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龙吟今犹在

音乐集拿在手里很有分量,内部铜板纸印刷也很精美,附送的签名纪念卡是我大爱的磨砂质地,放在钱包里了。有人说4CD无损音质放出来还是有杂音,经个人试验推断有可能是因为音量控制的波形太高了,调低一点杂音会轻很多,对于非音质控来说,效果还是相当好的。
古剑的音乐由骆集益周志华两位台湾MIDI界重量级人物操刀,和仙剑系列的音乐风格一脉相承,不同之处是仙三、仙三外传和仙四的音乐偏向电子音,而古剑则更接近纯器乐,这一点也与《古剑奇谭》游戏本身的神话传奇色彩较为契合。二位编曲大师在乐曲风格方面各有所长,骆擅长柔美婉转、百转千回的抒情音乐,典型代表是仙三外传的《眉间心上》、古剑的《犹记多情》;周则精于悲壮激昂的战斗音乐,仙三外传的《星沉碧落》和古剑的《剑歌行·变调》都是周的得意之作。不过最终BOSS战那首气势磅礴的BGM《君临天下》也是出于骆集益之手,初听确有惊艳之感。而且古剑音乐的主要演奏乐器——笛子和二胡——据说是录制器乐演奏后与MIDI伴奏混音,再加工成BGM成品的,因此器乐主调的音质效果确非一般页游或者单击RPG的纯电子音可比。(有朋友说电子乐有一种廉价的感觉,我觉得应该是电子乐做不好就会掉价,毕竟做得脱俗的电子乐还是有的,而做出这样的BGM必然需要一个或几个好的编曲。)
古剑的BGM神在伴奏,尤其是弦乐(以提琴为代表)的伴奏。仔细听的话会发现周志华《剑歌行·变调》的笛子主调之下有至少三种乐器伴奏(琵琶、鼓、提琴),其中提琴又分中提琴和小提琴,在主调下方演奏变调,有助于层层累积紧张的情绪,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犹记多情·变调》则显示了骆集益强大的编曲功底。主歌前段的钢琴和后段的二胡配合得天衣无缝,副歌的旋律更是把笛子悠扬清远的音色发挥到了极致,加上行云流水般的钢琴伴奏,顿时就渲染出了浓郁深远的哀愁。
人物主题曲中,屠苏的《青冥剑誓》和晴雪的《雪暖晴岚》是初听时最喜欢的两首,两人果然是官配。四三拍的《青冥剑誓》只用了钢琴、中提琴和很弱的鼓点,却能表现出极其压抑的感情,高潮处一连串的琶音像是重重地敲在心房上,不断重复的渐强的上行旋律似乎是试图突破命运的束缚,却最终还是落回了低音,仿佛预示着屠苏最终的结局。有时甚至觉得《青冥剑誓》沉重得令人不忍卒听,尤其是在屠苏返回天墉城的那段剧情里,听到《青冥剑誓》的钢琴声响起,想到屠苏与师兄和师尊即将永诀,心里不由得为他孤寂的命运而难过。不过在木头脸屠苏短暂的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应该是遇见了治愈系的晴雪。这个天然呆妹子的主题曲《雪暖晴岚》洋溢着温暖与希冀,主旋律呈高音上行,先后使用了中提琴、笛子、葫芦丝和小提琴,四种乐器之间的衔接也比较自然,最后以高音结尾。流畅柔美的旋律正像这个为了屠苏远走天涯寻找重生之法的姑娘一样,从来没有一丝后悔与难过,永远给一切生灵以最无私的关心。
再听榣山遗韵的时候觉得《劫烬吟》(《落叶沉香》)《相见欢》和《沧海龙吟》气场也很足,友人云“都是生生被打成了背景音乐的主题曲”。还有青玉坛剧情音乐《凡心奏》(《云隐仙踪》),气场虽弱了一些,飘忽游荡的笛声却令人心驰神往。师尊主题曲《霜天晓角》和尹千觞主题曲《醉饮千觞》很耐听,契合人物性格特点,曲子的变调也不错。主题曲《剑魄琴心》确实大气磅礴,但是副歌部分一直是笛子在飙高音,略显单调;相比之下个人更喜欢主题变奏《凤鸣榣山》,也是古剑宣动三的配乐,副歌之后出现了紧张的变奏和主歌重现,高度契合古剑奇谭“重生”的主旨。
总之对于古剑奇谭的音乐和官方音乐集还是很满意的,毕竟由Musit操刀,工长君监制,乐曲在配合人物设定和游戏剧情方面几乎挑不出毛病,音乐本身的旋律和音质也一如既往地好,即使是没有玩过游戏单听音乐集也能体会到发自心底的感动。最后说一点期待,像Musit这样的音乐工作室完全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推出现场音乐会,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先例——吉卜力工作室。当然这样的活动会涉及到北软和上软烛龙两方面的版权问题,配乐文化在中国也没有在泥轰那么兴盛,但专场音乐会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也有利于改变很多人对单机游戏只会让青少年“玩物丧志”的偏见。
---------------2011.9.26更新的分割线-----------------
这几天看书的时候一直在听榣山遗韵,对《雪暖晴岚》又有了新的感悟,随便写几句更新在乐评后面。
《雪暖晴岚》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是四三拍,第二部分(也就是高潮部分)则是四二拍的。不过因为第一部分的长度很短,只有一分钟不到就进入了高潮部分,所以很久以来我没有意识到《雪》在中间变过拍子。一般来说四三拍能让曲子听起来比较欢快(但也有《青冥剑誓》等例外),因为在讲求对称平衡的音乐逻辑中,四三拍多少突破了一点平衡规则,就像椅子被拆了一个腿,不再是四平八稳,开始变得跳跃活泼起来。私以为骆集益在《雪》的第一部分用四三拍是为了带起这种气氛,但是又没有欢快到《情蛊》那种锅碗瓢盆一起乱响的程度(个人仍然对仙五的音乐有点怨念,勿拍),只用了钢琴和小提琴来演奏。在古剑的很多音乐中都用了这样的乐器搭配,一般都是钢琴当伴奏小提琴做主调,但是在《雪》的第一部分中钢琴和小提琴在定位上并没有这么鲜明,它的主旋律是由两种乐器交替演奏的,这样就和第二部分形成了对比。
笛子的声音加入后第二部分开始,一直当伴奏的钢琴继续当伴奏,一直飙高音的笛子继续飙高音,正当这种“中规中矩”的感觉渐入佳境时,主旋律的音高却开始被压低,主要乐器也从悠扬的笛子变成柔润的葫芦丝。个人认为这一段正是《雪》的点睛之笔,一是葫芦丝这种少数民族乐器很适合表现晴雪幽都女子的身份,二是曲调变化丰富了音乐的内涵,骆集益并没有让这种欢欣的情绪一路狂飙下去,因为晴雪乃至任何一个游戏人物角色的性格都不应该是单调的。晴雪怀着大爱之心来到人界,遇见了屠苏和大哥,看到了人界新鲜好玩的事,本来也许就会这样开心地游遍人界。但是当她得知了屠苏的凄惨身世之后,为了寻找解封之法和屠苏四处奔波,在屠苏散魂后的九百年中独自寻找重生之法,一直到成为第二结局中那个淡定成熟的形象——晴雪的角色设定,绝对不只是一个治愈系的天然呆妹子。她心中有恐惧,有顾虑,有不懈的坚持,有无悔的追寻,就像她自己在幽都对屠苏所言,她从小想着要去当灵女,可是为了屠苏,她愿意放弃自己的选择陪他去找重生之法,“所有事情我想把苏苏放在最前面”。这种角色设定反映在人物主题曲上就是《雪暖晴岚》高潮中的葫芦丝旋律,仿佛讲述了晴雪心中小小的纠结和独自寻找重生之法的孤独与坚强,从旋律上来说对乐曲也有很好的稳定作用,而且更能突出高潮最后一段的更丰富的乐句重现。这最后一段的主要乐器集合了小提琴和笛子,顿时从葫芦丝略显忧郁的旋律上升到了灿烂夺目的高音,正如阔别之后的重逢,更显得弥足珍贵。
古剑的音乐由骆集益周志华两位台湾MIDI界重量级人物操刀,和仙剑系列的音乐风格一脉相承,不同之处是仙三、仙三外传和仙四的音乐偏向电子音,而古剑则更接近纯器乐,这一点也与《古剑奇谭》游戏本身的神话传奇色彩较为契合。二位编曲大师在乐曲风格方面各有所长,骆擅长柔美婉转、百转千回的抒情音乐,典型代表是仙三外传的《眉间心上》、古剑的《犹记多情》;周则精于悲壮激昂的战斗音乐,仙三外传的《星沉碧落》和古剑的《剑歌行·变调》都是周的得意之作。不过最终BOSS战那首气势磅礴的BGM《君临天下》也是出于骆集益之手,初听确有惊艳之感。而且古剑音乐的主要演奏乐器——笛子和二胡——据说是录制器乐演奏后与MIDI伴奏混音,再加工成BGM成品的,因此器乐主调的音质效果确非一般页游或者单击RPG的纯电子音可比。(有朋友说电子乐有一种廉价的感觉,我觉得应该是电子乐做不好就会掉价,毕竟做得脱俗的电子乐还是有的,而做出这样的BGM必然需要一个或几个好的编曲。)
古剑的BGM神在伴奏,尤其是弦乐(以提琴为代表)的伴奏。仔细听的话会发现周志华《剑歌行·变调》的笛子主调之下有至少三种乐器伴奏(琵琶、鼓、提琴),其中提琴又分中提琴和小提琴,在主调下方演奏变调,有助于层层累积紧张的情绪,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犹记多情·变调》则显示了骆集益强大的编曲功底。主歌前段的钢琴和后段的二胡配合得天衣无缝,副歌的旋律更是把笛子悠扬清远的音色发挥到了极致,加上行云流水般的钢琴伴奏,顿时就渲染出了浓郁深远的哀愁。
人物主题曲中,屠苏的《青冥剑誓》和晴雪的《雪暖晴岚》是初听时最喜欢的两首,两人果然是官配。四三拍的《青冥剑誓》只用了钢琴、中提琴和很弱的鼓点,却能表现出极其压抑的感情,高潮处一连串的琶音像是重重地敲在心房上,不断重复的渐强的上行旋律似乎是试图突破命运的束缚,却最终还是落回了低音,仿佛预示着屠苏最终的结局。有时甚至觉得《青冥剑誓》沉重得令人不忍卒听,尤其是在屠苏返回天墉城的那段剧情里,听到《青冥剑誓》的钢琴声响起,想到屠苏与师兄和师尊即将永诀,心里不由得为他孤寂的命运而难过。不过在木头脸屠苏短暂的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应该是遇见了治愈系的晴雪。这个天然呆妹子的主题曲《雪暖晴岚》洋溢着温暖与希冀,主旋律呈高音上行,先后使用了中提琴、笛子、葫芦丝和小提琴,四种乐器之间的衔接也比较自然,最后以高音结尾。流畅柔美的旋律正像这个为了屠苏远走天涯寻找重生之法的姑娘一样,从来没有一丝后悔与难过,永远给一切生灵以最无私的关心。
再听榣山遗韵的时候觉得《劫烬吟》(《落叶沉香》)《相见欢》和《沧海龙吟》气场也很足,友人云“都是生生被打成了背景音乐的主题曲”。还有青玉坛剧情音乐《凡心奏》(《云隐仙踪》),气场虽弱了一些,飘忽游荡的笛声却令人心驰神往。师尊主题曲《霜天晓角》和尹千觞主题曲《醉饮千觞》很耐听,契合人物性格特点,曲子的变调也不错。主题曲《剑魄琴心》确实大气磅礴,但是副歌部分一直是笛子在飙高音,略显单调;相比之下个人更喜欢主题变奏《凤鸣榣山》,也是古剑宣动三的配乐,副歌之后出现了紧张的变奏和主歌重现,高度契合古剑奇谭“重生”的主旨。
总之对于古剑奇谭的音乐和官方音乐集还是很满意的,毕竟由Musit操刀,工长君监制,乐曲在配合人物设定和游戏剧情方面几乎挑不出毛病,音乐本身的旋律和音质也一如既往地好,即使是没有玩过游戏单听音乐集也能体会到发自心底的感动。最后说一点期待,像Musit这样的音乐工作室完全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推出现场音乐会,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先例——吉卜力工作室。当然这样的活动会涉及到北软和上软烛龙两方面的版权问题,配乐文化在中国也没有在泥轰那么兴盛,但专场音乐会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也有利于改变很多人对单机游戏只会让青少年“玩物丧志”的偏见。
---------------2011.9.26更新的分割线-----------------
这几天看书的时候一直在听榣山遗韵,对《雪暖晴岚》又有了新的感悟,随便写几句更新在乐评后面。
《雪暖晴岚》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是四三拍,第二部分(也就是高潮部分)则是四二拍的。不过因为第一部分的长度很短,只有一分钟不到就进入了高潮部分,所以很久以来我没有意识到《雪》在中间变过拍子。一般来说四三拍能让曲子听起来比较欢快(但也有《青冥剑誓》等例外),因为在讲求对称平衡的音乐逻辑中,四三拍多少突破了一点平衡规则,就像椅子被拆了一个腿,不再是四平八稳,开始变得跳跃活泼起来。私以为骆集益在《雪》的第一部分用四三拍是为了带起这种气氛,但是又没有欢快到《情蛊》那种锅碗瓢盆一起乱响的程度(个人仍然对仙五的音乐有点怨念,勿拍),只用了钢琴和小提琴来演奏。在古剑的很多音乐中都用了这样的乐器搭配,一般都是钢琴当伴奏小提琴做主调,但是在《雪》的第一部分中钢琴和小提琴在定位上并没有这么鲜明,它的主旋律是由两种乐器交替演奏的,这样就和第二部分形成了对比。
笛子的声音加入后第二部分开始,一直当伴奏的钢琴继续当伴奏,一直飙高音的笛子继续飙高音,正当这种“中规中矩”的感觉渐入佳境时,主旋律的音高却开始被压低,主要乐器也从悠扬的笛子变成柔润的葫芦丝。个人认为这一段正是《雪》的点睛之笔,一是葫芦丝这种少数民族乐器很适合表现晴雪幽都女子的身份,二是曲调变化丰富了音乐的内涵,骆集益并没有让这种欢欣的情绪一路狂飙下去,因为晴雪乃至任何一个游戏人物角色的性格都不应该是单调的。晴雪怀着大爱之心来到人界,遇见了屠苏和大哥,看到了人界新鲜好玩的事,本来也许就会这样开心地游遍人界。但是当她得知了屠苏的凄惨身世之后,为了寻找解封之法和屠苏四处奔波,在屠苏散魂后的九百年中独自寻找重生之法,一直到成为第二结局中那个淡定成熟的形象——晴雪的角色设定,绝对不只是一个治愈系的天然呆妹子。她心中有恐惧,有顾虑,有不懈的坚持,有无悔的追寻,就像她自己在幽都对屠苏所言,她从小想着要去当灵女,可是为了屠苏,她愿意放弃自己的选择陪他去找重生之法,“所有事情我想把苏苏放在最前面”。这种角色设定反映在人物主题曲上就是《雪暖晴岚》高潮中的葫芦丝旋律,仿佛讲述了晴雪心中小小的纠结和独自寻找重生之法的孤独与坚强,从旋律上来说对乐曲也有很好的稳定作用,而且更能突出高潮最后一段的更丰富的乐句重现。这最后一段的主要乐器集合了小提琴和笛子,顿时从葫芦丝略显忧郁的旋律上升到了灿烂夺目的高音,正如阔别之后的重逢,更显得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