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诺波里的每一段现场都值得珍藏
辛诺波里的每一段现场都值得珍藏。
那是因为,大师的每一个现场版本,都和录音棚的版本有着很多的不同,尤其是大师最擅长的马勒的作品。
据说,辛诺波里生前一直强调,所有在录音棚内录制的马勒,必须按照经典的乐团位置来配座席;然而,在大师的每一个现场中,他又会采用现代派的乐团座席。比如,在我推荐的这个第三中,第一第二小提琴在指挥两侧,但是,低音提琴却不在左侧,而是在右侧。
乐迷们对辛诺波里在DG出版的马勒全集,一定不会陌生,和爱乐乐团的合作,每一部作品都有着闪光之处。可是,大师现场版本的马勒,却少之又少,以至于很多乐迷会认为,这套合集才是大师最后的“马勒遗言”。
其实不然,辛诺波里是一位学者型的指挥,换而言之,他更愿意去做一些争议性的尝试。尤其是大师的每一个现场,都会呈现给乐迷,一个不同的辛诺波里。
而在大师去世后,一些中小唱片品牌,开始陆续推出辛诺波里的现场演绎,其中就包括PROFIL出的马勒第九(乐团是大名鼎鼎的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STAATSKAPELLE DRESDEN))——那是一个超长的第九,比DG的版本足足超出了10分钟,辛诺波里营造出了这样一个气场:它是那样的感性,它展开的速度,又是那样自由,就像是诗——对的,辛诺波里的现场版马勒,就是诗化的交响乐,情感表达上,它更接近马勒所钟爱的歌曲形式。
如果没记错,1999年,大师来华演出,第二天就上演了马勒第五,至今,仍对听过这场演出的乐迷艳羡不已,只可惜,我们并不像当年日本那般会运作,如果保存下那次的录音,我相信,一定会是成为另一个炙手可热的版本。
仅从这点看,WEITBLICK,这家德国小型唱片行,不愧是发掘名作的高手,眼光非常独到。
2010年12月,WEITBLICK发行了两套辛诺波里的现场版马勒,所带的乐团,是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一套是马勒第三,一套是马勒第六和第十的慢乐章。
马勒第三,一部超过100分钟的作品,听完全曲,犹如看了一部电影。
而在辛诺波里的这个现场演绎中,你能感受的,是一种深邃的美。
第一乐章比DG的版本慢了3分钟,这种慢速一直持续到第三乐章,在辛诺波里的指挥棒下,音乐的情绪没有浓烈的爆发,而是严格的按照一个速度,不紧不慢地流露——个人不喜欢卡拉扬,索尔蒂,或者BOULEZ的马勒,正是因为那里有很多情绪的爆发,少有流露——而且,辛诺波里所表达的这种情绪,也没有因为速度的缓慢,而变得灰暗;相反,它精准,它高贵,尤其是弦乐部的表现,通透的声音,让人觉得,仿佛,此刻辛诺波里手中握着的不是指挥棒,而是一把手术刀(辛诺波里曾经是神经科大夫),马勒的作品在指挥棒下,被一一肢解,马勒作品所蕴藏的情绪,被一一拨开。
第四乐章,辛诺波里又极为细腻地担纲起了WALTRAUD MEIER的伴奏角色,让乐迷们充分领略了MEIER,这位当代最著名的瓦格纳歌手,唯一一个现场版马勒的录音。而第五乐章的童声,又仿佛从天堂而来——这完全拜录音所赐,现场足够的收音设备,确保了唱片精准地把握了,现场版所独特的美。
最后一个乐章,作曲家标上了“爱告诉我”;可以说,聆听这个现场版的马勒第三,你能真切地感受到,并且理解马勒所说的“爱”是什么——那是一种大爱,一种包容一切的大爱,一如辛诺波里的现场版马勒,它纯洁,它高贵,它细腻,通透的音场,如天籁一般。
可能很多人会不认同我的推荐,我所喜好的马勒和布鲁克纳,越来越个人化——那是因为,作曲家在我的世界里轻轻地凿了一个洞,我却歇斯底里地把情绪往里填塞,极力寻找一个出口。
而我所喜欢的那些指挥,在气质上,和马勒作品的气质,往往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好比马勒第一“泰坦”,我会力荐康德拉辛1981年现场版和KEGEL带德累斯顿爱乐的版本。在我看来,康德拉辛指挥棒下的第三乐章,就是马勒试图描绘的那副版画,它演绎地越荒谬,越接近真实;而克格尔的马勒,严谨地外表下,无法掩饰指挥浪漫主义的本质。
要是论及现场版的马勒,我一定会推荐辛诺波里的,因为,大师的每一段现场都值得珍藏,包括2001年的4月20日那场《阿依达》...... 大师因突发性心肌梗塞,倒在了德国柏林歌剧院的指挥台上......
那是因为,大师的每一个现场版本,都和录音棚的版本有着很多的不同,尤其是大师最擅长的马勒的作品。
据说,辛诺波里生前一直强调,所有在录音棚内录制的马勒,必须按照经典的乐团位置来配座席;然而,在大师的每一个现场中,他又会采用现代派的乐团座席。比如,在我推荐的这个第三中,第一第二小提琴在指挥两侧,但是,低音提琴却不在左侧,而是在右侧。
乐迷们对辛诺波里在DG出版的马勒全集,一定不会陌生,和爱乐乐团的合作,每一部作品都有着闪光之处。可是,大师现场版本的马勒,却少之又少,以至于很多乐迷会认为,这套合集才是大师最后的“马勒遗言”。
其实不然,辛诺波里是一位学者型的指挥,换而言之,他更愿意去做一些争议性的尝试。尤其是大师的每一个现场,都会呈现给乐迷,一个不同的辛诺波里。
而在大师去世后,一些中小唱片品牌,开始陆续推出辛诺波里的现场演绎,其中就包括PROFIL出的马勒第九(乐团是大名鼎鼎的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STAATSKAPELLE DRESDEN))——那是一个超长的第九,比DG的版本足足超出了10分钟,辛诺波里营造出了这样一个气场:它是那样的感性,它展开的速度,又是那样自由,就像是诗——对的,辛诺波里的现场版马勒,就是诗化的交响乐,情感表达上,它更接近马勒所钟爱的歌曲形式。
如果没记错,1999年,大师来华演出,第二天就上演了马勒第五,至今,仍对听过这场演出的乐迷艳羡不已,只可惜,我们并不像当年日本那般会运作,如果保存下那次的录音,我相信,一定会是成为另一个炙手可热的版本。
仅从这点看,WEITBLICK,这家德国小型唱片行,不愧是发掘名作的高手,眼光非常独到。
2010年12月,WEITBLICK发行了两套辛诺波里的现场版马勒,所带的乐团,是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一套是马勒第三,一套是马勒第六和第十的慢乐章。
马勒第三,一部超过100分钟的作品,听完全曲,犹如看了一部电影。
而在辛诺波里的这个现场演绎中,你能感受的,是一种深邃的美。
第一乐章比DG的版本慢了3分钟,这种慢速一直持续到第三乐章,在辛诺波里的指挥棒下,音乐的情绪没有浓烈的爆发,而是严格的按照一个速度,不紧不慢地流露——个人不喜欢卡拉扬,索尔蒂,或者BOULEZ的马勒,正是因为那里有很多情绪的爆发,少有流露——而且,辛诺波里所表达的这种情绪,也没有因为速度的缓慢,而变得灰暗;相反,它精准,它高贵,尤其是弦乐部的表现,通透的声音,让人觉得,仿佛,此刻辛诺波里手中握着的不是指挥棒,而是一把手术刀(辛诺波里曾经是神经科大夫),马勒的作品在指挥棒下,被一一肢解,马勒作品所蕴藏的情绪,被一一拨开。
第四乐章,辛诺波里又极为细腻地担纲起了WALTRAUD MEIER的伴奏角色,让乐迷们充分领略了MEIER,这位当代最著名的瓦格纳歌手,唯一一个现场版马勒的录音。而第五乐章的童声,又仿佛从天堂而来——这完全拜录音所赐,现场足够的收音设备,确保了唱片精准地把握了,现场版所独特的美。
最后一个乐章,作曲家标上了“爱告诉我”;可以说,聆听这个现场版的马勒第三,你能真切地感受到,并且理解马勒所说的“爱”是什么——那是一种大爱,一种包容一切的大爱,一如辛诺波里的现场版马勒,它纯洁,它高贵,它细腻,通透的音场,如天籁一般。
可能很多人会不认同我的推荐,我所喜好的马勒和布鲁克纳,越来越个人化——那是因为,作曲家在我的世界里轻轻地凿了一个洞,我却歇斯底里地把情绪往里填塞,极力寻找一个出口。
而我所喜欢的那些指挥,在气质上,和马勒作品的气质,往往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好比马勒第一“泰坦”,我会力荐康德拉辛1981年现场版和KEGEL带德累斯顿爱乐的版本。在我看来,康德拉辛指挥棒下的第三乐章,就是马勒试图描绘的那副版画,它演绎地越荒谬,越接近真实;而克格尔的马勒,严谨地外表下,无法掩饰指挥浪漫主义的本质。
要是论及现场版的马勒,我一定会推荐辛诺波里的,因为,大师的每一段现场都值得珍藏,包括2001年的4月20日那场《阿依达》...... 大师因突发性心肌梗塞,倒在了德国柏林歌剧院的指挥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