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活在当下的进行曲
《时代》主题宏大,其实要去把握,是很困难的。用怎样的字眼去概括这个时代,是我们要探究的话题。粤语版《时代》做得好之处是选择了当下人们的生存状况做文章。当然,这样说来,老早的《爱得太晚》放到这张专辑里也恰当。生动而又深刻的爱情描写,也是这个时代小小的缩影。 《大时代》延续了粤语专辑《时代》的风作,选取社会常态或者时代标志为话题,开展了一场关于时代的讨论。《时代》是林夕林若宁师徒轮番上征,这回换成了林夕与李棹雄联手操刀。相比《时代》,《大时代》要温暖些,有《蜗居》这样温馨的小品,旋律缓慢感人,“心宽了天地宽 方寸之地 爱也能屈能伸”。在《大时代》里,我们又看到了那个未被商业化的李焯雄,情怀真挚,脱离单纯的情情爱爱,把眼光放到这个大时代,对当下的社会进行一次剖析,这一点,在《八九十》体现得更深刻,新一代的心态,一辈人与一辈人的代沟,“一代有一代的固执,我未必是你理想的复制”曲作者杨炅翰好像还是个新人,但交出来的作品还算成熟,跟李焯雄先生合作的《富万代》,是笔者比较喜欢的一首歌曲,曲依旧是平稳舒缓,娓娓道来一点对富有的看法,李焯雄没选择一种尖锐的方式去宣泄,而是平淡的记录。这样但我文字却更有力度,很多句子都可以称得上金句:“什麼都想买 连迪拜也买下来”讽刺这当代人无法满足的物质欲望。“世界 给了你世界 ,你却忘了感谢 ”直指现代人感恩意识的稀缺。“真爱哪里有,哪里可以转售 ”对快餐爱情的戏谑和对真爱的追求。所有一切,都是这个时代造成的。想起狄更斯在《双城记》那个经典的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觉得这也是《大时代》的聪明之处,在一个宏大的主题下叙事,好坏平半分,客观的看待这个时代,不需要将什么太深刻的大道理,截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坐标就能撑起这个大主题,也不会被说成专辑在歌词统筹上的不一。当然,《大时代》还是很用心的,只不过因为有《时代》在先,所以我们跟粤语专辑比起来,总感觉比不上粤语的深刻。但在这个唱片市场如此萎靡,大家做音乐为商业做出了太多牺牲的时代,,有这样一张记录时代的声音,不是很好吗?因为时代这样现实的存在着,所以避免不了很多真情怀的消失,《穷我一声》唱出了一种心声,不去揭露这赤裸裸的物质爱情,相信脱去所有附加在真爱上的枷锁,也会有感动一生的爱情。说到这,我觉得大时代还是在在很多一部分讲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将每首歌抽离出来说,也是些很俗套的东西,理想、爱情、代沟、友谊。这是每个时代都在探讨的话题。《蚂蚁》是首励志歌,其实现在,励志歌是不卖座的,但《蚂蚁》把群体锁定在“蚁族”这个社会比较关注的话题上说,我相信能引起很多的共鸣。 这里不得不提到这首《宅》,曹轩宾与吴向飞、陈烈的合作,到来了一首完美的作品。跟粤语版《独男》异曲同工,夕爷从一个宅男入手,对那些不善于交际的人群进行解剖。《宅》不同,虽然也是讲这一人群,但跟《独男》比较起来,更加口语化,字句简单,而且更注重交代了城市这个大背景,把人与城市的关系拿起来说,相得益彰。 再说说林夕包办的三首词,国语版《时代》虽然赶不上粤语的隽永,但两个版本基本上还是保持一贯的水准。《犀利歌》有点小浮躁,陈奂仁的曲子给这张本来安静的专辑添了点气氛。梁文道曾说林夕是个愤青,天天网上看报纸,这首歌词很明显的看出夕爷的与时俱进,将网络世界调侃了够,相比过于里面的《迷博》,显然更胜一筹。《够朋友》跟孙楠的合唱,不过不及,算是一首全民歌曲。《选秀》貌似是在说当下全民选秀的热潮,但就这个话题来说,意义不大,反而是借着选秀的外壳控诉时代声音的泛滥。 说《大时代》好,就是因为它温暖,粤语专辑《时代》是要深刻很多,但做音乐,特别是做一张记录时代的音乐,揭露社会丑陋反而没有细细去表述时代好。到了《大时代》,化抨击为诉说,心平气和的谈时代。我曾经谈陈奕迅《六月飞霜》的时候就说过,说到底,音乐本质上是柔软的,凭一时的心情去感受,当然温暖点好。非要赤裸裸的去直指、控诉这个社会的弊病,像杂文一样,反而没有用这样清晰的作品去感染来得好。 当然,以上笔者只是从歌词的角度在说,说到曲,说不上什么突破,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总的来说,还是把大体方向统筹在一个范围,基仔也说了,这张专辑是在记录时代,所以买点是在主题上。 不求一张专辑能改变时代,能带来一点慰藉就够了。活在当下,多听《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