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很“杨宗盛”那又怎样

先来提出两个疑问吧:被经纪合约纠纷而搞到无片可发的歌手有好多好多好多,才仅仅发行过一张录音室专辑和一张现场专辑,然后就沉寂三年的杨宗纬,再出发究竟还有多少胜算?为什么像孙燕姿、张惠妹那样的大牌去上康熙通告都还要被“康熙”二人把话题带跑偏聊八卦,而杨宗纬却足足聊了一整集的音乐内容?
回答第一个问题,我想可以归结为:这肯定是源自杨宗纬在比赛期间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以及他第一张专辑《鸽子》为他的人气加固(《鸽子》在2008年的台湾销量可是年度第四);其次,应该是中国人惯有的同情心和惜才心,杨宗纬在合约纠纷中的劣势地位和他唱功强悍却无处发片的无奈都令歌迷对他增添更多的同情分。而回答第二个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原色》的操刀人——李宗盛给这次新专辑所带来的超高关注度,甚至不经意间还会给杨宗纬的听众群再拔高到一个更高的年龄层级上,还有就是,杨宗纬对音乐的专注,使得他在音乐、在合约纠纷之外,似乎真的没什么点可谈。
细心的歌迷会发现,从李宗盛《给自己的歌》到杨宗纬《怀珠》,五十有余的李宗盛似乎都在写词阐述着人到中年内心焦躁的不安感,像是“岁月你别催,该来的我不推,该还的还,该给的我给”(《给自己的歌》)”和“剪刀石头猜,命运你好心让我赢一回”(《怀珠》)这样两段歌词,在措辞、修辞、语气方面都很像是姐妹篇。《给自己的歌》是李宗盛写给自己实实在在的用心之作,那么在创作《原色》第一支曝光曲《怀珠》的时候,老李也一定是掏心掏肺的认真。话说回来,从年龄来看,年过五十的李宗盛写这样沉重的歌词给刚过三十而立的杨宗纬来演绎,多少显得over了。专辑行进至中段,仍旧是李宗盛创作的《馋》、《因为单身的缘故》比较贴合杨宗纬这个年纪对人生、对感情的适度感悟,歌曲在规则的旋律中塞进字数不规则的词、演绎方式由唱到说这娓娓道来的特色,都带着很浓重的李宗盛口味,还有时不时用在编曲中的萨克斯音色、爵士钢琴的弹奏,无不是杨宗纬被李宗盛从心理上“摧毁”后又“重建”的全新面貌,虽然显得很“杨宗盛”,倒也合情合理,合乎杨宗纬的音乐喜好。不能说杨宗纬被李宗盛改造成了“杨宗盛”,而是,他可能是和李大哥相处时间久了,所以在对音乐的认知、品读、解构、创作等方面,也都不自觉地受到了李大哥的影响,你听《光影》、听《被遗忘的》,如果不特别腔调这是杨宗纬的全创作,你一定又会以为是李宗盛写的呢——而在《康熙来了》中,杨宗纬也说出了原委:李宗盛插手修改了一些杨宗纬的创作。
在杨宗纬发行《原色》的前夕,另一位从选秀比赛走出的歌手——尚雯婕的《In》也“轰轰烈烈”地发行了,这二者的区别显而易见,前者复古至极,后者则前卫到爆,各自都有着很高的关注度。所谓“尚雯婕”式的前卫,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各种尝试希望可以摸索出一条新的、能成为流行、甚至是经典的路子;而像杨宗纬和李宗盛合作出这样一张偏复古情歌的《原色》,似乎少了探索的阶段,只要制作人李宗盛在写歌、选歌方面把好关,也便成就了一半经典了,另一半当然还看杨宗纬的演绎。对于《原色》这样一张复古且诚恳到骨子里的情歌专辑,受到热捧恐怕更多还是因为听众在这里解读到了自己的内心故事吧。不管他是杨宗纬还是“杨宗盛”,没变的是,他仍然是那个唱着唱着,就把歌唱进了听众心里的那个人。
推荐曲目:《底细》、《怀珠》、《被遗忘的》、《因为单身的缘故》
回答第一个问题,我想可以归结为:这肯定是源自杨宗纬在比赛期间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以及他第一张专辑《鸽子》为他的人气加固(《鸽子》在2008年的台湾销量可是年度第四);其次,应该是中国人惯有的同情心和惜才心,杨宗纬在合约纠纷中的劣势地位和他唱功强悍却无处发片的无奈都令歌迷对他增添更多的同情分。而回答第二个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原色》的操刀人——李宗盛给这次新专辑所带来的超高关注度,甚至不经意间还会给杨宗纬的听众群再拔高到一个更高的年龄层级上,还有就是,杨宗纬对音乐的专注,使得他在音乐、在合约纠纷之外,似乎真的没什么点可谈。
细心的歌迷会发现,从李宗盛《给自己的歌》到杨宗纬《怀珠》,五十有余的李宗盛似乎都在写词阐述着人到中年内心焦躁的不安感,像是“岁月你别催,该来的我不推,该还的还,该给的我给”(《给自己的歌》)”和“剪刀石头猜,命运你好心让我赢一回”(《怀珠》)这样两段歌词,在措辞、修辞、语气方面都很像是姐妹篇。《给自己的歌》是李宗盛写给自己实实在在的用心之作,那么在创作《原色》第一支曝光曲《怀珠》的时候,老李也一定是掏心掏肺的认真。话说回来,从年龄来看,年过五十的李宗盛写这样沉重的歌词给刚过三十而立的杨宗纬来演绎,多少显得over了。专辑行进至中段,仍旧是李宗盛创作的《馋》、《因为单身的缘故》比较贴合杨宗纬这个年纪对人生、对感情的适度感悟,歌曲在规则的旋律中塞进字数不规则的词、演绎方式由唱到说这娓娓道来的特色,都带着很浓重的李宗盛口味,还有时不时用在编曲中的萨克斯音色、爵士钢琴的弹奏,无不是杨宗纬被李宗盛从心理上“摧毁”后又“重建”的全新面貌,虽然显得很“杨宗盛”,倒也合情合理,合乎杨宗纬的音乐喜好。不能说杨宗纬被李宗盛改造成了“杨宗盛”,而是,他可能是和李大哥相处时间久了,所以在对音乐的认知、品读、解构、创作等方面,也都不自觉地受到了李大哥的影响,你听《光影》、听《被遗忘的》,如果不特别腔调这是杨宗纬的全创作,你一定又会以为是李宗盛写的呢——而在《康熙来了》中,杨宗纬也说出了原委:李宗盛插手修改了一些杨宗纬的创作。
在杨宗纬发行《原色》的前夕,另一位从选秀比赛走出的歌手——尚雯婕的《In》也“轰轰烈烈”地发行了,这二者的区别显而易见,前者复古至极,后者则前卫到爆,各自都有着很高的关注度。所谓“尚雯婕”式的前卫,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各种尝试希望可以摸索出一条新的、能成为流行、甚至是经典的路子;而像杨宗纬和李宗盛合作出这样一张偏复古情歌的《原色》,似乎少了探索的阶段,只要制作人李宗盛在写歌、选歌方面把好关,也便成就了一半经典了,另一半当然还看杨宗纬的演绎。对于《原色》这样一张复古且诚恳到骨子里的情歌专辑,受到热捧恐怕更多还是因为听众在这里解读到了自己的内心故事吧。不管他是杨宗纬还是“杨宗盛”,没变的是,他仍然是那个唱着唱着,就把歌唱进了听众心里的那个人。
推荐曲目:《底细》、《怀珠》、《被遗忘的》、《因为单身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