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变!变!!变!!!
《15》将会在方大同的音乐事业中起到一个分水岭作用,如果他接下来的专辑还是要走实验路数、并且放大吉他元素的话。之前他虽然也有过对吉他的把玩,不过都是专辑中的附属曲目,比如《爱 爱 爱》还有《春风吹》的acoustic版本,并不算很正式地运用吉他在他音乐中唱主角,一直到这张专辑,方大同才开始将他15岁时最亲密的伙伴——吉他来作为新专辑的配器主角,这也是专辑取名叫做《15》的最根本原因。方大同把和吉他重拾旧缘的兴奋以及对吉他的把玩能力,自然而充分地呈现在他创作的歌曲里。
初听这张专辑,并不能一下子就接受这样的方大同,毕竟如此多的吉他成分以及略显重口味的编曲和以前的方大同很是不一样。同是复古,上一张全创作的《橙月》走的是复古情歌范儿,而这一次的方大同则显出了一些摇滚范儿,仿佛他把对吉他、对摇滚的认识与热情,都举重若轻地呈现在每一首歌里,而这些歌更像是他玩出来。可是《15》这张专辑能让人越听越上瘾,就不是光靠着“玩”就足够了,还需要好的技术和态度:就像要画泼墨画前先要把工笔画学好一样,否则就只是小孩子使劲全力地唱着热情,要引起共鸣绝非易事。
方大同谈到自己会想要学习吉他的原因,只是因为听到了Eric Clapton、Jimi Hendrix、B.B.King这些吉他大师的几张经典专辑,于是曾经15岁的方大同便决定学起吉他弹奏歌曲,所以像《15》专辑中这样颇具实验性的音乐早已在方大同的身体内酝酿多时,他会做出这样一张专辑,不是没有道理。吉他恐怕也应该是方大同在闲暇时候用来自娱自乐的方式吧,所以他才不高调但却总能引领音乐潮流,在音乐的专业性和灵性度上都不缺。
除了音乐外,专辑中方大同和几位好友填的歌词要比以往专辑中的歌曲都显得画面感要强出很多,也更有趣许多。比如《昙花》简单却到位讲述了一个少女被情感困惑、而后迅速成长的故事,《张永成》以叶问妻子的角度来表达,既有歌迷们的集体回忆又带出了在香港正热的“打擂台”话题性。
除了第一波主打的《因为你》让歌迷觉得方大同有变化之外,还有不少歌曲也都显得并不很“方大同”。《好不容易》中的唱腔又平实又细腻,完全不是以前那个唱起骚灵迷死人的方大同。《二人游》算是从《四人游》到《三人游》再到这一次的延续升级篇,表达的情感也从暧昧到惋惜再到这一次的无奈。《昙花》除了用到很重的吉他和贝斯之外,人声的电气化处理也让这首歌显得更冷冰冰的,让人听到了方大同有愤怒、有同情却不会太过火的情感。《自以为》还有《无菇朋友》则唱出了当下年轻人的感情观点、社会关怀以及一些好玩的遣词用句。
方大同在专辑的一开头《Gotta Make a Change》中已经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这次要进行的“改变”主题关键词,每一首歌都有各自的情绪颜色,内容也够具体,能让人一听就知道在唱些什么。即便如此,歌迷也能在只听旋律以及配器的情况下,就能听得出音乐所传达的情绪,可见方大同在做音乐这件事上所抱持的认真态度,毫不马虎。
方大同在《15》中做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其实他在之前的每一张专辑中也会有小小的变化,这是他和上一代音乐人不同的地方,不用等歌迷抱怨“换汤不换药”,方大同已经在自己酝酿着如何用新意和创意来包装自己本已质量过硬的音乐了。在音乐之外,方大同这一次还特别强调音乐和影像的有机结合,把影像概念在专辑中设计内页以及包装方面体现地很彻底,难怪这一次的歌词会这么有画面感。
初听这张专辑,并不能一下子就接受这样的方大同,毕竟如此多的吉他成分以及略显重口味的编曲和以前的方大同很是不一样。同是复古,上一张全创作的《橙月》走的是复古情歌范儿,而这一次的方大同则显出了一些摇滚范儿,仿佛他把对吉他、对摇滚的认识与热情,都举重若轻地呈现在每一首歌里,而这些歌更像是他玩出来。可是《15》这张专辑能让人越听越上瘾,就不是光靠着“玩”就足够了,还需要好的技术和态度:就像要画泼墨画前先要把工笔画学好一样,否则就只是小孩子使劲全力地唱着热情,要引起共鸣绝非易事。
方大同谈到自己会想要学习吉他的原因,只是因为听到了Eric Clapton、Jimi Hendrix、B.B.King这些吉他大师的几张经典专辑,于是曾经15岁的方大同便决定学起吉他弹奏歌曲,所以像《15》专辑中这样颇具实验性的音乐早已在方大同的身体内酝酿多时,他会做出这样一张专辑,不是没有道理。吉他恐怕也应该是方大同在闲暇时候用来自娱自乐的方式吧,所以他才不高调但却总能引领音乐潮流,在音乐的专业性和灵性度上都不缺。
除了音乐外,专辑中方大同和几位好友填的歌词要比以往专辑中的歌曲都显得画面感要强出很多,也更有趣许多。比如《昙花》简单却到位讲述了一个少女被情感困惑、而后迅速成长的故事,《张永成》以叶问妻子的角度来表达,既有歌迷们的集体回忆又带出了在香港正热的“打擂台”话题性。
除了第一波主打的《因为你》让歌迷觉得方大同有变化之外,还有不少歌曲也都显得并不很“方大同”。《好不容易》中的唱腔又平实又细腻,完全不是以前那个唱起骚灵迷死人的方大同。《二人游》算是从《四人游》到《三人游》再到这一次的延续升级篇,表达的情感也从暧昧到惋惜再到这一次的无奈。《昙花》除了用到很重的吉他和贝斯之外,人声的电气化处理也让这首歌显得更冷冰冰的,让人听到了方大同有愤怒、有同情却不会太过火的情感。《自以为》还有《无菇朋友》则唱出了当下年轻人的感情观点、社会关怀以及一些好玩的遣词用句。
方大同在专辑的一开头《Gotta Make a Change》中已经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这次要进行的“改变”主题关键词,每一首歌都有各自的情绪颜色,内容也够具体,能让人一听就知道在唱些什么。即便如此,歌迷也能在只听旋律以及配器的情况下,就能听得出音乐所传达的情绪,可见方大同在做音乐这件事上所抱持的认真态度,毫不马虎。
方大同在《15》中做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其实他在之前的每一张专辑中也会有小小的变化,这是他和上一代音乐人不同的地方,不用等歌迷抱怨“换汤不换药”,方大同已经在自己酝酿着如何用新意和创意来包装自己本已质量过硬的音乐了。在音乐之外,方大同这一次还特别强调音乐和影像的有机结合,把影像概念在专辑中设计内页以及包装方面体现地很彻底,难怪这一次的歌词会这么有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