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境边缘的诗意禅定
不知几时开始,麦浚龙的唱片已经成为港乐迷的一个重要期待,从最初卷入买奖风波的二世祖到如今自成一派的Silly Thing唯一歌手,每一张唱片便行出一步惊艳,而内涵的实验性也一次比一次强。 《Otherside》讲出雌雄同体的性别主义,《Chapel of Dawn》由WYMAN一手写出邪魔之道,《天生地梦》大玩中西互比的意识流游戏,《Nothing Lasts Forever》唱出时下的社会病症。由歌词引导的港乐在主流冧歌乐坛背后制造一块自留地,由麦浚龙另辟蹊径的种出异样的果实。偏偏选择芒果,我问芒果有毒么?
新EP《无念》就是一支独特的芒果,又是一张将concept玩到尽的细碟,而这个概念却并非之前专辑的单一,而是更多元化空间更广阔。你可以将碟内的6支歌当做一年四季的循环,从惊蛰到秋分又到吹散雪花,隐喻爱情的变幻;都可以当做一场情感修行路,从沉迷到苦恋再到可不恋;更可以当做一场佛理教学,贪嗔痴到破执再到无念的化境。就像马荣成所画的唱片封面,浪拍惊岸,激起千万点浪花和思绪,却沾湿不到旁边的“无念”两个字,真正做到无念的境界,大概才能也无风雨也无晴。
《惊蛰》时节是一年的第一次惊雷,都是贪念与执迷的开端林夕的开篇即尽华丽辞藻,运用大量如:风、土、梦、肩膀、血脉、蚂蚁等物化意境。勾起回忆的是《舞吧舞吧舞吧》,林夕写“心碰撞 火氣旺 燒不乾 ”而魏绍恩则填写出“曾为你心赞颂 心震动心意奉”异曲而又同工。ADRIAN CHAN的曲风较后面几首激烈不少, 而JUNO唱更得用力,仿佛要将这场惊梦咬住。
《秋分》是收获的时节,也可以是失收的时节,是热恋醒觉后对拥有的世俗情感的一些反思。如果秋天应该分手,再別勉強冬至才分開 ,如果留不住一个人无谓一拖再拖。林夕这首词的叙事方法类似黄伟文《葡萄成熟时》,透过季节的特点开化听众。
但《秋分》的反思并不够深入,才会又为自己箍紧《金刚圈》,也是整张EP最执念的一首歌,也是你我最熟悉的林夕,“你的金剛圈 最好箍得更緊 令我的下世 記得有過今生”缠绕到生死边缘, 虐到惊心动魄,可以当做《一丝不挂》的延伸。惊喜的是雷颂德的曲,JUNO同阿MARK的第一次火花,编曲丰富,运用一些电子乐器陪衬。更趋近于主流乐坛的旋律,应当是整张EP最上口的一首歌。
《彳亍》是唯一一首非林夕作品,也是整张唱片中最爱的一首,当时尚达人黄伟文都在教化后人“大彻大悟将苦痛升华”,林夕更趋化境的今天,至少都有周耀辉写出“很想抱月光 很想鑽漩渦 可否跟我沿著甚麼邊走邊看藏著甚麼”的浪漫诗意。Yiufai也是三大词人中最不喜欢说教的一位。永远有种运河之城开花店的文艺情调。彳亍这两字是一个拆字游戏,将“行”字隔开一条道路,便在路途中空出更多幻想更多空间,走走停停,缓步前进。可是这首大浪漫主义的歌并不影响林夕所构建的通往化境之路,因为在《彳亍》之后,《樱吹雪》踏出更华丽的舞步,一首中国风的歌曲,加入兰亭序、如梦令等古典元素,是无念前体会到的最后绚丽色相,林夕显出了自己文字的超强功力虽然又忍不住提及“逛京都卻為誰”的日本之旅,却在结尾处以“忘記美不美 詩日記 不說道理“落笔,万般色相偏想忘记。
一首《彳亍》一首《樱吹雪》,前者用以西方的现代观感,后者以东方的古典情怀,奉献出通往化境最诗意的情感释放。真正的忘我并不是看不到任何色相,而是看到任何色相都可以无念。绚烂的词句是要引出最后的禅定——《无念》。禅是外不着象,定是内不动心,无念是佛教最根本的解脱程序。林夕近来爱用关灯熄灯这个意境,《无念》也可以看做《绝色》的续篇,”听见关心的你开灯 听见开心的你关灯“到“一熄燈一切被紀念 一開燈一切是妄念”更是一种灭却电光幻影的升华。整张EP最出色的作曲和编曲便是这首点睛之作《无念》,陈珊妮第一次参与麦浚龙唱片,有她一贯的暗黑和浮靡。而蔡德才的电子编曲为这首歌增色不少,电音营造的迷幻加入JUNO低沉飘忽的回声,闭上眼睛便可以想象在黑房中的心境亦透亮。
虽然林夕声声念道的是要放下,要看破,要化,要大爱,但回头便想起他在杨千嬅婚礼上最后那句“分半点福气给我,不准留底我一个“,终究没能在化境中禅定,他走到边缘处再豁不出去,只是一场诗意的彳亍。而我们在接受这场听觉洗礼的同时,也不必过分代入词人的情绪和自己的经历。填词人的作品更多的是艺术品,只是很多人化身意境中抽离不出来,活在了别人的梦中,更要跟着词人去学佛,提早看透,提早参禅。
可是后生仔,你总要经过惊蛰才能望见飘雪,总要经历为了不想失约连病都不敢痛才能释放得了残念,也要十方一念之后才能去到《无念》啊,毕竟有谁,肯一出生便要立地成佛?
新EP《无念》就是一支独特的芒果,又是一张将concept玩到尽的细碟,而这个概念却并非之前专辑的单一,而是更多元化空间更广阔。你可以将碟内的6支歌当做一年四季的循环,从惊蛰到秋分又到吹散雪花,隐喻爱情的变幻;都可以当做一场情感修行路,从沉迷到苦恋再到可不恋;更可以当做一场佛理教学,贪嗔痴到破执再到无念的化境。就像马荣成所画的唱片封面,浪拍惊岸,激起千万点浪花和思绪,却沾湿不到旁边的“无念”两个字,真正做到无念的境界,大概才能也无风雨也无晴。
《惊蛰》时节是一年的第一次惊雷,都是贪念与执迷的开端林夕的开篇即尽华丽辞藻,运用大量如:风、土、梦、肩膀、血脉、蚂蚁等物化意境。勾起回忆的是《舞吧舞吧舞吧》,林夕写“心碰撞 火氣旺 燒不乾 ”而魏绍恩则填写出“曾为你心赞颂 心震动心意奉”异曲而又同工。ADRIAN CHAN的曲风较后面几首激烈不少, 而JUNO唱更得用力,仿佛要将这场惊梦咬住。
《秋分》是收获的时节,也可以是失收的时节,是热恋醒觉后对拥有的世俗情感的一些反思。如果秋天应该分手,再別勉強冬至才分開 ,如果留不住一个人无谓一拖再拖。林夕这首词的叙事方法类似黄伟文《葡萄成熟时》,透过季节的特点开化听众。
但《秋分》的反思并不够深入,才会又为自己箍紧《金刚圈》,也是整张EP最执念的一首歌,也是你我最熟悉的林夕,“你的金剛圈 最好箍得更緊 令我的下世 記得有過今生”缠绕到生死边缘, 虐到惊心动魄,可以当做《一丝不挂》的延伸。惊喜的是雷颂德的曲,JUNO同阿MARK的第一次火花,编曲丰富,运用一些电子乐器陪衬。更趋近于主流乐坛的旋律,应当是整张EP最上口的一首歌。
《彳亍》是唯一一首非林夕作品,也是整张唱片中最爱的一首,当时尚达人黄伟文都在教化后人“大彻大悟将苦痛升华”,林夕更趋化境的今天,至少都有周耀辉写出“很想抱月光 很想鑽漩渦 可否跟我沿著甚麼邊走邊看藏著甚麼”的浪漫诗意。Yiufai也是三大词人中最不喜欢说教的一位。永远有种运河之城开花店的文艺情调。彳亍这两字是一个拆字游戏,将“行”字隔开一条道路,便在路途中空出更多幻想更多空间,走走停停,缓步前进。可是这首大浪漫主义的歌并不影响林夕所构建的通往化境之路,因为在《彳亍》之后,《樱吹雪》踏出更华丽的舞步,一首中国风的歌曲,加入兰亭序、如梦令等古典元素,是无念前体会到的最后绚丽色相,林夕显出了自己文字的超强功力虽然又忍不住提及“逛京都卻為誰”的日本之旅,却在结尾处以“忘記美不美 詩日記 不說道理“落笔,万般色相偏想忘记。
一首《彳亍》一首《樱吹雪》,前者用以西方的现代观感,后者以东方的古典情怀,奉献出通往化境最诗意的情感释放。真正的忘我并不是看不到任何色相,而是看到任何色相都可以无念。绚烂的词句是要引出最后的禅定——《无念》。禅是外不着象,定是内不动心,无念是佛教最根本的解脱程序。林夕近来爱用关灯熄灯这个意境,《无念》也可以看做《绝色》的续篇,”听见关心的你开灯 听见开心的你关灯“到“一熄燈一切被紀念 一開燈一切是妄念”更是一种灭却电光幻影的升华。整张EP最出色的作曲和编曲便是这首点睛之作《无念》,陈珊妮第一次参与麦浚龙唱片,有她一贯的暗黑和浮靡。而蔡德才的电子编曲为这首歌增色不少,电音营造的迷幻加入JUNO低沉飘忽的回声,闭上眼睛便可以想象在黑房中的心境亦透亮。
虽然林夕声声念道的是要放下,要看破,要化,要大爱,但回头便想起他在杨千嬅婚礼上最后那句“分半点福气给我,不准留底我一个“,终究没能在化境中禅定,他走到边缘处再豁不出去,只是一场诗意的彳亍。而我们在接受这场听觉洗礼的同时,也不必过分代入词人的情绪和自己的经历。填词人的作品更多的是艺术品,只是很多人化身意境中抽离不出来,活在了别人的梦中,更要跟着词人去学佛,提早看透,提早参禅。
可是后生仔,你总要经过惊蛰才能望见飘雪,总要经历为了不想失约连病都不敢痛才能释放得了残念,也要十方一念之后才能去到《无念》啊,毕竟有谁,肯一出生便要立地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