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chenyang.net/?p=942

The Promise of Music, A Documentary by Enrique Sanchez Lansch (DGG 00440 073 4427)
www.promise-of-music.com/
委内瑞拉和古典音乐会有什么关系,先前是完全没有想到过的。1954年Furtwangler只身前往,指挥委内瑞拉交响乐团演出,也留下了几个录音,不过我还没有听过。之前对这个国家的了解了解,只限于知道这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仍然由疯子统治的国家,其名字对于中国南方人而言如绕口令一般难以读准。
在图书馆看到这个DVD很久了,一直纳闷这个Gustavo Dumadel是谁,为什么DG要给他出一个视频。前几天看到一个介绍,才明白原委,看了记录片,大受感动。
整个故事的源头是José Antonio Abreu,委内瑞拉经济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钢琴家。1975年,他成立了El Sistema(Fundación del Estado para el Sistema Nacional de las Orquestas Juveniles e Infantiles de Venezuela,委内瑞拉全国青少年乐团网络)组织,其异像是以音乐教育改良社会、教育民生。和很多中美洲国家一样,贫困和社会问题困扰着委内瑞拉,青少年缺乏教育,流落街头,成为犯罪活动的参与者和牺牲品。Abreu先生试图以音乐的方式改变这样的状况。他的组织接纳有天赋的儿童,无论是怎样的家庭状况,给他们提供音乐教育和必要的补助,让他们在音乐的训练中成长。特别的是,他们对这些儿童的训练,不仅仅是个人教学,更是让他们从一开始就投入乐团的演出之中,通过乐团的纪律也规范他们人生的轨迹,也让一些问题儿童脱离社会上的污秽。
如今,El Sistema旗下有125个乐团,其中31个交响乐团,为超过25万儿童提供了音乐训练。其中最为突出的是Simón Bolívar Symphony Orchestra(先前叫做Simón Bolívar Youth Orchestra of Venezuela,随着成员们年龄的增长,现在已经不能叫做青年乐团了)。该乐团2007年8月在Proms音乐节上首次亮相于欧洲舞台,一炮打响,得到广泛关注。目前该乐团在Gustavo Dudamel的指挥下已经为DG录制了三张专辑,而DVD收录了乐团在波恩贝多芬音乐节上演出的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被欧洲音乐届广泛认可,也说明乐团确实达到了顶级水平。
造化就是如此的奇妙。在一个这样不起眼的地方,有一个人有着不一样的异像;从一群贫贱的孩子们中,一个一个天才应运而生,在此时此地的汇合让他们发出耀眼的光芒。也许比起温柔之乡富贵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更能够体会到音乐带来的改变,以及音符之中蕴藏的力量。没有生活的经历的人,贝多芬的音乐无非是音符的堆叠、音效的滥觞,而对于这些孩子,每一个节奏和旋律都是丝丝入扣,从心而出。难怪有人说,“英雄”已经听到没有兴趣再听新的版本了,而这个青年乐团的演奏却能够让他找回那种能量和冲击。
天才英才,指挥Gustavo Dudamel就是从El Sistema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这位80后指挥家(1981年出生)现在已经是Los Angeles Philharmonic的音乐指导以及Gothenburg Symphony(瑞典)的首席指挥,当然也继续担任Simón Bolívar Symphony Orchestra的音乐指导。此外,他还指挥过Philharmonia Orchestra,Israel Philharmonic,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在斯卡拉登台指挥莫扎特的唐璜,2007年指挥Stuttgart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为教宗本笃十六世生日演奏(他是一位天主教徒),这样的演出经历在同龄人当中应当无人可比。
2004年,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Les choristes)讲述了一个音乐教师用合唱教育改变了一个问题儿童学校从学生们的人生,感人至深。而这样的故事正在委内瑞拉真实的发生,让人不禁感慨,在怎样的环境之中,都有人性的光辉在闪耀。异像可以改变人生,也可以改变社会和多人的命运。正如乐团的一位成员所言,“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绝非偶然。我们也非偶然地演奏音乐,偶然地遇到Abreu大师和他的Sistema。我想是上帝给了我们每一个人这样的机会,让我们发挥他给我们的天赋。我们有责任决定怎样运用我们的天赋。若上帝给了我音乐的天赋,我就应当使用它。我将尽我所能以寻求完美。我知道Abreu大师他们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们将他们的生命和天赋奉献于上帝。”
(陈阳文存,http://blog.chenyang.net/?p=942)
www.promise-of-music.com/
委内瑞拉和古典音乐会有什么关系,先前是完全没有想到过的。1954年Furtwangler只身前往,指挥委内瑞拉交响乐团演出,也留下了几个录音,不过我还没有听过。之前对这个国家的了解了解,只限于知道这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仍然由疯子统治的国家,其名字对于中国南方人而言如绕口令一般难以读准。
在图书馆看到这个DVD很久了,一直纳闷这个Gustavo Dumadel是谁,为什么DG要给他出一个视频。前几天看到一个介绍,才明白原委,看了记录片,大受感动。
整个故事的源头是José Antonio Abreu,委内瑞拉经济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钢琴家。1975年,他成立了El Sistema(Fundación del Estado para el Sistema Nacional de las Orquestas Juveniles e Infantiles de Venezuela,委内瑞拉全国青少年乐团网络)组织,其异像是以音乐教育改良社会、教育民生。和很多中美洲国家一样,贫困和社会问题困扰着委内瑞拉,青少年缺乏教育,流落街头,成为犯罪活动的参与者和牺牲品。Abreu先生试图以音乐的方式改变这样的状况。他的组织接纳有天赋的儿童,无论是怎样的家庭状况,给他们提供音乐教育和必要的补助,让他们在音乐的训练中成长。特别的是,他们对这些儿童的训练,不仅仅是个人教学,更是让他们从一开始就投入乐团的演出之中,通过乐团的纪律也规范他们人生的轨迹,也让一些问题儿童脱离社会上的污秽。
如今,El Sistema旗下有125个乐团,其中31个交响乐团,为超过25万儿童提供了音乐训练。其中最为突出的是Simón Bolívar Symphony Orchestra(先前叫做Simón Bolívar Youth Orchestra of Venezuela,随着成员们年龄的增长,现在已经不能叫做青年乐团了)。该乐团2007年8月在Proms音乐节上首次亮相于欧洲舞台,一炮打响,得到广泛关注。目前该乐团在Gustavo Dudamel的指挥下已经为DG录制了三张专辑,而DVD收录了乐团在波恩贝多芬音乐节上演出的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被欧洲音乐届广泛认可,也说明乐团确实达到了顶级水平。
造化就是如此的奇妙。在一个这样不起眼的地方,有一个人有着不一样的异像;从一群贫贱的孩子们中,一个一个天才应运而生,在此时此地的汇合让他们发出耀眼的光芒。也许比起温柔之乡富贵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更能够体会到音乐带来的改变,以及音符之中蕴藏的力量。没有生活的经历的人,贝多芬的音乐无非是音符的堆叠、音效的滥觞,而对于这些孩子,每一个节奏和旋律都是丝丝入扣,从心而出。难怪有人说,“英雄”已经听到没有兴趣再听新的版本了,而这个青年乐团的演奏却能够让他找回那种能量和冲击。
天才英才,指挥Gustavo Dudamel就是从El Sistema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这位80后指挥家(1981年出生)现在已经是Los Angeles Philharmonic的音乐指导以及Gothenburg Symphony(瑞典)的首席指挥,当然也继续担任Simón Bolívar Symphony Orchestra的音乐指导。此外,他还指挥过Philharmonia Orchestra,Israel Philharmonic,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在斯卡拉登台指挥莫扎特的唐璜,2007年指挥Stuttgart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为教宗本笃十六世生日演奏(他是一位天主教徒),这样的演出经历在同龄人当中应当无人可比。
2004年,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Les choristes)讲述了一个音乐教师用合唱教育改变了一个问题儿童学校从学生们的人生,感人至深。而这样的故事正在委内瑞拉真实的发生,让人不禁感慨,在怎样的环境之中,都有人性的光辉在闪耀。异像可以改变人生,也可以改变社会和多人的命运。正如乐团的一位成员所言,“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绝非偶然。我们也非偶然地演奏音乐,偶然地遇到Abreu大师和他的Sistema。我想是上帝给了我们每一个人这样的机会,让我们发挥他给我们的天赋。我们有责任决定怎样运用我们的天赋。若上帝给了我音乐的天赋,我就应当使用它。我将尽我所能以寻求完美。我知道Abreu大师他们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们将他们的生命和天赋奉献于上帝。”
(陈阳文存,http://blog.chenyang.net/?p=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