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以后,哥有了新笔名叫木桶腰
无知井里蛙 图(徒)望添声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摇滚乐以及相关乐评成为一种空泛词汇的攀比,比如说崔健是“这个时代最为敏感的神经”,舌头乐队的《妈妈一起飞吧,妈妈一起摇滚吧》是“这个时代的安魂曲”,某某歌手一开口整个世界都沉默,某某歌曲代表了这一代人的精神诉求和灵魂寄托,某某创作歌手是这个社会的良心,某某专辑是当下最有诚意最体现音乐本位的佳作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最开始看到这样的点评时,觉得摇滚乐真伟大,真有态度立场,动不动就与整个时代沾边,岂是凡俗流行曲可以匹敌的,什么时候自己也能过下嘴瘾——说某张唱片直刺命运的咽喉,直达灵魂深处,是二十一世纪最发自肺腑的吟哦;唱作歌手全部是游吟诗人,不食人间烟火,不肯苟且偷生,不为五斗米折腰;歌曲都是呕心沥血终极关怀,是一代人的集体无意识积淀,是大众的情感体验和心灵观照,然后仿佛自己也跟着伟大起来。
可是为摇滚乐和摇滚人鼓与呼了这么多年,真正走进世人视野的也不过区区数人,这个判断不是盲目定论,而是前几天参加一个颁奖礼,不少奋斗在娱乐圈第一线的记者,都不认识林广财这样的歌者和荒井这样的制作人,只觉得前者衣饰怪怪的,而后者有点小帅,经提点才恍然大悟,原来荒井是莫文蔚演唱会上的打击乐手。所以还要联系到大明星,知名度才会跟着出来,然后,就是歌迷小范围小群体的狂欢。其实,崇拜陈绮贞的和崇拜李宇春的能有什么不同,说到底不都是崇拜嘛。凭什么你就是安魂了,人家就是傻缺了。尽管主流流行音乐的企宣文稿要更空泛无聊,但摇滚或者独立原创音乐乐评,也不意味着理所当然就可以宏大叙事,况且一定要把时代和整个社会拉进来,灵魂、诚意、良心这样的字眼满天飞,谁能代表谁,既然你那么厉害,唱片不是还照样卖不出去,按逻辑说应该是口耳相传广为传唱才对啊,可为什么还是只有小圈子觉得好,觉得好也就罢了,还以为自己才什么都懂,不来听的都是愚昧的。
没有人陪你玩儿深沉,摇滚乐在西方六七十年代重要过,就是那时候的流行音乐,所以拔高到光怪陆离天花乱坠,这种盛事景象不可能再实现了。消费横行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是生意,交口乐评对摇滚乐的称赞不也是希望多卖两张么,不也是希望能够有更多邀约么,叫你代言不也是乖乖就来了么,不也是为了能找到赞助么。你一开口整个世界都沉默,可你都唱了那么长的时间,世界还是那么喧嚣。有些东西需要拉拢人气,有些时候需要装点门面,有些场合还要摆明立场,所有混杂在一起,就需要经营,需要营销。更何况音乐本来就是很私人的事,感动得了你未必感动得了我,和电影的诸多可解构元素不同,流行音乐就只是情绪,而摇滚乐原创音乐不过是直接激烈点的情绪而已。所以,超越梦想,那就应该是现实了;超越流行,那就应该是古典了。有观点的聆听,就有点瞎子点灯的意思,不是白费蜡,只要你愿意,自己看不见让别人看见也是一种积德吧。
蛙鸣也会有人觉得好听,呜呜祖拉在南非也是信仰,好音乐应该得到表彰,标准在哪里,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自己给自己喜欢的人颁奖,爱颁给谁颁给谁,本也无可厚非,只是别觉得天空就井口那么大。你认为那是你的天空也没关系,你有你的自由。金曲奖颁给周董,惹来很多乐评人讥笑,觉得这个奖越来越没有棱角没有品位,是啊,刚过多久,谁还记得周董是哪张唱片拿奖。而当年的一个陈建年,就一直被乐迷津津乐道,可是别忘了,陈建年可是陆森宝的外孙,是纪晓君的舅舅,是南王姐妹花的表哥之类的,是真有那么个原住民“金曲奖部落”,不是开玩笑的。况且即便是在台湾,这么多年也没有再复制一个陈建年一样的金曲歌王,还是要靠周董来拉一下收视率。不像我们,还没怎么着就已经民谣盛世,摇滚光年,甭说天才,连土壤都木有,只能说,部分有话语权的媒体掌权者耳朵太饥渴了。文 木桶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摇滚乐以及相关乐评成为一种空泛词汇的攀比,比如说崔健是“这个时代最为敏感的神经”,舌头乐队的《妈妈一起飞吧,妈妈一起摇滚吧》是“这个时代的安魂曲”,某某歌手一开口整个世界都沉默,某某歌曲代表了这一代人的精神诉求和灵魂寄托,某某创作歌手是这个社会的良心,某某专辑是当下最有诚意最体现音乐本位的佳作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最开始看到这样的点评时,觉得摇滚乐真伟大,真有态度立场,动不动就与整个时代沾边,岂是凡俗流行曲可以匹敌的,什么时候自己也能过下嘴瘾——说某张唱片直刺命运的咽喉,直达灵魂深处,是二十一世纪最发自肺腑的吟哦;唱作歌手全部是游吟诗人,不食人间烟火,不肯苟且偷生,不为五斗米折腰;歌曲都是呕心沥血终极关怀,是一代人的集体无意识积淀,是大众的情感体验和心灵观照,然后仿佛自己也跟着伟大起来。
可是为摇滚乐和摇滚人鼓与呼了这么多年,真正走进世人视野的也不过区区数人,这个判断不是盲目定论,而是前几天参加一个颁奖礼,不少奋斗在娱乐圈第一线的记者,都不认识林广财这样的歌者和荒井这样的制作人,只觉得前者衣饰怪怪的,而后者有点小帅,经提点才恍然大悟,原来荒井是莫文蔚演唱会上的打击乐手。所以还要联系到大明星,知名度才会跟着出来,然后,就是歌迷小范围小群体的狂欢。其实,崇拜陈绮贞的和崇拜李宇春的能有什么不同,说到底不都是崇拜嘛。凭什么你就是安魂了,人家就是傻缺了。尽管主流流行音乐的企宣文稿要更空泛无聊,但摇滚或者独立原创音乐乐评,也不意味着理所当然就可以宏大叙事,况且一定要把时代和整个社会拉进来,灵魂、诚意、良心这样的字眼满天飞,谁能代表谁,既然你那么厉害,唱片不是还照样卖不出去,按逻辑说应该是口耳相传广为传唱才对啊,可为什么还是只有小圈子觉得好,觉得好也就罢了,还以为自己才什么都懂,不来听的都是愚昧的。
没有人陪你玩儿深沉,摇滚乐在西方六七十年代重要过,就是那时候的流行音乐,所以拔高到光怪陆离天花乱坠,这种盛事景象不可能再实现了。消费横行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是生意,交口乐评对摇滚乐的称赞不也是希望多卖两张么,不也是希望能够有更多邀约么,叫你代言不也是乖乖就来了么,不也是为了能找到赞助么。你一开口整个世界都沉默,可你都唱了那么长的时间,世界还是那么喧嚣。有些东西需要拉拢人气,有些时候需要装点门面,有些场合还要摆明立场,所有混杂在一起,就需要经营,需要营销。更何况音乐本来就是很私人的事,感动得了你未必感动得了我,和电影的诸多可解构元素不同,流行音乐就只是情绪,而摇滚乐原创音乐不过是直接激烈点的情绪而已。所以,超越梦想,那就应该是现实了;超越流行,那就应该是古典了。有观点的聆听,就有点瞎子点灯的意思,不是白费蜡,只要你愿意,自己看不见让别人看见也是一种积德吧。
蛙鸣也会有人觉得好听,呜呜祖拉在南非也是信仰,好音乐应该得到表彰,标准在哪里,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自己给自己喜欢的人颁奖,爱颁给谁颁给谁,本也无可厚非,只是别觉得天空就井口那么大。你认为那是你的天空也没关系,你有你的自由。金曲奖颁给周董,惹来很多乐评人讥笑,觉得这个奖越来越没有棱角没有品位,是啊,刚过多久,谁还记得周董是哪张唱片拿奖。而当年的一个陈建年,就一直被乐迷津津乐道,可是别忘了,陈建年可是陆森宝的外孙,是纪晓君的舅舅,是南王姐妹花的表哥之类的,是真有那么个原住民“金曲奖部落”,不是开玩笑的。况且即便是在台湾,这么多年也没有再复制一个陈建年一样的金曲歌王,还是要靠周董来拉一下收视率。不像我们,还没怎么着就已经民谣盛世,摇滚光年,甭说天才,连土壤都木有,只能说,部分有话语权的媒体掌权者耳朵太饥渴了。文 木桶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