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键上的珍爱一生

——聆听Kevin Kern音乐专辑《In My Life》(珍爱一生)
常常在很多被成为传奇的人之中,会发现那些原本有残疾的人,总能比健全的人更能发现那些不为人轻易发现的东西,也许是因为失去了某些东西,让他们更能珍惜剩下的东西吧。
收到Kevin Kern那个《In My Life》CD的时候,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EMS的邮递员在楼下按门铃,是朋友给邮寄过来的。朋友说,这张专辑与前面的那些比较起来,弱视的Kevin Kern在其中投入了一些温馨的、家的感觉,这个弱视者对生活,对爱的体会跟我们虽然相同,但,还有许多更为深刻的东西。
于是,在放CD的时候,便开始比较。
一直以来,都觉得Kevin Kern的音乐总是那么飘逸的,常常在心绪烦躁,情绪波动的时候,会用他的音乐来使自己宁静,有时候会想,这个已经被称为“现代萧邦”的钢琴诗人,能说的那些无字的话——那些音符,真的要比那些古典听起来更为亲切,如果说古典音乐是巨著,他的这些钢琴小品就是散文了,而,这些散文却是隽永的,偶尔也会幻想,也许过了百年,他可能也同样是古典流派的了。
平日接触的人之中,喜欢Kevin Kern的人虽不少,但,很少有人如我这般将他的音乐当着了主要欣赏范畴的。至少,在我的心中,他的音乐是属于珍爱的。
每一张碟子,我都会给它们一定的定位:比如《微风小径》,它带着人散步在放松之中;比如《绿色花园》,它帮助人展开冥想的翅膀,步入明净的大自然的怀抱;再比如《云淡风清》则带着近乎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
而《珍爱一生》这个专辑,似乎多了很多接近“红尘世俗”的味道,是那种很俗的温馨的味道,平凡的,属于城市里,属于乡村里,属于大家庭、小家庭里,发生在每一个人身边,每一个人的生命之中的,那些关于爱,关于温馨的味道。
似乎可以看见,黄昏时分,赶路、急急回家的人们;似乎还能看见黑夜里,那盏期待归航的灯,还有那灯下的女子,不管她是母亲抑或情人,那盏灯里的世俗的温馨温暖温柔,让每一个人无可逃避;或者,似乎是母亲在微凉的秋风里给熟睡的孩子盖上秋被,给父亲添上一杯茶水,或者是自己在给爱人说一些回忆,等等。这就是这张专辑在开始诉说的一切。
《珍爱一生》一如Kevin Kern的其他音乐一样,用着他一如既往的水音般纯净的钢琴,一一将生命里经过的那些感情描绘。
在音乐中,Kevin Kern在解析,无论是恋爱的甜美,婚姻的平静,孩子来临的喜悦,Kevin Kern 都用他的钢琴在慢慢地将它们解析,同时,他也将满满的生活的美好一一诉说,他的钢琴低空滑过了那些痛苦,轻声一笑,那些,对我们还重要么?是的,不再重要的,就剩下痛苦。是的,我们知道生活并非永远是快乐,但也非永远是忧伤的,它最多的日子是平淡。
岁月的平淡,我们人类的漫漫人生之路,在钢琴音符中并不平淡,旋律起伏,一如生命之中的波折,当时,经历那些事情的时候,充满了肆漫的狂喜,充满了无尽的痛苦,但,时间过去了,一切就会慢慢变淡,变浅,变薄,快乐和痛苦,竟然都同样短暂,而最后留存在我们心尖上的,都是眼前的那些放不下的。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会到来,所有的日子,又都会过去,一切仿佛发生了,又仿佛一切没有发生,所谓“回头已是百年身”,所谓“沧海桑田”,所谓“海枯石烂”,所谓“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那一切的一切,都会过去,那些可以让我们珍爱的东西,原本,真的不多,不多。
这张专辑中,我常常会听到有一支圆润的圆号在其中悠然地参与,很不经意地进入,再很不经意地退出,有时候会觉得,它仿佛是在Kevin Kern的音乐之中扮演了一个很智慧的角色。而,我们的生活之中,其实那个智者只能是我们自己的理性,或者说,是基于理性的那个清醒的自我。
每个人的自控能力,常常决定了他的成败,而那自控能力的一部分动力,常常就是自己所珍爱的某种东西。
所珍爱的“珍爱”,令我们爱不释手,让我们沉沦如红尘,享受平凡平静平衡的快乐。
这就是“珍爱一生”的音思絮语。
【原文地址】2004-10-26 19:42:46 投稿
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4-10-26/491838.shtml
常常在很多被成为传奇的人之中,会发现那些原本有残疾的人,总能比健全的人更能发现那些不为人轻易发现的东西,也许是因为失去了某些东西,让他们更能珍惜剩下的东西吧。
收到Kevin Kern那个《In My Life》CD的时候,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EMS的邮递员在楼下按门铃,是朋友给邮寄过来的。朋友说,这张专辑与前面的那些比较起来,弱视的Kevin Kern在其中投入了一些温馨的、家的感觉,这个弱视者对生活,对爱的体会跟我们虽然相同,但,还有许多更为深刻的东西。
于是,在放CD的时候,便开始比较。
一直以来,都觉得Kevin Kern的音乐总是那么飘逸的,常常在心绪烦躁,情绪波动的时候,会用他的音乐来使自己宁静,有时候会想,这个已经被称为“现代萧邦”的钢琴诗人,能说的那些无字的话——那些音符,真的要比那些古典听起来更为亲切,如果说古典音乐是巨著,他的这些钢琴小品就是散文了,而,这些散文却是隽永的,偶尔也会幻想,也许过了百年,他可能也同样是古典流派的了。
平日接触的人之中,喜欢Kevin Kern的人虽不少,但,很少有人如我这般将他的音乐当着了主要欣赏范畴的。至少,在我的心中,他的音乐是属于珍爱的。
每一张碟子,我都会给它们一定的定位:比如《微风小径》,它带着人散步在放松之中;比如《绿色花园》,它帮助人展开冥想的翅膀,步入明净的大自然的怀抱;再比如《云淡风清》则带着近乎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
而《珍爱一生》这个专辑,似乎多了很多接近“红尘世俗”的味道,是那种很俗的温馨的味道,平凡的,属于城市里,属于乡村里,属于大家庭、小家庭里,发生在每一个人身边,每一个人的生命之中的,那些关于爱,关于温馨的味道。
似乎可以看见,黄昏时分,赶路、急急回家的人们;似乎还能看见黑夜里,那盏期待归航的灯,还有那灯下的女子,不管她是母亲抑或情人,那盏灯里的世俗的温馨温暖温柔,让每一个人无可逃避;或者,似乎是母亲在微凉的秋风里给熟睡的孩子盖上秋被,给父亲添上一杯茶水,或者是自己在给爱人说一些回忆,等等。这就是这张专辑在开始诉说的一切。
《珍爱一生》一如Kevin Kern的其他音乐一样,用着他一如既往的水音般纯净的钢琴,一一将生命里经过的那些感情描绘。
在音乐中,Kevin Kern在解析,无论是恋爱的甜美,婚姻的平静,孩子来临的喜悦,Kevin Kern 都用他的钢琴在慢慢地将它们解析,同时,他也将满满的生活的美好一一诉说,他的钢琴低空滑过了那些痛苦,轻声一笑,那些,对我们还重要么?是的,不再重要的,就剩下痛苦。是的,我们知道生活并非永远是快乐,但也非永远是忧伤的,它最多的日子是平淡。
岁月的平淡,我们人类的漫漫人生之路,在钢琴音符中并不平淡,旋律起伏,一如生命之中的波折,当时,经历那些事情的时候,充满了肆漫的狂喜,充满了无尽的痛苦,但,时间过去了,一切就会慢慢变淡,变浅,变薄,快乐和痛苦,竟然都同样短暂,而最后留存在我们心尖上的,都是眼前的那些放不下的。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会到来,所有的日子,又都会过去,一切仿佛发生了,又仿佛一切没有发生,所谓“回头已是百年身”,所谓“沧海桑田”,所谓“海枯石烂”,所谓“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那一切的一切,都会过去,那些可以让我们珍爱的东西,原本,真的不多,不多。
这张专辑中,我常常会听到有一支圆润的圆号在其中悠然地参与,很不经意地进入,再很不经意地退出,有时候会觉得,它仿佛是在Kevin Kern的音乐之中扮演了一个很智慧的角色。而,我们的生活之中,其实那个智者只能是我们自己的理性,或者说,是基于理性的那个清醒的自我。
每个人的自控能力,常常决定了他的成败,而那自控能力的一部分动力,常常就是自己所珍爱的某种东西。
所珍爱的“珍爱”,令我们爱不释手,让我们沉沦如红尘,享受平凡平静平衡的快乐。
这就是“珍爱一生”的音思絮语。
【原文地址】2004-10-26 19:42:46 投稿
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4-10-26/4918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