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Kelly Family

the Kelly Family 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支家族式老乐队.他们的声音有一种自由狂野的自然美,即便各人高中低音不同,音域宽窄各异,但能把各人灵魂系于音乐,把沙哑、清脆、低沉、高亢的音符混合在一起,人真正为音乐而生,凯利家族名副其实,即是谱写家族音乐传奇的另一动人故事。总之,我喜欢用音乐传递勇气与力量的歌曲。他们的歌能把人的思绪带到特别遥远的过去,仿佛洗涤染浊的心绪,澄清出纯净的内涵.如果闭上眼睛,偶尔,还能感受到喜悦中隐藏的惆怅,然后看到森林、高山、原野、河流,闻到阳光下干木散发的香草味,便觉生命可爱的力量灌溉着自己的心田。
简单介绍:这是一支祖籍爱尔兰,生活在美国,后又迁住西班牙,最后于德国扬名的家庭乐队。全家人能歌善舞,9个孩子全部接受过正统芭蕾舞训练,会各种乐器,过着吉普赛人似的流浪艺人生活,开着双层巴士或船屋,足迹踏遍欧洲,从80年代推出专辑开始,就倍受欢迎。可以说,曾经他们坚持着“非主流”的个性表演风格,演绎着凯利家族式的民谣、摇滚、流行乐等等,近些年小Paddy常常单枪匹马闯荡,越来越接近“主流”形式了。
简述经历:1976年,凯利家庭乐队欧洲巡演期间,在意大利不幸遭遇抢劫,全家财物尽失,沦落为街头艺人,但却意外受到当地人的好评。在募集到足够资金后,继续前往奥地利、爱尔兰、德国、荷兰从事街头表演。1980年,以一曲“Who'll Come With Me”登上荷兰和比利时排行榜冠军及德国排行榜第15名。1981年,母亲芭芭拉凯莉不幸身染乳癌,全家回到西班牙,演出事业中止。1982年,母亲去世,去世前给全家留下“继续歌唱”的遗嘱。1983年,全家返回巴黎继续从事表演。1990年,父亲不幸中风,半身瘫痪。经过4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后,父亲在1994年重返舞台,在多特蒙德的Westfalenhalle体育场与孩子们在16000名观众注视下进行了表演。1994年,专辑《Over The Hump》把凯莉家族推到了事业的颠峰,在德国发行250万张,在欧洲CD发行量达到450万张。1995年,凯利家庭乐队在维也纳举行了有250000人参加的演出。
时至今日,经历了父母去世的kelly一家,由六位兄弟姐妹组成新的团体,继续自己的音乐道路.他们除了唱自己的歌曲,也翻唱很多著名曲目,像we are the world,let it be 等等。
他们的音乐,推荐其中一首歌: Ares Qui .可以找他们在1996帕瓦罗蒂和他的朋友们为战争儿童慈善义演中的表演.其中Maite Kelly 跳舞的样子超可爱. 演绎方式也相当活泼沉稳。
另一首Fell in Love with an Alien.相比Are Qui,我更喜欢这首.喜欢Paddy的声音,海阔天空、天马行空、总之,超个性明朗的声音带你约会外星人.
还有一首MAMA,非常优美的凯尔特民谣风格,是唱给他们天堂的妈妈,听得实在让人悲伤。但音乐美妙动听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