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残酷的笑话演员》——黄碧云为子华《娱乐圈血肉史》剧本写的序
她所知道最好的笑话就是卡夫卡的“审判”JosephK,一天早上醒来,两个陌生人闯进他的房子,说:你有罪。他想,怎么会呢。到后来……他千方百计地为自己找一个罪名,然后受死。
因为恐怖,grotesque,莫名其妙,所以好笑。
她喜欢的笑话还有,一个笑话演员舌头生癌。梦中情人原来是女扮男装。太太因男子有外遇跳楼,男子还会写悼文:“抑郁终日,无奈逝去。”
笑话总有这样残酷的成分。她流落在纽约,成天在笑话咖啡泡时间,看各式各样的笑话表演,就像看斗兽,她想。
我去看“黄子华栋笃笑”也像去看斗兽———惊心动魄的残酷,难得是众人都笑得出。关于黄子华的记忆,时常都很残酷。也不记得怎样开始,断断续续,他老在扮罗拔狄尼路及周润发。穿他唯一的一件旧皮夹克。我们笑他一年四季穿“胶褛”。他又会莫名其妙地讲尼采。我们那时还年轻,很容易受到惊吓,在电视台看见所有其他人每星期做二小时工作,惊惧得面面相觑。后来他又要考司仪,兴高采烈地跟我们说这说那,很快让人否出局。他又去了香港话剧团。(他想演哈姆雷特,但有多少演员可以演哈姆雷特,他说。)
他老苦笑,三千元月薪,练习生想演哈姆雷特。他演戏我去看他,坐得远远的也不禁笑出来;他也实在差得可以。下来二人吃饭喝。他笑:导演叫你怎样就怎样。笑得十分凄惨。他转了职到港台当助导。我们在影印机前相遇,光影一闪一闪一黑一白。他说:我的工作就是影印。忽然又有所悟,说:为了当艺术家而捱饿是不对的。我不知如何安慰,我又是很残忍的人,只道:影印吧。忽然有一次他很高兴,说:我在港台电视剧有角色了。我说:好。他又说:是一个当性无能青年的角色,我应如何演性无能呢?二人也不禁神经质地相视大笑。电视剧演成这样,没有看过。
我们有一次合作演戏。我失业,无聊之极。他想演戏(哈姆雷特、罗拔狄尼路)。他自己演的是一个笑话表演,在扮一粒沙,又演一段哈姆雷特,因为表演得十分幼稚,他在练习,我们在旁笑得震天响。他回去改了剧本。我叫他:演来给看。他抵赖不肯,道:你们都嘲笑我。我哄他,说:不笑你了。他又在演了。我们禁不住又大笑起来。表演完毕,我们大伙去庆功宴。他喝了酒,摇摇摆摆地站起来,道:我今年二十六岁,最快乐是今天。因为也演了一个自己的戏,如他所愿。我那时也是二十六岁,坐在他对面,喝得满脸通红,也很快乐,但内里又有极尖锐的痛苦与同情自伤,说不出话来,也光是笑。如今还记得。
我离开香港就不再记得黄子华。回来在商台碰到他,衣着整齐入时,油滑了好些。大家十分陌生而客气。因为隔了时间与阅历,他不再是我认识的他,而我也不再是我自己。我知道他做电台电视节目,亦不感兴趣,实在与我无关。年纪令我对人情的亲密疏远甚至生离死别都看得很平淡。那时是同事。以前合作做表演时我穿了他一件T恤,还在我家。一次碰到他,道:你的T恤还在我处呢。他在众人前,忽然道:Whatdoyoumean?YoumeanIwenttobedwithyou?那一刹那我便觉得他很下流。一直耿耿于怀,以后每次见他都避着。实在犯不着。我实在认不得他了。
有阳光的残酷日子有时会想起他(我认识的黄子华不过是一部份的黄子华),她早上看电视看见他都会转去别台,她又害怕听他做电台节目(我们年轻的日子,时常都有阳光)。
她在黑暗中看他讲笑话,关于他的残酷记忆断断续续地浮上来。她所知道他的凄凉日子,都在他的笑话里面了。她自忖是聪明人,关于移民、同性恋、偶像(李小龙、周星驰、刘德华)的笑话都不会令她发笑,但她触到他笑话里残酷的自嘲,便像看斗兽般的,神经紧张地大笑起来。
表演完毕就去看他,他在后台很frustrated,正如我每次看到他一样。我们仍然很陌生而客气。
其实他实在演得好。她便跟谁说,他真的好,那人答:噢,不。他说你只说他“有进步”,你真的没说他好。那一刹那,那个她认识的他又活过来了;他还是这样,怆怆惶惶,而且又记得她不经意的一句话,她便笑了。笑了以后又起了惶恐的心情。
他们即使以不同的方法去演绎世界,但她时常觉得与他接近,大概只因为这种惶恐的心情。他们惶恐终日,对整个世界都感到陌生而敌对。他自嘲,她却变得很Cynical,年年不上心,没有一句话是真的。在这个他表演残酷笑话的斗兽场,他们的生命在此成就了交会点。除外,她一点也不认识他……他说,我要出版一本书了。她说。她想。她答:好。如此这般,写了序。
对其他人来说,这不过是一本好笑的笑话集。有人买娱乐,有人卖笑话,有人从中赚钱。真的不要太认真。或许黄子华不是想做一个周星驰,管它残酷不残酷呢。又或许不。
黄子华的评价:
黄子华给张达明的《换袜丧志》写的序:
我读过一篇最好的序。
那是「娱乐圈血肉史」的剧本,黄碧云替我写的那篇序。
怎样好法?
我读完,便哭了。
今天再拿来看,还是想哭。
用她的说法,「怆怆惶惶,不可终日」。
自以为决心是一切。她却把我决心以外的一切妥协,「怆惶」,残酷的记下来。
我感到爱。
我想,我是没有办法写一篇叫达明下泪的序。抱歉。
十年前我找达明到港台拍一个我写的「性本善」戏剧---「大个仔」。
剧集出街,道德界纷纷破口大骂,x其老母。非常过瘾。
从此没有联络。
差不多十年后,再找达明演栋笃笑。
到他的铜锣湾的散仔公寓度桥。见到一个遇佛溺佛,遇鱼溺鱼的浴缸。雪柜里发现一枝放射性很强的陈年淘大豉油238。厅中满布舞台刻留下的道具和一些几天没人认头的牛腩面胶杯。最后,在他床柜里搜出几根不知是否赵紫杨留下的红双喜,愉快的抽起来,度桥,演出,然后......
达明红了。
怎样红法,人所共知。
只是,由「大个仔」至「栋笃笑双打」中间那十年,他如何发奋胡浑努力飘泊沾花惹草失意破产,你却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
或许,凭着这篇文章,背后那「麻甩佬」老百姓的角度,顺藤摸瓜,诸君可以略知一二。
至于明天的达明,就如他的作品「说书人柳敬亭」的一幕,柳氏一拍杨柳,从此转姓换名,闯荡江湖......
「柳」达明又将如何,看官请听下回分解。
因为恐怖,grotesque,莫名其妙,所以好笑。
她喜欢的笑话还有,一个笑话演员舌头生癌。梦中情人原来是女扮男装。太太因男子有外遇跳楼,男子还会写悼文:“抑郁终日,无奈逝去。”
笑话总有这样残酷的成分。她流落在纽约,成天在笑话咖啡泡时间,看各式各样的笑话表演,就像看斗兽,她想。
我去看“黄子华栋笃笑”也像去看斗兽———惊心动魄的残酷,难得是众人都笑得出。关于黄子华的记忆,时常都很残酷。也不记得怎样开始,断断续续,他老在扮罗拔狄尼路及周润发。穿他唯一的一件旧皮夹克。我们笑他一年四季穿“胶褛”。他又会莫名其妙地讲尼采。我们那时还年轻,很容易受到惊吓,在电视台看见所有其他人每星期做二小时工作,惊惧得面面相觑。后来他又要考司仪,兴高采烈地跟我们说这说那,很快让人否出局。他又去了香港话剧团。(他想演哈姆雷特,但有多少演员可以演哈姆雷特,他说。)
他老苦笑,三千元月薪,练习生想演哈姆雷特。他演戏我去看他,坐得远远的也不禁笑出来;他也实在差得可以。下来二人吃饭喝。他笑:导演叫你怎样就怎样。笑得十分凄惨。他转了职到港台当助导。我们在影印机前相遇,光影一闪一闪一黑一白。他说:我的工作就是影印。忽然又有所悟,说:为了当艺术家而捱饿是不对的。我不知如何安慰,我又是很残忍的人,只道:影印吧。忽然有一次他很高兴,说:我在港台电视剧有角色了。我说:好。他又说:是一个当性无能青年的角色,我应如何演性无能呢?二人也不禁神经质地相视大笑。电视剧演成这样,没有看过。
我们有一次合作演戏。我失业,无聊之极。他想演戏(哈姆雷特、罗拔狄尼路)。他自己演的是一个笑话表演,在扮一粒沙,又演一段哈姆雷特,因为表演得十分幼稚,他在练习,我们在旁笑得震天响。他回去改了剧本。我叫他:演来给看。他抵赖不肯,道:你们都嘲笑我。我哄他,说:不笑你了。他又在演了。我们禁不住又大笑起来。表演完毕,我们大伙去庆功宴。他喝了酒,摇摇摆摆地站起来,道:我今年二十六岁,最快乐是今天。因为也演了一个自己的戏,如他所愿。我那时也是二十六岁,坐在他对面,喝得满脸通红,也很快乐,但内里又有极尖锐的痛苦与同情自伤,说不出话来,也光是笑。如今还记得。
我离开香港就不再记得黄子华。回来在商台碰到他,衣着整齐入时,油滑了好些。大家十分陌生而客气。因为隔了时间与阅历,他不再是我认识的他,而我也不再是我自己。我知道他做电台电视节目,亦不感兴趣,实在与我无关。年纪令我对人情的亲密疏远甚至生离死别都看得很平淡。那时是同事。以前合作做表演时我穿了他一件T恤,还在我家。一次碰到他,道:你的T恤还在我处呢。他在众人前,忽然道:Whatdoyoumean?YoumeanIwenttobedwithyou?那一刹那我便觉得他很下流。一直耿耿于怀,以后每次见他都避着。实在犯不着。我实在认不得他了。
有阳光的残酷日子有时会想起他(我认识的黄子华不过是一部份的黄子华),她早上看电视看见他都会转去别台,她又害怕听他做电台节目(我们年轻的日子,时常都有阳光)。
她在黑暗中看他讲笑话,关于他的残酷记忆断断续续地浮上来。她所知道他的凄凉日子,都在他的笑话里面了。她自忖是聪明人,关于移民、同性恋、偶像(李小龙、周星驰、刘德华)的笑话都不会令她发笑,但她触到他笑话里残酷的自嘲,便像看斗兽般的,神经紧张地大笑起来。
表演完毕就去看他,他在后台很frustrated,正如我每次看到他一样。我们仍然很陌生而客气。
其实他实在演得好。她便跟谁说,他真的好,那人答:噢,不。他说你只说他“有进步”,你真的没说他好。那一刹那,那个她认识的他又活过来了;他还是这样,怆怆惶惶,而且又记得她不经意的一句话,她便笑了。笑了以后又起了惶恐的心情。
他们即使以不同的方法去演绎世界,但她时常觉得与他接近,大概只因为这种惶恐的心情。他们惶恐终日,对整个世界都感到陌生而敌对。他自嘲,她却变得很Cynical,年年不上心,没有一句话是真的。在这个他表演残酷笑话的斗兽场,他们的生命在此成就了交会点。除外,她一点也不认识他……他说,我要出版一本书了。她说。她想。她答:好。如此这般,写了序。
对其他人来说,这不过是一本好笑的笑话集。有人买娱乐,有人卖笑话,有人从中赚钱。真的不要太认真。或许黄子华不是想做一个周星驰,管它残酷不残酷呢。又或许不。
黄子华的评价:
黄子华给张达明的《换袜丧志》写的序:
我读过一篇最好的序。
那是「娱乐圈血肉史」的剧本,黄碧云替我写的那篇序。
怎样好法?
我读完,便哭了。
今天再拿来看,还是想哭。
用她的说法,「怆怆惶惶,不可终日」。
自以为决心是一切。她却把我决心以外的一切妥协,「怆惶」,残酷的记下来。
我感到爱。
我想,我是没有办法写一篇叫达明下泪的序。抱歉。
十年前我找达明到港台拍一个我写的「性本善」戏剧---「大个仔」。
剧集出街,道德界纷纷破口大骂,x其老母。非常过瘾。
从此没有联络。
差不多十年后,再找达明演栋笃笑。
到他的铜锣湾的散仔公寓度桥。见到一个遇佛溺佛,遇鱼溺鱼的浴缸。雪柜里发现一枝放射性很强的陈年淘大豉油238。厅中满布舞台刻留下的道具和一些几天没人认头的牛腩面胶杯。最后,在他床柜里搜出几根不知是否赵紫杨留下的红双喜,愉快的抽起来,度桥,演出,然后......
达明红了。
怎样红法,人所共知。
只是,由「大个仔」至「栋笃笑双打」中间那十年,他如何发奋胡浑努力飘泊沾花惹草失意破产,你却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
或许,凭着这篇文章,背后那「麻甩佬」老百姓的角度,顺藤摸瓜,诸君可以略知一二。
至于明天的达明,就如他的作品「说书人柳敬亭」的一幕,柳氏一拍杨柳,从此转姓换名,闯荡江湖......
「柳」达明又将如何,看官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