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翻译问题颇大
中文部分明显是从英文译过来的,而且译得相当的不好,有不少错译和漏译(偶尔还有微小的增添)。有的评论者说英文不堪卒读,我怀疑他没看仔细,恰恰相反,我的经验是,凡中文语焉不详或含义不明的地方,看英文反而是很清晰的。略举几例:
中文第12页:
蒙特威尔第意识到情感占据了他的音乐很重要的部分,且对自己在寓意的表现手法很有自信,这可以在《奥菲欧》的开场白里看到:“我是音乐….”
英文第97页:
Monteverdi was aware of the emotional effect of his music and self-confidently had the allegorical figure of La Musica sing as follows in the prologue to Orfeo: “I am Music, …”
这段的翻译错得严重。本意应为:“蒙特威尔第清楚他的音乐的情感感染力,在《奥菲欧》的开场白中,他自信地让寓言人物拉•穆斯卡这样唱道:‘我是音乐…’”
中文第10页:
他的音乐语言,再后来被称为“帕莱斯特里纳风格”,在现代看来仍然是一种客观而自然的程序。
英文第96页:
His musical language, which is still taught as the “Palestrina style”, is rather objective, like a natural process.
我怀疑这个中文句子有谁能看懂。原意应为:“他的音乐语言被称为‘帕莱斯特里纳风格’,时至今日仍然被人们传授,这种语言相当客观,宛如一种自然过程一般。”
…
这种例子还有很多。所以,我实在奉劝诸君:如果有能力,请阅读英文,中文仅供参考。否则你从中学到什么是不好保证的。
中文第12页:
蒙特威尔第意识到情感占据了他的音乐很重要的部分,且对自己在寓意的表现手法很有自信,这可以在《奥菲欧》的开场白里看到:“我是音乐….”
英文第97页:
Monteverdi was aware of the emotional effect of his music and self-confidently had the allegorical figure of La Musica sing as follows in the prologue to Orfeo: “I am Music, …”
这段的翻译错得严重。本意应为:“蒙特威尔第清楚他的音乐的情感感染力,在《奥菲欧》的开场白中,他自信地让寓言人物拉•穆斯卡这样唱道:‘我是音乐…’”
中文第10页:
他的音乐语言,再后来被称为“帕莱斯特里纳风格”,在现代看来仍然是一种客观而自然的程序。
英文第96页:
His musical language, which is still taught as the “Palestrina style”, is rather objective, like a natural process.
我怀疑这个中文句子有谁能看懂。原意应为:“他的音乐语言被称为‘帕莱斯特里纳风格’,时至今日仍然被人们传授,这种语言相当客观,宛如一种自然过程一般。”
…
这种例子还有很多。所以,我实在奉劝诸君:如果有能力,请阅读英文,中文仅供参考。否则你从中学到什么是不好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