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里的美妙生活之旅

当初是为了那首被室友夸的神乎其神的《Creep》才去关注林宥嘉的。YOGA的版本没有苏打绿用力过猛的不适感,下垂尾音拉出来的迷幻音色给他演绎这首歌加分许多,这是YOGA独特的嗓音辨识度,是天赋使然。可惜留给我最大的印象也只是华语乐坛又出现了一个能把歌唱出自己新风格的实力唱将。离开选秀比赛后,歌手的命运就被直接送到唱片公司的团队手里。他们可以把歌手包装成任何当前市场需求的样子或者直接把他们毁掉。第一张专辑《神秘嘉宾》唱片公司找来一票和YOGA气质相匹敌的词曲制作人,就像选秀结束后经常会出的合辑一样,一人拿出一首歌给YOGA唱。目的也很明确,就是想在唱片市场上让YOGA的迷幻气息开出一条新的路子。可是专辑风格稍显凌乱,即便YOGA演绎到位也不能从整体上听出个所以然来,这是缺乏唱片整体企划的结果,一张试水专辑,赚的也只是人气而已。
与第二张专辑同期发行的唱片有苏打绿的《Fever》,范晓萱&100%的《赤子》,更早一些的还有迷幻黑暗女王陈珊妮的《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在这样的创作势力齐发的华语乐坛,想要仅凭唱腔实力就能赢得口碑和市场的认可就要做足唱片的企划。《感官世界》显然是成功的,即便没有YOGA自己的作品。我们更愿意把YOGA当成一件能演奏出美妙音乐的乐器,唱奏出别人赋予他的旋律,演绎的却是自己的灵魂。整体风格的统一是我选择唱片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恕我没有跳跃的思维去听一张“风格多样”的专辑。我更喜欢在统一气场下的循循善诱、层层递进最后高潮迭起。创作班底其实和第一张专辑没有太多的改变。整体的统一性更多的是来自词曲创作人和歌手长期磨合和相互了解。YOGA在整体偏暗的基调上驾驭这些风格各异的歌曲使得像《看见什么吃什么》这样有些跳Tone的歌都能在专辑中不显的太过突兀。这是优于第一张专辑的最大特点。当然《说谎》的脍炙人口、《耳朵》的匠气、《飘》的文艺腔十足都是专辑成功的可靠保证。我们毫不犹豫相信YOGA的第三张专辑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美妙生活》的出现让整个五月仿佛是一场奇妙的旅行。这是林宥嘉在声音选择上最为放纵的一次,整体偏英式摇滚的曲风让YOGA的声音恣意的在专辑中泛滥着,迷幻的声线牵引着我们参观珍藏在他心底的美好世界,无限循环不仅是对待这张大碟最好的礼遇更是我们无穷尽的享受它带来的美好生活。
开篇点题曲《美妙生活》轻佻的曲风,让人想到上一张专辑的《解high人》。YOGA无所谓的嘲讽着:WOW,这么美妙的生活,怎么好意思不活。WOW这么奇妙的生活,只怕把什么错过,不怕有心情说寂寞。听的我们这些每天喊着无聊寂寞的人立即羞愧起来。
《自然醒》先抑后扬的编曲配合极具画面感的歌词。只要三步之内有你在,我拳头就放开,睡得像小孩。从美梦中自然醒过来,身边的你依然在。这难道不就是美好的生活吗?YOGA的声线与摇滚的碰撞是很容易擦出火花来的。这首歌里YOGA在中低音区加强了力度,时不时的爆发,抹掉下沉气息拉长的迷幻感后声音辨识度会和Eason有些许的混淆,以至于歌曲最后一句YOGA还是把歌又重新拉回迷幻的感觉上来。
《想自由》成为主打歌之一的身份是不容置疑的。这种华语乐坛盛产的曲风在传唱性和歌迷喜爱上的成功已经变成雷打不动的真理了。YOGA处理这种曲风的音乐比以往轻巧许多,层次分的很细,有刻意的压抑,有小小的迷惑,有难言的挣扎,最后在高潮中寻找突破口去宣泄,这样的宣泄却也像是被铁链拴住的野兽发出的嘶吼般充满着无助。歌词中唱到的在摩天大楼渴求的自由只能是一种用想象来维系的自由。
《我总是一个人在练习一个人》是一首“奇妙”的歌。看着歌词听完这首歌,第一反应,这不会是曾轶可写的歌吧,太有她的气质了。再想想她来唱这首歌的确是很搭,特别是最后的一句奇怪的转音都应该出自曾轶可自弹自唱的歌曲中。说实在的林宥嘉压低嗓音轻轻的哼着别有一番风味,和曾轶可无力的唱腔相比多出些对自己的笃定。
朋克曲风的酣畅激情和玩世不恭在《纪念品》中被YOGA展现的淋漓尽致。巧妙的利用纪念品来讽刺感情需要通过物品才能找到彼此的记忆,当物品沦为垃圾感情也就无处安放。硬朗的声线触碰着同样强劲的音乐,硬碰硬的结果当然是一场美妙的狂欢,也使得这首歌在整张专辑里显得格外动人。
终于到《不换》了,专辑听完第一遍后印象最深的一首歌。可能是我对英式的曲风情有独钟的缘故,特别喜欢YOGA在歌曲中真假音自由的游走,迷幻的如陷入漩涡中一样无法自拔。听他的歌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寻找这样的音乐体验,这一次当然没有让我失望,开头营造出来的类似天空滴水声直接把感情拉到无限的宇宙中去,YOGA发出第一个音阶的同时吉他声紧跟其后,步步逼近最后在“留下来”这句急速下降的尾音过后,上演了一场英伦流行音乐的狂欢。然而我们还来不及沉沦,注意力又一次落在了“才对我的宠爱”的这句尾音上。好吧,我承认我是个尾音控,不得不佩服林宥嘉在处理自己拿手曲风时带给我们的处处惊喜。最后吉他在音墙陨落的一刹那拉长的尾音把滴水声又一次引入,仿佛生命的轮回。
狂欢过后才发现我不是真正《拥有》你。钢琴声在整首歌中似乎都死死的拽着YOGA不放,把他的尾音都扭曲了。唱法上是平白的感情铺述,只有在每句尾音处的细微变化来突显内心的起伏,这都表现了歌曲中的感情真挚和诚肯。YOGA的声线饱含深情,演唱看似平淡的作品方能体现他演唱实力的不容置疑。
《早开的晚霞》前奏像电影的插曲,这会让人想起雷光夏,可是制作群里并没有她,查了歌词才知道是李偲菘的作品。整首歌像是一个人在念着电影的独白,喃喃自语说着说着就唱起来了,唱着过往画面,历历在目的那些场景,唱着爱人离开后的痛楚,唱着摆脱不了的美好回忆。林宥嘉很好的沉浸在这种情愫当中表现出来的声音可圈可点。
在经过两首近乎直抒的歌曲后我们真的开始《想念》YOGA了,想念他刻意拉长尾音营造出来的梦幻。这首用简单木吉他来演奏,纪念青春和友情的歌,搭配上YOGA扭曲自己的声音来模仿小提琴发声方式唱出的那几句想念,一下子就把我们拉到回忆当中去缅怀逝去的青春了。
陈小霞的歌唱出来总会有一种很戏剧化的味道像是踩点舞步一样向前推进着,这是她在处理每一句歌词的节奏上研究出来的属于自己烙印,所以YOGA三张专辑里的歌曲我们很容易分辨出哪几首是她的作品,这首《晚安》亦是如此。歌曲本身的强大当然是好事,YOGA的驾驭能力也不可质疑,不然也不会受到陈小霞老师的青睐,可是太浓重的他人风格色彩让我在听歌时更多的是想去膜拜小霞老师了。
专辑最后还bonus了一首《Fly my way》这种类似FUNK曲风的歌YOGA演绎的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拿出来说的地方。综观整张专辑相较于前两张进步是很明显的,从主题的丰富到唱腔的多变再到众多可圈可点的回味都证明着YOGA的成熟。听说这次唱片的制作YOGA还当上了Co-Producer,参与了每一首歌曲的制作环节,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制作人了。这张《美好生活》不敢说是什么横空出世的杰作但足以奠定林宥嘉在乐坛“天王”的地位。林宥嘉一步步的成功真的是他自己坚持的结果,当然才气和运气是不容忽视的。华语乐坛值得期待的好声音不多,有好声音又能掌控自己音乐方向的就更不多了。在商业市场和个人风格上纠结的各路歌手们,YOGA的确是个很好的例子。
与第二张专辑同期发行的唱片有苏打绿的《Fever》,范晓萱&100%的《赤子》,更早一些的还有迷幻黑暗女王陈珊妮的《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在这样的创作势力齐发的华语乐坛,想要仅凭唱腔实力就能赢得口碑和市场的认可就要做足唱片的企划。《感官世界》显然是成功的,即便没有YOGA自己的作品。我们更愿意把YOGA当成一件能演奏出美妙音乐的乐器,唱奏出别人赋予他的旋律,演绎的却是自己的灵魂。整体风格的统一是我选择唱片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恕我没有跳跃的思维去听一张“风格多样”的专辑。我更喜欢在统一气场下的循循善诱、层层递进最后高潮迭起。创作班底其实和第一张专辑没有太多的改变。整体的统一性更多的是来自词曲创作人和歌手长期磨合和相互了解。YOGA在整体偏暗的基调上驾驭这些风格各异的歌曲使得像《看见什么吃什么》这样有些跳Tone的歌都能在专辑中不显的太过突兀。这是优于第一张专辑的最大特点。当然《说谎》的脍炙人口、《耳朵》的匠气、《飘》的文艺腔十足都是专辑成功的可靠保证。我们毫不犹豫相信YOGA的第三张专辑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美妙生活》的出现让整个五月仿佛是一场奇妙的旅行。这是林宥嘉在声音选择上最为放纵的一次,整体偏英式摇滚的曲风让YOGA的声音恣意的在专辑中泛滥着,迷幻的声线牵引着我们参观珍藏在他心底的美好世界,无限循环不仅是对待这张大碟最好的礼遇更是我们无穷尽的享受它带来的美好生活。
开篇点题曲《美妙生活》轻佻的曲风,让人想到上一张专辑的《解high人》。YOGA无所谓的嘲讽着:WOW,这么美妙的生活,怎么好意思不活。WOW这么奇妙的生活,只怕把什么错过,不怕有心情说寂寞。听的我们这些每天喊着无聊寂寞的人立即羞愧起来。
《自然醒》先抑后扬的编曲配合极具画面感的歌词。只要三步之内有你在,我拳头就放开,睡得像小孩。从美梦中自然醒过来,身边的你依然在。这难道不就是美好的生活吗?YOGA的声线与摇滚的碰撞是很容易擦出火花来的。这首歌里YOGA在中低音区加强了力度,时不时的爆发,抹掉下沉气息拉长的迷幻感后声音辨识度会和Eason有些许的混淆,以至于歌曲最后一句YOGA还是把歌又重新拉回迷幻的感觉上来。
《想自由》成为主打歌之一的身份是不容置疑的。这种华语乐坛盛产的曲风在传唱性和歌迷喜爱上的成功已经变成雷打不动的真理了。YOGA处理这种曲风的音乐比以往轻巧许多,层次分的很细,有刻意的压抑,有小小的迷惑,有难言的挣扎,最后在高潮中寻找突破口去宣泄,这样的宣泄却也像是被铁链拴住的野兽发出的嘶吼般充满着无助。歌词中唱到的在摩天大楼渴求的自由只能是一种用想象来维系的自由。
《我总是一个人在练习一个人》是一首“奇妙”的歌。看着歌词听完这首歌,第一反应,这不会是曾轶可写的歌吧,太有她的气质了。再想想她来唱这首歌的确是很搭,特别是最后的一句奇怪的转音都应该出自曾轶可自弹自唱的歌曲中。说实在的林宥嘉压低嗓音轻轻的哼着别有一番风味,和曾轶可无力的唱腔相比多出些对自己的笃定。
朋克曲风的酣畅激情和玩世不恭在《纪念品》中被YOGA展现的淋漓尽致。巧妙的利用纪念品来讽刺感情需要通过物品才能找到彼此的记忆,当物品沦为垃圾感情也就无处安放。硬朗的声线触碰着同样强劲的音乐,硬碰硬的结果当然是一场美妙的狂欢,也使得这首歌在整张专辑里显得格外动人。
终于到《不换》了,专辑听完第一遍后印象最深的一首歌。可能是我对英式的曲风情有独钟的缘故,特别喜欢YOGA在歌曲中真假音自由的游走,迷幻的如陷入漩涡中一样无法自拔。听他的歌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寻找这样的音乐体验,这一次当然没有让我失望,开头营造出来的类似天空滴水声直接把感情拉到无限的宇宙中去,YOGA发出第一个音阶的同时吉他声紧跟其后,步步逼近最后在“留下来”这句急速下降的尾音过后,上演了一场英伦流行音乐的狂欢。然而我们还来不及沉沦,注意力又一次落在了“才对我的宠爱”的这句尾音上。好吧,我承认我是个尾音控,不得不佩服林宥嘉在处理自己拿手曲风时带给我们的处处惊喜。最后吉他在音墙陨落的一刹那拉长的尾音把滴水声又一次引入,仿佛生命的轮回。
狂欢过后才发现我不是真正《拥有》你。钢琴声在整首歌中似乎都死死的拽着YOGA不放,把他的尾音都扭曲了。唱法上是平白的感情铺述,只有在每句尾音处的细微变化来突显内心的起伏,这都表现了歌曲中的感情真挚和诚肯。YOGA的声线饱含深情,演唱看似平淡的作品方能体现他演唱实力的不容置疑。
《早开的晚霞》前奏像电影的插曲,这会让人想起雷光夏,可是制作群里并没有她,查了歌词才知道是李偲菘的作品。整首歌像是一个人在念着电影的独白,喃喃自语说着说着就唱起来了,唱着过往画面,历历在目的那些场景,唱着爱人离开后的痛楚,唱着摆脱不了的美好回忆。林宥嘉很好的沉浸在这种情愫当中表现出来的声音可圈可点。
在经过两首近乎直抒的歌曲后我们真的开始《想念》YOGA了,想念他刻意拉长尾音营造出来的梦幻。这首用简单木吉他来演奏,纪念青春和友情的歌,搭配上YOGA扭曲自己的声音来模仿小提琴发声方式唱出的那几句想念,一下子就把我们拉到回忆当中去缅怀逝去的青春了。
陈小霞的歌唱出来总会有一种很戏剧化的味道像是踩点舞步一样向前推进着,这是她在处理每一句歌词的节奏上研究出来的属于自己烙印,所以YOGA三张专辑里的歌曲我们很容易分辨出哪几首是她的作品,这首《晚安》亦是如此。歌曲本身的强大当然是好事,YOGA的驾驭能力也不可质疑,不然也不会受到陈小霞老师的青睐,可是太浓重的他人风格色彩让我在听歌时更多的是想去膜拜小霞老师了。
专辑最后还bonus了一首《Fly my way》这种类似FUNK曲风的歌YOGA演绎的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拿出来说的地方。综观整张专辑相较于前两张进步是很明显的,从主题的丰富到唱腔的多变再到众多可圈可点的回味都证明着YOGA的成熟。听说这次唱片的制作YOGA还当上了Co-Producer,参与了每一首歌曲的制作环节,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制作人了。这张《美好生活》不敢说是什么横空出世的杰作但足以奠定林宥嘉在乐坛“天王”的地位。林宥嘉一步步的成功真的是他自己坚持的结果,当然才气和运气是不容忽视的。华语乐坛值得期待的好声音不多,有好声音又能掌控自己音乐方向的就更不多了。在商业市场和个人风格上纠结的各路歌手们,YOGA的确是个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