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式标志第一击:《与我常在》
1998.02 《与我常在》
这是陈奕迅第一次转型的标志性专辑。在这张专辑中,你几乎可以找到以后和他有过漂亮合作的所有词曲监制人的名字。
陈辉阳、柳重言、林夕、黄伟文、刘志远、潘源良、刘卓辉、Beyond、因葵、Jim Lee、周耀辉、金培达,等等等等,除了这时候还在全心打造王菲的Cy Kong之外,陈奕迅往后所有专辑的重要制作人都现身了。
首先说林夕和陈辉阳这对将来横扫香港乐坛的“夕阳组合”。这是1995-2005年香港歌坛十年时间里,最重要的音乐标志,每一个喜欢港乐的人,都会铭记。这个时候的陈辉阳刚刚涉足乐坛,还在和因葵搞“余力机构”,还在给孙耀威写《爱情白皮书》,跟林夕还没什么往来,所以这张专辑的第一首歌《现场直播》还是因葵在作词。这首歌本身就很独特,因葵的歌词风格以愤世嫉俗而闻名,配合节奏感十足的鼓点和陈奕迅懒洋洋的唱腔,值得反复玩味。要值得注意的是,这张专辑里,陈奕迅已经不在歌声的演绎上走那种保守的中规中矩路线,开始有着自己的想法。这点十分值得称赞,因为从《与我常在》的这种尝试开始,标志着陈奕迅正式成为“陈奕迅”。
专辑里的重中之重,是同名主打歌,《与我常在》。
没有想到,陈奕迅出道才不过第三年,就奉献出这样一首足可载入香港乐坛史册的金曲。而陈奕迅与林夕的合作,也可以说从《与我常在》开始,才步入热恋般的默契期。很佩服林夕在这样一首流行乐里玩出了种种小心思,让歌迷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回味。
在一起看每出戏 在一起叹每口气 再细尝 同偕到老的况味
每分钟也抱紧你 没有一秒共你别离 还携手看着生与死
在一起与你工作 在一起与你摸索 两个人 同时占有的快乐
每分钟与你挥霍 没有一秒没我在旁 还携手看着天空黑与光
两段主歌部分都是很普通的写实,看戏、工作、抱紧你、携着手……一切都是情侣间种种稀松平常的亲密动作。如果只看开篇,很容易让人麻痹的认为这首歌跟《天下无双》一样,都是写小两口你情我浓。别急,接着林夕就不算太残忍的给出了真相:
坐着卧着都分享 日日夜夜也为彼此设想
站着望着都分享 就在梦内发掘这真相
原来,只是一个人,自己一个人,在单纯的幻想,在梦里设计的“真相”罢了。那么到底主角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在“恋”呢?
除非你是我 才可与我常在
一个人 从镜内发展恩爱
除非你是我 才可昼夜同在
恋不来 从厌倦里面偷取恨爱
林夕给出了三种答案。
一 自己恋着他人,但却又是暗恋,无法言语。所以才会千方百计的设计出种种恋爱的感觉。这也是最能让听众领悟的。
二 他人恋着自己。对方对自己的爱,自己没有感觉,所以很叹息的说了一句,除非你是我,才能与我常在。
三 自恋。其实,恋着的正是自己。所以,才会一个人,从镜内发展恩爱;所以,才会一个人恋不来,才会昼夜同在。
林夕精心设计了一个谜局,用几百字的歌词,勾勒出一个让听众有着各自不同想法的歌内世界。
与我常在,一个充满温馨的词语。在这首歌里,无论是三种答案的哪一种,都是充满着无奈与伤感。但种种无奈,种种伤感,都被林夕掩盖在看似与歌名保持高度一致的温馨歌词里。
也许,你也会幻想和一个人一起看戏,一起工作,一起摸索……也许,你更想和某个人同偕到老……也许,这些都只是你的一厢情愿。
闭起双眼,你最挂念谁;睁开双眼,身边竟是谁。究竟,在这个世界上,你最想念的那一个人,有没有“与我常在”?
这个问题,请你自己给你自己答案。
按林夕自己的话来说,每次见到陈奕迅,他总要开玩笑似的,哼上两句“除非你是我,才可与我常在”,其乐趣自然不言而喻。
《与我常在》如此的精致与用心,得到了市场上的欢迎,陈奕迅开始初尝“红歌”的感觉。这首歌在年底各大奖项上囊括不少,让陈奕迅开始有那么一点“小天王”的意思。也正因为如此,《与我常在》这首有着特别意义的歌曲,几乎出现在陈奕迅每次演唱会上,并且与《明年今日》《K歌之王》一起作为压轴曲目,看得出这首歌,在陈奕迅心中的份量。
《与我常在》里还有一首Beyond和其老搭档刘卓辉写的《爱没有左右》,这也是陈奕迅首次和乐队亲密合作,从歌曲的风格上,隐约可以看到《H3M》里的影子。多年后黄家强在演唱会上也自己演绎了一把,感觉则比陈奕迅低上不少。《那一夜有沒有说?》是黄伟文给出的压轴作品,这首歌里,黄伟文收起了玩世不恭,认真描绘了情侣分手前的一幕,很让人感动。
在这张专辑里,陈奕迅几乎尝试了日后大行其道的各类风格,虽然专辑还没有彻底摆脱之前的《陈奕迅》以及国语专辑的中庸慢板情歌路线,但这种尝试取得了成功,各大奖项和销量的肯定都让陈奕迅获得了一个日后能完全展示自我的空间。一个未来的歌神,从此徐徐升起,锋芒渐露。
这是陈奕迅第一次转型的标志性专辑。在这张专辑中,你几乎可以找到以后和他有过漂亮合作的所有词曲监制人的名字。
陈辉阳、柳重言、林夕、黄伟文、刘志远、潘源良、刘卓辉、Beyond、因葵、Jim Lee、周耀辉、金培达,等等等等,除了这时候还在全心打造王菲的Cy Kong之外,陈奕迅往后所有专辑的重要制作人都现身了。
首先说林夕和陈辉阳这对将来横扫香港乐坛的“夕阳组合”。这是1995-2005年香港歌坛十年时间里,最重要的音乐标志,每一个喜欢港乐的人,都会铭记。这个时候的陈辉阳刚刚涉足乐坛,还在和因葵搞“余力机构”,还在给孙耀威写《爱情白皮书》,跟林夕还没什么往来,所以这张专辑的第一首歌《现场直播》还是因葵在作词。这首歌本身就很独特,因葵的歌词风格以愤世嫉俗而闻名,配合节奏感十足的鼓点和陈奕迅懒洋洋的唱腔,值得反复玩味。要值得注意的是,这张专辑里,陈奕迅已经不在歌声的演绎上走那种保守的中规中矩路线,开始有着自己的想法。这点十分值得称赞,因为从《与我常在》的这种尝试开始,标志着陈奕迅正式成为“陈奕迅”。
专辑里的重中之重,是同名主打歌,《与我常在》。
没有想到,陈奕迅出道才不过第三年,就奉献出这样一首足可载入香港乐坛史册的金曲。而陈奕迅与林夕的合作,也可以说从《与我常在》开始,才步入热恋般的默契期。很佩服林夕在这样一首流行乐里玩出了种种小心思,让歌迷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回味。
在一起看每出戏 在一起叹每口气 再细尝 同偕到老的况味
每分钟也抱紧你 没有一秒共你别离 还携手看着生与死
在一起与你工作 在一起与你摸索 两个人 同时占有的快乐
每分钟与你挥霍 没有一秒没我在旁 还携手看着天空黑与光
两段主歌部分都是很普通的写实,看戏、工作、抱紧你、携着手……一切都是情侣间种种稀松平常的亲密动作。如果只看开篇,很容易让人麻痹的认为这首歌跟《天下无双》一样,都是写小两口你情我浓。别急,接着林夕就不算太残忍的给出了真相:
坐着卧着都分享 日日夜夜也为彼此设想
站着望着都分享 就在梦内发掘这真相
原来,只是一个人,自己一个人,在单纯的幻想,在梦里设计的“真相”罢了。那么到底主角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在“恋”呢?
除非你是我 才可与我常在
一个人 从镜内发展恩爱
除非你是我 才可昼夜同在
恋不来 从厌倦里面偷取恨爱
林夕给出了三种答案。
一 自己恋着他人,但却又是暗恋,无法言语。所以才会千方百计的设计出种种恋爱的感觉。这也是最能让听众领悟的。
二 他人恋着自己。对方对自己的爱,自己没有感觉,所以很叹息的说了一句,除非你是我,才能与我常在。
三 自恋。其实,恋着的正是自己。所以,才会一个人,从镜内发展恩爱;所以,才会一个人恋不来,才会昼夜同在。
林夕精心设计了一个谜局,用几百字的歌词,勾勒出一个让听众有着各自不同想法的歌内世界。
与我常在,一个充满温馨的词语。在这首歌里,无论是三种答案的哪一种,都是充满着无奈与伤感。但种种无奈,种种伤感,都被林夕掩盖在看似与歌名保持高度一致的温馨歌词里。
也许,你也会幻想和一个人一起看戏,一起工作,一起摸索……也许,你更想和某个人同偕到老……也许,这些都只是你的一厢情愿。
闭起双眼,你最挂念谁;睁开双眼,身边竟是谁。究竟,在这个世界上,你最想念的那一个人,有没有“与我常在”?
这个问题,请你自己给你自己答案。
按林夕自己的话来说,每次见到陈奕迅,他总要开玩笑似的,哼上两句“除非你是我,才可与我常在”,其乐趣自然不言而喻。
《与我常在》如此的精致与用心,得到了市场上的欢迎,陈奕迅开始初尝“红歌”的感觉。这首歌在年底各大奖项上囊括不少,让陈奕迅开始有那么一点“小天王”的意思。也正因为如此,《与我常在》这首有着特别意义的歌曲,几乎出现在陈奕迅每次演唱会上,并且与《明年今日》《K歌之王》一起作为压轴曲目,看得出这首歌,在陈奕迅心中的份量。
《与我常在》里还有一首Beyond和其老搭档刘卓辉写的《爱没有左右》,这也是陈奕迅首次和乐队亲密合作,从歌曲的风格上,隐约可以看到《H3M》里的影子。多年后黄家强在演唱会上也自己演绎了一把,感觉则比陈奕迅低上不少。《那一夜有沒有说?》是黄伟文给出的压轴作品,这首歌里,黄伟文收起了玩世不恭,认真描绘了情侣分手前的一幕,很让人感动。
在这张专辑里,陈奕迅几乎尝试了日后大行其道的各类风格,虽然专辑还没有彻底摆脱之前的《陈奕迅》以及国语专辑的中庸慢板情歌路线,但这种尝试取得了成功,各大奖项和销量的肯定都让陈奕迅获得了一个日后能完全展示自我的空间。一个未来的歌神,从此徐徐升起,锋芒渐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