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生歌姬”沦为KTV歌姬
从来没有人质疑A-Lin的唱功,出道就有天后Amei的力荐,五年中一路顶着“天生歌姬”的名头,金曲奖默默陪坐三年,并且在去年凭借《歌姬魅影》的表演向众人展示了她完美的Live功力。
有人觉得A-Lin是生不逢时,没有赶上华语唱片的黄金年代,要是倒回去十年,凭她的实力,说不定今日已经是第二个张惠妹。但现实是,无论什么时候,都有红不起来的唱将,戴爱玲、杨培安、霍经伦、No Name…… 如此之类,比比皆是。
A-Lin和上面这些歌手比起来,其实还算是很有知名度的。但是,她的这种知名度,从一开始就被放置在很尴尬的境地之中。出道的时候,因为唱法声音和张惠妹太过接近,又有Amei的力挺,大家也习惯叫她“小Amei”,可惜的是张惠妹一直在自我挑战,越来越难以超越,她可以变身阿密特然后再顺理成章的变回来,A-Lin还只是A-Lin而已。
发行第二张专辑,定名为《天生歌姬》,爱贝克斯这招有意无意的自封头衔倒也慢慢被大家所默认了。只是,A-Lin本人似乎没有比“天生歌姬”这个名号更被人认可的特色。说起来,A-Lin也并没有像很多实力唱将那样,有歌红人不红的问题。她有不少代表作。从刚出道时的《失恋无罪》《爱,请问怎么走》到上一张的《给我一个理由忘记》都有很高的传唱度。传唱情歌加上金曲奖的一再提名,也让很多人认识到,台湾有这么一位很会唱歌的女歌手,叫做黄丽玲。但大众对她最多的评价,也只是声音很好听,很会唱,如此而已。要说情歌动人,大家第一反应是梁静茹,要说大气气场,张惠妹首当其冲,要说才华横溢,蔡健雅当仁不让。或许正因为如此,她年复一年的在金曲奖上陪坐,陪到今年这一张,也许连陪坐的机会都没有了。
唱片公司对她的定位以及她自身综合能力的限制,共同导致了现在这样略显尴尬的局面。从出道至今,A-Lin保持着每年一张唱片的速度,雷打不动的选在年底发行,似乎是专程为了赶金曲奖的进度,借着金曲奖的契机多卖几张唱片。这也无可厚非,在这个需要曝光度的歌坛,像A-Lin这样专心唱歌的歌手,除了金曲奖这样的音乐大事件,也真的很难再有什么更好的话题来维持人气。一年一张唱片,是标准的商业流水线唱片的速度,这样的速度,也确实很难在一张专辑收到很多好歌,由于唱片公司本身财力和资源上的问题,即使从专辑的制作名单上,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对A-Lin的期待和重视,但终究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势必会有很多让人失望的地方。
这张《我们会更好的》,整体延续了一直以来A-Lin专辑中洋溢的温暖疗伤系的风格。用了Intro、Interlude和Outro三段音乐,将专辑划分为三个部分,似乎是在区分当下的自己和以后的自己,用《每一个我》做结,表达一路前行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和之前的专辑比起来,可以看出这一次在收歌和排序上的用心。专辑也有意削减了抒情作品的比重,用流行摇滚为主轴的曲风贯穿,来传达更向上的力量,《大大的拥抱》的陪伴,《无路可退》的勇敢,《算了吧》中的任性和小脾气。《乖》当中豁出去的High咖范,都有让人将烦恼抛在脑后的效用。
但这张唱片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作品质量上,抒情歌大都跳不出你和我的小格局,快歌中A-Lin自己创作的《1828》尽兴有余,内容着实有些苍白。最值得推荐的一首歌还是姚若龙老师的作品《不是不满足》,一如老师之前的很多作品,这首歌,也是从爱情中一些小细节,小情绪归结到爱情里的信任、责任、知足等要素。这样的歌词,在起伏颇大的优美旋律中流动,不仅能从整个曲式的起承转合中感受A-Lin对一首歌的掌控度,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被她感动的同时,也从这些歌词里得到了深刻的领悟。
没有好的作品,“天生歌姬”也只能像现在一样,用她的歌,在KTV里陪伴那些受伤的人。或许,她可以尝试放慢脚步,多花一些时间收一些视野更宽的好歌,将这些歌做一个更好的整合,以她的实力,如果有更好的作品和更精确的整体定位,即使没有“天生歌姬”的头衔,相信也一定会更好的。
推荐曲目:《不是不满足》《无路可退》《我们会更好的》
专辑评分:3.5/5
文:乐旻
腾讯音乐稿件,谢绝转载:http://t.qq.com/p/t/105078058986118
有人觉得A-Lin是生不逢时,没有赶上华语唱片的黄金年代,要是倒回去十年,凭她的实力,说不定今日已经是第二个张惠妹。但现实是,无论什么时候,都有红不起来的唱将,戴爱玲、杨培安、霍经伦、No Name…… 如此之类,比比皆是。
A-Lin和上面这些歌手比起来,其实还算是很有知名度的。但是,她的这种知名度,从一开始就被放置在很尴尬的境地之中。出道的时候,因为唱法声音和张惠妹太过接近,又有Amei的力挺,大家也习惯叫她“小Amei”,可惜的是张惠妹一直在自我挑战,越来越难以超越,她可以变身阿密特然后再顺理成章的变回来,A-Lin还只是A-Lin而已。
发行第二张专辑,定名为《天生歌姬》,爱贝克斯这招有意无意的自封头衔倒也慢慢被大家所默认了。只是,A-Lin本人似乎没有比“天生歌姬”这个名号更被人认可的特色。说起来,A-Lin也并没有像很多实力唱将那样,有歌红人不红的问题。她有不少代表作。从刚出道时的《失恋无罪》《爱,请问怎么走》到上一张的《给我一个理由忘记》都有很高的传唱度。传唱情歌加上金曲奖的一再提名,也让很多人认识到,台湾有这么一位很会唱歌的女歌手,叫做黄丽玲。但大众对她最多的评价,也只是声音很好听,很会唱,如此而已。要说情歌动人,大家第一反应是梁静茹,要说大气气场,张惠妹首当其冲,要说才华横溢,蔡健雅当仁不让。或许正因为如此,她年复一年的在金曲奖上陪坐,陪到今年这一张,也许连陪坐的机会都没有了。
唱片公司对她的定位以及她自身综合能力的限制,共同导致了现在这样略显尴尬的局面。从出道至今,A-Lin保持着每年一张唱片的速度,雷打不动的选在年底发行,似乎是专程为了赶金曲奖的进度,借着金曲奖的契机多卖几张唱片。这也无可厚非,在这个需要曝光度的歌坛,像A-Lin这样专心唱歌的歌手,除了金曲奖这样的音乐大事件,也真的很难再有什么更好的话题来维持人气。一年一张唱片,是标准的商业流水线唱片的速度,这样的速度,也确实很难在一张专辑收到很多好歌,由于唱片公司本身财力和资源上的问题,即使从专辑的制作名单上,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对A-Lin的期待和重视,但终究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势必会有很多让人失望的地方。
这张《我们会更好的》,整体延续了一直以来A-Lin专辑中洋溢的温暖疗伤系的风格。用了Intro、Interlude和Outro三段音乐,将专辑划分为三个部分,似乎是在区分当下的自己和以后的自己,用《每一个我》做结,表达一路前行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和之前的专辑比起来,可以看出这一次在收歌和排序上的用心。专辑也有意削减了抒情作品的比重,用流行摇滚为主轴的曲风贯穿,来传达更向上的力量,《大大的拥抱》的陪伴,《无路可退》的勇敢,《算了吧》中的任性和小脾气。《乖》当中豁出去的High咖范,都有让人将烦恼抛在脑后的效用。
但这张唱片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作品质量上,抒情歌大都跳不出你和我的小格局,快歌中A-Lin自己创作的《1828》尽兴有余,内容着实有些苍白。最值得推荐的一首歌还是姚若龙老师的作品《不是不满足》,一如老师之前的很多作品,这首歌,也是从爱情中一些小细节,小情绪归结到爱情里的信任、责任、知足等要素。这样的歌词,在起伏颇大的优美旋律中流动,不仅能从整个曲式的起承转合中感受A-Lin对一首歌的掌控度,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被她感动的同时,也从这些歌词里得到了深刻的领悟。
没有好的作品,“天生歌姬”也只能像现在一样,用她的歌,在KTV里陪伴那些受伤的人。或许,她可以尝试放慢脚步,多花一些时间收一些视野更宽的好歌,将这些歌做一个更好的整合,以她的实力,如果有更好的作品和更精确的整体定位,即使没有“天生歌姬”的头衔,相信也一定会更好的。
推荐曲目:《不是不满足》《无路可退》《我们会更好的》
专辑评分:3.5/5
文:乐旻
腾讯音乐稿件,谢绝转载:http://t.qq.com/p/t/10507805898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