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越痛苦,音乐越美丽----《伊多梅尼奥》的创作背景
长期以来,莫扎特不愿卑躬屈膝于权贵的个性和萨尔斯堡大主教柯罗瑞多的刁难无法共存, 而萨尔斯堡也没有适合莫扎特施展音乐才华的土壤,这座小城没有象样的歌剧院,无法实现他对于歌剧的梦想。终于在1777年8月,22岁的莫扎特辞去了首席乐师一职,在母亲的陪伴下,离开了故乡开始了旅行,希望在更广阔的天空寻找自己音乐的梦想。
莫扎特先后游历了慕尼黑, 奥格斯堡, 曼海姆,巴黎。 虽然他的才华在所到之初都受到了人们的赞誉,但是最终都未能给他带来一份有着丰厚回报的职位。在曼海姆,莫扎特收获了爱情,他疯狂的爱上了女高音阿洛伊西亚.韦伯,甚至愿意和她一起私奔。只是在父亲的严辞警告之下,莫扎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曼海姆,来到了巴黎。
百般失落的莫扎特更是在1778年夏天遭遇了更大的打击,在巴黎之旅中痪疾的母亲玛利亚.安娜去世。 他写信向父亲倾诉自己的痛苦“我经常在想,是否值得或下去”。
在离开让他伤心不已的巴黎后,1778冬天,莫扎特在曼海姆逗留,去会见自己的挚爱阿洛伊西亚,希望通过爱情重新找回希望。但此时声名鹊起的阿洛伊西亚却冷淡的告诉他,她已经不再爱他,并在次年嫁给了维也纳著名的演员兼画家约瑟夫朗格。
莫扎特的整趟旅行完全失败,家里的债务也增加了。为了还清债务,莫扎特不得不再度回到萨尔斯堡,受雇于他痛恨的柯罗瑞多大主教,再度任职首席乐师。
事业的受阻,爱情的破灭,再加上母亲的去世,年轻的心遭遇着无比的磨难;然而生命的种种不公和苦痛,却培育出无比丰富的心灵和更加热爱生命的灵魂。 歌剧的梦想,从未如此强烈地在内心深处召唤,召唤着已逝的青春,和那些所有关于青春的未能如愿的渴望…...
机会终于来了。1780年, 莫扎特收到慕尼黑的嘉年华的邀请写一部正歌剧,莫扎特向大主教请了六个星期的假,去慕尼黑专心创作了歌剧《伊多梅尼奥》。1781年初,《伊多梅尼奥》在慕尼黑首演大获成功,莫扎特趁机留在慕尼黑享受成功的甜美果实,不愿再回萨尔茨堡。直接导致了他与柯罗瑞多大主教的决裂。
取材自希腊神话,故事描述在特洛伊战争后,克里特国王伊多梅尼奥在凯旋途中遭遇了大暴风。他向海神祈求,只要能保佑他活下来,就把上岸后第一个看到的人献给海神。不幸的是,经漂流脱险后,第一个见到的竟是王子伊达曼特。而克里特岛上,作为俘虏的特洛伊公主伊丽亚深爱着伊达曼特,愿意代替伊达曼特成为海神的祭品。受坚贞爱情感动的海神成全了两人,并要求伊多梅尼奥让位与伊达曼特。
纵然在台本和结构上有那么些瑕疵,但是莫扎特仍然将其写就为一部伟大的歌剧,音乐上的非凡表现弥补了戏剧的不足。也许正歌剧正襟危坐的风格相比于喜歌剧不那么讨巧,《伊多梅尼奥》曾长时间被低估,但就音乐本身而言,《伊多梅尼奥》却属于莫扎特最好的创作之列。莫扎特复活了两千多年前希腊悲剧中庄严而英雄般的气质,乐队复杂多变的和声一波又一波地积蓄着情感能量,推动着剧情的发展,重唱段落有着摄人心魄的悲剧般的效果,几首女高音的咏叹调,旋律伤感而优雅,美得惊人。
《伊多梅尼奥》是莫扎特歌剧创作生涯中的第一部杰作,自此之后,最伟大的音乐戏剧天才的灵感已无法阻挡。
1990年,John Eliot Gardiner已经是名扬世界的指挥家,作为当时“古乐运动”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加德纳早年亲手创立的蒙特维尔第合唱团和英国巴洛克独奏家乐团在古乐界已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就在这年,他获得英国皇室颁赠“大英帝国指挥官”荣勋;荣誉让他更加的努力,也就在这年,他雄心勃勃地启动了莫扎特七大歌剧的录音,这套录音堪称其音乐生涯的精华,让他与1995年获得了爱迪森唱片大奖。这当中,最让人叫绝的必定是1991年DG出版的伊多梅尼奥,这个版本是企鹅三星带花,留声机百大,DG唱片百大,唱片艺术名曲300.在Gardiner灌录的莫扎特唱片中是最好的一部。
莫扎特先后游历了慕尼黑, 奥格斯堡, 曼海姆,巴黎。 虽然他的才华在所到之初都受到了人们的赞誉,但是最终都未能给他带来一份有着丰厚回报的职位。在曼海姆,莫扎特收获了爱情,他疯狂的爱上了女高音阿洛伊西亚.韦伯,甚至愿意和她一起私奔。只是在父亲的严辞警告之下,莫扎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曼海姆,来到了巴黎。
百般失落的莫扎特更是在1778年夏天遭遇了更大的打击,在巴黎之旅中痪疾的母亲玛利亚.安娜去世。 他写信向父亲倾诉自己的痛苦“我经常在想,是否值得或下去”。
在离开让他伤心不已的巴黎后,1778冬天,莫扎特在曼海姆逗留,去会见自己的挚爱阿洛伊西亚,希望通过爱情重新找回希望。但此时声名鹊起的阿洛伊西亚却冷淡的告诉他,她已经不再爱他,并在次年嫁给了维也纳著名的演员兼画家约瑟夫朗格。
莫扎特的整趟旅行完全失败,家里的债务也增加了。为了还清债务,莫扎特不得不再度回到萨尔斯堡,受雇于他痛恨的柯罗瑞多大主教,再度任职首席乐师。
事业的受阻,爱情的破灭,再加上母亲的去世,年轻的心遭遇着无比的磨难;然而生命的种种不公和苦痛,却培育出无比丰富的心灵和更加热爱生命的灵魂。 歌剧的梦想,从未如此强烈地在内心深处召唤,召唤着已逝的青春,和那些所有关于青春的未能如愿的渴望…...
机会终于来了。1780年, 莫扎特收到慕尼黑的嘉年华的邀请写一部正歌剧,莫扎特向大主教请了六个星期的假,去慕尼黑专心创作了歌剧《伊多梅尼奥》。1781年初,《伊多梅尼奥》在慕尼黑首演大获成功,莫扎特趁机留在慕尼黑享受成功的甜美果实,不愿再回萨尔茨堡。直接导致了他与柯罗瑞多大主教的决裂。
取材自希腊神话,故事描述在特洛伊战争后,克里特国王伊多梅尼奥在凯旋途中遭遇了大暴风。他向海神祈求,只要能保佑他活下来,就把上岸后第一个看到的人献给海神。不幸的是,经漂流脱险后,第一个见到的竟是王子伊达曼特。而克里特岛上,作为俘虏的特洛伊公主伊丽亚深爱着伊达曼特,愿意代替伊达曼特成为海神的祭品。受坚贞爱情感动的海神成全了两人,并要求伊多梅尼奥让位与伊达曼特。
纵然在台本和结构上有那么些瑕疵,但是莫扎特仍然将其写就为一部伟大的歌剧,音乐上的非凡表现弥补了戏剧的不足。也许正歌剧正襟危坐的风格相比于喜歌剧不那么讨巧,《伊多梅尼奥》曾长时间被低估,但就音乐本身而言,《伊多梅尼奥》却属于莫扎特最好的创作之列。莫扎特复活了两千多年前希腊悲剧中庄严而英雄般的气质,乐队复杂多变的和声一波又一波地积蓄着情感能量,推动着剧情的发展,重唱段落有着摄人心魄的悲剧般的效果,几首女高音的咏叹调,旋律伤感而优雅,美得惊人。
《伊多梅尼奥》是莫扎特歌剧创作生涯中的第一部杰作,自此之后,最伟大的音乐戏剧天才的灵感已无法阻挡。
1990年,John Eliot Gardiner已经是名扬世界的指挥家,作为当时“古乐运动”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加德纳早年亲手创立的蒙特维尔第合唱团和英国巴洛克独奏家乐团在古乐界已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就在这年,他获得英国皇室颁赠“大英帝国指挥官”荣勋;荣誉让他更加的努力,也就在这年,他雄心勃勃地启动了莫扎特七大歌剧的录音,这套录音堪称其音乐生涯的精华,让他与1995年获得了爱迪森唱片大奖。这当中,最让人叫绝的必定是1991年DG出版的伊多梅尼奥,这个版本是企鹅三星带花,留声机百大,DG唱片百大,唱片艺术名曲300.在Gardiner灌录的莫扎特唱片中是最好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