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The First was a Death Woman,迟来的触动

最后一首听到The First was a Death Woman的那刻,久违的旋律经由记忆的辨别突然变的清晰起来。那诙谐的钢琴节奏,跳跃的音符。
依稀记得09年ASHRAM来上海巡演的最后一曲,三人在微黄的灯光下促膝连弹的情景。
美妙的情景,激动的人群,无比美好的回忆!
时隔两年,偶然听到了这首曲子的原有版本,加入了EDO的弦乐,乐曲顿时变得饱满起来。钢琴依旧勾勒出乐曲的主旋律,弦乐的出现,将这支曲子的情绪带动了起来。闭上双眼,眼前立马出现的是那时的场景,此时此刻,任何华丽的语言都是苍白的,唯有用心去聆听。
2011年的秋天,ASHRAM即将再次踏上中国,而Luigi在11月也将在中国展开代表自己个人的首演,多么期待三人能再次连弹,演绎这首带给我太多美好回忆和感触的曲子啊......
回忆完了,再来说说这张专辑给我的感觉吧,之前先听了Luigi的A theme for the moon,一如ASHRAM的风格,细腻的安静之余,撩拨着每个听者的神经,完整的曲目听下来,体内的所有抑郁细胞都会被激活,敏感的犹如少女。
而这张Silent Prayers,由于是弦乐为主,所以在情感上的表达就更加外扬了,更少了含蓄的弹奏。在Marianna y la melancholia中,连弹拨也是那么的急促,像是要急于宣泄自己的情感。对于其中的人声,我还是比较青睐Alfredo的嗓音,浑厚得极具穿透力!比较难接受Silent Prayers中的男声,嗓音更适合演绎POP,硬生生的将Let it be except for love唱成了流行。。。。
整张专辑听下来,还真是偏离了Ashram的感觉,更像是一张多种曲风的neo-classical。只是依稀在Mon revè le 31 Mars的旋律中找到了IL MOSTRO的感觉。不过,在没有ASHRAM新专的日子了,我还是会一遍又一遍的聆听Silent Prayers,默默的祈祷ASHRAM巡演来临的时刻!
依稀记得09年ASHRAM来上海巡演的最后一曲,三人在微黄的灯光下促膝连弹的情景。
美妙的情景,激动的人群,无比美好的回忆!
时隔两年,偶然听到了这首曲子的原有版本,加入了EDO的弦乐,乐曲顿时变得饱满起来。钢琴依旧勾勒出乐曲的主旋律,弦乐的出现,将这支曲子的情绪带动了起来。闭上双眼,眼前立马出现的是那时的场景,此时此刻,任何华丽的语言都是苍白的,唯有用心去聆听。
2011年的秋天,ASHRAM即将再次踏上中国,而Luigi在11月也将在中国展开代表自己个人的首演,多么期待三人能再次连弹,演绎这首带给我太多美好回忆和感触的曲子啊......
回忆完了,再来说说这张专辑给我的感觉吧,之前先听了Luigi的A theme for the moon,一如ASHRAM的风格,细腻的安静之余,撩拨着每个听者的神经,完整的曲目听下来,体内的所有抑郁细胞都会被激活,敏感的犹如少女。
而这张Silent Prayers,由于是弦乐为主,所以在情感上的表达就更加外扬了,更少了含蓄的弹奏。在Marianna y la melancholia中,连弹拨也是那么的急促,像是要急于宣泄自己的情感。对于其中的人声,我还是比较青睐Alfredo的嗓音,浑厚得极具穿透力!比较难接受Silent Prayers中的男声,嗓音更适合演绎POP,硬生生的将Let it be except for love唱成了流行。。。。
整张专辑听下来,还真是偏离了Ashram的感觉,更像是一张多种曲风的neo-classical。只是依稀在Mon revè le 31 Mars的旋律中找到了IL MOSTRO的感觉。不过,在没有ASHRAM新专的日子了,我还是会一遍又一遍的聆听Silent Prayers,默默的祈祷ASHRAM巡演来临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