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在看你
看到这张专辑的宣传文我还是很欣慰的,整个都是围绕音乐本身在说话,没扯些杂技啊,爆乳啊,赞助商啊那些有的没的,从这点上来讲,不管歌者和唱片公司诚心不诚心,起码知道要让歌迷心服口服,还是得凭音乐说话。当然也没人就那么傻了吧唧地相信这会是一张石破天惊的专辑,除非公司老总脑子短路了。
有人说张惠妹没了张雨生就过气了,堕落了,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如果一个歌手的生死完全被一个制作人所操纵的话,那么这个歌手就是失败的。张惠妹确实没了有张雨生在背后给她撑腰时那种舍我其谁的天后架势,可天后的名号也不是干吼出来的,不信看看跟她同期的那几个台湾女歌手如李玟,如徐怀钰,如范文芳,如柯以敏,现在全不知道到哪儿去凉快了,别的不说,凭她能一路唱到现在的本事就值得佩服。上张阿密特转型好坏不说,起码说明她还有求突破的勇气,只要有了勇气就不怕失败,纵使败也败得精彩。
其实张惠妹身上最吸引人的就是刚出道时那种近乎粗糙的新鲜感,现在想来那两句让她红到每一间小卖部的“你是我的姐妹,你是我的baby”跟“我在仰望,月亮之上”其实没啥本质区别。不过张雨生nb的地方就在于把这种粗糙打造得不至于流俗,就像iphon4虽然也烂大街,可大家也不忍心说它俗气一样。
我不知道为什么张惠妹后来要舍弃这个在流行乐坛独一无二的特质,拼命把自己往都会女子形象代言人的身份上靠,大概这是一条最为保守的路线,永远都不会出大差错。包装倒是洋气了,投资也越来越大手笔,可惜的是把她原本那些特质抹杀得一干二净。可惜的是,现在的都会女子不吃她这套,现代都会女子一个个都如狼似虎地争当女流氓,她们不需要疗伤,她们幻想的是能像雷帝嘎嘎一样在乳交的时候突然胸部喷火把男人折磨得半身不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女性歌迷群体未能开拓多少,却成功地开拓了都会gay这个市场,尤其是上一张阿密特出来以后隐隐有成为新一代gay icon的架势。说实话,对于这点我有点痛心,现在流行乐坛上几个能卖的女歌手,不论中外,都在往gay icon方向靠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要不一起怨妇,要不一起妖娆,别瞎谈什么人文关怀,如果小众群体需要关怀,那大众群体就更值得关怀。估计当年那种全民一起唱姐妹的盛况是不可能再次复制了,不过也希望这次不会再莫名其妙地冒一首同志打气歌出来──太突兀了。
经济发展导致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这点套用在流行乐坛上也同样适用。当年那些一张专辑唱遍天下人心事的流行天王天后们在这个时代是不可复制的了,现在的歌手么,总得选一个市场群体找准定位,要么你洋气,要么你疗伤,要么你搞怪,要么你元气,再不济还能耍耍杂技。张惠妹这个从当年那种万事包揽的曲风走过来的老一辈天后也一直在这个新的市场中寻求自己的定位,可惜一直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唱将”“天后”这样的名号放在她头上毫不为过,不过若要在前面再添加一个限定词就很难了,民族唱将?摇滚天后?──回家玩儿蛋去吧。要是这张专辑都找不到定位,不如像十三姐那样修养几年,吊吊歌迷的胃口说不定效果更好。
我没在看你,因为我知道你是天后。等你把自己的位置找准了,我自然就会转头来重新审视你的。
有人说张惠妹没了张雨生就过气了,堕落了,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如果一个歌手的生死完全被一个制作人所操纵的话,那么这个歌手就是失败的。张惠妹确实没了有张雨生在背后给她撑腰时那种舍我其谁的天后架势,可天后的名号也不是干吼出来的,不信看看跟她同期的那几个台湾女歌手如李玟,如徐怀钰,如范文芳,如柯以敏,现在全不知道到哪儿去凉快了,别的不说,凭她能一路唱到现在的本事就值得佩服。上张阿密特转型好坏不说,起码说明她还有求突破的勇气,只要有了勇气就不怕失败,纵使败也败得精彩。
其实张惠妹身上最吸引人的就是刚出道时那种近乎粗糙的新鲜感,现在想来那两句让她红到每一间小卖部的“你是我的姐妹,你是我的baby”跟“我在仰望,月亮之上”其实没啥本质区别。不过张雨生nb的地方就在于把这种粗糙打造得不至于流俗,就像iphon4虽然也烂大街,可大家也不忍心说它俗气一样。
我不知道为什么张惠妹后来要舍弃这个在流行乐坛独一无二的特质,拼命把自己往都会女子形象代言人的身份上靠,大概这是一条最为保守的路线,永远都不会出大差错。包装倒是洋气了,投资也越来越大手笔,可惜的是把她原本那些特质抹杀得一干二净。可惜的是,现在的都会女子不吃她这套,现代都会女子一个个都如狼似虎地争当女流氓,她们不需要疗伤,她们幻想的是能像雷帝嘎嘎一样在乳交的时候突然胸部喷火把男人折磨得半身不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女性歌迷群体未能开拓多少,却成功地开拓了都会gay这个市场,尤其是上一张阿密特出来以后隐隐有成为新一代gay icon的架势。说实话,对于这点我有点痛心,现在流行乐坛上几个能卖的女歌手,不论中外,都在往gay icon方向靠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要不一起怨妇,要不一起妖娆,别瞎谈什么人文关怀,如果小众群体需要关怀,那大众群体就更值得关怀。估计当年那种全民一起唱姐妹的盛况是不可能再次复制了,不过也希望这次不会再莫名其妙地冒一首同志打气歌出来──太突兀了。
经济发展导致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这点套用在流行乐坛上也同样适用。当年那些一张专辑唱遍天下人心事的流行天王天后们在这个时代是不可复制的了,现在的歌手么,总得选一个市场群体找准定位,要么你洋气,要么你疗伤,要么你搞怪,要么你元气,再不济还能耍耍杂技。张惠妹这个从当年那种万事包揽的曲风走过来的老一辈天后也一直在这个新的市场中寻求自己的定位,可惜一直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唱将”“天后”这样的名号放在她头上毫不为过,不过若要在前面再添加一个限定词就很难了,民族唱将?摇滚天后?──回家玩儿蛋去吧。要是这张专辑都找不到定位,不如像十三姐那样修养几年,吊吊歌迷的胃口说不定效果更好。
我没在看你,因为我知道你是天后。等你把自己的位置找准了,我自然就会转头来重新审视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