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威廉姆斯的琼斯式冒险
哈利·波菜(Harrybocai) / 文
自2008年的《夺宝奇兵:水晶头骨王国》(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以后,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这位近八旬的配乐大师在好莱坞的配乐圈子里消失了许久。这四年间,他忙着捣鼓自己的严肃音乐,充实着自己的音乐创作体验 ,还带着一票乐团在全美进行巡回演出,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再把时间推得更远一点,六年前,他凭借着《艺伎回忆录》(Memoirs of a Geisha)和《慕尼黑》(Munich)的配乐追平了时任二十世纪福克斯音乐总监的阿尔弗雷德•纽曼(Alfred Newman)的45次奥斯卡音乐奖项的提名记录。而在今年,约翰•威廉姆斯——这位驰骋好莱坞近六十年的作曲家将用《丁丁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intin)和《战马》(War Horse)这两部配乐与老搭档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的新作挑战这个记录,也正是因为这两部作品,成就了他们的第24、25次合作。如果除开《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里那段DNA小人的短片的话,那么《丁丁历险记》就是老爷子的第一部动画片配乐。同时,《丁丁历险记》里阿道克船长祖先的查理二世时代,也是威廉姆斯所涉及的最早的配乐背景,比《爱国者》(The Patriot)提前早差不多一百年,也算是弥补了他的作品在欧洲早期背景题材欠缺的遗憾。
《丁丁历险记》的配乐仍然延续了威廉姆斯一贯使用并擅长的多主题加变奏形式,其中可以找到很多威廉姆斯以往作品的创作技法和音乐构思,但绝对不是单调重复,相反却饱含着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技巧。
【精湛的主题设计】
约翰•威廉姆斯的配乐一向都是导演斯皮尔伯格津津乐道的,他多次强调威廉姆斯的音乐在他的影片里不仅存在着自己独立的角色,而且对于观众们来说,它还是一位用音乐展现故事的讲述者。整部《丁丁历险记》的配乐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对角色的刻画也精致到了骨子里。人物主题的打造全部是量身定做,体现了威廉姆斯的匠心之处。
丁丁主题的创作明显有着《夺宝奇兵》配乐的琼斯主题的影子(甚至包括后续的冒险部分),它们都是通过几个短乐句的组合并伴着一个上行的三连音作为收尾,随着影片片头欧洲爵士曲风的开场配乐的出现,丁丁主题在大键琴的演绎下,通过一个五音短句和六音短句的组合短暂的抛头露面,而在影片后期的配乐中丁丁主题大量出现,它们根据情节需要进行设置,弱化了旋律,加强了主题的情绪化效果。自从在《哈利•波特》系列里对海德薇一展身手后(该片配乐中著名的钢片琴独奏出的海德薇主题,Hedwig's Theme),对小动物们情有独钟的威廉姆斯自然而然的让小狗白雪成为了他的新创作对象,他根据白雪奔跑时的跳跃性节奏感创作了一段由钢琴作为主导的快速行进旋律,这段主题在影片中的效果比起丁丁主题来说更具独立性和可听性,于是威廉姆斯专门编配了一个以白雪主题为主线的交响组曲作为一个独立的音乐乐章呈现,并邀请华裔女钢琴家陈克兰(Gloria Cheng)担任其中的钢琴独奏部分。
所有主题中最有意思的还属傻瓜侦探杜邦杜庞(The Thompsons)主题,威廉姆斯运用两支单簧管缓慢浑厚的对答乐句塑造了这对傻乎乎的人物形象,黑色的西服和笨拙的体态正好与黑色粗大的单簧管的外观不谋而合。而阿道克船长(Captain Haddock)的主题则通过大号、单簧管、萨克斯、手风琴、木管乐器以及大乐队的反复演绎强调了他醉酒后的笨拙和喜剧形象,也更加强了音乐主题的戏剧性效果。独角兽号主题(The Unicorn)是威廉姆斯在本片中创作的最长的一段主题,通过钢琴的持续的单音伴奏引出萨克斯不安的长线条旋律很快地把观众带进了神秘主义的泥潭,神似《夺宝奇兵:水晶头骨王国》里他为苏联女特务创作的悬疑动机。
比起人们耳熟能详的,由Ray Parker,Jim Morgan和Tom Szczesniak三人合作的动画版配乐,威廉姆斯完全推翻了他们三人的音乐构架,虽然在极个别主题上的创作思路一致(比如杜邦杜庞主题)。而电影版配乐主题的创作风格也从威廉姆斯之前擅长的大编制、长旋律音乐主题过渡到以多乐器和短句式主题为主的音乐形态了,也为了让这些主题在正式的场景配乐中调用起来更加方便灵活。
【精彩的音乐配置】
前文提到过,威廉姆斯擅长使用多主题及其变奏的手段配置音画关系,听过他作品的人可能都知道,这一手法源自于瓦格纳歌剧的创作形式,通过赋予不同人物和事件的主题,再依照情节需要对主题做出不同风格的变奏进行填充使用。可惜的是,在如今的电影配乐中已经很少能够听到了,现在只有在像约翰•鲍威尔(John Powell),迈克尔•吉尔奇诺(Michael Giacchino)这样扎根传统配乐的作曲家们的作品里才能有幸一饱耳福。《丁丁历险记》中,这种手法被展现的淋漓尽致,体现了真正的大师级功力还有动画片配乐创作、真人剧情片配乐创作的极大不同。威廉姆斯把这些主题再创造后揉捏进场景配乐,通过音乐对角色传神的捕捉,再根据影片时间线将主题精准的呈现给观众,提高了角色的识别性。
配乐呈示了许多威廉姆斯不同的作品风貌,开场的2D投影动画根据丁丁历险记的《七个水晶球》改编,风格酷似2002年的《猫鼠游戏》(Catch Me If You Can),流畅的故事转换和剪辑伴着欧洲爵士曲调,俨然和《猫鼠游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段爵士小曲开场像极了他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里描写骑士公交(Knight Bus)的音乐桥段,以小编制的爵士乐队为主,用小号,萨克斯和大键琴轮番上阵演绎音乐主题,充满了浓郁的欧陆气息。而浪漫诙谐的华尔兹爵士也萦绕在影片以欧洲为主要场景的配乐中,尤其是以小偷希尔克(Mr. Silk)作为叙事对象的配乐里。当然,当米兰的夜莺(The Milanese Nightingale)降临巴格赫(Bagghar)的时候,威廉姆斯也很快的舒展出自己古典浪漫派的手笔,用小提琴和手风琴独奏出的浪漫旋律装点出高贵华丽的上流社会。漫画中,米兰的夜莺用《浮士德》里的《珠宝歌》(Air des bijoux)震碎了防弹玻璃,而影片里威廉姆斯则选用了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里著名的咏叹调《我要生活在幻梦里》(Je veux vivre),还将乔阿基诺•罗西尼(Gioachino Rossini)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Le Barbier de Séville)的一段管弦乐前奏安插在进场音乐里。随后紧跟着的是影片中一场最重要的追逐长戏,威廉姆斯将《我要生活在幻梦里》里那段相当和谐的主题旋律放在这段长镜头配乐的开场,衔接相当流畅,丁丁骑着摩托车的场景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夺宝奇兵》第三部里琼斯骑着摩托车与德国纳粹士兵飙车的那段《为摩托车和管弦乐而作的谐谑曲》(Scherzo for Motorcycle and Orchestra),还结合了像第二部《矿车追逐》(Mine Car Chase)里那段著名弦乐快速上下行滑音及《夺宝奇兵》其它追逐戏配乐的精华段落,再加上中途几次用木管乐器迸发出的搞笑桥段,全然动画版《夺宝奇兵》再现。
本片中最大的矛盾冲突就是阿道克船长和红色拉克姆(Red Rackhams)家族历史和现在的矛盾渊源。威廉姆斯为红色拉克姆创作了一个强有力的进行曲式短句主题。红色克拉姆主题和独角兽号主题一起构成了整个影片重头的海战场景和最后的吊车对决配乐,音乐以弦乐和木管乐器的颤音为背景,烘托出铜管乐器演奏的两个主题。而二人决斗则通过一段弦乐不停反复演绎出持续上行的主题来展现,这个决战主题虽然短小,但明显传承了好莱坞早期影片中所特有的双人对决质感,威廉姆斯将这段曲目进行扩充,编配了一段以《冒险继续》(The Adventure Continues)为题的终曲音乐。比起1991年的《虎克船长》(Hook)里如同舞台剧般的海战配乐,威廉姆斯在此次的海战场景里更偏向于情节的写实,但考虑到动画片的娱乐性,他合理的使用了两个富有旋律性的主题素材,再结合之前的丁丁主题让整场战斗更加戏剧化。
【总结】
好比斯皮尔伯格始终热衷于原始的胶片拍摄一样,威廉姆斯也坚持采用传统配乐手段进行电影音乐创作。虽然《丁丁历险记》在人声的录制上使用了合成效果采样,但这也是基于录音成本的考虑无伤大雅。整张唱片由威廉姆斯亲自监制,每段音乐经过编辑剔除了一些冗余的音乐段落,使曲目分配尽可能合理。而且威廉姆斯本人在创作时就特别注意每首乐曲整体结构的分布,因此每张原声唱片在制作时他都至少会创作一首独立用于音乐会演奏的组曲,这是如今绝大多数作曲家无法匹及的。
时隔四年,约翰•威廉姆斯依然宝刀不老,《丁丁历险记》的音乐在这位年近八十的老人笔下依旧充满了童真、勇气、力量,再现了三十年前《夺宝奇兵》式的配乐神话。正如斯皮尔伯格在唱片内页的那一句真情流露:“如果要给冒险二字赋予一个意义,那么它一定是‘约翰•威廉姆斯’!”
电影中的音乐:★★★★★
唱片中的音乐:★★★★★
整体评价:★★★★★
【声明:本文原载于《高保真音响》杂志11年12月号,未经作者书面允许,严禁组织和个人擅自转载,摘录,抄袭,篡改本文,违者必究!!】
http://moviescore.blog.163.com/blog/static/18095810120111130056992/
自2008年的《夺宝奇兵:水晶头骨王国》(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以后,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这位近八旬的配乐大师在好莱坞的配乐圈子里消失了许久。这四年间,他忙着捣鼓自己的严肃音乐,充实着自己的音乐创作体验 ,还带着一票乐团在全美进行巡回演出,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再把时间推得更远一点,六年前,他凭借着《艺伎回忆录》(Memoirs of a Geisha)和《慕尼黑》(Munich)的配乐追平了时任二十世纪福克斯音乐总监的阿尔弗雷德•纽曼(Alfred Newman)的45次奥斯卡音乐奖项的提名记录。而在今年,约翰•威廉姆斯——这位驰骋好莱坞近六十年的作曲家将用《丁丁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intin)和《战马》(War Horse)这两部配乐与老搭档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的新作挑战这个记录,也正是因为这两部作品,成就了他们的第24、25次合作。如果除开《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里那段DNA小人的短片的话,那么《丁丁历险记》就是老爷子的第一部动画片配乐。同时,《丁丁历险记》里阿道克船长祖先的查理二世时代,也是威廉姆斯所涉及的最早的配乐背景,比《爱国者》(The Patriot)提前早差不多一百年,也算是弥补了他的作品在欧洲早期背景题材欠缺的遗憾。
《丁丁历险记》的配乐仍然延续了威廉姆斯一贯使用并擅长的多主题加变奏形式,其中可以找到很多威廉姆斯以往作品的创作技法和音乐构思,但绝对不是单调重复,相反却饱含着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技巧。
【精湛的主题设计】
约翰•威廉姆斯的配乐一向都是导演斯皮尔伯格津津乐道的,他多次强调威廉姆斯的音乐在他的影片里不仅存在着自己独立的角色,而且对于观众们来说,它还是一位用音乐展现故事的讲述者。整部《丁丁历险记》的配乐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对角色的刻画也精致到了骨子里。人物主题的打造全部是量身定做,体现了威廉姆斯的匠心之处。
丁丁主题的创作明显有着《夺宝奇兵》配乐的琼斯主题的影子(甚至包括后续的冒险部分),它们都是通过几个短乐句的组合并伴着一个上行的三连音作为收尾,随着影片片头欧洲爵士曲风的开场配乐的出现,丁丁主题在大键琴的演绎下,通过一个五音短句和六音短句的组合短暂的抛头露面,而在影片后期的配乐中丁丁主题大量出现,它们根据情节需要进行设置,弱化了旋律,加强了主题的情绪化效果。自从在《哈利•波特》系列里对海德薇一展身手后(该片配乐中著名的钢片琴独奏出的海德薇主题,Hedwig's Theme),对小动物们情有独钟的威廉姆斯自然而然的让小狗白雪成为了他的新创作对象,他根据白雪奔跑时的跳跃性节奏感创作了一段由钢琴作为主导的快速行进旋律,这段主题在影片中的效果比起丁丁主题来说更具独立性和可听性,于是威廉姆斯专门编配了一个以白雪主题为主线的交响组曲作为一个独立的音乐乐章呈现,并邀请华裔女钢琴家陈克兰(Gloria Cheng)担任其中的钢琴独奏部分。
所有主题中最有意思的还属傻瓜侦探杜邦杜庞(The Thompsons)主题,威廉姆斯运用两支单簧管缓慢浑厚的对答乐句塑造了这对傻乎乎的人物形象,黑色的西服和笨拙的体态正好与黑色粗大的单簧管的外观不谋而合。而阿道克船长(Captain Haddock)的主题则通过大号、单簧管、萨克斯、手风琴、木管乐器以及大乐队的反复演绎强调了他醉酒后的笨拙和喜剧形象,也更加强了音乐主题的戏剧性效果。独角兽号主题(The Unicorn)是威廉姆斯在本片中创作的最长的一段主题,通过钢琴的持续的单音伴奏引出萨克斯不安的长线条旋律很快地把观众带进了神秘主义的泥潭,神似《夺宝奇兵:水晶头骨王国》里他为苏联女特务创作的悬疑动机。
比起人们耳熟能详的,由Ray Parker,Jim Morgan和Tom Szczesniak三人合作的动画版配乐,威廉姆斯完全推翻了他们三人的音乐构架,虽然在极个别主题上的创作思路一致(比如杜邦杜庞主题)。而电影版配乐主题的创作风格也从威廉姆斯之前擅长的大编制、长旋律音乐主题过渡到以多乐器和短句式主题为主的音乐形态了,也为了让这些主题在正式的场景配乐中调用起来更加方便灵活。
【精彩的音乐配置】
前文提到过,威廉姆斯擅长使用多主题及其变奏的手段配置音画关系,听过他作品的人可能都知道,这一手法源自于瓦格纳歌剧的创作形式,通过赋予不同人物和事件的主题,再依照情节需要对主题做出不同风格的变奏进行填充使用。可惜的是,在如今的电影配乐中已经很少能够听到了,现在只有在像约翰•鲍威尔(John Powell),迈克尔•吉尔奇诺(Michael Giacchino)这样扎根传统配乐的作曲家们的作品里才能有幸一饱耳福。《丁丁历险记》中,这种手法被展现的淋漓尽致,体现了真正的大师级功力还有动画片配乐创作、真人剧情片配乐创作的极大不同。威廉姆斯把这些主题再创造后揉捏进场景配乐,通过音乐对角色传神的捕捉,再根据影片时间线将主题精准的呈现给观众,提高了角色的识别性。
配乐呈示了许多威廉姆斯不同的作品风貌,开场的2D投影动画根据丁丁历险记的《七个水晶球》改编,风格酷似2002年的《猫鼠游戏》(Catch Me If You Can),流畅的故事转换和剪辑伴着欧洲爵士曲调,俨然和《猫鼠游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段爵士小曲开场像极了他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里描写骑士公交(Knight Bus)的音乐桥段,以小编制的爵士乐队为主,用小号,萨克斯和大键琴轮番上阵演绎音乐主题,充满了浓郁的欧陆气息。而浪漫诙谐的华尔兹爵士也萦绕在影片以欧洲为主要场景的配乐中,尤其是以小偷希尔克(Mr. Silk)作为叙事对象的配乐里。当然,当米兰的夜莺(The Milanese Nightingale)降临巴格赫(Bagghar)的时候,威廉姆斯也很快的舒展出自己古典浪漫派的手笔,用小提琴和手风琴独奏出的浪漫旋律装点出高贵华丽的上流社会。漫画中,米兰的夜莺用《浮士德》里的《珠宝歌》(Air des bijoux)震碎了防弹玻璃,而影片里威廉姆斯则选用了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里著名的咏叹调《我要生活在幻梦里》(Je veux vivre),还将乔阿基诺•罗西尼(Gioachino Rossini)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Le Barbier de Séville)的一段管弦乐前奏安插在进场音乐里。随后紧跟着的是影片中一场最重要的追逐长戏,威廉姆斯将《我要生活在幻梦里》里那段相当和谐的主题旋律放在这段长镜头配乐的开场,衔接相当流畅,丁丁骑着摩托车的场景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夺宝奇兵》第三部里琼斯骑着摩托车与德国纳粹士兵飙车的那段《为摩托车和管弦乐而作的谐谑曲》(Scherzo for Motorcycle and Orchestra),还结合了像第二部《矿车追逐》(Mine Car Chase)里那段著名弦乐快速上下行滑音及《夺宝奇兵》其它追逐戏配乐的精华段落,再加上中途几次用木管乐器迸发出的搞笑桥段,全然动画版《夺宝奇兵》再现。
本片中最大的矛盾冲突就是阿道克船长和红色拉克姆(Red Rackhams)家族历史和现在的矛盾渊源。威廉姆斯为红色拉克姆创作了一个强有力的进行曲式短句主题。红色克拉姆主题和独角兽号主题一起构成了整个影片重头的海战场景和最后的吊车对决配乐,音乐以弦乐和木管乐器的颤音为背景,烘托出铜管乐器演奏的两个主题。而二人决斗则通过一段弦乐不停反复演绎出持续上行的主题来展现,这个决战主题虽然短小,但明显传承了好莱坞早期影片中所特有的双人对决质感,威廉姆斯将这段曲目进行扩充,编配了一段以《冒险继续》(The Adventure Continues)为题的终曲音乐。比起1991年的《虎克船长》(Hook)里如同舞台剧般的海战配乐,威廉姆斯在此次的海战场景里更偏向于情节的写实,但考虑到动画片的娱乐性,他合理的使用了两个富有旋律性的主题素材,再结合之前的丁丁主题让整场战斗更加戏剧化。
【总结】
好比斯皮尔伯格始终热衷于原始的胶片拍摄一样,威廉姆斯也坚持采用传统配乐手段进行电影音乐创作。虽然《丁丁历险记》在人声的录制上使用了合成效果采样,但这也是基于录音成本的考虑无伤大雅。整张唱片由威廉姆斯亲自监制,每段音乐经过编辑剔除了一些冗余的音乐段落,使曲目分配尽可能合理。而且威廉姆斯本人在创作时就特别注意每首乐曲整体结构的分布,因此每张原声唱片在制作时他都至少会创作一首独立用于音乐会演奏的组曲,这是如今绝大多数作曲家无法匹及的。
时隔四年,约翰•威廉姆斯依然宝刀不老,《丁丁历险记》的音乐在这位年近八十的老人笔下依旧充满了童真、勇气、力量,再现了三十年前《夺宝奇兵》式的配乐神话。正如斯皮尔伯格在唱片内页的那一句真情流露:“如果要给冒险二字赋予一个意义,那么它一定是‘约翰•威廉姆斯’!”
电影中的音乐:★★★★★
唱片中的音乐:★★★★★
整体评价:★★★★★
【声明:本文原载于《高保真音响》杂志11年12月号,未经作者书面允许,严禁组织和个人擅自转载,摘录,抄袭,篡改本文,违者必究!!】
http://moviescore.blog.163.com/blog/static/18095810120111130056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