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噪音与迷幻的夜空
英国后摇之王Mogwai2010年专辑《hardcore will never die,but you will》
集后摇、氛围、采样、噪音摇滚于一身的后摇之王给我们带来充满力量感的音乐之旅。
01. White Noise
具有充沛能量的鼓声,电钢琴描绘一股氤氲在鼓声笼罩的音场之上的愉悦情感,还有悦耳的分解和弦,这些后摇特征经Mogwai之手,音乐变得更加清晰,更具有力量和层次感,这一切让喜欢金属音乐的乐迷喜出望外。
请注意48秒处有一股疑似“ White Noise”噪音切入,声音时断时续。
1分20秒,开始进入副歌过渡段。从人声,到鼓声铺垫,然后噪音吉他切入,这时,开始具有后摇特点的过渡。
2分28秒,进入副歌段。此时音场完全打开,如星光璀璨,水银泻地,漫步在层层云雾遮挡的月光下。4分,加入情绪更加紧张的失真吉他。
4分30秒,随着失真吉他淡出,整个音场开始回收,留下一个噪音尾巴。
02. Mexican Grand Prix
电子鼓、风琴音色的键盘,一段70年代的后朋扑面而来,恍若joy division复活重生。
那个贴着精神分裂的标签,分析精神撕裂者灵魂深处的摇滚岁月,此时让人感慨万千。
前一首歌,在Mogwai手中,耳熟能详的段落变得宏大,富有诗意。
这首歌开始变异,走抒情路线,捎带情绪化的后摇,如鬼魅涉入人的灵魂。
冰冷四射、神经质般的噪音,鼓手节奏开始忽慢忽快,妖气十足的人声,即使高潮崩裂,也不会让你走出阴暗潮湿的空间。
空气中漂浮着电子颗粒。
03.Rano Pano
低音鼓被低频无限放大后,产生一种顿挫、迷离感。
两把不同音色的吉他营造迷幻氛围,当镲片加入后,如夜晚的烟火盛开在无尽的天空。
结尾处,电子噪音打上Mogwai独一无二的防伪标签。
04.Death Rays
Mogwai电子噪音的功底确实不简单。托在后摇这种容易接受的音乐里,成为“后摇之王”并非浪得虚名。
在怀旧、庄严的音乐中,乐队营造出盛大、生动的精神世界。
这两首歌,乐队运用电子噪音和环境音效搭建整个歌曲的轮廓。
两把吉他交错出迷幻音色,背后有自由切换在风琴音色的键盘与电子噪音,让人们仿佛步入一个音乐迷宫。
低频凶猛的脚鼓带来一丝惊秫与神秘,镲片引领如浪潮般,一浪高过一浪的副歌段。
歌曲结尾,让刚才还展现在观众面前壮丽的图画迅速收回到魔瓶中,只留下一缕噪音漂浮在空气中。
05. San Pedro
厚重的硬摇带给听众毫无生活羁绊的快乐。
两把吉他成为主角,吉他手编排Riff的造诣不俗。流畅、具有创新意识的旋律,令人印象深刻。
06.Letters To the Metro
后摇乐队经常蘸着噪音和钢琴书写清新小诗。
充满迷幻感的键盘带来有关昨日的回忆。
07.George Square Thatcher Death Party
充沛的摇滚能量源源不断。人声模糊、虚幻,吉他嘈杂、遥远,贝斯按自己的旋律框架行进。
电子噪音、吉他、人声、贝斯,还有层次感分明的鼓声,足以定位现代摇滚的音乐水准。
08.How To Be a Werewolf
独特的鼓声,具有迷幻色彩的电子音乐,让观众彻底迷失在完美丰富的幻觉世界。
主歌段转调之后,使歌曲舒缓的节奏骤然加快。
这几首歌主旋律接近,但不雷同,风格迥异,不会有重复感。
吉他编配,电子噪音、各种效果的运用,加上键盘极具后摇色彩的旋律,均是乐队独一无二的标签。
09.Too Raging To Cheers
迷幻键盘带着厚重的电子低音,掠过新音乐温暖的冷艳音色,似曾相识的旋律经Mogwai之手,包括一些民间乐器,到达副歌段之后,进入强烈盛大的音乐空间。
这首歌曲主要由键盘手操控。无论音色转换,还是音乐段落、结构,都在展现Mogwai成熟的电子技术与浓烈的音乐风格。
10.You're Lionel Richie
双吉他再次出马。
乐队专辑整体一直在“突出低频,强化键盘,亮化吉他音色”。
在最边远微弱的地方,总是有吉他噪音和电子噪音涂满整个音乐空间。让耳朵被低频和键盘沾满的同时,仍然可以感受被音乐包围的立体感。
那不是一道音墙,而是一副音乐山水画。窦唯可以达到这样的音乐水准,只是这些高端音响器材烧出来的音乐,只有Mogwai才能这么重,这么富有立体感。
集后摇、氛围、采样、噪音摇滚于一身的后摇之王给我们带来充满力量感的音乐之旅。
01. White Noise
具有充沛能量的鼓声,电钢琴描绘一股氤氲在鼓声笼罩的音场之上的愉悦情感,还有悦耳的分解和弦,这些后摇特征经Mogwai之手,音乐变得更加清晰,更具有力量和层次感,这一切让喜欢金属音乐的乐迷喜出望外。
请注意48秒处有一股疑似“ White Noise”噪音切入,声音时断时续。
1分20秒,开始进入副歌过渡段。从人声,到鼓声铺垫,然后噪音吉他切入,这时,开始具有后摇特点的过渡。
2分28秒,进入副歌段。此时音场完全打开,如星光璀璨,水银泻地,漫步在层层云雾遮挡的月光下。4分,加入情绪更加紧张的失真吉他。
4分30秒,随着失真吉他淡出,整个音场开始回收,留下一个噪音尾巴。
02. Mexican Grand Prix
电子鼓、风琴音色的键盘,一段70年代的后朋扑面而来,恍若joy division复活重生。
那个贴着精神分裂的标签,分析精神撕裂者灵魂深处的摇滚岁月,此时让人感慨万千。
前一首歌,在Mogwai手中,耳熟能详的段落变得宏大,富有诗意。
这首歌开始变异,走抒情路线,捎带情绪化的后摇,如鬼魅涉入人的灵魂。
冰冷四射、神经质般的噪音,鼓手节奏开始忽慢忽快,妖气十足的人声,即使高潮崩裂,也不会让你走出阴暗潮湿的空间。
空气中漂浮着电子颗粒。
03.Rano Pano
低音鼓被低频无限放大后,产生一种顿挫、迷离感。
两把不同音色的吉他营造迷幻氛围,当镲片加入后,如夜晚的烟火盛开在无尽的天空。
结尾处,电子噪音打上Mogwai独一无二的防伪标签。
04.Death Rays
Mogwai电子噪音的功底确实不简单。托在后摇这种容易接受的音乐里,成为“后摇之王”并非浪得虚名。
在怀旧、庄严的音乐中,乐队营造出盛大、生动的精神世界。
这两首歌,乐队运用电子噪音和环境音效搭建整个歌曲的轮廓。
两把吉他交错出迷幻音色,背后有自由切换在风琴音色的键盘与电子噪音,让人们仿佛步入一个音乐迷宫。
低频凶猛的脚鼓带来一丝惊秫与神秘,镲片引领如浪潮般,一浪高过一浪的副歌段。
歌曲结尾,让刚才还展现在观众面前壮丽的图画迅速收回到魔瓶中,只留下一缕噪音漂浮在空气中。
05. San Pedro
厚重的硬摇带给听众毫无生活羁绊的快乐。
两把吉他成为主角,吉他手编排Riff的造诣不俗。流畅、具有创新意识的旋律,令人印象深刻。
06.Letters To the Metro
后摇乐队经常蘸着噪音和钢琴书写清新小诗。
充满迷幻感的键盘带来有关昨日的回忆。
07.George Square Thatcher Death Party
充沛的摇滚能量源源不断。人声模糊、虚幻,吉他嘈杂、遥远,贝斯按自己的旋律框架行进。
电子噪音、吉他、人声、贝斯,还有层次感分明的鼓声,足以定位现代摇滚的音乐水准。
08.How To Be a Werewolf
独特的鼓声,具有迷幻色彩的电子音乐,让观众彻底迷失在完美丰富的幻觉世界。
主歌段转调之后,使歌曲舒缓的节奏骤然加快。
这几首歌主旋律接近,但不雷同,风格迥异,不会有重复感。
吉他编配,电子噪音、各种效果的运用,加上键盘极具后摇色彩的旋律,均是乐队独一无二的标签。
09.Too Raging To Cheers
迷幻键盘带着厚重的电子低音,掠过新音乐温暖的冷艳音色,似曾相识的旋律经Mogwai之手,包括一些民间乐器,到达副歌段之后,进入强烈盛大的音乐空间。
这首歌曲主要由键盘手操控。无论音色转换,还是音乐段落、结构,都在展现Mogwai成熟的电子技术与浓烈的音乐风格。
10.You're Lionel Richie
双吉他再次出马。
乐队专辑整体一直在“突出低频,强化键盘,亮化吉他音色”。
在最边远微弱的地方,总是有吉他噪音和电子噪音涂满整个音乐空间。让耳朵被低频和键盘沾满的同时,仍然可以感受被音乐包围的立体感。
那不是一道音墙,而是一副音乐山水画。窦唯可以达到这样的音乐水准,只是这些高端音响器材烧出来的音乐,只有Mogwai才能这么重,这么富有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