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肤浅里陌生

这是一张颇为老气横秋的EP,如果你怀念《THE EASY RIDE》的年轻张扬。
WYMAN化身神父般的对你说“當睇清世間所有定理又何用再怕 ”。若你喜欢怪人,这歌词其实一点也不美。
林夕则梦回“音乐工厂”悲天悯人的叹息“烏托邦 販賣血汗變棟梁”,又是一次沉重的天问。
林若宁将《crying In the party》的主角长大几十岁去营造THE END PARTY——葬礼。《活着多好》几像英年早逝版本的《最后派对》。
周耀辉开始用“ 日 曬在眉梢 夜 染在唇角怀念笔下”这样的文字回忆那些“日染的病要夜里生”的性感丝袜与墨镜,而他”继续 渴望年轻“的第二春大概要去黄耀明的新唱片里才能找寻到。
倒是一首《沼气》青春无敌,"和旁人組隊 炸爆我嗎"有没有令你血液扩张?看看填词人,是曾经写出《我有货》的陳永謙。原来竟也是讽刺歌曲,是年轻版肤浅版的《六月飞霜》。
《My Private Christmas Song》是《圣诞结》里的那位失恋失到麻木的年轻人谱出的一支没有存在感的圣诞歌谣。
买一送一部分:
《等你爱我》多等了十年,年轻的眼泪早已风干,化作激情之后的云淡风轻。
《乐园》是土气的80年代迪斯科,《因为爱情》更是一支烂俗的广告歌,一听便知是赶工出来的廉价感动,泪点低者上钩,圣母粉丝者上钩。
如果完全忽略这三支BONUS,也不会对你的耳朵有什么损失。
舒文领衔的作曲人团队,力不从心会不会是个很好的形容词。 大概没有一个地方像粤语歌坛这般重词轻曲,对一张唱片的定义,往往从词的立意评断,所谓的概念大碟,其实也只是用词作来结构,这看似文艺的作法却更像为港乐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听众对曲的重视逐渐不够,只懂为两个伟文流泪。一首好词加上一首好曲虽然称得上琴瑟和鸣,但太多数却终究是盲婚哑嫁。我希望港乐可以一手抓词,一手抓曲,不要让其中一个成为软肋。麦浚龙近期的的《无念》就是一张难得的曲和词都情投意合的EP。而《stanger under my skin》就没有这般好运。
《六月飞霜》的摇滚范走得很忐忑,摇摇晃晃包不住那么厚重的一首词。“谁明白这异象”的过渡用来承前启后显得突兀,仿佛是将两首歌拼接了在一起,有了一个好的伏笔,却没有将一个好的高潮带出来。同专辑名的主打歌《stranger under my skin》的前奏钢琴曲有没有令你想到韩剧《秋天的童话》?这首歌仿佛一位行吟诗人在田园中弹着钢琴追忆着随着年月渐渐陌生的肌肤,EASON就是那位诗人,独白竟好听过唱出的沧桑。如果让词作者周耀辉来featuring这对白,会不会更性感?《苦瓜》曲调很动听,这首歌的曲作应是港乐中最熟悉又最中庸的一个套路,也是最有得奖象的一首冠军曲,但又像一块巧克力般吃多了却会腻。最优秀的一首作曲应该是《最后派对》,首段的几个音符在五线谱上仓促交战,随即又豁然开朗于“活得精彩結尾切勿流眼淚”这句的洒脱,EASON的声线也从低沉到放亮,让听者相信这个派对虽然是离别但却是愉快的。《沼气》是跳脱的青春戾气,前奏是喃喃自语的濛,副歌部分EASON便像无赖般的拖长音尾在噪音中喧哗吵闹,加上在结尾处的撕吼,好一个酣畅淋漓。
stranger under my skin,这四个英文单词应当怎样翻译?皮肤下的陌生人这般文艺?我更愿意胡乱理解为对肤浅的一种陌生。我们被灌输太多成熟与理智,蒸发掉激情与张狂。就好像EASON曾经也会“喉咙痛得要死,卡啦今晚不OK”,那时他宁愿吃阿司匹林也不吃苦瓜。“曾经为了不想失约连病得不敢痛”,那时他看到的六月还不会飞霜只会绵绵。《陀飞轮》中的“皮肤竟偷偷松了”倒是一语成谶,我们喜欢的陈奕迅也渐渐老了,那些词人也渐渐化了,这个世界的可爱也渐渐少了。虽然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美丽,但比起《stranger under my skin》的沧桑,我更爱那一张唱着摩天轮时候的容颜。我们又有多久没听到一首入肉的情歌,有多久没被虐心虐得眼泪横飞?情感,肤浅一点又有何妨?
或许其实这张EP才是《苦瓜》,“意味着他的美年轻不太懂得吗”。个中的深度或许要几年后才能深深细味。
可是如果你听完居然和我有类似想法,那么恭喜你
我们的青春期还将继续漫长!!
WYMAN化身神父般的对你说“當睇清世間所有定理又何用再怕 ”。若你喜欢怪人,这歌词其实一点也不美。
林夕则梦回“音乐工厂”悲天悯人的叹息“烏托邦 販賣血汗變棟梁”,又是一次沉重的天问。
林若宁将《crying In the party》的主角长大几十岁去营造THE END PARTY——葬礼。《活着多好》几像英年早逝版本的《最后派对》。
周耀辉开始用“ 日 曬在眉梢 夜 染在唇角怀念笔下”这样的文字回忆那些“日染的病要夜里生”的性感丝袜与墨镜,而他”继续 渴望年轻“的第二春大概要去黄耀明的新唱片里才能找寻到。
倒是一首《沼气》青春无敌,"和旁人組隊 炸爆我嗎"有没有令你血液扩张?看看填词人,是曾经写出《我有货》的陳永謙。原来竟也是讽刺歌曲,是年轻版肤浅版的《六月飞霜》。
《My Private Christmas Song》是《圣诞结》里的那位失恋失到麻木的年轻人谱出的一支没有存在感的圣诞歌谣。
买一送一部分:
《等你爱我》多等了十年,年轻的眼泪早已风干,化作激情之后的云淡风轻。
《乐园》是土气的80年代迪斯科,《因为爱情》更是一支烂俗的广告歌,一听便知是赶工出来的廉价感动,泪点低者上钩,圣母粉丝者上钩。
如果完全忽略这三支BONUS,也不会对你的耳朵有什么损失。
舒文领衔的作曲人团队,力不从心会不会是个很好的形容词。 大概没有一个地方像粤语歌坛这般重词轻曲,对一张唱片的定义,往往从词的立意评断,所谓的概念大碟,其实也只是用词作来结构,这看似文艺的作法却更像为港乐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听众对曲的重视逐渐不够,只懂为两个伟文流泪。一首好词加上一首好曲虽然称得上琴瑟和鸣,但太多数却终究是盲婚哑嫁。我希望港乐可以一手抓词,一手抓曲,不要让其中一个成为软肋。麦浚龙近期的的《无念》就是一张难得的曲和词都情投意合的EP。而《stanger under my skin》就没有这般好运。
《六月飞霜》的摇滚范走得很忐忑,摇摇晃晃包不住那么厚重的一首词。“谁明白这异象”的过渡用来承前启后显得突兀,仿佛是将两首歌拼接了在一起,有了一个好的伏笔,却没有将一个好的高潮带出来。同专辑名的主打歌《stranger under my skin》的前奏钢琴曲有没有令你想到韩剧《秋天的童话》?这首歌仿佛一位行吟诗人在田园中弹着钢琴追忆着随着年月渐渐陌生的肌肤,EASON就是那位诗人,独白竟好听过唱出的沧桑。如果让词作者周耀辉来featuring这对白,会不会更性感?《苦瓜》曲调很动听,这首歌的曲作应是港乐中最熟悉又最中庸的一个套路,也是最有得奖象的一首冠军曲,但又像一块巧克力般吃多了却会腻。最优秀的一首作曲应该是《最后派对》,首段的几个音符在五线谱上仓促交战,随即又豁然开朗于“活得精彩結尾切勿流眼淚”这句的洒脱,EASON的声线也从低沉到放亮,让听者相信这个派对虽然是离别但却是愉快的。《沼气》是跳脱的青春戾气,前奏是喃喃自语的濛,副歌部分EASON便像无赖般的拖长音尾在噪音中喧哗吵闹,加上在结尾处的撕吼,好一个酣畅淋漓。
stranger under my skin,这四个英文单词应当怎样翻译?皮肤下的陌生人这般文艺?我更愿意胡乱理解为对肤浅的一种陌生。我们被灌输太多成熟与理智,蒸发掉激情与张狂。就好像EASON曾经也会“喉咙痛得要死,卡啦今晚不OK”,那时他宁愿吃阿司匹林也不吃苦瓜。“曾经为了不想失约连病得不敢痛”,那时他看到的六月还不会飞霜只会绵绵。《陀飞轮》中的“皮肤竟偷偷松了”倒是一语成谶,我们喜欢的陈奕迅也渐渐老了,那些词人也渐渐化了,这个世界的可爱也渐渐少了。虽然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美丽,但比起《stranger under my skin》的沧桑,我更爱那一张唱着摩天轮时候的容颜。我们又有多久没听到一首入肉的情歌,有多久没被虐心虐得眼泪横飞?情感,肤浅一点又有何妨?
或许其实这张EP才是《苦瓜》,“意味着他的美年轻不太懂得吗”。个中的深度或许要几年后才能深深细味。
可是如果你听完居然和我有类似想法,那么恭喜你
我们的青春期还将继续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