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神叨叨的女青年

和很多人一样,最开始听魏如萱的时候她还是“娃娃”。虽然自然卷的歌我最喜欢的两首是奇哥的《蘑菇之歌》和《三十岁以后》,但是不可否认,娃娃的声音确实被我记住了。
之后,娃娃走了,魏如萱来了。在她还没正式发碟之前,《香格里拉》我听了很久,把歌词一点点抠出来。后来黄玠唱了,我却不是很喜欢。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有些歌曲,就是那些不那么完美的demo版本或者现场版本比较好听(插个嘴,比如丝袜小姐的《去旅行》和《下雨的垦丁》)。
后来魏如萱正式出碟了,声线和自然卷时期差别很大。她在找自己的路,自己心灵,以及自己适合和喜欢的东西之间的平衡。
急于突破以前的自己,而做很大的改变——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也有太多的人失败,不但没有突破,而变得被动、被“突破自己”给束缚了。
对她的自我探索之路我并没有放太多的关心,因为那厚厚的声音不是让我一听就喜欢的,并且觉得,无论怎样的她都会有受众。
直到这张专辑。
从编曲、歌曲的排序、参加创作的音乐人,每个环节都这么出色,而更加出色的是她对歌曲的演绎,让我感觉到“对了就是这样!”。声音,时而细腻时而疯狂,你不知道她下一步往哪里走,你只能跟着她走,让她带着你的耳朵游荡。听完的第一感觉是——这个神神叨叨到的女青年!!!!
我曾经很狭隘地对歌者有这样的评判法则:好的歌者,能够把别人的歌曲唱出自己的风格,或者,自己的歌曲有别人无法唱出的味道。通常,前者是对声音和情感极为到位的成熟型歌者而言的,比如陈奕迅,后者则多是属于创作型歌手,比如戴佩妮。而魏如萱,能够创作,能够演绎,稚气的声音和成熟的声音同时融合在她的声音,让人不经拍手叫好。
这次最爱的必然是李格弟作词的《勾引》。李格弟,或者说夏宇,她填词的歌曲有多么难唱明眼人一看便知。比如前两个月的《请你给我好一点的情敌》,唱的不到位就十分扫兴。诚然,这也和作曲有着极大的关系。张悬填曲的《请你给我好一点的情敌》十分恰当,但是太过张悬式风格,导致除了张悬别人唱不来。而陈建骐,将《勾引》谱出了鬼魅,迷离,同时又上口,一个个音符敲入人心。歌名恰如其分,勾引……夏宇的口白又为魏如萱精彩的演绎增加了旧电影一般的效果。感觉整个画面在以慢速播放,红唇,亮片短裙,大波浪的卷发,花了的妆,剥落的墙纸,一点点地在褪色。好像一个梦。
勾引
作词:李格弟
作曲:陈建骐
温软的是你的吻溶化是我的双唇
这样慢慢逼近我承认我正在勾引
难道不是正好
深陷的是我的躯体飞杨的是我的灵魂
如此互拥深吻让其他一切就存而不论
一根蜡烛两头烧
爱就好你爱就好
只要你爱就知道生命是多么慷慨
来就好你来就好
狂野颤栗混乱全部叫做现在
痛快很痛最最甜蜜处一阵惶恐
快乐很快深怕明天一切都要败坏
咏叹瞬间相爱的灿烂哪管天亮后都烟消云散
见好就收我不会想把存在变丑
爱过就走对余爱情我绝不是无赖
轻声细语赞美现在
是想不想要不是应不应该
口白:夏宇《排队付账》(根据网络版和《勾引》口白整理)
已经如此/已经这样/片面/中断/已经如此/来不及追出去了/即使追出去也不见了/不该这样/一定有更好的结局/这样的城市/每天都遇见人/今天一天搞错方向/弄错时间/一天都不对/他先付完账/他会在门口等我吗/好烂的一生/不是迟到/就是错过/好烂的一辈子/更烂的是追出去根本什么也没有/搞不清楚自己在这里这件笨事诶/这解释了为什么起不来/这解释了为什么睡不着/这解释了修辞学上的种种省略/难/道/大/家/要/一/起/笨/笨/地/垂/垂/老/去/当然有助于心灵启发/帮助成长/但是大家好像还不够激动/不够敌我分明/有什么意思如果面对一场球赛/大家一起排队买票造成连续性/有人要从中间插过/那人必须说对不起借过/排队付账这件事情/有人付完账就走了/不知道接着要付账的那人爱上他了/忽然腼腆起来/不进则退那一套/大家 一起老死在队伍里多好/当我们说及大家/我们必须假设我 们喜欢团体旅行这件事/虽然我/我只要这个人就好/他的购 物推车里状的东西/与我的里有所交集/那暗示了共同生活 的某种可能不是吗/这不美吗/我们在不同的公寓里吃同样的解冻食物/这不暗示了某些基本的人格倾向吗/这不美吗我们用一样的肥皂和肥皂盒子诶/这不美吗我们可以把公寓并在一起/我们的身体合在一起/使某些统计数字上升/又使某些统计数字下降/使某些政治立场更坚定/又使另一些政治立场更不坚定/这不美吗我们一起旅行/一起购物/只要一部手推车诶/这不美吗他为什么不爱我/就在超级市场门口/他不知道他可以改变某人命运这件事/他甚至不知道他也可以顺便改变自己的/一物与另一物的最大交集/为了就是发生/发生什么先不管/但是他付完账完全不见了/剩下我待在原地/世界因为他又要分成两半/那比较温柔/那比较被伤害的/那比较确定的/那比较能够得到救赎的/那自以为更能够爱的/那一半/那无疑/那就是属于我/我是这一半
魏如萱小姐,请你就这样的唱下去。神神叨叨的样子,我很喜欢。
之后,娃娃走了,魏如萱来了。在她还没正式发碟之前,《香格里拉》我听了很久,把歌词一点点抠出来。后来黄玠唱了,我却不是很喜欢。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有些歌曲,就是那些不那么完美的demo版本或者现场版本比较好听(插个嘴,比如丝袜小姐的《去旅行》和《下雨的垦丁》)。
后来魏如萱正式出碟了,声线和自然卷时期差别很大。她在找自己的路,自己心灵,以及自己适合和喜欢的东西之间的平衡。
急于突破以前的自己,而做很大的改变——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也有太多的人失败,不但没有突破,而变得被动、被“突破自己”给束缚了。
对她的自我探索之路我并没有放太多的关心,因为那厚厚的声音不是让我一听就喜欢的,并且觉得,无论怎样的她都会有受众。
直到这张专辑。
从编曲、歌曲的排序、参加创作的音乐人,每个环节都这么出色,而更加出色的是她对歌曲的演绎,让我感觉到“对了就是这样!”。声音,时而细腻时而疯狂,你不知道她下一步往哪里走,你只能跟着她走,让她带着你的耳朵游荡。听完的第一感觉是——这个神神叨叨到的女青年!!!!
我曾经很狭隘地对歌者有这样的评判法则:好的歌者,能够把别人的歌曲唱出自己的风格,或者,自己的歌曲有别人无法唱出的味道。通常,前者是对声音和情感极为到位的成熟型歌者而言的,比如陈奕迅,后者则多是属于创作型歌手,比如戴佩妮。而魏如萱,能够创作,能够演绎,稚气的声音和成熟的声音同时融合在她的声音,让人不经拍手叫好。
这次最爱的必然是李格弟作词的《勾引》。李格弟,或者说夏宇,她填词的歌曲有多么难唱明眼人一看便知。比如前两个月的《请你给我好一点的情敌》,唱的不到位就十分扫兴。诚然,这也和作曲有着极大的关系。张悬填曲的《请你给我好一点的情敌》十分恰当,但是太过张悬式风格,导致除了张悬别人唱不来。而陈建骐,将《勾引》谱出了鬼魅,迷离,同时又上口,一个个音符敲入人心。歌名恰如其分,勾引……夏宇的口白又为魏如萱精彩的演绎增加了旧电影一般的效果。感觉整个画面在以慢速播放,红唇,亮片短裙,大波浪的卷发,花了的妆,剥落的墙纸,一点点地在褪色。好像一个梦。
勾引
作词:李格弟
作曲:陈建骐
温软的是你的吻溶化是我的双唇
这样慢慢逼近我承认我正在勾引
难道不是正好
深陷的是我的躯体飞杨的是我的灵魂
如此互拥深吻让其他一切就存而不论
一根蜡烛两头烧
爱就好你爱就好
只要你爱就知道生命是多么慷慨
来就好你来就好
狂野颤栗混乱全部叫做现在
痛快很痛最最甜蜜处一阵惶恐
快乐很快深怕明天一切都要败坏
咏叹瞬间相爱的灿烂哪管天亮后都烟消云散
见好就收我不会想把存在变丑
爱过就走对余爱情我绝不是无赖
轻声细语赞美现在
是想不想要不是应不应该
口白:夏宇《排队付账》(根据网络版和《勾引》口白整理)
已经如此/已经这样/片面/中断/已经如此/来不及追出去了/即使追出去也不见了/不该这样/一定有更好的结局/这样的城市/每天都遇见人/今天一天搞错方向/弄错时间/一天都不对/他先付完账/他会在门口等我吗/好烂的一生/不是迟到/就是错过/好烂的一辈子/更烂的是追出去根本什么也没有/搞不清楚自己在这里这件笨事诶/这解释了为什么起不来/这解释了为什么睡不着/这解释了修辞学上的种种省略/难/道/大/家/要/一/起/笨/笨/地/垂/垂/老/去/当然有助于心灵启发/帮助成长/但是大家好像还不够激动/不够敌我分明/有什么意思如果面对一场球赛/大家一起排队买票造成连续性/有人要从中间插过/那人必须说对不起借过/排队付账这件事情/有人付完账就走了/不知道接着要付账的那人爱上他了/忽然腼腆起来/不进则退那一套/大家 一起老死在队伍里多好/当我们说及大家/我们必须假设我 们喜欢团体旅行这件事/虽然我/我只要这个人就好/他的购 物推车里状的东西/与我的里有所交集/那暗示了共同生活 的某种可能不是吗/这不美吗/我们在不同的公寓里吃同样的解冻食物/这不暗示了某些基本的人格倾向吗/这不美吗我们用一样的肥皂和肥皂盒子诶/这不美吗我们可以把公寓并在一起/我们的身体合在一起/使某些统计数字上升/又使某些统计数字下降/使某些政治立场更坚定/又使另一些政治立场更不坚定/这不美吗我们一起旅行/一起购物/只要一部手推车诶/这不美吗他为什么不爱我/就在超级市场门口/他不知道他可以改变某人命运这件事/他甚至不知道他也可以顺便改变自己的/一物与另一物的最大交集/为了就是发生/发生什么先不管/但是他付完账完全不见了/剩下我待在原地/世界因为他又要分成两半/那比较温柔/那比较被伤害的/那比较确定的/那比较能够得到救赎的/那自以为更能够爱的/那一半/那无疑/那就是属于我/我是这一半
魏如萱小姐,请你就这样的唱下去。神神叨叨的样子,我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