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反骨仔们的艺术论
(旧稿,原载《周末画报》)
看着Thom York在镜头里神经质的跳舞,那么专注而且风骚,如果你是个男人,你会自愧不如;如果你是个女人,你会爱上他的乖张和睿智。他在《Lotus Flower》的MV里的那些毫无章法的扭动都被国外网友分解成了若干个动作,被命名为“Lotus体操”,在这样一个唱片业的夕阳时代,Radiohead用一个MV就完成了一个绝妙的营销,世界上只有他们可以做到。Radiohead从一开始就代表着精英阶层,4年前,他们用一种颠覆性的方式发行了《In Rainbow》,今年他们又用一种前无古人的方式回归,Thom York那双不对称的眼睛到底是多犀利。
这张唱片正式发售的当天,在微博上就开始有网友开始订购,甚至在发行前的一周也开始有中国歌迷开始海外预订。要想让中国那些对免费餐习以为常了的歌迷群体(包括我自己)都自发的形成一个消费热潮是有多难,想必很多唱片业的资深从业者比我更有体会。但这样的事,Radiohead做到了。并不像他们之前的专辑那样曲目都是十首以上,这张专辑仅仅收录了乐队的八首作品,可是对于这样一支已经完全艺术化了的乐队来说,八首已经足够让歌迷享用了,更何况乐队还在实体唱片里赠送了两张单面黑胶,同时又满足了黑胶收藏癖的趣味。不要试图用一种愉悦的心情来理解这张唱片,你肯定会失望的。从第一首歌《Bloom》开始,乐队就没有打算用愉悦来挑逗我们的兴趣,听起来更像氛围音乐,Thom York慵懒的嗓音甚至可以让一个非Radiohead歌迷昏昏欲睡,用阴暗来形容这首歌词也绰绰有余,“张开嘴巴,宇宙就会叹息”,这是Thom York从《Ok Computer》开始转变的意识流写法,我不敢尝试解读它的意思,害怕糟蹋了这样的艺术。
严格意义上说,后英式流行时代的Radiohead已经和摇滚乐渐行渐远,在《In Rainbow》里我们都看不到太多摇滚乐的痕迹了。这张《The King Of Limbs》更是整张专辑你几乎都听不到几个明显的低鼓重拍,节奏最快、旋律最易上口的就是《Lotus Flower》,无论是在编曲,还是在乐队对音乐的理解上,他们已经远远超越了大多数乐队。常规上说,每个乐队都会为一张专辑创作一首所谓的“大歌”,大歌的基本要求是浅显易懂,旋律上口,如果按照这个规则,《Lotus Flower》还远达不到。但是Radiohead却并不需要存在于传统的规则里,他们已经成为一个规则的创造者。在世界历史里,服从规则非常简单,只需要在规则里办事你就不会饿死,更不会有危险,而要想打破规则,你可能就是烈士。Radiohead创造了规则,但却没有成为烈士,反而成为了唱片业甚至营销界的先锋。
在后英式流行时代,英国有两支乐队至今都非常活跃,一个是绿洲,虽然现在已经改组为Beady Eye,另一个就是Radiohead,前者代表着英国工人阶级,后者代表着英国精英阶层,在这张专辑里Radiohead写了一首和绿洲相同的歌名的歌《Little By Little》,永远不要指望,Radiohead会像绿洲那样唱出那种痞气十足的歌曲,Radiohead版的《Little By Little》可能运用了中东的西塔琴,因为那种音色,要想用吉他和效果器要想模仿出来并不容易,并且Radiohead的全体都是设备狂,为一首歌买一把西塔琴绝不是笑谈。天生叛逆的Thom York在《Feral》里干脆放弃歌词,玩起了器乐,偶尔的人声只是闲来无事的装饰,并且还被盖上了效果器的各种效果。如果你不是Radiohead的歌迷,就不要选择从这张专辑入门,艺术得有些艰涩。
在专辑中的《Codex》这首歌被很多媒体极为推崇,配乐极其简单,舒缓的钢琴配合着Thom York的吟唱,在英式流行时代,他们的代表作是《Creep》。而《Codex》则被看作是Radiohead在后英式流行时代里最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很难用一个词去形容Thom York,更不可能去形容Radiohead。当鬼才们聚在一起,不是魔鬼就是疯子,Radiohead时而鬼魅,时而疯癫。只要活着,Radiohead就不会讨巧。喜欢他们的人会更喜欢他们,不喜欢他们的,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喜欢。听或不听,Radiohead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文:朱尔摩斯)
看着Thom York在镜头里神经质的跳舞,那么专注而且风骚,如果你是个男人,你会自愧不如;如果你是个女人,你会爱上他的乖张和睿智。他在《Lotus Flower》的MV里的那些毫无章法的扭动都被国外网友分解成了若干个动作,被命名为“Lotus体操”,在这样一个唱片业的夕阳时代,Radiohead用一个MV就完成了一个绝妙的营销,世界上只有他们可以做到。Radiohead从一开始就代表着精英阶层,4年前,他们用一种颠覆性的方式发行了《In Rainbow》,今年他们又用一种前无古人的方式回归,Thom York那双不对称的眼睛到底是多犀利。
这张唱片正式发售的当天,在微博上就开始有网友开始订购,甚至在发行前的一周也开始有中国歌迷开始海外预订。要想让中国那些对免费餐习以为常了的歌迷群体(包括我自己)都自发的形成一个消费热潮是有多难,想必很多唱片业的资深从业者比我更有体会。但这样的事,Radiohead做到了。并不像他们之前的专辑那样曲目都是十首以上,这张专辑仅仅收录了乐队的八首作品,可是对于这样一支已经完全艺术化了的乐队来说,八首已经足够让歌迷享用了,更何况乐队还在实体唱片里赠送了两张单面黑胶,同时又满足了黑胶收藏癖的趣味。不要试图用一种愉悦的心情来理解这张唱片,你肯定会失望的。从第一首歌《Bloom》开始,乐队就没有打算用愉悦来挑逗我们的兴趣,听起来更像氛围音乐,Thom York慵懒的嗓音甚至可以让一个非Radiohead歌迷昏昏欲睡,用阴暗来形容这首歌词也绰绰有余,“张开嘴巴,宇宙就会叹息”,这是Thom York从《Ok Computer》开始转变的意识流写法,我不敢尝试解读它的意思,害怕糟蹋了这样的艺术。
严格意义上说,后英式流行时代的Radiohead已经和摇滚乐渐行渐远,在《In Rainbow》里我们都看不到太多摇滚乐的痕迹了。这张《The King Of Limbs》更是整张专辑你几乎都听不到几个明显的低鼓重拍,节奏最快、旋律最易上口的就是《Lotus Flower》,无论是在编曲,还是在乐队对音乐的理解上,他们已经远远超越了大多数乐队。常规上说,每个乐队都会为一张专辑创作一首所谓的“大歌”,大歌的基本要求是浅显易懂,旋律上口,如果按照这个规则,《Lotus Flower》还远达不到。但是Radiohead却并不需要存在于传统的规则里,他们已经成为一个规则的创造者。在世界历史里,服从规则非常简单,只需要在规则里办事你就不会饿死,更不会有危险,而要想打破规则,你可能就是烈士。Radiohead创造了规则,但却没有成为烈士,反而成为了唱片业甚至营销界的先锋。
在后英式流行时代,英国有两支乐队至今都非常活跃,一个是绿洲,虽然现在已经改组为Beady Eye,另一个就是Radiohead,前者代表着英国工人阶级,后者代表着英国精英阶层,在这张专辑里Radiohead写了一首和绿洲相同的歌名的歌《Little By Little》,永远不要指望,Radiohead会像绿洲那样唱出那种痞气十足的歌曲,Radiohead版的《Little By Little》可能运用了中东的西塔琴,因为那种音色,要想用吉他和效果器要想模仿出来并不容易,并且Radiohead的全体都是设备狂,为一首歌买一把西塔琴绝不是笑谈。天生叛逆的Thom York在《Feral》里干脆放弃歌词,玩起了器乐,偶尔的人声只是闲来无事的装饰,并且还被盖上了效果器的各种效果。如果你不是Radiohead的歌迷,就不要选择从这张专辑入门,艺术得有些艰涩。
在专辑中的《Codex》这首歌被很多媒体极为推崇,配乐极其简单,舒缓的钢琴配合着Thom York的吟唱,在英式流行时代,他们的代表作是《Creep》。而《Codex》则被看作是Radiohead在后英式流行时代里最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很难用一个词去形容Thom York,更不可能去形容Radiohead。当鬼才们聚在一起,不是魔鬼就是疯子,Radiohead时而鬼魅,时而疯癫。只要活着,Radiohead就不会讨巧。喜欢他们的人会更喜欢他们,不喜欢他们的,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喜欢。听或不听,Radiohead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文:朱尔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