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林生祥《大地書房》大陸巡演(更新)
海報 http://static4.photo.sina.com.cn/orignal/71f0a4a5g9e82753ed253&690
2011 生祥與樂團→行世界 【第二站 .中國】
“2010年年度榜:假如只能選一張,毫無疑問是《大地書房》。”台灣樂評人馬世芳從來不曾吝惜他對林生祥及其音樂伙伴的贊美。
他還說:“若你問我,當今台灣最重要的創作歌手是誰,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林生祥。我只想說,能夠親眼目睹他一次次跨過自己設下的高標,能夠和他共處在這個時代見證這一切,我著實以此為榮。他們的現場演出,或許仍可以是改變你的生命的‘啟蒙時刻’,願我也能在場。”
2008年以來,每年林生祥都有機會來中國大陸演出,每次都會帶來最新的作品。令人驚訝的是,這位台灣最重要的民謠唱作人──或說台灣最重要的創作歌手,在10數年磨礪之後,完全沒有枯竭和低潮的蹟象,反而進入了成熟的豐收季節。
2011年4月,林生祥將透過巡演,為京滬穗三地樂迷帶來最新專輯《大地書房》。
如果你對台灣的文學史稍有了解,一定會聽過鍾理和的名字,出生于台灣高雄縣美濃鎮的鍾理和,是台灣戰後第一代文學家,他以敏銳的觀察及細膩的筆觸,寫出對社會不同觀看視角與感情,是鄉土文學的代表之一。許多人可能看過台灣著名導演李行的電影《原鄉人》(1980年),由當年的紅星秦漢與林鳳嬌主演,描寫了鐘理和歷經坎坷但創作不輟的一生。
無論是1950年代的鍾理和,1980年代的李行,都用國語來進行創作。而2010年的林生祥──鍾理和的同鄉,則用客語歌唱鐘理和的詩歌、散文和小說,通過與這位文學前輩的對話,鏗鏘有致的客家話順暢地轉為樂音,講客家話的鍾理和走出了秦漢的代言,還原了這位扎根大地的文學家的精神原貌。
林生祥的音樂從來都有故事,無論故事的主人公是進城打工的失敗青年(《菊花夜行軍》2003),還是在家鄉默默種樹,恢復生態的快樂阿伯(《種樹》2006),以及頑強不羈、生來韌命的客家女性(《野生》2008),或是描寫鄉土風物的鍾理和(《大地書房》2010),這些鮮活而真實的人物,賦予林生祥音樂最大的生命力與感染力。
然而林生祥的音樂從來都不止於故事。他的音樂是用來聽的,張開耳朵,動人的旋律就會傳播入心。在《大地書房》中,林生祥拾起了月琴這種民間樂器。為了讓古老的月琴適應當下的節奏,他親自上陣對月琴進行改裝,在調弦與節奏上都突破了月琴固有的印象,在傳統音樂現代化的道路上又邁進了突破性的一步。
每一張專輯都是一次進步,此次與林生祥同來的,除了他長期的音樂伙伴──日本音樂家大竹研繼續擔綱吉他伴奏,還有日本爵士樂手早川徹進行貝司演奏。大竹研獨特的吉他演奏方式與爐火純青的演奏技巧成為林生祥音樂最好的翻譯,而早川徹的加入,為這對已經合作多年,嫻熟默契的樂人增添了新的火花。
其實,林生祥的音樂是用來看的。就像所有最優秀的樂人,他們的現場演出總能比專輯更棒。那種在特定時間特定空間與特定的你一起的共振,是宇宙間最神奇的能量,也是由耳至心的美妙洗禮。
主辦單位:大大樹音樂圖像
策劃制作:Folkact Asia & 大大樹
誠摯鳴謝:優戲劇工作室(Studio U)、中國社科院文學所·亞洲文化論壇、上海維格文化、
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週朝、廣州知遊文化、瓦依那樂隊、廣州學而優書店、歡言沙龍
媒體聯絡:寧二 13570221254,nbxue2@gmail.com
行程安排:
北京
4月16日 週六
開唱·14:00─15:30
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多功能廳
票價40/50/80元 訂票電話: 13552709242
優戲劇工作室 協辦/“新文化”演出季
4月17日 週日
開講·14:00─16:00
“社會變革:音樂與文學”座談會/林生祥+鍾永豐
中國社科院文學所·亞洲文化論壇/免費入場
麻雀瓦舍/廣渠路36號東院紅點藝術工廠內
預約電話: 13552709242
4月17日 週日
開唱·20:00─22:00
麻雀瓦舍/廣渠路36號東院紅點藝術工廠內
票價80元 訂票電話: 13552709242
優戲劇工作室協辦/“新文化”演出季
上海
4月19日 週二
開講:14:00─16:00
“野生之樹,生生不息”交流會
林生祥+鍾永豐+呂新雨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蔡冠深報告廳/免費入場
4月20日 週三
開唱:20:00─22:00嘉賓演出:週朝
MAO LIVE/盧灣區重慶南路308號3樓
票價:80(預訂)/100元 訂票/64450086
廣州
4月23日 週六
開唱:20:00─22:00
嘉賓演出 瓦依那樂隊
Tu凸空間/越秀區下塘西路雕塑公園內
票價/80元 訂票電話/13560244425
4月24日 週日
開講:下午14:00─16:00
“音樂變革社會”交流會/林生祥+鍾永豐
歡言沙龍第五回/免費入場
學而優書店/海珠區新港西路93號
音樂人簡介:
林生祥 台灣
1994年,美濃子弟林生祥和他的樂團“觀子音樂坑”投入聲援家鄉反水庫運動的行列。1998年,林生祥與美濃愛鄉協進會合辦《過莊尋聊》、《遊蕩美麗島》演唱會後,開始嚴肅地思考音樂的社會文化意義,而後決定回鄉,這也是他往後音樂生命歷程的重要起點。
走過反水庫的交工時期,以及與各界樂手合作碰撞的時期,林生祥的創作廣度不斷跨越,濃度也持續增加。但他的關懷主題卻始終圍繞著土地與農民──既是他的起點,也是他的養分。
2006年創作專輯《種樹》描述的是1990年後期出身美濃的農村青年自都市回鄉後,尋找出路、連結其他農民,一方面肯認農民對人生價值的質樸態度,一方面重新定位農業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存在價值,並指出其未來發展的可能出路。
2009春,與鍾永豐、大竹研發表的作品《野生》,試圖以新視角提出舊議題──相較于因政策不公與結構失衡而導致的農業問題,《野生》所聚焦的“女性”命運,揭示“重男輕女”之文化現象,更為古老地存在傳統農村宗族社會中。自上世紀以來,經受現代化與全球化劇烈衝擊,原該一生縛于家務與農事勞動的女性,初次轉型扮演“出外人”,在各場域迸發“在家是零星,出外像野生”的生命力。
《野生》之後,生祥繼續在“南”的溫度與濕度中創作,以鍾理和的文學場景為軸,與多位南方詩人展開對話。器樂上,生祥自2005年始,在吉他上探索傳統音樂,經歷節奏及簡單音樂線條的思考與實踐後,重新回到傳統樂器,以月琴及吉他交替音樂創作的思考。
音樂上,林生祥再次回到以月琴創作的思路;但不同于交工樂隊的時代,月琴不再是拼貼的元素。林生祥認真地思考,傳統樂器在現代演出場景的應用,從增弦、定弦到調弦,並實驗各種音響性的可能。他將過去四年專注在吉他上的節奏排練,移植回月琴演奏上,而曾在吉他上思考的月琴應用,折返至月琴,綜合出一種在現代演出條件改變下、仍能不背離傳統的音色。這樣來回建構的音樂思考之路,使他的音樂更為誠懇厚重。
重要經歷:
前觀子音樂坑主唱、吉他手、制作人(1993-1998)
前交工樂隊主唱、吉他手、月琴手、制作人(1999-2003)
生祥與瓦窯坑3主唱、作曲作詞、吉他手、制作人(2004-)
2000年金曲獎最佳作曲人(《我等就來唱山歌》/交工樂隊)
2000年金曲獎最佳制作人(《我等就來唱山歌》/交工樂隊)
2002年金曲獎最佳樂團(《菊花夜行軍》/交工樂隊)、新新聞週刊、中時人間副刊、誠品好讀評選“面向2002,十位不可忽視的人物”
2005第16屆金曲獎最佳樂團、最佳客語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臨暗》/生祥與瓦窯坑3)
2007《種樹》專輯獲第十八屆金曲獎六項入圍提名;並獲最佳客語專輯、最佳客語演唱人、最佳作詞人(《種樹》/生祥與樂團)
2009中國第10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提名最佳民謠藝人、最佳民族音樂藝人、最佳封套(《野生》/生祥與樂團)
2010第21屆金曲獎入圍最佳專輯包裝獎(《野生》/生祥與樂團)
2010首屆金音獎入圍最佳民謠專輯獎、最佳樂手獎、最佳年度歌曲《南方》、最佳創作歌手;並獲得最佳民謠專輯獎(《野生》/生祥與樂團)
2010中國華語音樂傳媒大獎2010冬季十大專輯(《大地書房》/生祥與樂團)
主要作品:
《過莊尋聊》/觀子音樂坑(1997)
《遊蕩美麗島》/觀子音樂坑(1998)
《我等就來唱山歌》/交工樂隊(1999)
《菊花夜行軍》/交工樂隊(2001)
《臨暗》/生祥與瓦窯坑3(2004)
《種樹》/生祥與樂團(2006)
《野生》/生祥與樂團(2009)
《大地書房》/生祥與樂團(2010)
大竹研 Ken Ohtake 日本
林生祥近年來最重要與密切合作的音樂伙伴。
1974年生于日本。高中時代接觸電吉他和熱門音樂,大學時代開始觸類旁通搖滾、爵士、民謠等各式樂種,近幾年潛心鑽研木吉他演奏技巧,並曾與衝繩民謠大師平安隆(Takashi Hirayasu)搭檔多年,重新編演衝繩民謠,平安隆譽之為“最沉穩內斂的搭檔伙伴”。
大竹研透過對音樂理性的拆解與分析,佐以原音彈撥,卻發揮較插電效果器更富想象力的音響效果,提鍊出創新的音樂能量。與客家新民謠創作人林生祥初識于2003年流浪之歌音樂節,此後密切合作演出及創作,受到高度矚目。2006年《種樹》中畫龍點睛的演出,2009年《野生》專輯中吉他與吉他默契對話,《大地書房》中的大竹研與林生祥,更是難以拆解的契合。許多樂迷期待的大竹研專輯I Must Have Been There,于2010年與《大地書房》同時出版。
個人專輯:
2011 《I Must Have Been There》
主要參與作品:
2006 《種樹》/ 生祥與樂團
2007 《GAGA》/ 雲力思與樂團
2008 《萬芳的房間劇場》(DVD)/ 萬芳+大竹研+謝傑廷
2009 《野生》/ 生祥與樂團
2010 《大地書房》/ 生祥與樂團
早川徹·Toru Hayakawa 日本
早川徹是日本爵士樂界、極受重視的新生代電貝斯手,他的演奏風格獨具一格,靈動的節奏,是許多亞洲樂人欠缺的。同時,他擅長多樣旋律樂器,也使得他在扮演貝斯手的角色時,不局限于低音節奏的線條,而能超越樂器的特色,與合作樂人以共同悠遊的姿態,貫穿樂曲。
主要參與作品:
2010 《大地書房》/ 生祥與樂團
2010 《I Must Have Been There》/ 大竹研與朋友們
鍾永豐·台灣
詩人、作詞人。十餘年的創作歷程中,將客語、民謠和詩歌進行了極具特色的結合。成功的寫作不僅突顯了客家方言的獨特魅力,也激活了漢語方言現代表達的可能性,而其立足于土地與人民命運的立場從未改變。
鍾永豐創作了交工樂隊和林生祥的五張專輯,《我等就來唱山歌》、《菊花夜行軍》、《臨暗》、《種樹》與《野生》專輯中的絕大多數歌詞。其中《臨暗》和《種樹》,讓他兩次獲得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
鍾永豐是煙農子弟,淡江大學土木系畢業,1987年始用客語寫詩,1998年在高雄及屏東縣進行農民訪談,1992年正式參與反水庫運動,1994年赴美國佛羅裡達大學攻讀社會學碩士學位。其後數年,鍾永豐沒有停止進行社會調查及社會運動的參與,1997年他被推舉為全台社區團體聯合會聯絡人。1999年他以社運分子身分走入政府工作,出任高雄縣政機要室秘書。其後續擔任高雄縣水利局局長,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秘書、台南縣政府新聞室主任與機要秘書、嘉義縣文化局局長。目前是浩然基金會咨詢顧問。
演出特邀嘉賓:
周朝·上海
周朝是一位對音樂有著宗教式信仰的隱士。有人稱周朝為“琴俠”,一個可以把吉他彈出古琴味道的俠客,可以在吉他的世界裡長劍倚天,或是在落日的餘輝中寂寞無邊的歌者。他其實只是一個純粹的音樂信徒,他想表達的,無非是靈魂深處的波瀾。週朝彈吉他的方式是獨特的,他能用吉他彈出古琴的味道,也可以在布魯斯音樂裡融入中國的五聲音階,他可以用吉他哭泣,也可以讓吉他咆哮。這是一個根本無法用某個音樂種類的的標簽定義的音樂人。
瓦依那樂隊·廣州
瓦依那樂隊是南中國民謠音樂最值得期待的明日之星。“瓦依那”壯語大意為“稻花飄香的田野”。生為廣西壯族同學琴友的索力、家園兩人,2006年到廣州訪友唱歌,之後參加一些音樂活動。2007年正式取名瓦依那。並整理現場音樂集《飄雲的天空》。2008年回家鄉後創作音樂集《沒有名字的河》。至今在兩廣間工作生活歌唱。
2011 生祥與樂團→行世界 【第二站 .中國】
“2010年年度榜:假如只能選一張,毫無疑問是《大地書房》。”台灣樂評人馬世芳從來不曾吝惜他對林生祥及其音樂伙伴的贊美。
他還說:“若你問我,當今台灣最重要的創作歌手是誰,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林生祥。我只想說,能夠親眼目睹他一次次跨過自己設下的高標,能夠和他共處在這個時代見證這一切,我著實以此為榮。他們的現場演出,或許仍可以是改變你的生命的‘啟蒙時刻’,願我也能在場。”
2008年以來,每年林生祥都有機會來中國大陸演出,每次都會帶來最新的作品。令人驚訝的是,這位台灣最重要的民謠唱作人──或說台灣最重要的創作歌手,在10數年磨礪之後,完全沒有枯竭和低潮的蹟象,反而進入了成熟的豐收季節。
2011年4月,林生祥將透過巡演,為京滬穗三地樂迷帶來最新專輯《大地書房》。
如果你對台灣的文學史稍有了解,一定會聽過鍾理和的名字,出生于台灣高雄縣美濃鎮的鍾理和,是台灣戰後第一代文學家,他以敏銳的觀察及細膩的筆觸,寫出對社會不同觀看視角與感情,是鄉土文學的代表之一。許多人可能看過台灣著名導演李行的電影《原鄉人》(1980年),由當年的紅星秦漢與林鳳嬌主演,描寫了鐘理和歷經坎坷但創作不輟的一生。
無論是1950年代的鍾理和,1980年代的李行,都用國語來進行創作。而2010年的林生祥──鍾理和的同鄉,則用客語歌唱鐘理和的詩歌、散文和小說,通過與這位文學前輩的對話,鏗鏘有致的客家話順暢地轉為樂音,講客家話的鍾理和走出了秦漢的代言,還原了這位扎根大地的文學家的精神原貌。
林生祥的音樂從來都有故事,無論故事的主人公是進城打工的失敗青年(《菊花夜行軍》2003),還是在家鄉默默種樹,恢復生態的快樂阿伯(《種樹》2006),以及頑強不羈、生來韌命的客家女性(《野生》2008),或是描寫鄉土風物的鍾理和(《大地書房》2010),這些鮮活而真實的人物,賦予林生祥音樂最大的生命力與感染力。
然而林生祥的音樂從來都不止於故事。他的音樂是用來聽的,張開耳朵,動人的旋律就會傳播入心。在《大地書房》中,林生祥拾起了月琴這種民間樂器。為了讓古老的月琴適應當下的節奏,他親自上陣對月琴進行改裝,在調弦與節奏上都突破了月琴固有的印象,在傳統音樂現代化的道路上又邁進了突破性的一步。
每一張專輯都是一次進步,此次與林生祥同來的,除了他長期的音樂伙伴──日本音樂家大竹研繼續擔綱吉他伴奏,還有日本爵士樂手早川徹進行貝司演奏。大竹研獨特的吉他演奏方式與爐火純青的演奏技巧成為林生祥音樂最好的翻譯,而早川徹的加入,為這對已經合作多年,嫻熟默契的樂人增添了新的火花。
其實,林生祥的音樂是用來看的。就像所有最優秀的樂人,他們的現場演出總能比專輯更棒。那種在特定時間特定空間與特定的你一起的共振,是宇宙間最神奇的能量,也是由耳至心的美妙洗禮。
主辦單位:大大樹音樂圖像
策劃制作:Folkact Asia & 大大樹
誠摯鳴謝:優戲劇工作室(Studio U)、中國社科院文學所·亞洲文化論壇、上海維格文化、
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週朝、廣州知遊文化、瓦依那樂隊、廣州學而優書店、歡言沙龍
媒體聯絡:寧二 13570221254,nbxue2@gmail.com
行程安排:
北京
4月16日 週六
開唱·14:00─15:30
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多功能廳
票價40/50/80元 訂票電話: 13552709242
優戲劇工作室 協辦/“新文化”演出季
4月17日 週日
開講·14:00─16:00
“社會變革:音樂與文學”座談會/林生祥+鍾永豐
中國社科院文學所·亞洲文化論壇/免費入場
麻雀瓦舍/廣渠路36號東院紅點藝術工廠內
預約電話: 13552709242
4月17日 週日
開唱·20:00─22:00
麻雀瓦舍/廣渠路36號東院紅點藝術工廠內
票價80元 訂票電話: 13552709242
優戲劇工作室協辦/“新文化”演出季
上海
4月19日 週二
開講:14:00─16:00
“野生之樹,生生不息”交流會
林生祥+鍾永豐+呂新雨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蔡冠深報告廳/免費入場
4月20日 週三
開唱:20:00─22:00嘉賓演出:週朝
MAO LIVE/盧灣區重慶南路308號3樓
票價:80(預訂)/100元 訂票/64450086
廣州
4月23日 週六
開唱:20:00─22:00
嘉賓演出 瓦依那樂隊
Tu凸空間/越秀區下塘西路雕塑公園內
票價/80元 訂票電話/13560244425
4月24日 週日
開講:下午14:00─16:00
“音樂變革社會”交流會/林生祥+鍾永豐
歡言沙龍第五回/免費入場
學而優書店/海珠區新港西路93號
音樂人簡介:
林生祥 台灣
1994年,美濃子弟林生祥和他的樂團“觀子音樂坑”投入聲援家鄉反水庫運動的行列。1998年,林生祥與美濃愛鄉協進會合辦《過莊尋聊》、《遊蕩美麗島》演唱會後,開始嚴肅地思考音樂的社會文化意義,而後決定回鄉,這也是他往後音樂生命歷程的重要起點。
走過反水庫的交工時期,以及與各界樂手合作碰撞的時期,林生祥的創作廣度不斷跨越,濃度也持續增加。但他的關懷主題卻始終圍繞著土地與農民──既是他的起點,也是他的養分。
2006年創作專輯《種樹》描述的是1990年後期出身美濃的農村青年自都市回鄉後,尋找出路、連結其他農民,一方面肯認農民對人生價值的質樸態度,一方面重新定位農業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存在價值,並指出其未來發展的可能出路。
2009春,與鍾永豐、大竹研發表的作品《野生》,試圖以新視角提出舊議題──相較于因政策不公與結構失衡而導致的農業問題,《野生》所聚焦的“女性”命運,揭示“重男輕女”之文化現象,更為古老地存在傳統農村宗族社會中。自上世紀以來,經受現代化與全球化劇烈衝擊,原該一生縛于家務與農事勞動的女性,初次轉型扮演“出外人”,在各場域迸發“在家是零星,出外像野生”的生命力。
《野生》之後,生祥繼續在“南”的溫度與濕度中創作,以鍾理和的文學場景為軸,與多位南方詩人展開對話。器樂上,生祥自2005年始,在吉他上探索傳統音樂,經歷節奏及簡單音樂線條的思考與實踐後,重新回到傳統樂器,以月琴及吉他交替音樂創作的思考。
音樂上,林生祥再次回到以月琴創作的思路;但不同于交工樂隊的時代,月琴不再是拼貼的元素。林生祥認真地思考,傳統樂器在現代演出場景的應用,從增弦、定弦到調弦,並實驗各種音響性的可能。他將過去四年專注在吉他上的節奏排練,移植回月琴演奏上,而曾在吉他上思考的月琴應用,折返至月琴,綜合出一種在現代演出條件改變下、仍能不背離傳統的音色。這樣來回建構的音樂思考之路,使他的音樂更為誠懇厚重。
重要經歷:
前觀子音樂坑主唱、吉他手、制作人(1993-1998)
前交工樂隊主唱、吉他手、月琴手、制作人(1999-2003)
生祥與瓦窯坑3主唱、作曲作詞、吉他手、制作人(2004-)
2000年金曲獎最佳作曲人(《我等就來唱山歌》/交工樂隊)
2000年金曲獎最佳制作人(《我等就來唱山歌》/交工樂隊)
2002年金曲獎最佳樂團(《菊花夜行軍》/交工樂隊)、新新聞週刊、中時人間副刊、誠品好讀評選“面向2002,十位不可忽視的人物”
2005第16屆金曲獎最佳樂團、最佳客語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臨暗》/生祥與瓦窯坑3)
2007《種樹》專輯獲第十八屆金曲獎六項入圍提名;並獲最佳客語專輯、最佳客語演唱人、最佳作詞人(《種樹》/生祥與樂團)
2009中國第10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提名最佳民謠藝人、最佳民族音樂藝人、最佳封套(《野生》/生祥與樂團)
2010第21屆金曲獎入圍最佳專輯包裝獎(《野生》/生祥與樂團)
2010首屆金音獎入圍最佳民謠專輯獎、最佳樂手獎、最佳年度歌曲《南方》、最佳創作歌手;並獲得最佳民謠專輯獎(《野生》/生祥與樂團)
2010中國華語音樂傳媒大獎2010冬季十大專輯(《大地書房》/生祥與樂團)
主要作品:
《過莊尋聊》/觀子音樂坑(1997)
《遊蕩美麗島》/觀子音樂坑(1998)
《我等就來唱山歌》/交工樂隊(1999)
《菊花夜行軍》/交工樂隊(2001)
《臨暗》/生祥與瓦窯坑3(2004)
《種樹》/生祥與樂團(2006)
《野生》/生祥與樂團(2009)
《大地書房》/生祥與樂團(2010)
大竹研 Ken Ohtake 日本
林生祥近年來最重要與密切合作的音樂伙伴。
1974年生于日本。高中時代接觸電吉他和熱門音樂,大學時代開始觸類旁通搖滾、爵士、民謠等各式樂種,近幾年潛心鑽研木吉他演奏技巧,並曾與衝繩民謠大師平安隆(Takashi Hirayasu)搭檔多年,重新編演衝繩民謠,平安隆譽之為“最沉穩內斂的搭檔伙伴”。
大竹研透過對音樂理性的拆解與分析,佐以原音彈撥,卻發揮較插電效果器更富想象力的音響效果,提鍊出創新的音樂能量。與客家新民謠創作人林生祥初識于2003年流浪之歌音樂節,此後密切合作演出及創作,受到高度矚目。2006年《種樹》中畫龍點睛的演出,2009年《野生》專輯中吉他與吉他默契對話,《大地書房》中的大竹研與林生祥,更是難以拆解的契合。許多樂迷期待的大竹研專輯I Must Have Been There,于2010年與《大地書房》同時出版。
個人專輯:
2011 《I Must Have Been There》
主要參與作品:
2006 《種樹》/ 生祥與樂團
2007 《GAGA》/ 雲力思與樂團
2008 《萬芳的房間劇場》(DVD)/ 萬芳+大竹研+謝傑廷
2009 《野生》/ 生祥與樂團
2010 《大地書房》/ 生祥與樂團
早川徹·Toru Hayakawa 日本
早川徹是日本爵士樂界、極受重視的新生代電貝斯手,他的演奏風格獨具一格,靈動的節奏,是許多亞洲樂人欠缺的。同時,他擅長多樣旋律樂器,也使得他在扮演貝斯手的角色時,不局限于低音節奏的線條,而能超越樂器的特色,與合作樂人以共同悠遊的姿態,貫穿樂曲。
主要參與作品:
2010 《大地書房》/ 生祥與樂團
2010 《I Must Have Been There》/ 大竹研與朋友們
鍾永豐·台灣
詩人、作詞人。十餘年的創作歷程中,將客語、民謠和詩歌進行了極具特色的結合。成功的寫作不僅突顯了客家方言的獨特魅力,也激活了漢語方言現代表達的可能性,而其立足于土地與人民命運的立場從未改變。
鍾永豐創作了交工樂隊和林生祥的五張專輯,《我等就來唱山歌》、《菊花夜行軍》、《臨暗》、《種樹》與《野生》專輯中的絕大多數歌詞。其中《臨暗》和《種樹》,讓他兩次獲得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
鍾永豐是煙農子弟,淡江大學土木系畢業,1987年始用客語寫詩,1998年在高雄及屏東縣進行農民訪談,1992年正式參與反水庫運動,1994年赴美國佛羅裡達大學攻讀社會學碩士學位。其後數年,鍾永豐沒有停止進行社會調查及社會運動的參與,1997年他被推舉為全台社區團體聯合會聯絡人。1999年他以社運分子身分走入政府工作,出任高雄縣政機要室秘書。其後續擔任高雄縣水利局局長,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秘書、台南縣政府新聞室主任與機要秘書、嘉義縣文化局局長。目前是浩然基金會咨詢顧問。
演出特邀嘉賓:
周朝·上海
周朝是一位對音樂有著宗教式信仰的隱士。有人稱周朝為“琴俠”,一個可以把吉他彈出古琴味道的俠客,可以在吉他的世界裡長劍倚天,或是在落日的餘輝中寂寞無邊的歌者。他其實只是一個純粹的音樂信徒,他想表達的,無非是靈魂深處的波瀾。週朝彈吉他的方式是獨特的,他能用吉他彈出古琴的味道,也可以在布魯斯音樂裡融入中國的五聲音階,他可以用吉他哭泣,也可以讓吉他咆哮。這是一個根本無法用某個音樂種類的的標簽定義的音樂人。
瓦依那樂隊·廣州
瓦依那樂隊是南中國民謠音樂最值得期待的明日之星。“瓦依那”壯語大意為“稻花飄香的田野”。生為廣西壯族同學琴友的索力、家園兩人,2006年到廣州訪友唱歌,之後參加一些音樂活動。2007年正式取名瓦依那。並整理現場音樂集《飄雲的天空》。2008年回家鄉後創作音樂集《沒有名字的河》。至今在兩廣間工作生活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