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O主导的华山论剑
很多人应该都很喜欢大卡司大制作的玩意,无论是电影还是专辑,这大概同人的心理活动有关,我也不能免俗,一般看到某位歌手的专辑制作阵容大牌云集我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眼巴巴的期待这张专辑早日问世。可惜往往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因为越大牌越知名的创作人创作的作品都有其自己显著的特点,有时鲜明的过了头,换做其他歌手来演唱就有可能引火烧身。
这张《天生地梦》云集的大牌足以震惊任何一个略资深点的港乐迷,为了方便大家及时了解,我就在这里把制作阵容里那些大牌的名字给打出来吧:
01《生死疲劳》:曲/徐继宗,词/林夕,编/监制:王双骏
02《颠倒梦想》:曲/冯颖琪,词/林夕,编/监制:何秉舜
03《弱水三千》:曲/冯颖琪,词/林夕,编:张亚东,监制:Jerald
04《True Romance》:曲/周国贤,词/周耀辉,编:恭硕良,监制:于逸尧
05《Dancing with the devil》:曲/伍乐城,词/周耀辉,编/监制:伍乐城
06《Never said goodbye》:曲/张继聪,词/周耀辉,编:黄贯中,监制:金培达
看到这些星光熠熠的名字,你有没有被闪花眼?其中Juno自己也参与了每首歌的制作。强大优质的制作班底固然是这张EP的一大噱头,但是这张EP值得大书特书的远不止于此。
首先,从专辑曲目来入手,专辑六首歌,前三首作词均是林夕,并且是林夕自己极为用心和得意的“生死三部曲”,他之前在接受采访时也说了,在写这三首歌词之前已经预料到不会红,但Juno就交代他让他放心写无所谓。好,这里来打岔一下说说Juno之所以让我敬佩的地方正在于此。他是一个有想法有自己追求的人,的确有人说他有钱可以砸钱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他不在乎赚不赚钱。没错,我承认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请你这样想,他有钱但他为啥一定要玩音乐呢?所以我认为,他在音乐上还是很有自己的想法的,并且想通过自己的亲力亲为来实践。而且他每张专辑总能造出那么一两个让人激动的地方,创意无穷也是他的杀手锏之一。
好,话题拉回这张专辑,我们可以接着讨论这张专辑的卖点以及创意所在,上文交代完了林夕填词的部分,接下来的三首歌是由周耀辉包办的全英文歌名的“画眉三部曲”,从这架构上就能嗅出林周二人分庭抗礼一较高下的气息。而这恰恰就是本张EP吸引人的第二个地方——两大顶尖填词人的面对面交锋。这样的剑拔弩张还能从专辑的设计上看出,歌词纸上分别写着“林夕”和“周耀辉”的名字分据CD左右,既可看成是在对垒也可看成在护法。如此特别的细节构思正是其最迷人之处、
林周二人的交手是一条明线,鉴于六首歌词首首都太过经典,用语言无法完全点评出其中的精髓,我就不在此献丑了,读者可自行一听便知。林周的交锋结果可谓互有胜负不分伯仲,因此也使得整张专辑的歌词水平达到了巅峰级别。
港乐一向重词轻曲,更何况是歌词如此高水准的专辑,会不会造成只能读不能听的窘境呢?答案是否定的。麦浚龙在诸位大师的指点牵引下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能摇滚能抒情还能玩电音,虽然说编曲加成的因素十分明显,Juno演绎上的那份收放自如也是有目共睹。诸位大师级创作人个个不甘人后使出浑身解数奉献自己做好的作品,最终烹饪出这道无比丰盛的佳肴,这里众人的论剑是条暗线。最终效果是,EP中每个部分的三首歌都是一脉相承一气呵成的,没有丝毫的停滞感。两个部分的交接也十分自然。虽然六首歌都很经典,本人也要特别推荐女声听来相当顺耳的《弱水三千》以及黄贯中加身的《Never said goodbye》,作为两个部分的压轴曲目,让人不得不竖起大拇指赞叹。
说了这么多,最后我想再总结下,可以使用大家都很喜欢在评论时引用的历史地位作结。这张EP我个人认为可以与《Crossover》相比肩。《天生地梦》在企划、设计、歌曲安排、歌曲质量等各个环节上绽放出来的光彩,都注定了它会成为被乐迷和历史铭记的一张经典EP。
这张《天生地梦》云集的大牌足以震惊任何一个略资深点的港乐迷,为了方便大家及时了解,我就在这里把制作阵容里那些大牌的名字给打出来吧:
01《生死疲劳》:曲/徐继宗,词/林夕,编/监制:王双骏
02《颠倒梦想》:曲/冯颖琪,词/林夕,编/监制:何秉舜
03《弱水三千》:曲/冯颖琪,词/林夕,编:张亚东,监制:Jerald
04《True Romance》:曲/周国贤,词/周耀辉,编:恭硕良,监制:于逸尧
05《Dancing with the devil》:曲/伍乐城,词/周耀辉,编/监制:伍乐城
06《Never said goodbye》:曲/张继聪,词/周耀辉,编:黄贯中,监制:金培达
看到这些星光熠熠的名字,你有没有被闪花眼?其中Juno自己也参与了每首歌的制作。强大优质的制作班底固然是这张EP的一大噱头,但是这张EP值得大书特书的远不止于此。
首先,从专辑曲目来入手,专辑六首歌,前三首作词均是林夕,并且是林夕自己极为用心和得意的“生死三部曲”,他之前在接受采访时也说了,在写这三首歌词之前已经预料到不会红,但Juno就交代他让他放心写无所谓。好,这里来打岔一下说说Juno之所以让我敬佩的地方正在于此。他是一个有想法有自己追求的人,的确有人说他有钱可以砸钱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他不在乎赚不赚钱。没错,我承认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请你这样想,他有钱但他为啥一定要玩音乐呢?所以我认为,他在音乐上还是很有自己的想法的,并且想通过自己的亲力亲为来实践。而且他每张专辑总能造出那么一两个让人激动的地方,创意无穷也是他的杀手锏之一。
好,话题拉回这张专辑,我们可以接着讨论这张专辑的卖点以及创意所在,上文交代完了林夕填词的部分,接下来的三首歌是由周耀辉包办的全英文歌名的“画眉三部曲”,从这架构上就能嗅出林周二人分庭抗礼一较高下的气息。而这恰恰就是本张EP吸引人的第二个地方——两大顶尖填词人的面对面交锋。这样的剑拔弩张还能从专辑的设计上看出,歌词纸上分别写着“林夕”和“周耀辉”的名字分据CD左右,既可看成是在对垒也可看成在护法。如此特别的细节构思正是其最迷人之处、
林周二人的交手是一条明线,鉴于六首歌词首首都太过经典,用语言无法完全点评出其中的精髓,我就不在此献丑了,读者可自行一听便知。林周的交锋结果可谓互有胜负不分伯仲,因此也使得整张专辑的歌词水平达到了巅峰级别。
港乐一向重词轻曲,更何况是歌词如此高水准的专辑,会不会造成只能读不能听的窘境呢?答案是否定的。麦浚龙在诸位大师的指点牵引下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能摇滚能抒情还能玩电音,虽然说编曲加成的因素十分明显,Juno演绎上的那份收放自如也是有目共睹。诸位大师级创作人个个不甘人后使出浑身解数奉献自己做好的作品,最终烹饪出这道无比丰盛的佳肴,这里众人的论剑是条暗线。最终效果是,EP中每个部分的三首歌都是一脉相承一气呵成的,没有丝毫的停滞感。两个部分的交接也十分自然。虽然六首歌都很经典,本人也要特别推荐女声听来相当顺耳的《弱水三千》以及黄贯中加身的《Never said goodbye》,作为两个部分的压轴曲目,让人不得不竖起大拇指赞叹。
说了这么多,最后我想再总结下,可以使用大家都很喜欢在评论时引用的历史地位作结。这张EP我个人认为可以与《Crossover》相比肩。《天生地梦》在企划、设计、歌曲安排、歌曲质量等各个环节上绽放出来的光彩,都注定了它会成为被乐迷和历史铭记的一张经典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