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这躯壳游天地前进或决意隐居
The Songbird Anthology 很直白的名字—— 女歌手的精选集。
发行的日期是十月底 跟水•百合的个唱时间差不多。很遗憾的是没能去香港看上一场她的演唱会。
原来这已经是她的第十张碟。不过国内还是没有上市 据说是因为末日这首歌。只能上淘宝买港版。我想起08年年初的时候第一次买她的专辑——《首张国语创作专辑》。仍然是直白的专辑名。寝室桌子上唯一的一张碟 每当心情浮躁的时候听这张碟真的会平静下来。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她的声音是因为《我真的受伤了》 包括我自己。我自问不是一个称职的歌迷 对她的了解少之又少。记得几年前翻看夕爷百度百科上的资料看到的一段话:“林夕亦不讳言自己偏爱王菲和杨千嬅。他曾说跟王菲是“无名份的夫妻”,又说自从听过杨千嬅唱《再见二丁目》后,觉得后者唱得太好,所以决定以后都给她最好的,更用“自己的一块肉”来形容跟杨千嬅的关系。他亦曾在一访问中说过写给王菲及杨千嬅的歌词只是锦上添花,写给王菀之的歌词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而他最想拯救的歌手就是王菀之。”
百度百科上她的资料已经很久没有人更新过 像是被遗忘了一样。或者说 在现在的乐坛上 她成为不了那种万众瞩目的人。
在豆瓣上的林夕小组看到大家讨论水百合这首歌的歌词。有人说:王菀之这首歌的曲子这样子,看来她已经不考虑受众的问题了。
我觉得 欣赏她的自然会坚定不移 她坚持做自己的音乐就已经是对歌迷最大的讨好了。听众固定了下来之后 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特别大的变化了。比如像我这样的听众。
回归正题 说一说这张精选集。
DISC 1 第一首就是末日的前1'30"。相对于原版的来说 这首更让我泪流满面。关于这张专辑为什么不能在内地市场见到的原因 一直都没有官方的答案吧 我也找不到些关于这张专辑的特别多的消息。下周回家下单把港版买回来。听说在水•百合 很多人都被这首歌感动哭了。
第二首 最好的。来自cinema of love。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觉得不怎么入耳。多听几次的时候总是会想画意。“花 开到绝谷下 问世间哪一个知曾盛开吧” 和 画意里面的 “你 听过梵高吧 值几多百”仿佛忽然之间就微妙地共鸣了起来。听这些歌的时候恍恍惚惚地像在读一些诗歌一样:怀才不遇之类。不过最好的相对于画意来说 渲染出来的气氛更为浓烈些 似乎掺入了更多的愤怒情绪。
DISC 1 最后一首是最为经典的了吧——我真的受伤了。其实整个DISC 1 真是自己高三听了一年的大部分曲子。个人感觉选曲还是选得比较有代表性的。
DISC 2 第一首是水•百合。对莫奈不是十分了解 特意去找了一下资料。盛名之下如何自处 我相信这个答案谁也没有她自己清楚。开头的那一声尖叫以及后面的唱腔 有点儿诡秘的调 背景是那吵杂的电音。背景的电音像是现在的歌坛吧 吵杂如喧嚣 赢得赞扬又怕被期待这也许是她曾经的心态。任性吗?不任性。这正是我所喜欢的她。整首歌跟最好的、画意之类的已经不同 上升到了另外一个层面了吧。现在的她更加淡定更加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人间美誉 越美越无奈 离开水影我可不可爱我自存在 若不开心得到欢心厚待 我不如不开“。
DISC2 第二首是一首新歌。前奏的高跟鞋声其实没怎么听懂 也许是分手之后的离开?这首歌是前两周听的 那时是深夜两点多了 然后一直单曲循环到自己满脸湿润都不知道。略带古典的编曲 依然是林夕的词。整首歌充满了忏悔和挽留。没有可以对号入座的事情 却产生了共鸣。最深刻的是这首歌的最尾一句:”明白一起不过是 明白不一起也是 无数次对不起“ 觉得特别心碎。
感觉DISC 1/2 的歌曲排序都是完美的 自己这么一首首听下去很符合心情。
很少会有这么一张专辑里面的很多歌都能把我彻底感动到 但是她做到了。因为她是她 她是那个不刻意迎合大众口味的她。
微博上看到演唱会之后她去了日本 然后去了冰岛。期待放逐之旅能让她有更多的灵感。
期待她的第十一张专辑。
发行的日期是十月底 跟水•百合的个唱时间差不多。很遗憾的是没能去香港看上一场她的演唱会。
原来这已经是她的第十张碟。不过国内还是没有上市 据说是因为末日这首歌。只能上淘宝买港版。我想起08年年初的时候第一次买她的专辑——《首张国语创作专辑》。仍然是直白的专辑名。寝室桌子上唯一的一张碟 每当心情浮躁的时候听这张碟真的会平静下来。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她的声音是因为《我真的受伤了》 包括我自己。我自问不是一个称职的歌迷 对她的了解少之又少。记得几年前翻看夕爷百度百科上的资料看到的一段话:“林夕亦不讳言自己偏爱王菲和杨千嬅。他曾说跟王菲是“无名份的夫妻”,又说自从听过杨千嬅唱《再见二丁目》后,觉得后者唱得太好,所以决定以后都给她最好的,更用“自己的一块肉”来形容跟杨千嬅的关系。他亦曾在一访问中说过写给王菲及杨千嬅的歌词只是锦上添花,写给王菀之的歌词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而他最想拯救的歌手就是王菀之。”
百度百科上她的资料已经很久没有人更新过 像是被遗忘了一样。或者说 在现在的乐坛上 她成为不了那种万众瞩目的人。
在豆瓣上的林夕小组看到大家讨论水百合这首歌的歌词。有人说:王菀之这首歌的曲子这样子,看来她已经不考虑受众的问题了。
我觉得 欣赏她的自然会坚定不移 她坚持做自己的音乐就已经是对歌迷最大的讨好了。听众固定了下来之后 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特别大的变化了。比如像我这样的听众。
回归正题 说一说这张精选集。
DISC 1 第一首就是末日的前1'30"。相对于原版的来说 这首更让我泪流满面。关于这张专辑为什么不能在内地市场见到的原因 一直都没有官方的答案吧 我也找不到些关于这张专辑的特别多的消息。下周回家下单把港版买回来。听说在水•百合 很多人都被这首歌感动哭了。
第二首 最好的。来自cinema of love。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觉得不怎么入耳。多听几次的时候总是会想画意。“花 开到绝谷下 问世间哪一个知曾盛开吧” 和 画意里面的 “你 听过梵高吧 值几多百”仿佛忽然之间就微妙地共鸣了起来。听这些歌的时候恍恍惚惚地像在读一些诗歌一样:怀才不遇之类。不过最好的相对于画意来说 渲染出来的气氛更为浓烈些 似乎掺入了更多的愤怒情绪。
DISC 1 最后一首是最为经典的了吧——我真的受伤了。其实整个DISC 1 真是自己高三听了一年的大部分曲子。个人感觉选曲还是选得比较有代表性的。
DISC 2 第一首是水•百合。对莫奈不是十分了解 特意去找了一下资料。盛名之下如何自处 我相信这个答案谁也没有她自己清楚。开头的那一声尖叫以及后面的唱腔 有点儿诡秘的调 背景是那吵杂的电音。背景的电音像是现在的歌坛吧 吵杂如喧嚣 赢得赞扬又怕被期待这也许是她曾经的心态。任性吗?不任性。这正是我所喜欢的她。整首歌跟最好的、画意之类的已经不同 上升到了另外一个层面了吧。现在的她更加淡定更加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人间美誉 越美越无奈 离开水影我可不可爱我自存在 若不开心得到欢心厚待 我不如不开“。
DISC2 第二首是一首新歌。前奏的高跟鞋声其实没怎么听懂 也许是分手之后的离开?这首歌是前两周听的 那时是深夜两点多了 然后一直单曲循环到自己满脸湿润都不知道。略带古典的编曲 依然是林夕的词。整首歌充满了忏悔和挽留。没有可以对号入座的事情 却产生了共鸣。最深刻的是这首歌的最尾一句:”明白一起不过是 明白不一起也是 无数次对不起“ 觉得特别心碎。
感觉DISC 1/2 的歌曲排序都是完美的 自己这么一首首听下去很符合心情。
很少会有这么一张专辑里面的很多歌都能把我彻底感动到 但是她做到了。因为她是她 她是那个不刻意迎合大众口味的她。
微博上看到演唱会之后她去了日本 然后去了冰岛。期待放逐之旅能让她有更多的灵感。
期待她的第十一张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