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世琪:梦境之中,不只有爱

一个在梦里见到鬼,然后唱进歌里的女孩子,会是什么样?
这是初听范世琪《梦境》的疑问,不同于一般女孩子逃不出爱情的小清新,《梦境》虽安静,但的确带着一股苍白的怪异感,似乎是灰色的质感、镜中的晃影,像闯进了弗洛伊德的某些释义中一般。“穿着白色皮鞋,戴黑色领带,他有蓝色眼睛,长相很奇怪”,歌词的意象是生活化的,但搭配颗粒感的音效,组合起来又是不同的。有趣的是,第一次听到这首《梦境》是在2008年某一期《Rice》杂志附送的CD中,同期一并收录的还有小熊饼干以及小肥杨的单曲。时隔三年后的夏天,没想到这首简单、沉寂又有些神秘的歌成了她新专辑的同名单曲,而且又是一张有着夏天主题,又适合夏天聆听的专辑。
那么,这个女孩儿会是什么样?开篇《关于她》给了我答案,“有个女孩长得漂亮浓眉大眼睛,有个女孩唱歌跳舞还会弹钢琴,有个女孩淘气开朗有时也忧郁”,惊异于这番直白和自然,原来并不如我想象的那般“诡异”,这番坦白的“交代”似乎奠定了专辑的个人特质强烈——《梦境》更多的是一张关于自己的专辑,是对范世琪几年创作的沉淀和累积,而非更多倾注感情于其他人的“感情史”的集锦。慢慢听下去,的确如此。《暴雨》带着淡淡的Bossa Nova的味道,站在高处窗台看着躲雨的人群来来往往,没有轰隆的雷声也没有激烈的雨点,“暴雨”显得别有情调。同样,倒数第三首“夏末秋初版”的《暴雨》更是脱去跳跃的外衣,利用微妙的电子采样,搭配吉他的浅拨,更有丝“都市感”,也只有在这时,那句被编曲隐藏的“你和我就像一场闹剧,爱情就像一场暴雨”的寓意才会慢慢浮现出来,值得玩味。
第三首的《梦境》较之08年的版本,除了长度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看得出,范世琪对于这首歌最初的既定感觉十分满意。不同的是,原版本开头单纯做旧的颗粒感音效,在重新编曲中被做成了播放卡带的效果,听起来就像是听自己过去的作品。随着pause键的按下,范世琪开始了新的歌唱,编曲中新加入的提琴让作品听起来更为精致和华丽,让那点诡异感带上了一丝巴洛克的风格,更符合一种“梦境”的氛围。《梦境》过后,《夏日时光》续起,这几乎是专辑中,我最喜欢的作品。“夏日时光,微风清凉,你多么惬意地站在我身旁,衣服漂亮,裙摆荡漾”一个女孩儿对另一个女孩儿的低语与描述,很难说不是自己对镜中自己的吟唱。没有夏日的浮躁与炙热,有的只是一种慵懒,伴着潮湿的气息,包裹在一种“消夏”的气氛中,背景音效中淡淡的蝉鸣与鸟儿的歌唱,更加凸显一种季节变换带来的情绪波动。一样的懒散,一样的情绪化,不论是编曲还是唱腔,总不由让人想起萧潇的《没有寄的信》,只不过后者唱的是冬天的情绪变化,却也同样带着“反季节”的声音温度。专辑中同样“夏天”的还有《这个夏天》,伴着开头和结尾隐约的一段海浪声,这首歌曲的“湿气”来得更加浓厚和清新。
《她的朋友》和《周末》正如范世琪自己对自己的描述“有个女孩淘气开朗有时也忧郁”,显然属于淘气开朗的一面。有趣的是,范世琪在整张专辑中,很喜欢用第三人称“她”来唱自己,《她的朋友》便是如此,像一个小小的玩笑,但又不至于落入第一人称专辑的小清新视角。《周末》大概是淘气得最直白的一首作品了,“I love Saturday, I hate Sunday”,上班族大概更能体会这种感情。于是这位在“梦境”中有些神秘的女生,忽然间成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如此美好和亲近。
“夏天过冬天到,雪花冲着我笑”,倒数第二首《幻想》很好的将季节进行了过渡和转换,此时的钢琴并不再慵懒,而是多了一丝冰凉和警醒,一直延续到作品结束。《Gift》就承接《幻想》的钢琴质感,开曲漫不经心的弹奏伴着人群喧闹的嘈杂中,范世琪恍如隔世的做旧声线带出都会爵士的固有风格。作为2010年圣诞节和气音乐送给乐迷的“礼物”,这首“Christmas Song”经由上首《幻想》的过渡,放在这样一张夏日的专辑的末尾,并没有显出一丝不合时宜,反而像是电影末尾刻意留下的某些拉起悬念的镜头,让人期待续集的出现。只是美中不足的是,范世琪某些英文单词的发音有些不准,让这首纯英文演唱的爵士歌曲少了一丝纯正的韵味。
这也从一个细小的方面体现出专辑最大的一个遗憾,虽然有着爵士化地倾向,但整体来看,爵士只是编曲配器营造出的氛围,而非范世琪本身的声线条件所具备的。那种需要时间积淀的声音和演唱技巧,对于范世琪相对薄弱的声线来说,仍显不足。但这并不能掩盖这张专辑的可听性,特别是对于范世琪这张全创作的作品来说,更加难能可贵。在小清新横行的时代,《梦境》所脱离的不仅仅是一种情绪上自我纠结、创作视角上自我局限的惯性模式,更能够撇开“爱情”这个在某种程度上说,有些“滥俗”的主题,成为有着除了爱情之外,更多可能性的作品。即便这种非泛泛“爱”论之外的主题,并没有鲜明的、完整的、统一的表现于这张专辑中,的确给专辑留下了另一个遗憾。但是,这样的遗憾也的确吸引着我们去期待,伴随需要时间积淀而越来越好的,下一张范世琪创作专辑的出现。因为毕竟对于年轻的唱作人来说,时间和阅历的确是作品日臻成熟的关键。
这是初听范世琪《梦境》的疑问,不同于一般女孩子逃不出爱情的小清新,《梦境》虽安静,但的确带着一股苍白的怪异感,似乎是灰色的质感、镜中的晃影,像闯进了弗洛伊德的某些释义中一般。“穿着白色皮鞋,戴黑色领带,他有蓝色眼睛,长相很奇怪”,歌词的意象是生活化的,但搭配颗粒感的音效,组合起来又是不同的。有趣的是,第一次听到这首《梦境》是在2008年某一期《Rice》杂志附送的CD中,同期一并收录的还有小熊饼干以及小肥杨的单曲。时隔三年后的夏天,没想到这首简单、沉寂又有些神秘的歌成了她新专辑的同名单曲,而且又是一张有着夏天主题,又适合夏天聆听的专辑。
那么,这个女孩儿会是什么样?开篇《关于她》给了我答案,“有个女孩长得漂亮浓眉大眼睛,有个女孩唱歌跳舞还会弹钢琴,有个女孩淘气开朗有时也忧郁”,惊异于这番直白和自然,原来并不如我想象的那般“诡异”,这番坦白的“交代”似乎奠定了专辑的个人特质强烈——《梦境》更多的是一张关于自己的专辑,是对范世琪几年创作的沉淀和累积,而非更多倾注感情于其他人的“感情史”的集锦。慢慢听下去,的确如此。《暴雨》带着淡淡的Bossa Nova的味道,站在高处窗台看着躲雨的人群来来往往,没有轰隆的雷声也没有激烈的雨点,“暴雨”显得别有情调。同样,倒数第三首“夏末秋初版”的《暴雨》更是脱去跳跃的外衣,利用微妙的电子采样,搭配吉他的浅拨,更有丝“都市感”,也只有在这时,那句被编曲隐藏的“你和我就像一场闹剧,爱情就像一场暴雨”的寓意才会慢慢浮现出来,值得玩味。
第三首的《梦境》较之08年的版本,除了长度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看得出,范世琪对于这首歌最初的既定感觉十分满意。不同的是,原版本开头单纯做旧的颗粒感音效,在重新编曲中被做成了播放卡带的效果,听起来就像是听自己过去的作品。随着pause键的按下,范世琪开始了新的歌唱,编曲中新加入的提琴让作品听起来更为精致和华丽,让那点诡异感带上了一丝巴洛克的风格,更符合一种“梦境”的氛围。《梦境》过后,《夏日时光》续起,这几乎是专辑中,我最喜欢的作品。“夏日时光,微风清凉,你多么惬意地站在我身旁,衣服漂亮,裙摆荡漾”一个女孩儿对另一个女孩儿的低语与描述,很难说不是自己对镜中自己的吟唱。没有夏日的浮躁与炙热,有的只是一种慵懒,伴着潮湿的气息,包裹在一种“消夏”的气氛中,背景音效中淡淡的蝉鸣与鸟儿的歌唱,更加凸显一种季节变换带来的情绪波动。一样的懒散,一样的情绪化,不论是编曲还是唱腔,总不由让人想起萧潇的《没有寄的信》,只不过后者唱的是冬天的情绪变化,却也同样带着“反季节”的声音温度。专辑中同样“夏天”的还有《这个夏天》,伴着开头和结尾隐约的一段海浪声,这首歌曲的“湿气”来得更加浓厚和清新。
《她的朋友》和《周末》正如范世琪自己对自己的描述“有个女孩淘气开朗有时也忧郁”,显然属于淘气开朗的一面。有趣的是,范世琪在整张专辑中,很喜欢用第三人称“她”来唱自己,《她的朋友》便是如此,像一个小小的玩笑,但又不至于落入第一人称专辑的小清新视角。《周末》大概是淘气得最直白的一首作品了,“I love Saturday, I hate Sunday”,上班族大概更能体会这种感情。于是这位在“梦境”中有些神秘的女生,忽然间成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如此美好和亲近。
“夏天过冬天到,雪花冲着我笑”,倒数第二首《幻想》很好的将季节进行了过渡和转换,此时的钢琴并不再慵懒,而是多了一丝冰凉和警醒,一直延续到作品结束。《Gift》就承接《幻想》的钢琴质感,开曲漫不经心的弹奏伴着人群喧闹的嘈杂中,范世琪恍如隔世的做旧声线带出都会爵士的固有风格。作为2010年圣诞节和气音乐送给乐迷的“礼物”,这首“Christmas Song”经由上首《幻想》的过渡,放在这样一张夏日的专辑的末尾,并没有显出一丝不合时宜,反而像是电影末尾刻意留下的某些拉起悬念的镜头,让人期待续集的出现。只是美中不足的是,范世琪某些英文单词的发音有些不准,让这首纯英文演唱的爵士歌曲少了一丝纯正的韵味。
这也从一个细小的方面体现出专辑最大的一个遗憾,虽然有着爵士化地倾向,但整体来看,爵士只是编曲配器营造出的氛围,而非范世琪本身的声线条件所具备的。那种需要时间积淀的声音和演唱技巧,对于范世琪相对薄弱的声线来说,仍显不足。但这并不能掩盖这张专辑的可听性,特别是对于范世琪这张全创作的作品来说,更加难能可贵。在小清新横行的时代,《梦境》所脱离的不仅仅是一种情绪上自我纠结、创作视角上自我局限的惯性模式,更能够撇开“爱情”这个在某种程度上说,有些“滥俗”的主题,成为有着除了爱情之外,更多可能性的作品。即便这种非泛泛“爱”论之外的主题,并没有鲜明的、完整的、统一的表现于这张专辑中,的确给专辑留下了另一个遗憾。但是,这样的遗憾也的确吸引着我们去期待,伴随需要时间积淀而越来越好的,下一张范世琪创作专辑的出现。因为毕竟对于年轻的唱作人来说,时间和阅历的确是作品日臻成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