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乐感受(两则)
(之一)
这是乐队的第四张录音室专辑。相比较前边的几张,有一种更趋向于根源化的感觉。
在之前的专辑中,音乐的探索性意味要更加明显,这可以看作是对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半期“新浪潮”的一种汲养与应和。因此,1976乐队是年轻的,但是音乐形态是成熟的,有嚼头,无论从表达的内容还是音乐的听觉感受上,都不是平板直白、缺乏韵味的。
而这张叫做《耳机里的新浪潮》的专辑中,仅从专辑的名字,已经可以感受到一种反思、总结和输理的意味。逐渐走出青春期的1976乐队,在思考着他们所获得的文化影响与传承的问题。但是,这种反思,可不仅仅停留在音乐技术和音乐风格上,更体现在思想上。当他们听着耳机里的新浪潮的时候,他们学到的其实只是一种音乐上的丰富性。但是从精神的传承上,他们更加向往着六十年代的西方,或者说,是想象中的六十年代——文字上的六十年代、图片和视频中的六十年代。
那么,这对乐队来说可能就是个问题了:一方面,他们所向往的新浪潮只能是耳机中的;另一方面,他们所向追寻的精神榜样已经成为退色的老照片和纪录片。面对世界,新的流行文化他们可能不懈,也无法融入。而他们的精神榜样现在已经剪掉了长发,衣冠楚楚地成为中产阶级的中坚力量。那么,对这样一个亦新亦旧的乐队来说,他们该何去何从?
而这正是1976乐队的吸引人的地方:他们是年轻的,但是在文化上有着一颗纠结的心。这该多么丰富、多么有趣?相比较而言,我们大陆的年轻音乐人,一头扎在英式范儿中的不在少数,其实只是在利用时尚而已,这比1976,可能要“聪明”多了。然而,灵魂何在?
(之二)
流行文化(广义上的)对青年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但是带来的结果却是不一样的。有的只能在流行文化的影子里便亦步亦趋,有的则可以对对其发生反思。
1976的音乐就是后一种。
在音乐的形态和内在气质上,他们所显示出的影响无疑是广泛的。这种广泛既有地域角度上的,也有时间角度上的。地域的角度来说,他们有英式摇滚的分寸感,但是唱出来的腔调是美式的,尽管他们唱的基本都是国语。从时间的角度来说,他们无疑将汲取的触角深的很远,已经到了六十年代全球青年的黄金时代。
《耳机里的新浪潮》,就是这样一张从音乐的内在气质上与世界青年文化的脉络自觉地进行续接的作品。然而,当年左翼色彩的青年如今已经成为中产阶级的中坚力量,迎着西风的岛上青年,心态应该是复杂的吧?而正是这样的内在矛盾,成就了1976亦新亦旧的音乐景观,反而比一些盲目跟风的摇滚年轻人要更有内涵。比如《摩登少年》,以第三人称表达,但却是一种自况。与自己拉开距离,是为了审视,找到软肋。这与大陆一些音乐少年动辄“我就这样,爱谁谁”的找抽姿态相比较,显然多了更多的反思和责任。
由此,可以感受到他们的音乐有深度,但是不沉闷。能做到这一点,我想是因为他们的创作(或者说就是乐队主唱阿凯的创作),是基于自我内心和真实感受的,而不是来源于观念和所谓思想。他们没有眼光向外批判,更多是向感受深处自我发问。于是,《耳机里的新浪潮》中的那几句“我曾经醒来我曾经睡着/我曾经也作过了许多梦/搂着你的肩膀/摇头晃脑的歌唱”,疑比许多成天无端向往伍德斯多克的大陆苍白青年,更加接近西方青年亚文化的精神深处,因此而令人感动不已。还有,《STAR》中审视着台上的自己和台下的同样的青年,这首歌透露了摇滚乐人与观众之间双重的秘密:都在并不稀奇的虚伪中,但是用最自以为真实的姿态表现着。于是,自以为是地自由着,但其实可能堕入到另一种麻木之中。
反观大陆的许多年轻的摇滚乐队,或者只有口号,或者只有晦涩,或者只有明信片语言式的情感表达,像这样不费解、不夸张、不浮泛而有青春气质明显的作品,不是特别多见。
还可以特别听听《嫉妒还是喜欢》。这样有意思的歌在大陆青年的作品中就难得一见。有意思在哪里?一点都不脱离自己的生活,没有刻意的夸张表达,但是有这样的敏感,由敏感而产生了令人会心一笑的戏剧感。当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通过文化、思维的影响而获得,比如说电影《蓝色大门》,比如陈永龙《告别》,是不是透露出海峡那边的文化气质有异于我们的健康的成熟?但即使是学来的敏感吧,已经内化为一种内在的感受模式,也挺好。
这是乐队的第四张录音室专辑。相比较前边的几张,有一种更趋向于根源化的感觉。
在之前的专辑中,音乐的探索性意味要更加明显,这可以看作是对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半期“新浪潮”的一种汲养与应和。因此,1976乐队是年轻的,但是音乐形态是成熟的,有嚼头,无论从表达的内容还是音乐的听觉感受上,都不是平板直白、缺乏韵味的。
而这张叫做《耳机里的新浪潮》的专辑中,仅从专辑的名字,已经可以感受到一种反思、总结和输理的意味。逐渐走出青春期的1976乐队,在思考着他们所获得的文化影响与传承的问题。但是,这种反思,可不仅仅停留在音乐技术和音乐风格上,更体现在思想上。当他们听着耳机里的新浪潮的时候,他们学到的其实只是一种音乐上的丰富性。但是从精神的传承上,他们更加向往着六十年代的西方,或者说,是想象中的六十年代——文字上的六十年代、图片和视频中的六十年代。
那么,这对乐队来说可能就是个问题了:一方面,他们所向往的新浪潮只能是耳机中的;另一方面,他们所向追寻的精神榜样已经成为退色的老照片和纪录片。面对世界,新的流行文化他们可能不懈,也无法融入。而他们的精神榜样现在已经剪掉了长发,衣冠楚楚地成为中产阶级的中坚力量。那么,对这样一个亦新亦旧的乐队来说,他们该何去何从?
而这正是1976乐队的吸引人的地方:他们是年轻的,但是在文化上有着一颗纠结的心。这该多么丰富、多么有趣?相比较而言,我们大陆的年轻音乐人,一头扎在英式范儿中的不在少数,其实只是在利用时尚而已,这比1976,可能要“聪明”多了。然而,灵魂何在?
(之二)
流行文化(广义上的)对青年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但是带来的结果却是不一样的。有的只能在流行文化的影子里便亦步亦趋,有的则可以对对其发生反思。
1976的音乐就是后一种。
在音乐的形态和内在气质上,他们所显示出的影响无疑是广泛的。这种广泛既有地域角度上的,也有时间角度上的。地域的角度来说,他们有英式摇滚的分寸感,但是唱出来的腔调是美式的,尽管他们唱的基本都是国语。从时间的角度来说,他们无疑将汲取的触角深的很远,已经到了六十年代全球青年的黄金时代。
《耳机里的新浪潮》,就是这样一张从音乐的内在气质上与世界青年文化的脉络自觉地进行续接的作品。然而,当年左翼色彩的青年如今已经成为中产阶级的中坚力量,迎着西风的岛上青年,心态应该是复杂的吧?而正是这样的内在矛盾,成就了1976亦新亦旧的音乐景观,反而比一些盲目跟风的摇滚年轻人要更有内涵。比如《摩登少年》,以第三人称表达,但却是一种自况。与自己拉开距离,是为了审视,找到软肋。这与大陆一些音乐少年动辄“我就这样,爱谁谁”的找抽姿态相比较,显然多了更多的反思和责任。
由此,可以感受到他们的音乐有深度,但是不沉闷。能做到这一点,我想是因为他们的创作(或者说就是乐队主唱阿凯的创作),是基于自我内心和真实感受的,而不是来源于观念和所谓思想。他们没有眼光向外批判,更多是向感受深处自我发问。于是,《耳机里的新浪潮》中的那几句“我曾经醒来我曾经睡着/我曾经也作过了许多梦/搂着你的肩膀/摇头晃脑的歌唱”,疑比许多成天无端向往伍德斯多克的大陆苍白青年,更加接近西方青年亚文化的精神深处,因此而令人感动不已。还有,《STAR》中审视着台上的自己和台下的同样的青年,这首歌透露了摇滚乐人与观众之间双重的秘密:都在并不稀奇的虚伪中,但是用最自以为真实的姿态表现着。于是,自以为是地自由着,但其实可能堕入到另一种麻木之中。
反观大陆的许多年轻的摇滚乐队,或者只有口号,或者只有晦涩,或者只有明信片语言式的情感表达,像这样不费解、不夸张、不浮泛而有青春气质明显的作品,不是特别多见。
还可以特别听听《嫉妒还是喜欢》。这样有意思的歌在大陆青年的作品中就难得一见。有意思在哪里?一点都不脱离自己的生活,没有刻意的夸张表达,但是有这样的敏感,由敏感而产生了令人会心一笑的戏剧感。当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通过文化、思维的影响而获得,比如说电影《蓝色大门》,比如陈永龙《告别》,是不是透露出海峡那边的文化气质有异于我们的健康的成熟?但即使是学来的敏感吧,已经内化为一种内在的感受模式,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