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听麦浚龙
决定一张专辑质量是否过关的三个地基性要素,曲,词,歌手的演唱,然而评定一张专辑品质是否优劣的标尺刻度,这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怎样将每一首歌曲在内部的精耕细作之下,又能将她们和谐,顺畅,优雅的串联在一起,进而最终以一种顺耳且独立的姿态呈现在听众耳前,用爱情的俗话来讲,也就是说怎么样在保有各自性格的独特性时,又能做到彼此相爱。若能做到以上程度,那么它的口碑效应没有100,也该有90吧,《无念》应该就是一张这样的专辑,尽管它不一定“流行”。
这是第一次听麦浚龙,因为钟情于林夕的词,所以对于他的作品,当然是会去关注的,但现在先将林夕的词作稍放一边,就《无念》这张专辑,先说说自己的听后感。
1 曲
整张专辑在歌曲风格及曲式上,清爽,干净,没有出现现今流行乐坛的一大陋习“贪多嚼不烂”的问题,曲风的主干是电子路线,其中铺以弦乐,掺有一丁迷幻,整张专辑的编曲不能说首首都出彩,但确实有那么一两首还是比较让人有惊喜,有感觉的,《无念》有惊喜,《金刚圈》有感觉。《无念》是陈珊妮的作品,一听就有她很强烈的风格印记,然而蔡德才的编曲却赋予这首歌真正的soul,主背景浓烈挑逗的电子编曲,加上最后点睛之笔的喷发式华丽弦乐,使得让这首歌在整体的层次感和抒情感上,都有了最为完整的诠释,将一个人内心情绪的渐变,描绘的入目三分。《金刚圈》比较让人有感觉的,是其一直萦绕在整个曲子中的咚咚咚的重低鼓声,就好像是一圈一圈的痛怨在人的脑海里缠绕,这为整个歌曲添上了一笔亮点。整体来说,整张EP在编曲上都还是很精耕细作的,排列铺成的很得当,值得咀嚼。
2词
该张EP的词,基本属于林夕一人包办,除了《.彳亍 》由周耀辉填词外,所以这注定了这张专辑的格调会有着很强烈的“夕式风格”,林夕的词这时会有点喧宾夺主的味道,觉得会有词,曲,歌手,比重不太协调的感觉,起码在初听这张专辑的时候,会有“先词为主”的感觉出现,不过还好,在多听了几遍之后,再明白了林夕想要表达什么内容了的时候,词曲歌手三者的结合还是比较流畅和谐的,并没有很明显的失衡现象发生。林夕该次做的词,无论是从立意还是从手法上来说,都并没有太多的新意或亮点出现,所用的“珍珠串联式”写法也不是新举,早在王菲,卢巧音身上就用过,不过,也不至于让人失望,总而言之,还是用了心的作品。
3歌手
因为是第一次听麦浚龙的作品,没有以前作为对比,自然在他的歌唱上就没有太多可以多做发言的地方,但必须肯定的是,他是一个有悟性,并且会唱歌的歌手。
总的来说,此张EP是一张制作精良,值得聆听与收藏的好碟,在2011年的港乐中它必是佼佼者之一。
这是第一次听麦浚龙,因为钟情于林夕的词,所以对于他的作品,当然是会去关注的,但现在先将林夕的词作稍放一边,就《无念》这张专辑,先说说自己的听后感。
1 曲
整张专辑在歌曲风格及曲式上,清爽,干净,没有出现现今流行乐坛的一大陋习“贪多嚼不烂”的问题,曲风的主干是电子路线,其中铺以弦乐,掺有一丁迷幻,整张专辑的编曲不能说首首都出彩,但确实有那么一两首还是比较让人有惊喜,有感觉的,《无念》有惊喜,《金刚圈》有感觉。《无念》是陈珊妮的作品,一听就有她很强烈的风格印记,然而蔡德才的编曲却赋予这首歌真正的soul,主背景浓烈挑逗的电子编曲,加上最后点睛之笔的喷发式华丽弦乐,使得让这首歌在整体的层次感和抒情感上,都有了最为完整的诠释,将一个人内心情绪的渐变,描绘的入目三分。《金刚圈》比较让人有感觉的,是其一直萦绕在整个曲子中的咚咚咚的重低鼓声,就好像是一圈一圈的痛怨在人的脑海里缠绕,这为整个歌曲添上了一笔亮点。整体来说,整张EP在编曲上都还是很精耕细作的,排列铺成的很得当,值得咀嚼。
2词
该张EP的词,基本属于林夕一人包办,除了《.彳亍 》由周耀辉填词外,所以这注定了这张专辑的格调会有着很强烈的“夕式风格”,林夕的词这时会有点喧宾夺主的味道,觉得会有词,曲,歌手,比重不太协调的感觉,起码在初听这张专辑的时候,会有“先词为主”的感觉出现,不过还好,在多听了几遍之后,再明白了林夕想要表达什么内容了的时候,词曲歌手三者的结合还是比较流畅和谐的,并没有很明显的失衡现象发生。林夕该次做的词,无论是从立意还是从手法上来说,都并没有太多的新意或亮点出现,所用的“珍珠串联式”写法也不是新举,早在王菲,卢巧音身上就用过,不过,也不至于让人失望,总而言之,还是用了心的作品。
3歌手
因为是第一次听麦浚龙的作品,没有以前作为对比,自然在他的歌唱上就没有太多可以多做发言的地方,但必须肯定的是,他是一个有悟性,并且会唱歌的歌手。
总的来说,此张EP是一张制作精良,值得聆听与收藏的好碟,在2011年的港乐中它必是佼佼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