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老了,可周董还是那个爱耍帅的小男孩
只听了《惊叹号》和《皮影戏》就来写整张专辑,似乎是件挺不靠谱的事儿;
在写《惊叹号》这张专辑的感想时,电脑里播放的是首张专辑《JAY》,似乎是件更不靠谱的事儿。
但靠谱不靠谱的,我只是想写写自己心里那点儿琐碎的小感想:我们都老了,可周董还是那个爱耍帅的小男孩。
曾经心里那个非常diao异常帅,特立独行臭屁耍帅的JAY周,在越来越忙碌地闹绯闻拍电影电视剧做主持人在各界都力求“哎呦,不错哦!”的周董,怎么就在我们这茬二十刚出头展望着奔三处于稚嫩和成熟之间青黄不接的家伙们心里从伟岸的偶像行为的标杆变得越来越不靠谱了?
大概是从满城尽带黄金甲那年开始吧,每到周董发新专辑的日子,总是忍不住问问以前一起喜欢周杰伦,一起窝在一起一人一只耳机凑在一个CD机前听着他那种独特的调调写着卷子的朋友们:“新专辑你们听了么?”
得到的大多是两手一摊耸耸肩撇撇嘴的标准西方式否定,但否定中又似乎带着写无奈和嘲笑的意味,而这种嘲笑,其实像多向一种自嘲。是啊,我们这帮在周董一年一年陪伴下逐渐长大的“老粉丝”在这种时候总有一种“此去经年”的苍凉感。
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有了各种风格的“新欢”,面对这个旧爱的心情复杂得简直像在面对前妻……所以,每年都会有点儿例行公事又颇有点儿神圣仪式性的把新专辑里的主打歌和大家口口相传的好评歌曲拎出来,但很少有再加入“我最爱听”的列表里。
年少的时候,我们做一样的卷子,上一样的课,聆听一样的教诲,过大同小异的懵懂生活。每个人都差不多,心情无外乎是成长的迷惘和叛逆的心情,所以我们都爱周杰伦。
逐渐长大,我们都有了不同的专业,有了不同的圈子,即将有不同的工作,不同的人生。对于音乐,我们有的喜欢摇滚,有的喜欢怀旧,有的爱文艺,有的小清新,有的非主流……我们这帮子人连同学聚会在一起的时候,都除了寒暄只剩了回忆这个共同话题。一个不变的周杰伦又怎么填满我们日渐庞大的胃口?于是,我们开始伤感,开始感怀物是人非,开始抱怨周董越来越不能打动我们的心。
所以,只好怀念,只能怀念。
我不懂音乐,什么编曲什么格律,我只懂我听歌的感觉。
其实新专辑里这两首歌在我听来依旧是周董的专属标签,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种调调,那种耍帅,那种不羁,那种傲然自信。只是那种不变的,曾经把小女孩的我感动得一塌糊涂的情绪现在入耳波澜不惊。
他没变,是我们变了。
在写《惊叹号》这张专辑的感想时,电脑里播放的是首张专辑《JAY》,似乎是件更不靠谱的事儿。
但靠谱不靠谱的,我只是想写写自己心里那点儿琐碎的小感想:我们都老了,可周董还是那个爱耍帅的小男孩。
曾经心里那个非常diao异常帅,特立独行臭屁耍帅的JAY周,在越来越忙碌地闹绯闻拍电影电视剧做主持人在各界都力求“哎呦,不错哦!”的周董,怎么就在我们这茬二十刚出头展望着奔三处于稚嫩和成熟之间青黄不接的家伙们心里从伟岸的偶像行为的标杆变得越来越不靠谱了?
大概是从满城尽带黄金甲那年开始吧,每到周董发新专辑的日子,总是忍不住问问以前一起喜欢周杰伦,一起窝在一起一人一只耳机凑在一个CD机前听着他那种独特的调调写着卷子的朋友们:“新专辑你们听了么?”
得到的大多是两手一摊耸耸肩撇撇嘴的标准西方式否定,但否定中又似乎带着写无奈和嘲笑的意味,而这种嘲笑,其实像多向一种自嘲。是啊,我们这帮在周董一年一年陪伴下逐渐长大的“老粉丝”在这种时候总有一种“此去经年”的苍凉感。
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有了各种风格的“新欢”,面对这个旧爱的心情复杂得简直像在面对前妻……所以,每年都会有点儿例行公事又颇有点儿神圣仪式性的把新专辑里的主打歌和大家口口相传的好评歌曲拎出来,但很少有再加入“我最爱听”的列表里。
年少的时候,我们做一样的卷子,上一样的课,聆听一样的教诲,过大同小异的懵懂生活。每个人都差不多,心情无外乎是成长的迷惘和叛逆的心情,所以我们都爱周杰伦。
逐渐长大,我们都有了不同的专业,有了不同的圈子,即将有不同的工作,不同的人生。对于音乐,我们有的喜欢摇滚,有的喜欢怀旧,有的爱文艺,有的小清新,有的非主流……我们这帮子人连同学聚会在一起的时候,都除了寒暄只剩了回忆这个共同话题。一个不变的周杰伦又怎么填满我们日渐庞大的胃口?于是,我们开始伤感,开始感怀物是人非,开始抱怨周董越来越不能打动我们的心。
所以,只好怀念,只能怀念。
我不懂音乐,什么编曲什么格律,我只懂我听歌的感觉。
其实新专辑里这两首歌在我听来依旧是周董的专属标签,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种调调,那种耍帅,那种不羁,那种傲然自信。只是那种不变的,曾经把小女孩的我感动得一塌糊涂的情绪现在入耳波澜不惊。
他没变,是我们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