酥了,只想找个沙发让这些靡靡之音把自己给埋了算了。田同学的确还年轻,不经意间还是会露出一些些女生的嗲嗲音,但应该不影响听众对经典的理解。 每首歌经过不同的嘴唱出,都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次听《舞娘》都很欢乐,但田同学版的舞娘完全是另一种抒情和另类丰富的糅合,另一种淋漓尽致,不同的享受。灰常赞。
然后,然后就是深层情感的表达系---《情歌》,《我想我不会爱你》,如果说前面的《离岛》《To Hebe》是稚气未脱,那么这两首显然不是90的菜了,低沉的声线,把深刻的情感娓娓道来,没有歇斯底里,没有郁郁寡欢,轻松唱入听众心坎里,而且听的人也是轻松的,没有任何情感的强迫,耳朵和心丝毫没有被rape的感觉。最大化了对听众的尊重和允许听众自己领受歌曲含义的权利,完全没有某些歌以及某些歌手生硬表达给你,非要你接受什么的感觉。真的好歌是能让听的人静下来思考自己的,是可以让人在歌曲中共鸣的。强扭的瓜是矫情的瓜,是道德低下的瓜,是低级趣味的瓜,这话一点儿都不假。
安可,有人喊安可了,于是她唱到了《叶子》,钢琴婉转启动,允许我直白的表达一句:她的唱功确实很扎实,转音,声调几近完美。
最后一首《 Love!》她把自己都唱感动了,于是大家都动容了,全场陶醉其中,没人跟着哼唱,生怕自己的声音打扰到自己的耳朵。后来又被安可了两首,终于在《Ibelieve》中落幕。正场没有嘉宾,一套衣服,一把椅子,一张沙发,最重要的是一场饱满动听的演唱。
最后说下,这不是乐评,只是边听边写下想说的。人要独立,树要长大,花要绽放,蝶要破茧。 一把好嗓音,不是用来唱歌的,是用来倾诉的。 我们都是倾听者。
开篇一首摇滚版《Love?》就轻易抓住了听众的耳膜神经,节奏层层向上,副歌是陈述,更像一声声追问。我想大多数人再听到那些个歌词时脑海里总会闪现几个自己熟悉又渐远的影子,有些被我们早已称为过客的家伙又再次被不经意被带来了,勾引回忆神马的最销魂了。
接下来一首爵士味十足的《come toghther》,一首经典小女生的《离岛》,唱完她说:我可以这样唱歌很幸运。场内一下就安静了,大家为什么安静了呢?是羡慕么?我是羡慕了,一个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的人并且可以这么幸福的一直做下去是幸运的,更重要的她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坚持自己的小理想,这个真的不卑微,不可笑。当另两个SHE忙着演个戏,拍个广告,结个婚的时候,她还在坚持唱自己的歌。接下来的一首To Hebe恰到好处的表达了她的想法-------她唱:总会有一首歌,唱清楚你的方向感。我想着大概就是她坚持她快乐的原因吧。
接下来是在网上被大家传烂了的《you are beautiful》和《cry me a river》,唱的有些民谣加另类,有人说田同学唱歌太慵懒,懒到把人都唱酥了,只想找个沙发让这些靡靡之音把自己给埋了算了。田同学的确还年轻,不经意间还是会露出一些些女生的嗲嗲音,但应该不影响听众对经典的理解。 每首歌经过不同的嘴唱出,都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次听《舞娘》都很欢乐,但田同学版的舞娘完全是另一种抒情和另类丰富的糅合,另一种淋漓尽致,不同的享受。灰常赞。
然后,然后就是深层情感的表达系---《情歌》,《我想我不会爱你》,如果说前面的《离岛》《To Hebe》是稚气未脱,那么这两首显然不是90的菜了,低沉的声线,把深刻的情感娓娓道来,没有歇斯底里,没有郁郁寡欢,轻松唱入听众心坎里,而且听的人也是轻松的,没有任何情感的强迫,耳朵和心丝毫没有被rape的感觉。最大化了对听众的尊重和允许听众自己领受歌曲含义的权利,完全没有某些歌以及某些歌手生硬表达给你,非要你接受什么的感觉。真的好歌是能让听的人静下来思考自己的,是可以让人在歌曲中共鸣的。强扭的瓜是矫情的瓜,是道德低下的瓜,是低级趣味的瓜,这话一点儿都不假。
安可,有人喊安可了,于是她唱到了《叶子》,钢琴婉转启动,允许我直白的表达一句:她的唱功确实很扎实,转音,声调几近完美。
最后一首《 Love!》她把自己都唱感动了,于是大家都动容了,全场陶醉其中,没人跟着哼唱,生怕自己的声音打扰到自己的耳朵。后来又被安可了两首,终于在《Ibelieve》中落幕。正场没有嘉宾,一套衣服,一把椅子,一张沙发,最重要的是一场饱满动听的演唱。
最后说下,这不是乐评,只是边听边写下想说的。人要独立,树要长大,花要绽放,蝶要破茧。 一把好嗓音,不是用来唱歌的,是用来倾诉的。 我们都是倾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