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咏叹调
以下是我转发的,将来可能会加入自己的一些感想,主要是MARK一下这个介绍给大家分享。
这张CD是泽贝纽·普瑞斯纳与已故波兰大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合作的作品OST总集,24首曲子包括:
Decalogue 《十诫》(第2~6首),La Double Vie de Veronique《两生花》(第10~14首);蓝·白·红三色系列电影之Bleu《蓝色 情挑》(第19~23首)、Blanc《白色 情迷》(第9首)和Rouge《红色 情深》(第1、8、15~18首);CD内最后一首(第24首)是《献给我朋友奇耶夫洛夫斯基的安魂曲》(即《亡友安魂曲》Requiem for my Friend)的选段“Lacrimosa – Day of Tears”
第一部分、作者简介
作者资料:
普瑞斯纳(Zbigniew Preisner,1955-)出生于波兰的Bielsko-Biaka,第一部电影配乐是在1978年,由Antoni Krauze导演的《The Weather Forecast》。从此,普瑞斯纳与电影配乐结下不解之缘,尤其是与波兰大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的合作,更让普瑞斯纳一跃而成国际知名配乐大师。
1980年毕业于Krakow的Jabielonian大学的普瑞斯纳,是一位学习力相当强的人,他认为“每件事都可能被学习”。中学时代玩摇滚乐并在小酒馆驻唱,大学时代则决定要当作曲家,因此开始看着交响曲的总谱分析乐曲,并从室内乐创作开始着手。
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互动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一位对于电影中的音乐相当讲究的导演,他认为音乐是电影的精灵魂魄,甚至曾经说过:“音乐是我的Cast”。在他的电影中音乐经常比画面占有更重要的角色,甚至扮演着“填补镜头无法传达的意境”的工作。普瑞斯纳与基耶斯洛夫斯基合作过八部电影,两人的理念或许不那样一致(在音乐观念上,奇士劳斯基保守、普瑞斯纳前卫),但是两人沟通顺畅。谈起基耶斯洛夫斯基,普瑞斯纳认为,“基耶斯洛夫斯基虽然不懂创作的技巧,但却相当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功用,我们很少谈论实际配乐该如何的问题,反而较常讨论哲学性的概念,例如音乐在电影中该扮演的角色。”从两人合作的电影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彼此的互补性所激荡出的艺术性。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像如果少了普瑞斯纳的音乐,就像是失去灵魂的血肉般地不完整,同时普莱斯纳能精准地掌握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中的意境。
他与基耶斯洛夫斯基合作的影片包括早期的《无止无休》(No End)、《十诫》(The Declogue),以及《十诫》中单独拿出来拍成电影的两段《杀人影片》(A Short Film About Killing)、《爱情影片》(A Short Film About Love),《双面维若妮卡》(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ca)、还有颜色三部曲《红色情深》(Rouge)、《白色情迷》(Blanc)、《蓝色情挑》(Bleu)等。有趣的是,基耶斯洛夫斯基与普瑞斯纳两人一起塑造了一个虚构的作曲家,十九世纪末的荷兰作曲家梵德布登梅尔(Van der Budenmajer),事实上梵德布登梅尔就是普瑞斯纳,但是普瑞斯纳还是煞有其事地将自己过去的作品分类,说是梵德布登梅尔所写,甚至还捏造了梵德布登梅尔的出生、死亡日期。在《十诫》、《双面维若妮卡》、甚至是颜色三部曲中都提到取材梵德布登梅尔的音乐。
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双面维若妮卡》的剧本中,清楚地描写下他所需要的音乐感觉,何时要有音乐出现,传达何种情绪。而这些描述性的文字,透过普瑞斯纳的天赋,全都化成了深邃的音符。普瑞斯纳是那种从电影开始构思就参与工作的配乐家,因此他能够以宏观的角度思索音乐在影片中的戏剧性,而不仅只是填补空缺的绿叶角色。在《双面维若妮卡》中,普瑞斯纳建议奇士劳斯基使用与电影主题无关的但丁诗句,透过古意大利文的吟唱给了普瑞斯纳极大的灵感,甚至营造出意想不到戏剧效果。
《红色情深》、《白色情迷》、《蓝色情挑》三部曲中,主要传达奇士劳斯基的“宿命”基调。在配器上,普瑞斯纳以单簧管、钢琴的独白传达影片中人类内心的孤独疏离;以女高音搭配管弦乐团传达出空灵神秘的氛围,描绘无常却充满神秘的人生,节奏上《白色情迷》多用探戈、《红色情深》则用波烈露,但是《蓝色情挑》则是他认为影片搭配音乐紧密度最高的一部,更胜《双面维若妮卡》。
其它著名作品
除了基耶斯洛夫斯基之外,普瑞斯纳与导演阿兹尼卡贺兰德(Agnieszka Holland)也有三部电影的合作,包括《欧洲,欧洲》(Europa Europa)、《Olivier Olivier》、《秘密花园》(The Secret Garden)。与其它导演合作的作品则有,赫达巴比高(Hector Babenco)的《在上帝赐予的土地上游玩》(At Play in the Fields of the Lord)、路易马卢(Louis Malle)的《烈火情挑》(Damage)、路易曼多奇(Luis Mandoki)的《当男人爱上女人》(When a Man Loves a Woman)、查尔斯史瑞吉(Charles Sturridge)的《神仙故事》(Fairytale:A True Story)。
而较新的几个作品则包括,青年导演艾多拉多庞提(Edoardo Ponti)的短片《LIV》,赫达巴比高的新片《愚蠢的心》(Foolish Heart);相当仰慕奇士劳斯基的导演黛博拉华纳(Deborah Warner)执导,改编自伊莉莎白鲍温(Elizabeth Bowen)的小说《去年九月》(The Last September);还有北欧导演汉斯彼得莫兰(Hans Peter Moland)执导的《亚伯丁》(Aberdeen)。在电视方面,除了影集《十诫》之外,普瑞斯纳受托为英国国家广播电台与波士顿WGBH合作的,26 段二十世纪人类历史的节目”人类的世纪”配乐,该影集在三十多个国家播出。这些较新的普瑞斯纳作品,过去在国内并不容易听见,但是《十诫》、《去年九月》、《亚伯丁》目前在台北可以见到踪迹。
普瑞斯纳所获得的荣耀奖项包括,1997年柏林影展银熊奖;1996年尚贝克(Jean Becker)导演的《爱丽莎的情人》(Elisa),以及1995年《红色情深》两片让他获得两次法国影艺学院凯萨奖;1995年获得波兰录音工业奖;1994年获得The Mayor of Krakow's Medal终生成就奖;1991年、1992年、1993年三度获得洛杉矶评论协会年度最杰出电影配乐奖;1992年、1993年两度获得金球奖;1992年因为向海外介绍波兰文化的杰出成就,获得最佳外交总理奖等等,目前普瑞斯纳是法国影艺学院会员。
在电影原声带的销售成绩上,《双面维若妮卡》原声带自1991年发行后,至今全球销售超过三十万张,1992年获得法国金唱片。红白蓝三部曲全球销售超过七十万套;另外《普瑞斯纳的音乐》(Preisner's Music)专辑收录近十年来他的电影音乐创作,在波兰销售超过六万张成为白金唱片。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死
1996 年3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这位波兰“第四代电影领导人”因心脏病过世,为了纪念这位长期的工作伙伴,普瑞斯纳普谱写的生平第一出大型管弦乐作品《亡友安魂曲》(Requiem for my Friend),1998年10月1日在华沙首演,录音由Erato发行,演唱的女高音是他赞誉有加的老搭档Elzbieta Towarnicka,该片目前全球销售15万张。此曲虽然庞大,但是普瑞斯纳却仅以短短三天的时间完成,他与另一位长期与基耶斯洛夫斯基合作的律师暨编剧Krzysztof Piesiewicz,讨论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音乐会形式,以介于古典音乐与电影配乐间的风格,呈现出一种”沉静、和平”的氛围。普瑞斯纳2000年的最新专辑《十首钢琴小品》由EMI发行,波兰钢琴家Leszek Mozdzer担任演奏,是纯粹的器乐作品。
基耶斯洛夫斯基过世之后,普瑞斯纳几乎整整半年无法正常工作,他说”感觉好象自己内心的某个部分跟着他一起死去般”。尽管普瑞斯纳的音乐不全然属于基耶斯洛夫斯基,但是不可否认他们俩人影音心灵契合的程度,已经达到一种不可言喻的境界。然而,抽离影像单独品尝普瑞斯纳的音乐,依然可以感受到他音乐中那股浓郁的人文气息,透过持续不断的弦乐张力演奏出绵延的乐句,仿佛诉说一桩桩的心灵尘事,以充满哲理的方式理性制约地表达着。
后语
从《烈火情人》的暗潮汹涌、《爱丽莎的情人》的丰富多元、《十诫》的隐喻警世、《双面维若妮卡》的神秘精准、《秘密花园》的异国情调、《当男人爱上女人》的浪漫深情、《红白蓝三部曲》的高度艺术性、《去年九月》的矛盾冲突、到《亚伯丁》的心灵释放,普瑞斯纳有别于好莱坞电影配乐家的“唯物”手法,以“唯心真诚” 掳获爱乐者的耳朵,彰显了纯粹地欣赏电影音乐的价值。
第二部分 主要电影配乐介绍
一、红色情深
<红色情深>是三色电影的总结,它脱离了<蓝色情挑>的沉重,<白色情迷>的嘲讽,以一份温柔和煦的情绪,为三色电影的人物,安排了一个有如重生般的结局.在音乐上,<红色情深>虽然无法像<蓝色情挑>做的那样淋漓尽致,但仍旧是导演与音乐家一次很出色的结合.我个人对<红色情深>的波丽露舞曲其实有特别的好感,也许是因为我个人过去一直就很喜欢拉威尔的波丽露,同时我也一向对略带异族色调的音乐颇为着迷,拉威尔的波丽露就是一首很有异国风的波丽露舞曲,而Preisner的作品采用了波丽露舞曲的典型节奏,在旋律上,也以其特有的半音阶手法,使这首作品反映出一份异国色调,同时Preisner的作品很唯美,旋律性相当优雅迷人,在三色电影中,不像<蓝色情挑>那么沈痛,也不像<白色情迷>那般轻浮,而是一首明亮热情的作品,尤其在加了人声的润饰后,感觉更加深邃飘逸,明媚动人.基本上,整部配乐就由这首波丽露舞曲延伸变化而成,有时以完整管弦乐章的形态来表现,有时则只是用几个简单的独奏乐器,淡淡的撩拨几个音符,来呈现电影中一些疏离,孤独的情境,我最喜欢的几段曲目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定的情节,只是终曲,序曲,以及运用在时装走秀中的音乐,喜欢它们的原因很单纯,因为它们听起来很”完整”,可以让我好好的欣赏这首曲子.这首波丽露其实在<蓝色情挑>的原声带中已有收录,用来做为<红色情深>预告片的配乐.
<红色情深>另一个音乐主题Do Not Take Another Man's Wife,并不是<红色情深>的原著音乐,而是Preisner为Kieslowski另一个系列<十诫>所写的音乐,这回Preisner与 Kieslowski将音乐运用在这里,一方面表现了Kieslowski将自己的电影互相连系的特色,同时也有辅助故事的功能.这首优美的女高音咏叹调,分别出现在几个范伦堤娜,奥古斯特与老法官命运交会的场合中,一方面暗示年轻的法官奥古斯特和退休的老法官一样,都会面临感情被背叛的命运,同时这首曲子也隐约透露范伦堤娜与奥古斯特的关联,这对年轻男女毗邻而居,却从来不曾真正相遇过,包括他们在唱片行就相隔咫尺,听着同一首曲子,却依然擦身而过,当范伦堤娜在唱片行买Do Not Take Another Man's Wife时,最后一张刚好被奥古斯特买走,即使到了电影最后一刻,范伦堤娜与奥古斯特都成为船难仅存的七名生还者之一(另外五名则是<蓝色情挑>与<白色情迷>中的人物),我们仍然看不出来范伦堤娜与奥古斯特是否已经相识,是否会有发展,导演在重生喜悦与感慨中,也刻意留下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留白.当范伦堤娜向店员询问这首曲子的作者Van Den Budenmayer时,也许会令许多乐迷不住会心一笑,连原声带上也注明Do Not Take Another Man's Wife是Van Den Budemayer的作品,但这位Van Den Budemayer其实就是Preisner在Kieslowski电影中化身,这个由Preisner虚构的音乐家,巧妙的连系贯串了所有 Kieslowski的电影,包括十诫系列,三色电影以及<双面薇若尼卡>等,电影音乐家几乎没有人像Preisner这样,能以一个虚拟的身份存在于电影中,仔细听听唱片行中的另一段音乐,不也正是<白色情迷>的Tango乐章.
<红色情深>的原声带中,Do Not Take Another Man's Wife与波丽露主题,都有几段完整性较高的音乐演出,即使到了影像之外,仍有不错的音乐欣赏效果,只是像Preisner与Kieslowski这般独特,紧密,甚至是真实与虚拟牵扯难分的影音结合,其艺术价值与成就,其实是很难分开来讨论的,因为Preisner的音乐一旦脱离了Kieslowski 的电影,部份作品固然还是能保有独立性,但总是让人觉得若有所失,毕竟这些音乐本身只是整个电影艺术构思中的一部份,脱离了电影,我们就会损失许多音乐在电影中运用手法上的巧思,很多电影配乐都有这种情形,而Preisner为Kieslowski写的作品特别明显,这当然是因为Preisner与 Kieslowski的影音结合特别紧密,然而很现实的是,买原声带恐怕就的确只能买到这些音乐一部份的艺术价值,而另外一部份,则存在电影中,与电影观众的脑海中.
二、白色情迷
<白色情迷>是Kieslowski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主题的三色电影中的第二部,与另外二部电影比较之下,<白色情迷>的内容显得有些荒谬滑稽,是戏谑气质浓厚的讽刺喜剧,大意描写妻子因丈夫无法履行婚姻义务诉求离婚,丈夫被抛弃后倒霉的事又接踵而至,后来丈夫历经波折,辗转回到波兰家乡,意外致富后伪装死亡,引诱前妻前往波兰凭吊,藉此机会与前妻重修旧好,并刻意在春风一度后陷害妻子入狱,比较有趣的是,这一对男女仿佛在这一连串你来我往,互相折磨报复的过程中,确定彼此的相爱,Kieslowski表现”平等”这个主题的手法,不像蓝与红的自由与博爱那般严肃,反而来的有些滑稽怪异,然而荒谬离谱的情节也加强了电影的讽刺议题,而所谓的”平等”多半是由”不平等”反差出来的,由一开场男主角如落水狗般的遭遇,到后来利用走后门的方法鸿图大展,并且金钱万能的购买尸体装死,反将前妻一军的种种过程中,Kieslowski并没有真的表现出多少”平等”,反而让观众见识到许多社会与男女情感世界的不平等,不过也可以将故事人物的种种行径,看成是一种对不平等的抵抗,与对平等的努力,而且Kieslowski的平等议题始终环绕着爱的主题,特别是男女情爱都有自私的成份,希望给予与回馈可以是平等的,不过总是很难真的如此,也许,爱的世界无法真正的找到平等,只是一种在天平两端不断消长的动态平衡,一旦无法维持平衡,就倾倒了.
以电影配乐的部份来说,基于电影的表现方式和性质,Preisner为<白色情迷>所作的音乐,在电影中并无法发挥出<蓝色情挑>这般深入的深刻性与层次感,而在原声带上也显得有些单调,不过仍是很称职的”配乐”.整体来说,这部配乐只有两样东西,一个气质阴郁的Love Theme,以及一个气质活泼戏谑的探戈主题.
<白色情迷>的Love Theme,在旋律特质上,仍保持Preisner惯有的留白手法以及使用半音阶的独特情调,形成一种平缓留伫,幽远茫然的沈郁气息,在音色上则以双簧管,单簧管等木管乐器独奏为主,形成一种深幽玄思的温和音质,是一个旋律性与情绪性都较为沈淀的主题,反之,Tango主题就较为活跃喜感,Preisner的Tango以小提琴为主奏,洋溢着醇美的欧风与活泼的律动,多半运用在男主角在家乡奋斗打拚的情节中,不过Tango舞曲原本就是一种既缠绵又对立的双人舞曲,采用这样的曲式作为配乐,倒也可以反映故事中男女情爱的种种对立与拉锯.
除了这两个主题之外,配乐中也选用了一小段在<蓝色情挑>中的乐章(Don Karol II ,III),这个乐章原先是出现在<蓝色情挑>中,用来描写一个丢瓶子的老妇人,其实在三色电影中都可以发现这个老妇人,而且三个主角茱莉,卡洛与范伦提娜对老妇人的反应也各有不同,Kieslowski常常将自己的电影互相连系,如我们在<蓝色情挑>中其实就可以看到<白色情迷>的片段(就是蓝片的女主角Julie在法院中找寻丈夫的外遇对象时,正好碰上白片的男主Karol正在法庭上与法官争辩),因此担任配乐的Preisner也时常在不同的电影中使用一些相关的乐章,做为对导演创作理念的一种呼应.
整体来说,这是一张制作水准不错的原声带,不过音乐内容并不多,大多数的时候只是听两个主题旋律一再反复,幸亏两个主题旋律都有不错的作曲水准,不过 Love Theme的质感其实是Preisner贯用的音乐风格和语法,而Tango主题虽然明媚优雅,很有韵味,但也很难说得上是Tango音乐的上乘作品,因此做为一张原声带来说,<白色情迷>不免少了一些特别与丰富的感觉.
三、蓝色情挑
<蓝色情挑>是Kieslowski三色电影的首部曲,这三部电影将以蓝,白,红三色为意象,以法国大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为命题,阐述人际关系的互动与性灵的觉醒,可以想见这会是不同凡响的创作,而一开场的<蓝色情挑>也确实树立了典范,虽然它有个最不知所云的中文译名,也是三部片子中最沉重的作品,不过感觉上也是最出色的作品,故事内容描写遭逢丧夫丧女之痛的音乐家遗孀,以自我封闭,隔离记忆,抗拒情感的方式,来逃避失去亲人的痛楚,后来在一连串生活,感情的探索省思中,渐渐走出阴霾感伤,终能找回面对过去的勇气,重拾感受与爱人的能力,故事中以过世音乐家Patrice一篇未完成的乐章为轴心,这篇乐章是Patrice接受委托,为欧洲联盟所谱写的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乐章的主题则是”爱”,当音乐家车祸身亡时这首作品仍未完成,而其遗孀Julie是唯一了解,并且有能力将残缺的作品完成的人,然而 Julie没有办法面对承受过去的一切,而否认这篇作品的存在,直到Julie发现自己丈夫的外遇,并且一步步走出内心的障碍,Julie才有能力面对并完成这首作品,电影也在这首曲子大工告成时划下句点,音乐在这样一部电影中的重要性,相信已经不言可喻了.
在这部配乐中,配乐家Preisner一人”分饰”四角,车祸身亡的音乐家Patrice,Patrice的妻子Julie,Patrice的好友,同时也暗恋Julie已久的Olivier,当然,还有那位常常出现在Kieslowski电影中的虚拟作曲家Van Den Budenmayer.我想我还是先稍微说明一下Van Den Budenmayer这个人物,因为在一般电影音乐中并没有这种状况,这是Priesner与Kieslowski一种特有的默契,这个虚构的音乐家其实就是Preisner在Kieslowski电影中的化身,他在Kieslowski的电影中像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而且横跨了许多部 Kieslowski的电影,包括十诫系列,三色电影以及<双面薇若妮卡>等,我们时常可以在Kieslowski的电影中,看到剧中的角色唱这位Van Den Budenmayer的歌,买他的唱片,演奏他的曲子等,甚至连原声带上也会将某些曲目标示成Van Den Budemayer的作品,不过别误会,其实并没有Van Den Budemayer这么一个人物,不过他仿佛真的存在于Kieslowski的电影世界中,无形的连串着Kieslowski所有电影间的脉络.
在<蓝色情挑>中,这位Van Den Budenmayer的作品是悼念音乐家Patrice的丧曲(Funeral Music),这个乐章一方面在电影中的葬礼场合有几段演出,有管乐(Track 2.),弦乐(Track 14.)与管风琴(Track 13.)等多种版本,同时也成为配乐中,一个象征Julie过去记忆的主题,非常沈痛的一个乐章,每当刻意回避过往一切的Julie一与记忆交会,这个乐章就会无情而悲怆的轰然而出,那是Julie再怎么逃避否认,也难以抵抗的悲痛记忆,Kieslowski有时甚至会将影像刹时隐没,陷入一片短暂沈痛的黑暗中,仿佛现实环境与人的知觉在瞬息间,被巨大的伤痛与不堪的记忆所吞没,而即使在电影外听这个乐章,那种强烈的悲怆仍然汹涌浮现,让人无力逼视,也无法抵抗.
Julie尽最大的力量要忘却所有的过去,隔离所有的感情,使用一种封闭情感,断绝感受的方法,来避免自己受记忆与悲伤的折磨,然而一个人无法真正的将自己和过去一刀两断,特别是在情感上.一开始,Julie将亡夫Patrice未完成的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丢弃,然而Julie在整理遗物时,还是发现了Patrice未完成的部份乐章,这个遗漏的乐章有八个小节,在Patrice的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中(Track 1.),这八个小节只在最后隐约浮现,并没有具体完成,而也只有Julie知道这八个小节的存在,只是甫逢巨变的Julie没有能力完成这个作品,甚至直接丢弃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的原稿,显示当时Julie根本没有完成全曲的打算,她只想把这首残缺的作品连同她的过去一起埋葬.只是,这个八个小节的乐章似乎一直保留在 Julie心中,在Julie抗拒一切情感与记忆的同时,这个乐章也成为Julie心中,对过去记忆与内心情感的一点保留,就像Julie丢掉了所有的东西,回复本姓,更换住所,却不自觉的保留了一串旧的蓝色吊饰.观众很容易发现,每当Julie必须与人接触,必须面对新的感情与生活时,这个乐章就会在幽幽浮现,因此,这个乐章隐约代表了Julie心中,仍渴望着能有重新开始生活的机会,这个遗落的乐章有时甚至和悲伤的丧曲纠结一起(如Track 5.15.The Battle Of Carnival And Lent),形成一种思绪的对立与挣扎,显示Julie无法真正的抛开过去,也无法真正的重新开始,我有些觉得这个乐章就像一把打开心门的钥匙,只有当 Julie能面对过去,将这个乐章与亡夫的遗作结合时,才能真正的找回生活下去的意义和理由.
Olivier是Julie必须面对的新感情,最初Julie对Olivier的态度其实十分冷漠,不过随着故事的进展,以及后来Olivier发现 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的另一份备份,Julie的态度也渐渐有所改变,电影中一段满令人印象深刻的剧情,是Julie协助Oliver改写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The Europe未完成的部份(Track 18.19.20.Olivier's Theme),不过Julie在此刻仍然没有真正的对一切坦然以对,她并没有接手完成这首作品的打算,反而同意让Olivier接手这个音乐委托,而后来 Olivier写出来的作品,风格和Patrice的原始构思有满大的差异,于是Julie及时介入,将Oliver激烈热情的情绪加以收敛,让它能比较接近Patrice的作品,但Julie仍然没有将Patrice未完成的八个小节呈现出来.
到故事最后,Julie终于又拾回感受与爱人的能力时,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才终于得以完成,和Patrice未完成的版本比较之下,Julie将遗落的八小节乐章重新接回这首曲子,并且延展成完整的结尾,Kieslowski以运转流畅的剪接,组合出故事中Julie所曾接触过的人事物,同时也让整首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完整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是一首以希腊文演唱,以爱为主旨,充满力量与感怀的礼赞,而一路下来,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完成的过程,也是Julie由自我封闭到打开心门的历程,Julie悲伤冰冷的心灵也终于挣脱禁锢,获得自由.
<蓝色情挑>可以说是影音结合中相当极致表现之一,如此紧密的影音结合是电影艺术的高度成就,然而如果要将这些音乐独立在影像外,单就原声带的来考量时,不免就会遗失整体创作的艺术价值,比如,如果一个人对这部电影毫无概念,对于这张原声带的内容,大概就仅止于一首悲怆的丧曲,一首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以及许多以此发展而成的零散短篇乐章,许多音乐运用的手法和意象,似乎很难在这些音乐独立于故事和影像外时,还能完整的传递给听众,不过所幸的是,以<蓝色情挑>的原声带来说,虽然会让人觉得若有所失,独立的音乐欣赏性仍然颇高,特别是Song For The Unification,即是一首完整的声乐作品,而由遗落的八小节音乐铺陈成的Reprise,虚构音乐家Van Den Budenmayer的Funeral Music,后来并没有真正结合在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中的Oliver's Theme,以及几首小品气质的笛子独奏也颇为动听,同时当中也收录了<红色情深>的波丽露舞曲(作为预告片的配乐),因此以一张原声带来说,它仍有出色的音乐独立价值,不过以我个人的感觉,它在电影之中,才真正能让人产生经典之作的感受.
四、两生花
作曲家普里斯纳参与了影片制作的全过程,对情绪的把握几乎无懈可击。纯净的圣洁的女声,与但丁《神曲》中《迈向天堂之歌》(第二歌)的意大利文词配合,意韵悠远,过耳难忘。清越忧伤的笛音与合奏,贯穿始终。它也在用音乐诉说意境,诉说情感。一部感人至深的唯美的影片,音乐构成了它灵魂的一部分。
热爱艺术电影的朋友想必对已故波兰导演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是顶礼膜拜的,在《三色》系列中,音乐元素的运用已经超越了普通的环境烘托而成为主人公内心独白的语言,基斯洛夫斯基认为音乐是他影片的Cast(阵容)之一,因此对影片中配乐的运用十分讲究。上帝让基斯洛夫斯基遇到了兹比格涅夫·普瑞斯纳,这两个分别擅长影像和音符的哲学家在光影的糅合下成为了知己。普瑞斯纳1955年诞生于东欧的波兰,他在中学时代就显露出骄人的音乐才华,到大学时代便立志要做一个音乐家。他毕业于史学院,研读的是欧洲现代史,其作品也同波兰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一样,总是蕴含着极大的悲痛力量。在《三色》系列中,“宿命”的意韵贯穿全片,而普瑞斯纳在配器上也多以单簧管、钢琴等独奏来表现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尤其在《蓝》一片中,音乐更成为透视女主人公茱利内心的利器,片尾的欧洲联盟交响也成为普瑞斯纳的骄傲。而《白》中的探戈和《红》中的波烈露(Bolero)与全片主题紧密切合,诠释出“自由平等博爱”。其实,普瑞斯纳与基氏的合作很早就开始,从《十诫》系列的道德焦虑到《两生花》中那神性的敬视,普瑞斯纳一直用音乐在思考,用音符在天堂与人间游走。
这个版本是原声大碟的版本,跟我先前录制的那个不同,特别是Veronique绝唱的那部分,在这张碟子中可以听到歌曲的全部.(也就是05. Van Den Budenmayer Concerto,是配乐方面的主角).还有另外一首小品也值得推荐08. Les Marionnettes,是木偶戏的配乐.
其实片子里并没有明确提到宗教意识,浓郁的宗教气氛可以说是配乐带出的,含着一种身心脆弱和对永恒的执着坚持,这是宗教的精神,而我觉得女性又是如此贴近宗教-她是脆弱和坚强的混合体.
第三部分、基氏介绍
1996年3月13日,法籍波兰电影大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于巴黎病逝。他的死讯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开,各个角落的电影工作者和影迷同为之一哭。尤其是在他的母国,这条消息占据了大小报刊的头版,波兰电视台决定于次日播放《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和部分《十诫》。电影评论家和制作者举行了悼念活动,追忆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作品。几年后的今天,基耶斯洛夫斯基非但没有被世人遗忘,当年他鲜为人知的作品甚至还打入了流行电影的排行榜。但是,当你避开喧嚣的人群,静静重温《蓝》,《白》,《红》三部曲的时候,也许才会明白,我们失去的不只是一位电影大师,更是一个挚友,一位精神上的引领者。
基耶斯洛夫斯基1941年6月27日出生于华沙。1957至1962年间,他在专业学校学习戏剧技巧;而后的四年,就读于由当时的先锋艺术家创立的洛兹电影学校修导演课程,毕业作品是纪录片《来自洛兹城》(From the City of Lodz)。六九年,凭借纪录片《照片》(Photograph),年轻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登上电视舞台,开始了他的纪录片生涯,捕捉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如何在生命中克尽其责地扮演自己”。其间他最着名的作品是关于1971年什切青(波兰港市)罢工事件的《工人的七一年》(Workers′71),而另一部纪录片《初恋》(First Love)1974年在克拉科夫举办的国际短片节上夺得金龙奖桂冠。他曾一度在WFD纪录片工作室工作,七四年加入Tor电影制作组。
后来,他对记录片的局限性产生了不满,发现“摄影机越和它的人类目标接近,这个人类目标就好象越会在撮影机前消失”。或许就像基耶斯洛夫斯基所说,“纪录片先天有一道难以逾越的。在真实生活中,人们不会让你拍到他们的眼泪,他们想哭的时候会把门关上。”于是在拍了十余年纪录片后,他逐渐转向了发挥空间更大的故事片领域。
七五年,他为电视台制作了他的首部故事片《人员》,这也为他赢得了德国曼海姆电影节上的第一个奖项。七六年,他为影院制作的第一部剧情长片《生命的烙印》上映,获得莫斯科电影节大奖,同时奠定了他在波兰电影界“道德焦虑电影”学派灵魂人物的地位。但当他对社会主义事业中个体的存在状态继续深入探讨时,各方面的压力却滚滚而来。如他的下一部片子《盲目的机遇》在八一年11月军事法公布后就惨遭禁映,直至八七年才重见天日。在他最沮丧的时候,碰到了此后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位合作伙伴,政治诉讼律师皮耶斯也维奇(Krzysztof Piesiewicz)。当时基耶斯洛夫斯基正准备拍一部政治审讯的纪录片,便向律师咨询有关上庭的情况,而两人磨合的结果则是《永无休止》的诞生。其实,八八年震惊西欧文化界的电视系列片《十诫》也是在皮耶斯也维奇的建议下拍成的,其意图按他的话来讲就是,“重寻被共产主义理论破坏的基本价值”。九十年代他们共同编写了《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以及“蓝、白、红”三部曲。可是在拍完了耗神的三部曲后,基耶斯洛夫斯基有意打算修生养息一段时间, “只想静静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抽自己想抽的烟”。基耶斯洛夫斯基去世前的两年内,大量有关他意欲放弃电影工作的传言不胫而走,但在最近的采访中,皮耶斯也维奇披露,就在基氏接受治疗期间,两人还在探讨下一个拍摄计划--暂名为“地狱,炼狱,天堂”的三部曲。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波兰电影工作者协会的会员,1979至1981年担任副主席。同时他也是欧洲电影研究会的成员。他的一生都是在对电影的思索与实践中度过的;而在其五十五年的短暂人生里,电影也的确为他赢得了无尽的荣誉。世界各地电影节的领奖台上,频频闪现他消瘦的身影,像1974,1975,1977,和1979的克拉科夫;1975年的曼汉;1975,1976,1979,和1988年的格但斯克;1979年的莫斯科;1988和1991年的戛纳;1989和1993年的威尼斯;1980和1994年的柏林;1988年的圣塞巴斯蒂安;1980年的芝加哥;1979年的里昂;1988年的圣保罗等等。
优秀的导演有很多种,有些如特吕弗以细腻深入地刻画人物见长,法国自由浪漫的气息洋溢于片中;有些则如库布里克擅长编织瑰丽诡秘的奇异世界,让观众在虚幻与真实之间留而忘返。相较之下,基耶斯洛夫斯基并不是一个编故事的好手,他的大多数作品没有紧凑的情节,以娱乐为目的的观众面对他的影片肯定会失望已极,甚至昏昏欲睡。而打造动人的故事赢得观众也从来不是基氏的兴趣所在,他所关注并终生探讨的是个体的精神世界。可以说,他更接近于运用电影语言讲述个人存在状态的哲人,因而被哲学家刘小枫称为“深紫色的叙事思想家”。
一件令众多影迷困惑且失望的事是,当被问及是否喜欢电影时,基耶斯洛夫斯基竟面无表情地回答说,“不。”但也许,这正是他与其他导演的不同之处,电影于他只是一种工具或方式,用以进行对人的思考和研究。基耶斯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他宁可看书而不去电影院。生活和文学是他创作的重要灵感,在被问到关于对他的影响这个问题时,他举出了陀斯妥耶夫斯基、托马斯·曼、卡夫卡和加缪四人的名字。
尽管自《十诫》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名字已越入世界级大导演的行列,但他仍认为自己是个“朴素的、地方性的”导演。早年他对政治和政治大背景下人们的生存情况十分敏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与法国的电影界的合作,政治这一概念被逐渐淡化,代之以自由个体在所谓自由生活中的困惑与挣扎。总体来说,他的创作是从尖锐滑向温情,《永无休止》女主人公的自杀令人悲愤而窒息,到了《红》里,当约瑟夫和瓦伦蒂娜的手隔着车窗重迭在一起,我们只有为这对终生错过的爱人超越了时空而伤感地欣慰。
这位被誉为“当代欧洲最具独创性、最有才华和最无所顾忌的”电影大师,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在电影之路上一帆风顺;相反,他在报考华沙电影学校的过程中不断失败,而我们也险些在毫无知觉中,与这位天才失之交臂。但是毕竟,他留下了这些闪亮的电影作品,每当我们重温,便仿佛得以与他重聚。因此可以知道,生命虽则短暂,但却可以不休。
{以上均转自verycd LZ只是进行了分类整理,不敢邀功}
这张CD是泽贝纽·普瑞斯纳与已故波兰大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合作的作品OST总集,24首曲子包括:
Decalogue 《十诫》(第2~6首),La Double Vie de Veronique《两生花》(第10~14首);蓝·白·红三色系列电影之Bleu《蓝色 情挑》(第19~23首)、Blanc《白色 情迷》(第9首)和Rouge《红色 情深》(第1、8、15~18首);CD内最后一首(第24首)是《献给我朋友奇耶夫洛夫斯基的安魂曲》(即《亡友安魂曲》Requiem for my Friend)的选段“Lacrimosa – Day of Tears”
第一部分、作者简介
作者资料:
普瑞斯纳(Zbigniew Preisner,1955-)出生于波兰的Bielsko-Biaka,第一部电影配乐是在1978年,由Antoni Krauze导演的《The Weather Forecast》。从此,普瑞斯纳与电影配乐结下不解之缘,尤其是与波兰大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的合作,更让普瑞斯纳一跃而成国际知名配乐大师。
1980年毕业于Krakow的Jabielonian大学的普瑞斯纳,是一位学习力相当强的人,他认为“每件事都可能被学习”。中学时代玩摇滚乐并在小酒馆驻唱,大学时代则决定要当作曲家,因此开始看着交响曲的总谱分析乐曲,并从室内乐创作开始着手。
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互动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一位对于电影中的音乐相当讲究的导演,他认为音乐是电影的精灵魂魄,甚至曾经说过:“音乐是我的Cast”。在他的电影中音乐经常比画面占有更重要的角色,甚至扮演着“填补镜头无法传达的意境”的工作。普瑞斯纳与基耶斯洛夫斯基合作过八部电影,两人的理念或许不那样一致(在音乐观念上,奇士劳斯基保守、普瑞斯纳前卫),但是两人沟通顺畅。谈起基耶斯洛夫斯基,普瑞斯纳认为,“基耶斯洛夫斯基虽然不懂创作的技巧,但却相当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功用,我们很少谈论实际配乐该如何的问题,反而较常讨论哲学性的概念,例如音乐在电影中该扮演的角色。”从两人合作的电影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彼此的互补性所激荡出的艺术性。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像如果少了普瑞斯纳的音乐,就像是失去灵魂的血肉般地不完整,同时普莱斯纳能精准地掌握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中的意境。
他与基耶斯洛夫斯基合作的影片包括早期的《无止无休》(No End)、《十诫》(The Declogue),以及《十诫》中单独拿出来拍成电影的两段《杀人影片》(A Short Film About Killing)、《爱情影片》(A Short Film About Love),《双面维若妮卡》(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ca)、还有颜色三部曲《红色情深》(Rouge)、《白色情迷》(Blanc)、《蓝色情挑》(Bleu)等。有趣的是,基耶斯洛夫斯基与普瑞斯纳两人一起塑造了一个虚构的作曲家,十九世纪末的荷兰作曲家梵德布登梅尔(Van der Budenmajer),事实上梵德布登梅尔就是普瑞斯纳,但是普瑞斯纳还是煞有其事地将自己过去的作品分类,说是梵德布登梅尔所写,甚至还捏造了梵德布登梅尔的出生、死亡日期。在《十诫》、《双面维若妮卡》、甚至是颜色三部曲中都提到取材梵德布登梅尔的音乐。
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双面维若妮卡》的剧本中,清楚地描写下他所需要的音乐感觉,何时要有音乐出现,传达何种情绪。而这些描述性的文字,透过普瑞斯纳的天赋,全都化成了深邃的音符。普瑞斯纳是那种从电影开始构思就参与工作的配乐家,因此他能够以宏观的角度思索音乐在影片中的戏剧性,而不仅只是填补空缺的绿叶角色。在《双面维若妮卡》中,普瑞斯纳建议奇士劳斯基使用与电影主题无关的但丁诗句,透过古意大利文的吟唱给了普瑞斯纳极大的灵感,甚至营造出意想不到戏剧效果。
《红色情深》、《白色情迷》、《蓝色情挑》三部曲中,主要传达奇士劳斯基的“宿命”基调。在配器上,普瑞斯纳以单簧管、钢琴的独白传达影片中人类内心的孤独疏离;以女高音搭配管弦乐团传达出空灵神秘的氛围,描绘无常却充满神秘的人生,节奏上《白色情迷》多用探戈、《红色情深》则用波烈露,但是《蓝色情挑》则是他认为影片搭配音乐紧密度最高的一部,更胜《双面维若妮卡》。
其它著名作品
除了基耶斯洛夫斯基之外,普瑞斯纳与导演阿兹尼卡贺兰德(Agnieszka Holland)也有三部电影的合作,包括《欧洲,欧洲》(Europa Europa)、《Olivier Olivier》、《秘密花园》(The Secret Garden)。与其它导演合作的作品则有,赫达巴比高(Hector Babenco)的《在上帝赐予的土地上游玩》(At Play in the Fields of the Lord)、路易马卢(Louis Malle)的《烈火情挑》(Damage)、路易曼多奇(Luis Mandoki)的《当男人爱上女人》(When a Man Loves a Woman)、查尔斯史瑞吉(Charles Sturridge)的《神仙故事》(Fairytale:A True Story)。
而较新的几个作品则包括,青年导演艾多拉多庞提(Edoardo Ponti)的短片《LIV》,赫达巴比高的新片《愚蠢的心》(Foolish Heart);相当仰慕奇士劳斯基的导演黛博拉华纳(Deborah Warner)执导,改编自伊莉莎白鲍温(Elizabeth Bowen)的小说《去年九月》(The Last September);还有北欧导演汉斯彼得莫兰(Hans Peter Moland)执导的《亚伯丁》(Aberdeen)。在电视方面,除了影集《十诫》之外,普瑞斯纳受托为英国国家广播电台与波士顿WGBH合作的,26 段二十世纪人类历史的节目”人类的世纪”配乐,该影集在三十多个国家播出。这些较新的普瑞斯纳作品,过去在国内并不容易听见,但是《十诫》、《去年九月》、《亚伯丁》目前在台北可以见到踪迹。
普瑞斯纳所获得的荣耀奖项包括,1997年柏林影展银熊奖;1996年尚贝克(Jean Becker)导演的《爱丽莎的情人》(Elisa),以及1995年《红色情深》两片让他获得两次法国影艺学院凯萨奖;1995年获得波兰录音工业奖;1994年获得The Mayor of Krakow's Medal终生成就奖;1991年、1992年、1993年三度获得洛杉矶评论协会年度最杰出电影配乐奖;1992年、1993年两度获得金球奖;1992年因为向海外介绍波兰文化的杰出成就,获得最佳外交总理奖等等,目前普瑞斯纳是法国影艺学院会员。
在电影原声带的销售成绩上,《双面维若妮卡》原声带自1991年发行后,至今全球销售超过三十万张,1992年获得法国金唱片。红白蓝三部曲全球销售超过七十万套;另外《普瑞斯纳的音乐》(Preisner's Music)专辑收录近十年来他的电影音乐创作,在波兰销售超过六万张成为白金唱片。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死
1996 年3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这位波兰“第四代电影领导人”因心脏病过世,为了纪念这位长期的工作伙伴,普瑞斯纳普谱写的生平第一出大型管弦乐作品《亡友安魂曲》(Requiem for my Friend),1998年10月1日在华沙首演,录音由Erato发行,演唱的女高音是他赞誉有加的老搭档Elzbieta Towarnicka,该片目前全球销售15万张。此曲虽然庞大,但是普瑞斯纳却仅以短短三天的时间完成,他与另一位长期与基耶斯洛夫斯基合作的律师暨编剧Krzysztof Piesiewicz,讨论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音乐会形式,以介于古典音乐与电影配乐间的风格,呈现出一种”沉静、和平”的氛围。普瑞斯纳2000年的最新专辑《十首钢琴小品》由EMI发行,波兰钢琴家Leszek Mozdzer担任演奏,是纯粹的器乐作品。
基耶斯洛夫斯基过世之后,普瑞斯纳几乎整整半年无法正常工作,他说”感觉好象自己内心的某个部分跟着他一起死去般”。尽管普瑞斯纳的音乐不全然属于基耶斯洛夫斯基,但是不可否认他们俩人影音心灵契合的程度,已经达到一种不可言喻的境界。然而,抽离影像单独品尝普瑞斯纳的音乐,依然可以感受到他音乐中那股浓郁的人文气息,透过持续不断的弦乐张力演奏出绵延的乐句,仿佛诉说一桩桩的心灵尘事,以充满哲理的方式理性制约地表达着。
后语
从《烈火情人》的暗潮汹涌、《爱丽莎的情人》的丰富多元、《十诫》的隐喻警世、《双面维若妮卡》的神秘精准、《秘密花园》的异国情调、《当男人爱上女人》的浪漫深情、《红白蓝三部曲》的高度艺术性、《去年九月》的矛盾冲突、到《亚伯丁》的心灵释放,普瑞斯纳有别于好莱坞电影配乐家的“唯物”手法,以“唯心真诚” 掳获爱乐者的耳朵,彰显了纯粹地欣赏电影音乐的价值。
第二部分 主要电影配乐介绍
一、红色情深
<红色情深>是三色电影的总结,它脱离了<蓝色情挑>的沉重,<白色情迷>的嘲讽,以一份温柔和煦的情绪,为三色电影的人物,安排了一个有如重生般的结局.在音乐上,<红色情深>虽然无法像<蓝色情挑>做的那样淋漓尽致,但仍旧是导演与音乐家一次很出色的结合.我个人对<红色情深>的波丽露舞曲其实有特别的好感,也许是因为我个人过去一直就很喜欢拉威尔的波丽露,同时我也一向对略带异族色调的音乐颇为着迷,拉威尔的波丽露就是一首很有异国风的波丽露舞曲,而Preisner的作品采用了波丽露舞曲的典型节奏,在旋律上,也以其特有的半音阶手法,使这首作品反映出一份异国色调,同时Preisner的作品很唯美,旋律性相当优雅迷人,在三色电影中,不像<蓝色情挑>那么沈痛,也不像<白色情迷>那般轻浮,而是一首明亮热情的作品,尤其在加了人声的润饰后,感觉更加深邃飘逸,明媚动人.基本上,整部配乐就由这首波丽露舞曲延伸变化而成,有时以完整管弦乐章的形态来表现,有时则只是用几个简单的独奏乐器,淡淡的撩拨几个音符,来呈现电影中一些疏离,孤独的情境,我最喜欢的几段曲目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定的情节,只是终曲,序曲,以及运用在时装走秀中的音乐,喜欢它们的原因很单纯,因为它们听起来很”完整”,可以让我好好的欣赏这首曲子.这首波丽露其实在<蓝色情挑>的原声带中已有收录,用来做为<红色情深>预告片的配乐.
<红色情深>另一个音乐主题Do Not Take Another Man's Wife,并不是<红色情深>的原著音乐,而是Preisner为Kieslowski另一个系列<十诫>所写的音乐,这回Preisner与 Kieslowski将音乐运用在这里,一方面表现了Kieslowski将自己的电影互相连系的特色,同时也有辅助故事的功能.这首优美的女高音咏叹调,分别出现在几个范伦堤娜,奥古斯特与老法官命运交会的场合中,一方面暗示年轻的法官奥古斯特和退休的老法官一样,都会面临感情被背叛的命运,同时这首曲子也隐约透露范伦堤娜与奥古斯特的关联,这对年轻男女毗邻而居,却从来不曾真正相遇过,包括他们在唱片行就相隔咫尺,听着同一首曲子,却依然擦身而过,当范伦堤娜在唱片行买Do Not Take Another Man's Wife时,最后一张刚好被奥古斯特买走,即使到了电影最后一刻,范伦堤娜与奥古斯特都成为船难仅存的七名生还者之一(另外五名则是<蓝色情挑>与<白色情迷>中的人物),我们仍然看不出来范伦堤娜与奥古斯特是否已经相识,是否会有发展,导演在重生喜悦与感慨中,也刻意留下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留白.当范伦堤娜向店员询问这首曲子的作者Van Den Budenmayer时,也许会令许多乐迷不住会心一笑,连原声带上也注明Do Not Take Another Man's Wife是Van Den Budemayer的作品,但这位Van Den Budemayer其实就是Preisner在Kieslowski电影中化身,这个由Preisner虚构的音乐家,巧妙的连系贯串了所有 Kieslowski的电影,包括十诫系列,三色电影以及<双面薇若尼卡>等,电影音乐家几乎没有人像Preisner这样,能以一个虚拟的身份存在于电影中,仔细听听唱片行中的另一段音乐,不也正是<白色情迷>的Tango乐章.
<红色情深>的原声带中,Do Not Take Another Man's Wife与波丽露主题,都有几段完整性较高的音乐演出,即使到了影像之外,仍有不错的音乐欣赏效果,只是像Preisner与Kieslowski这般独特,紧密,甚至是真实与虚拟牵扯难分的影音结合,其艺术价值与成就,其实是很难分开来讨论的,因为Preisner的音乐一旦脱离了Kieslowski 的电影,部份作品固然还是能保有独立性,但总是让人觉得若有所失,毕竟这些音乐本身只是整个电影艺术构思中的一部份,脱离了电影,我们就会损失许多音乐在电影中运用手法上的巧思,很多电影配乐都有这种情形,而Preisner为Kieslowski写的作品特别明显,这当然是因为Preisner与 Kieslowski的影音结合特别紧密,然而很现实的是,买原声带恐怕就的确只能买到这些音乐一部份的艺术价值,而另外一部份,则存在电影中,与电影观众的脑海中.
二、白色情迷
<白色情迷>是Kieslowski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主题的三色电影中的第二部,与另外二部电影比较之下,<白色情迷>的内容显得有些荒谬滑稽,是戏谑气质浓厚的讽刺喜剧,大意描写妻子因丈夫无法履行婚姻义务诉求离婚,丈夫被抛弃后倒霉的事又接踵而至,后来丈夫历经波折,辗转回到波兰家乡,意外致富后伪装死亡,引诱前妻前往波兰凭吊,藉此机会与前妻重修旧好,并刻意在春风一度后陷害妻子入狱,比较有趣的是,这一对男女仿佛在这一连串你来我往,互相折磨报复的过程中,确定彼此的相爱,Kieslowski表现”平等”这个主题的手法,不像蓝与红的自由与博爱那般严肃,反而来的有些滑稽怪异,然而荒谬离谱的情节也加强了电影的讽刺议题,而所谓的”平等”多半是由”不平等”反差出来的,由一开场男主角如落水狗般的遭遇,到后来利用走后门的方法鸿图大展,并且金钱万能的购买尸体装死,反将前妻一军的种种过程中,Kieslowski并没有真的表现出多少”平等”,反而让观众见识到许多社会与男女情感世界的不平等,不过也可以将故事人物的种种行径,看成是一种对不平等的抵抗,与对平等的努力,而且Kieslowski的平等议题始终环绕着爱的主题,特别是男女情爱都有自私的成份,希望给予与回馈可以是平等的,不过总是很难真的如此,也许,爱的世界无法真正的找到平等,只是一种在天平两端不断消长的动态平衡,一旦无法维持平衡,就倾倒了.
以电影配乐的部份来说,基于电影的表现方式和性质,Preisner为<白色情迷>所作的音乐,在电影中并无法发挥出<蓝色情挑>这般深入的深刻性与层次感,而在原声带上也显得有些单调,不过仍是很称职的”配乐”.整体来说,这部配乐只有两样东西,一个气质阴郁的Love Theme,以及一个气质活泼戏谑的探戈主题.
<白色情迷>的Love Theme,在旋律特质上,仍保持Preisner惯有的留白手法以及使用半音阶的独特情调,形成一种平缓留伫,幽远茫然的沈郁气息,在音色上则以双簧管,单簧管等木管乐器独奏为主,形成一种深幽玄思的温和音质,是一个旋律性与情绪性都较为沈淀的主题,反之,Tango主题就较为活跃喜感,Preisner的Tango以小提琴为主奏,洋溢着醇美的欧风与活泼的律动,多半运用在男主角在家乡奋斗打拚的情节中,不过Tango舞曲原本就是一种既缠绵又对立的双人舞曲,采用这样的曲式作为配乐,倒也可以反映故事中男女情爱的种种对立与拉锯.
除了这两个主题之外,配乐中也选用了一小段在<蓝色情挑>中的乐章(Don Karol II ,III),这个乐章原先是出现在<蓝色情挑>中,用来描写一个丢瓶子的老妇人,其实在三色电影中都可以发现这个老妇人,而且三个主角茱莉,卡洛与范伦提娜对老妇人的反应也各有不同,Kieslowski常常将自己的电影互相连系,如我们在<蓝色情挑>中其实就可以看到<白色情迷>的片段(就是蓝片的女主角Julie在法院中找寻丈夫的外遇对象时,正好碰上白片的男主Karol正在法庭上与法官争辩),因此担任配乐的Preisner也时常在不同的电影中使用一些相关的乐章,做为对导演创作理念的一种呼应.
整体来说,这是一张制作水准不错的原声带,不过音乐内容并不多,大多数的时候只是听两个主题旋律一再反复,幸亏两个主题旋律都有不错的作曲水准,不过 Love Theme的质感其实是Preisner贯用的音乐风格和语法,而Tango主题虽然明媚优雅,很有韵味,但也很难说得上是Tango音乐的上乘作品,因此做为一张原声带来说,<白色情迷>不免少了一些特别与丰富的感觉.
三、蓝色情挑
<蓝色情挑>是Kieslowski三色电影的首部曲,这三部电影将以蓝,白,红三色为意象,以法国大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为命题,阐述人际关系的互动与性灵的觉醒,可以想见这会是不同凡响的创作,而一开场的<蓝色情挑>也确实树立了典范,虽然它有个最不知所云的中文译名,也是三部片子中最沉重的作品,不过感觉上也是最出色的作品,故事内容描写遭逢丧夫丧女之痛的音乐家遗孀,以自我封闭,隔离记忆,抗拒情感的方式,来逃避失去亲人的痛楚,后来在一连串生活,感情的探索省思中,渐渐走出阴霾感伤,终能找回面对过去的勇气,重拾感受与爱人的能力,故事中以过世音乐家Patrice一篇未完成的乐章为轴心,这篇乐章是Patrice接受委托,为欧洲联盟所谱写的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乐章的主题则是”爱”,当音乐家车祸身亡时这首作品仍未完成,而其遗孀Julie是唯一了解,并且有能力将残缺的作品完成的人,然而 Julie没有办法面对承受过去的一切,而否认这篇作品的存在,直到Julie发现自己丈夫的外遇,并且一步步走出内心的障碍,Julie才有能力面对并完成这首作品,电影也在这首曲子大工告成时划下句点,音乐在这样一部电影中的重要性,相信已经不言可喻了.
在这部配乐中,配乐家Preisner一人”分饰”四角,车祸身亡的音乐家Patrice,Patrice的妻子Julie,Patrice的好友,同时也暗恋Julie已久的Olivier,当然,还有那位常常出现在Kieslowski电影中的虚拟作曲家Van Den Budenmayer.我想我还是先稍微说明一下Van Den Budenmayer这个人物,因为在一般电影音乐中并没有这种状况,这是Priesner与Kieslowski一种特有的默契,这个虚构的音乐家其实就是Preisner在Kieslowski电影中的化身,他在Kieslowski的电影中像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而且横跨了许多部 Kieslowski的电影,包括十诫系列,三色电影以及<双面薇若妮卡>等,我们时常可以在Kieslowski的电影中,看到剧中的角色唱这位Van Den Budenmayer的歌,买他的唱片,演奏他的曲子等,甚至连原声带上也会将某些曲目标示成Van Den Budemayer的作品,不过别误会,其实并没有Van Den Budemayer这么一个人物,不过他仿佛真的存在于Kieslowski的电影世界中,无形的连串着Kieslowski所有电影间的脉络.
在<蓝色情挑>中,这位Van Den Budenmayer的作品是悼念音乐家Patrice的丧曲(Funeral Music),这个乐章一方面在电影中的葬礼场合有几段演出,有管乐(Track 2.),弦乐(Track 14.)与管风琴(Track 13.)等多种版本,同时也成为配乐中,一个象征Julie过去记忆的主题,非常沈痛的一个乐章,每当刻意回避过往一切的Julie一与记忆交会,这个乐章就会无情而悲怆的轰然而出,那是Julie再怎么逃避否认,也难以抵抗的悲痛记忆,Kieslowski有时甚至会将影像刹时隐没,陷入一片短暂沈痛的黑暗中,仿佛现实环境与人的知觉在瞬息间,被巨大的伤痛与不堪的记忆所吞没,而即使在电影外听这个乐章,那种强烈的悲怆仍然汹涌浮现,让人无力逼视,也无法抵抗.
Julie尽最大的力量要忘却所有的过去,隔离所有的感情,使用一种封闭情感,断绝感受的方法,来避免自己受记忆与悲伤的折磨,然而一个人无法真正的将自己和过去一刀两断,特别是在情感上.一开始,Julie将亡夫Patrice未完成的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丢弃,然而Julie在整理遗物时,还是发现了Patrice未完成的部份乐章,这个遗漏的乐章有八个小节,在Patrice的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中(Track 1.),这八个小节只在最后隐约浮现,并没有具体完成,而也只有Julie知道这八个小节的存在,只是甫逢巨变的Julie没有能力完成这个作品,甚至直接丢弃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的原稿,显示当时Julie根本没有完成全曲的打算,她只想把这首残缺的作品连同她的过去一起埋葬.只是,这个八个小节的乐章似乎一直保留在 Julie心中,在Julie抗拒一切情感与记忆的同时,这个乐章也成为Julie心中,对过去记忆与内心情感的一点保留,就像Julie丢掉了所有的东西,回复本姓,更换住所,却不自觉的保留了一串旧的蓝色吊饰.观众很容易发现,每当Julie必须与人接触,必须面对新的感情与生活时,这个乐章就会在幽幽浮现,因此,这个乐章隐约代表了Julie心中,仍渴望着能有重新开始生活的机会,这个遗落的乐章有时甚至和悲伤的丧曲纠结一起(如Track 5.15.The Battle Of Carnival And Lent),形成一种思绪的对立与挣扎,显示Julie无法真正的抛开过去,也无法真正的重新开始,我有些觉得这个乐章就像一把打开心门的钥匙,只有当 Julie能面对过去,将这个乐章与亡夫的遗作结合时,才能真正的找回生活下去的意义和理由.
Olivier是Julie必须面对的新感情,最初Julie对Olivier的态度其实十分冷漠,不过随着故事的进展,以及后来Olivier发现 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的另一份备份,Julie的态度也渐渐有所改变,电影中一段满令人印象深刻的剧情,是Julie协助Oliver改写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The Europe未完成的部份(Track 18.19.20.Olivier's Theme),不过Julie在此刻仍然没有真正的对一切坦然以对,她并没有接手完成这首作品的打算,反而同意让Olivier接手这个音乐委托,而后来 Olivier写出来的作品,风格和Patrice的原始构思有满大的差异,于是Julie及时介入,将Oliver激烈热情的情绪加以收敛,让它能比较接近Patrice的作品,但Julie仍然没有将Patrice未完成的八个小节呈现出来.
到故事最后,Julie终于又拾回感受与爱人的能力时,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才终于得以完成,和Patrice未完成的版本比较之下,Julie将遗落的八小节乐章重新接回这首曲子,并且延展成完整的结尾,Kieslowski以运转流畅的剪接,组合出故事中Julie所曾接触过的人事物,同时也让整首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完整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是一首以希腊文演唱,以爱为主旨,充满力量与感怀的礼赞,而一路下来,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完成的过程,也是Julie由自我封闭到打开心门的历程,Julie悲伤冰冷的心灵也终于挣脱禁锢,获得自由.
<蓝色情挑>可以说是影音结合中相当极致表现之一,如此紧密的影音结合是电影艺术的高度成就,然而如果要将这些音乐独立在影像外,单就原声带的来考量时,不免就会遗失整体创作的艺术价值,比如,如果一个人对这部电影毫无概念,对于这张原声带的内容,大概就仅止于一首悲怆的丧曲,一首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以及许多以此发展而成的零散短篇乐章,许多音乐运用的手法和意象,似乎很难在这些音乐独立于故事和影像外时,还能完整的传递给听众,不过所幸的是,以<蓝色情挑>的原声带来说,虽然会让人觉得若有所失,独立的音乐欣赏性仍然颇高,特别是Song For The Unification,即是一首完整的声乐作品,而由遗落的八小节音乐铺陈成的Reprise,虚构音乐家Van Den Budenmayer的Funeral Music,后来并没有真正结合在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中的Oliver's Theme,以及几首小品气质的笛子独奏也颇为动听,同时当中也收录了<红色情深>的波丽露舞曲(作为预告片的配乐),因此以一张原声带来说,它仍有出色的音乐独立价值,不过以我个人的感觉,它在电影之中,才真正能让人产生经典之作的感受.
四、两生花
作曲家普里斯纳参与了影片制作的全过程,对情绪的把握几乎无懈可击。纯净的圣洁的女声,与但丁《神曲》中《迈向天堂之歌》(第二歌)的意大利文词配合,意韵悠远,过耳难忘。清越忧伤的笛音与合奏,贯穿始终。它也在用音乐诉说意境,诉说情感。一部感人至深的唯美的影片,音乐构成了它灵魂的一部分。
热爱艺术电影的朋友想必对已故波兰导演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是顶礼膜拜的,在《三色》系列中,音乐元素的运用已经超越了普通的环境烘托而成为主人公内心独白的语言,基斯洛夫斯基认为音乐是他影片的Cast(阵容)之一,因此对影片中配乐的运用十分讲究。上帝让基斯洛夫斯基遇到了兹比格涅夫·普瑞斯纳,这两个分别擅长影像和音符的哲学家在光影的糅合下成为了知己。普瑞斯纳1955年诞生于东欧的波兰,他在中学时代就显露出骄人的音乐才华,到大学时代便立志要做一个音乐家。他毕业于史学院,研读的是欧洲现代史,其作品也同波兰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一样,总是蕴含着极大的悲痛力量。在《三色》系列中,“宿命”的意韵贯穿全片,而普瑞斯纳在配器上也多以单簧管、钢琴等独奏来表现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尤其在《蓝》一片中,音乐更成为透视女主人公茱利内心的利器,片尾的欧洲联盟交响也成为普瑞斯纳的骄傲。而《白》中的探戈和《红》中的波烈露(Bolero)与全片主题紧密切合,诠释出“自由平等博爱”。其实,普瑞斯纳与基氏的合作很早就开始,从《十诫》系列的道德焦虑到《两生花》中那神性的敬视,普瑞斯纳一直用音乐在思考,用音符在天堂与人间游走。
这个版本是原声大碟的版本,跟我先前录制的那个不同,特别是Veronique绝唱的那部分,在这张碟子中可以听到歌曲的全部.(也就是05. Van Den Budenmayer Concerto,是配乐方面的主角).还有另外一首小品也值得推荐08. Les Marionnettes,是木偶戏的配乐.
其实片子里并没有明确提到宗教意识,浓郁的宗教气氛可以说是配乐带出的,含着一种身心脆弱和对永恒的执着坚持,这是宗教的精神,而我觉得女性又是如此贴近宗教-她是脆弱和坚强的混合体.
第三部分、基氏介绍
1996年3月13日,法籍波兰电影大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于巴黎病逝。他的死讯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开,各个角落的电影工作者和影迷同为之一哭。尤其是在他的母国,这条消息占据了大小报刊的头版,波兰电视台决定于次日播放《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和部分《十诫》。电影评论家和制作者举行了悼念活动,追忆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作品。几年后的今天,基耶斯洛夫斯基非但没有被世人遗忘,当年他鲜为人知的作品甚至还打入了流行电影的排行榜。但是,当你避开喧嚣的人群,静静重温《蓝》,《白》,《红》三部曲的时候,也许才会明白,我们失去的不只是一位电影大师,更是一个挚友,一位精神上的引领者。
基耶斯洛夫斯基1941年6月27日出生于华沙。1957至1962年间,他在专业学校学习戏剧技巧;而后的四年,就读于由当时的先锋艺术家创立的洛兹电影学校修导演课程,毕业作品是纪录片《来自洛兹城》(From the City of Lodz)。六九年,凭借纪录片《照片》(Photograph),年轻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登上电视舞台,开始了他的纪录片生涯,捕捉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如何在生命中克尽其责地扮演自己”。其间他最着名的作品是关于1971年什切青(波兰港市)罢工事件的《工人的七一年》(Workers′71),而另一部纪录片《初恋》(First Love)1974年在克拉科夫举办的国际短片节上夺得金龙奖桂冠。他曾一度在WFD纪录片工作室工作,七四年加入Tor电影制作组。
后来,他对记录片的局限性产生了不满,发现“摄影机越和它的人类目标接近,这个人类目标就好象越会在撮影机前消失”。或许就像基耶斯洛夫斯基所说,“纪录片先天有一道难以逾越的。在真实生活中,人们不会让你拍到他们的眼泪,他们想哭的时候会把门关上。”于是在拍了十余年纪录片后,他逐渐转向了发挥空间更大的故事片领域。
七五年,他为电视台制作了他的首部故事片《人员》,这也为他赢得了德国曼海姆电影节上的第一个奖项。七六年,他为影院制作的第一部剧情长片《生命的烙印》上映,获得莫斯科电影节大奖,同时奠定了他在波兰电影界“道德焦虑电影”学派灵魂人物的地位。但当他对社会主义事业中个体的存在状态继续深入探讨时,各方面的压力却滚滚而来。如他的下一部片子《盲目的机遇》在八一年11月军事法公布后就惨遭禁映,直至八七年才重见天日。在他最沮丧的时候,碰到了此后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位合作伙伴,政治诉讼律师皮耶斯也维奇(Krzysztof Piesiewicz)。当时基耶斯洛夫斯基正准备拍一部政治审讯的纪录片,便向律师咨询有关上庭的情况,而两人磨合的结果则是《永无休止》的诞生。其实,八八年震惊西欧文化界的电视系列片《十诫》也是在皮耶斯也维奇的建议下拍成的,其意图按他的话来讲就是,“重寻被共产主义理论破坏的基本价值”。九十年代他们共同编写了《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以及“蓝、白、红”三部曲。可是在拍完了耗神的三部曲后,基耶斯洛夫斯基有意打算修生养息一段时间, “只想静静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抽自己想抽的烟”。基耶斯洛夫斯基去世前的两年内,大量有关他意欲放弃电影工作的传言不胫而走,但在最近的采访中,皮耶斯也维奇披露,就在基氏接受治疗期间,两人还在探讨下一个拍摄计划--暂名为“地狱,炼狱,天堂”的三部曲。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波兰电影工作者协会的会员,1979至1981年担任副主席。同时他也是欧洲电影研究会的成员。他的一生都是在对电影的思索与实践中度过的;而在其五十五年的短暂人生里,电影也的确为他赢得了无尽的荣誉。世界各地电影节的领奖台上,频频闪现他消瘦的身影,像1974,1975,1977,和1979的克拉科夫;1975年的曼汉;1975,1976,1979,和1988年的格但斯克;1979年的莫斯科;1988和1991年的戛纳;1989和1993年的威尼斯;1980和1994年的柏林;1988年的圣塞巴斯蒂安;1980年的芝加哥;1979年的里昂;1988年的圣保罗等等。
优秀的导演有很多种,有些如特吕弗以细腻深入地刻画人物见长,法国自由浪漫的气息洋溢于片中;有些则如库布里克擅长编织瑰丽诡秘的奇异世界,让观众在虚幻与真实之间留而忘返。相较之下,基耶斯洛夫斯基并不是一个编故事的好手,他的大多数作品没有紧凑的情节,以娱乐为目的的观众面对他的影片肯定会失望已极,甚至昏昏欲睡。而打造动人的故事赢得观众也从来不是基氏的兴趣所在,他所关注并终生探讨的是个体的精神世界。可以说,他更接近于运用电影语言讲述个人存在状态的哲人,因而被哲学家刘小枫称为“深紫色的叙事思想家”。
一件令众多影迷困惑且失望的事是,当被问及是否喜欢电影时,基耶斯洛夫斯基竟面无表情地回答说,“不。”但也许,这正是他与其他导演的不同之处,电影于他只是一种工具或方式,用以进行对人的思考和研究。基耶斯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他宁可看书而不去电影院。生活和文学是他创作的重要灵感,在被问到关于对他的影响这个问题时,他举出了陀斯妥耶夫斯基、托马斯·曼、卡夫卡和加缪四人的名字。
尽管自《十诫》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名字已越入世界级大导演的行列,但他仍认为自己是个“朴素的、地方性的”导演。早年他对政治和政治大背景下人们的生存情况十分敏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与法国的电影界的合作,政治这一概念被逐渐淡化,代之以自由个体在所谓自由生活中的困惑与挣扎。总体来说,他的创作是从尖锐滑向温情,《永无休止》女主人公的自杀令人悲愤而窒息,到了《红》里,当约瑟夫和瓦伦蒂娜的手隔着车窗重迭在一起,我们只有为这对终生错过的爱人超越了时空而伤感地欣慰。
这位被誉为“当代欧洲最具独创性、最有才华和最无所顾忌的”电影大师,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在电影之路上一帆风顺;相反,他在报考华沙电影学校的过程中不断失败,而我们也险些在毫无知觉中,与这位天才失之交臂。但是毕竟,他留下了这些闪亮的电影作品,每当我们重温,便仿佛得以与他重聚。因此可以知道,生命虽则短暂,但却可以不休。
{以上均转自verycd LZ只是进行了分类整理,不敢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