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过后,生活仍然在原地——想起许巍的《在别处》
中国传统以十二年为干支,循环更替。现在追溯的,是1997年。我记得不很清楚,从那一年到2009年的十二年里,都经历了一些什么。我只是觉得时间真的太快,快得好像就是,我们那个喝醉了找不着北的夜晚。
1997年,在我头脑中存活的有三个段落:和某个女孩子交往,当然后来很不成功。香港回归,由此我还写过“百年里,你那边的海风,吹了过来,撩动,我浓浓的期待”之类的主旋律诗歌。再就是冬天里,我听到了许巍的第一张专辑——《在别处》,清冷低调,忧郁唯美,在我的耳塞里无数次渗透,伴着我无数次迎着冷风从街头走过。
专辑的名字很好。我想,许巍应该是援引的19世纪法国诗人兰波在巴黎大学涂鸦的一句口号——“生活在别处”,尔后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1975年流亡到法国后用这句话给一部小说命名。至此,这句话在欧洲甚至全世界的先锋文艺界声名大噪。“生活在别处”,在兰波的语境里,反映的是对现状的不满,对美好世界甚或是乌托邦的向往;在米兰·昆德拉的作品里,则充满了一个年轻人内心世界的喃喃自语。在这个叫雅罗米尔的年轻诗人身上,个人的命运,撕裂在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动荡的政治背景当中。焦躁和忧虑,无力和无奈,像书签一样,随时散落在每一页。
在许巍的这张专辑里,夹杂了兰波和米兰·昆德拉同样的情绪,歌词里布满这样的字眼:无助,茫然,绝望,忧伤……闪烁着行吟诗人的忧郁气质。而音乐也是出色的,流畅的旋律,简单的编排,以及录音师刻意制造的有些含混不清的室内效果,让吉他和打击乐充满了现场感,裹挟出英伦噪音的味道。后来许巍的作品旋律更加流畅,录音也干净了很多,歌词更是洋溢着满足和温暖,但是我却找不到《在别处》的那种感觉。或者,他已经找到了“在别处”的生活,而我,还在原地徘徊。
我不知道是为什么,许巍能与时俱进而我却不能。我从没放弃过追求美好,但总是事与愿违;我一直都渴望着平稳安定,却一次次不自觉地陷入颠沛流离。文艺青年的特质,让我敏感而焦虑,成为这个美满时代不和谐的音符。像米兰·昆德拉笔下的雅罗米尔,像1997年以前的许巍。可我是坚韧的,像《在别处》里面的《树》,“花开又花谢多少年,我依然,充满幻想和期盼”,但是在每个“悄然生长的夜晚”,又禁不住“让我沉重,又茫然”。
这是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孤独?又会不会伴随我到生命的终结?
1997年,在我头脑中存活的有三个段落:和某个女孩子交往,当然后来很不成功。香港回归,由此我还写过“百年里,你那边的海风,吹了过来,撩动,我浓浓的期待”之类的主旋律诗歌。再就是冬天里,我听到了许巍的第一张专辑——《在别处》,清冷低调,忧郁唯美,在我的耳塞里无数次渗透,伴着我无数次迎着冷风从街头走过。
专辑的名字很好。我想,许巍应该是援引的19世纪法国诗人兰波在巴黎大学涂鸦的一句口号——“生活在别处”,尔后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1975年流亡到法国后用这句话给一部小说命名。至此,这句话在欧洲甚至全世界的先锋文艺界声名大噪。“生活在别处”,在兰波的语境里,反映的是对现状的不满,对美好世界甚或是乌托邦的向往;在米兰·昆德拉的作品里,则充满了一个年轻人内心世界的喃喃自语。在这个叫雅罗米尔的年轻诗人身上,个人的命运,撕裂在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动荡的政治背景当中。焦躁和忧虑,无力和无奈,像书签一样,随时散落在每一页。
在许巍的这张专辑里,夹杂了兰波和米兰·昆德拉同样的情绪,歌词里布满这样的字眼:无助,茫然,绝望,忧伤……闪烁着行吟诗人的忧郁气质。而音乐也是出色的,流畅的旋律,简单的编排,以及录音师刻意制造的有些含混不清的室内效果,让吉他和打击乐充满了现场感,裹挟出英伦噪音的味道。后来许巍的作品旋律更加流畅,录音也干净了很多,歌词更是洋溢着满足和温暖,但是我却找不到《在别处》的那种感觉。或者,他已经找到了“在别处”的生活,而我,还在原地徘徊。
我不知道是为什么,许巍能与时俱进而我却不能。我从没放弃过追求美好,但总是事与愿违;我一直都渴望着平稳安定,却一次次不自觉地陷入颠沛流离。文艺青年的特质,让我敏感而焦虑,成为这个美满时代不和谐的音符。像米兰·昆德拉笔下的雅罗米尔,像1997年以前的许巍。可我是坚韧的,像《在别处》里面的《树》,“花开又花谢多少年,我依然,充满幻想和期盼”,但是在每个“悄然生长的夜晚”,又禁不住“让我沉重,又茫然”。
这是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孤独?又会不会伴随我到生命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