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古典历程
10张CD, 一本叫<古典历程>的小册子, 在快递员开心的叫声中, 悠然而至. 其时我手边正是一本<贝多芬画传>, 两者如洛钟之应, 激起了我沉眠已久的记忆, 正如饼干混着茶香在舌尖融化, 眼前一幕幕闪回在夏日里翻起哗哗声, 一瞬间就仿佛回到了十数年前, 我第一看到那张穆特的CD之时.
记得当年年纪小, 周遭的音像店家家生意红火, 在街上走路, 随处都可见到喇叭极尽热情喧嚣之能事, 随处可闻四大天王的 热辣金曲, 一如七月晒衣, 纱罗锦绮, 目不暇给. 家严一时未能免俗, 带着朋友到北京买了一套不知名的Hifi音响回来, 顺手也买了两张正版CD, 总价超过当时旁人两年的薪水. CD大约还记得, 一张是雅尼卫城音乐会的现场录音, 另一张是穆特的<卡门幻想曲>.
不过它们着实经年蒙尘, 家严的兴趣更多的是十数年前<美酒加咖啡>式的怀旧老歌, 其次是市面上热卖的各式盗版畅销金曲. 我那时还跟着小伙伴们, 乐呵呵地抄写着各种歌曲的歌词—没法子, 虽然CD里也会顺带一本专录歌词的小册子, 但覆巢之下, 没法指望这些草台班子印刷出来的歌词还能文通字顺, 只能靠耳朵来记录歌词, 然后集思广益, 一群人来分享修订. 仔细想想, 我们那时也算是建立了一个wikipedia, 人人都有权传抄有权修改, 至今想起来也颇有童趣.
别急, 古典音乐的缘分还是未到, 日耳曼金发美女和传说中的琴弓上的松香味还是没机会走进父母家中空荡荡的客厅, 发不出任何声响. 真正走近我的是余华. 余华当年的小说虽说已经声名阵阵, 但事实上读起来一则立意上和大师们相距甚远, 二来文笔上有种造作和迟涩, 并不为我所喜. 倒是他那些七零八碎的关于音乐的散文, 反而自然生动, 令人欲罢不能: “里姆斯基-科萨柯夫认为降E大调是蓝色的, 斯克里亚宾则一口咬定是紫红色的. 他们之间的分歧让拉赫玛尼诺夫十分高兴,这等于是在证明拉赫玛尼诺夫是正确的. 可是好景不长, 这两个人随即在其它调性上看法一致了, 他们都认为D大调是金棕色的.” 读到这里, 任谁不想立刻找几张CD, 来验证一下大师们的争论呢? 于是美女日日登台, 提琴夜夜响彻, 直到父母对我深恶痛绝, 给我买了一套小小的音响, 让我在自己的房间里随意胡闹, 切莫深夜扰民为要.
所谓兴趣, 首先要有一个兴字打底, 趁着当年不乏阿堵, 于是CD一张接着一张走入家门. 不过也是胡乱采买, 在普罗科菲耶夫门口被泼了冷水, 也在马勒和瓦格纳那里碰过软钉子, 于是乎以上诸公尽数被束之高阁, 至今想来尤心有惴惴. 施特劳斯虽然甜美, 可惜一副人尽可夫的样子. 还是莫扎特贴心, 贝多芬热烈, 巴赫总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 不看总谱难知妙处. 那一年, 我十七.
现在倒是有了几百张CD和一架子总谱, 回顾的时候会有戋戋点点的骄傲, 也有黯黯春愁般的遗憾. 如果早一点看到这本小册子和这10张CD, 我的古典历程或许会更多一些轻松, 更多一些乐趣.
这套小集按作曲家的时间依次罗列, 古典音乐五百年一脉相通, 但我个人的建议是从中间到两头. 虽然按照本身的顺序依次听来有恺之食蔗之乐, 但我觉得普遍的人性往往先挑最甜的葡萄吃. 中间两张是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是相看不厌,再来一遍的作品.你可以手挽着唐璜去参加莫扎特的婚礼, 也可以带着魔笛去狩猎, 你一抬头, 以为看到了英雄, 结果一转身, 他却变成了掌控命运的皇帝. 这一路听下来, 岂不是四海逢春, 暖意融融吗?
当然太热切了容易引起秋燥, 往前抽两张, 可以听听巴赫的赋格艺术, 或是格鲁克的精灵之舞, 再或是海顿的’惊愕’—放心好了, 当年能令衮衮诸公梦中惊醒的音乐, 远远比不上重金属的狂躁和朋克的歇斯底里, 依然是一把温润如玉, 萝月松风. 随时听来其实都挺好, 下午佐茶自然不错, 三环堵车的时候更是大佳.
要是嫌巴洛克味道太淡, 那就往后翻几张, 柴科夫斯基和德沃夏克的毛病就是太好听, 奥芬巴赫的作品有一股子欢乐的市井气息. 喜欢马勒的还有大地之歌, 理查施特劳斯一场歌剧卖了6万金马克, 现在可以称称这位的斤两. 要是都嫌不够劲, 那么我们还有当时的叛逆青年斯特拉文斯基.
当然如果愿意的话从格里高利素歌开始, 做一次古典音乐的全景游览, 自然也是很好的选择. 这个集子最大的优点恐怕就是其包容性, 虽然还是德奥中心的主线, 但轴心两侧也几乎面面俱到, 让我可以好好复习一下泰利曼和埃尔加.
当然这样的小集不可能包罗万有, 既然众口难调, 就总不免有遗憾. 由于古典音乐牵涉的因素较多, 所以这些CD的编排上还是未能尽善尽美, 我最遗憾的是, 马勒的<大地之歌>至今让我头疼, 而我唯一能听进去的马勒第四交响乐却芳踪难觅. 如果曲目能再通俗或更强调可听性些, 或许可以更好地帮助听众登堂入室, 得窥门奥.
记得当年年纪小, 周遭的音像店家家生意红火, 在街上走路, 随处都可见到喇叭极尽热情喧嚣之能事, 随处可闻四大天王的 热辣金曲, 一如七月晒衣, 纱罗锦绮, 目不暇给. 家严一时未能免俗, 带着朋友到北京买了一套不知名的Hifi音响回来, 顺手也买了两张正版CD, 总价超过当时旁人两年的薪水. CD大约还记得, 一张是雅尼卫城音乐会的现场录音, 另一张是穆特的<卡门幻想曲>.
不过它们着实经年蒙尘, 家严的兴趣更多的是十数年前<美酒加咖啡>式的怀旧老歌, 其次是市面上热卖的各式盗版畅销金曲. 我那时还跟着小伙伴们, 乐呵呵地抄写着各种歌曲的歌词—没法子, 虽然CD里也会顺带一本专录歌词的小册子, 但覆巢之下, 没法指望这些草台班子印刷出来的歌词还能文通字顺, 只能靠耳朵来记录歌词, 然后集思广益, 一群人来分享修订. 仔细想想, 我们那时也算是建立了一个wikipedia, 人人都有权传抄有权修改, 至今想起来也颇有童趣.
别急, 古典音乐的缘分还是未到, 日耳曼金发美女和传说中的琴弓上的松香味还是没机会走进父母家中空荡荡的客厅, 发不出任何声响. 真正走近我的是余华. 余华当年的小说虽说已经声名阵阵, 但事实上读起来一则立意上和大师们相距甚远, 二来文笔上有种造作和迟涩, 并不为我所喜. 倒是他那些七零八碎的关于音乐的散文, 反而自然生动, 令人欲罢不能: “里姆斯基-科萨柯夫认为降E大调是蓝色的, 斯克里亚宾则一口咬定是紫红色的. 他们之间的分歧让拉赫玛尼诺夫十分高兴,这等于是在证明拉赫玛尼诺夫是正确的. 可是好景不长, 这两个人随即在其它调性上看法一致了, 他们都认为D大调是金棕色的.” 读到这里, 任谁不想立刻找几张CD, 来验证一下大师们的争论呢? 于是美女日日登台, 提琴夜夜响彻, 直到父母对我深恶痛绝, 给我买了一套小小的音响, 让我在自己的房间里随意胡闹, 切莫深夜扰民为要.
所谓兴趣, 首先要有一个兴字打底, 趁着当年不乏阿堵, 于是CD一张接着一张走入家门. 不过也是胡乱采买, 在普罗科菲耶夫门口被泼了冷水, 也在马勒和瓦格纳那里碰过软钉子, 于是乎以上诸公尽数被束之高阁, 至今想来尤心有惴惴. 施特劳斯虽然甜美, 可惜一副人尽可夫的样子. 还是莫扎特贴心, 贝多芬热烈, 巴赫总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 不看总谱难知妙处. 那一年, 我十七.
现在倒是有了几百张CD和一架子总谱, 回顾的时候会有戋戋点点的骄傲, 也有黯黯春愁般的遗憾. 如果早一点看到这本小册子和这10张CD, 我的古典历程或许会更多一些轻松, 更多一些乐趣.
这套小集按作曲家的时间依次罗列, 古典音乐五百年一脉相通, 但我个人的建议是从中间到两头. 虽然按照本身的顺序依次听来有恺之食蔗之乐, 但我觉得普遍的人性往往先挑最甜的葡萄吃. 中间两张是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是相看不厌,再来一遍的作品.你可以手挽着唐璜去参加莫扎特的婚礼, 也可以带着魔笛去狩猎, 你一抬头, 以为看到了英雄, 结果一转身, 他却变成了掌控命运的皇帝. 这一路听下来, 岂不是四海逢春, 暖意融融吗?
当然太热切了容易引起秋燥, 往前抽两张, 可以听听巴赫的赋格艺术, 或是格鲁克的精灵之舞, 再或是海顿的’惊愕’—放心好了, 当年能令衮衮诸公梦中惊醒的音乐, 远远比不上重金属的狂躁和朋克的歇斯底里, 依然是一把温润如玉, 萝月松风. 随时听来其实都挺好, 下午佐茶自然不错, 三环堵车的时候更是大佳.
要是嫌巴洛克味道太淡, 那就往后翻几张, 柴科夫斯基和德沃夏克的毛病就是太好听, 奥芬巴赫的作品有一股子欢乐的市井气息. 喜欢马勒的还有大地之歌, 理查施特劳斯一场歌剧卖了6万金马克, 现在可以称称这位的斤两. 要是都嫌不够劲, 那么我们还有当时的叛逆青年斯特拉文斯基.
当然如果愿意的话从格里高利素歌开始, 做一次古典音乐的全景游览, 自然也是很好的选择. 这个集子最大的优点恐怕就是其包容性, 虽然还是德奥中心的主线, 但轴心两侧也几乎面面俱到, 让我可以好好复习一下泰利曼和埃尔加.
当然这样的小集不可能包罗万有, 既然众口难调, 就总不免有遗憾. 由于古典音乐牵涉的因素较多, 所以这些CD的编排上还是未能尽善尽美, 我最遗憾的是, 马勒的<大地之歌>至今让我头疼, 而我唯一能听进去的马勒第四交响乐却芳踪难觅. 如果曲目能再通俗或更强调可听性些, 或许可以更好地帮助听众登堂入室, 得窥门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