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逍遥骑士
最后的逍遥骑士
文/张氓
“出发了,到新的爱与新的喧闹中去!”
这是个法国农村小孩儿的豪情与勇气,他叫阿瑟.兰波。
人是否生来就渴望上路?16岁时,兰波开始了上路,一生未停。诗人继续在跑,青春继续在逃,世界继续在改变,但“上路”的情结几乎贯穿整个摇滚史。
我16岁的青春,暗恋难以启口,与人交恶斗狠,以芝麻大的勇气冒犯教育权威,连公共财产都幸运的被我破坏。我逃跑在音乐里,假想着自己追赶着世界的变化,寻觅理由说服自己,说音乐是时代之犬的味蕾。套上音乐项圈的我,似乎一边跑一边看着自己世界的壁垒几近倾塌,在一个刚进入成熟的年龄,多么令人激动啊!不是用脚,而是用耳朵上路。逃在一盘破烂不堪的counting crows<回收卫星>营造的昏黄幻境中,“如果你是我的王后,我将是雨中之王,我会对你说,晚安,伊丽莎白”。但是直到“漫长的12月”的某一天这盘磁带绞在了一起,我也没这样大声地说过爱。
18岁那年,我走在mercury rev<逃兵之歌>里,那是由无数优美又复杂、疲惫却又不可自拔的“holes”组成的高中时光,我会为自己是一个逃兵而自豪。而每次上学途中的她的背影,就是我“公路上的女神”,她是我眼镜里的女神。当今天我在真正的highway上再听它,我已清楚在诱惑我上路的不可能是寻找幸福。
20岁那年,我的选择纯属是因为空虚和无聊——就读的专业、家庭的争吵、无休的冷战,这时注意到了自己身负一生的阴影和被sonic youth其他伟大专辑遮盖的《Goo》.那些似乎在阴暗的地下室弄出的声响,也像是在为逃亡者伴奏,以音速行驶的阴郁爱情。2000年,“生活在青春之外,青春在生命之外”。
22岁那年,我选择了卖打口的生涯,一次迷茫点上的选择。当我准备处理一些REM的专辑时,用告别的心态听《UP》到最后一首歌时,就不准备换掉他了。“who cast the final stone...someone has to take the fall/why not me?”然后在“我自由了、自由了”的低唱中,伴我度过数个寒风冷雨的摆摊岁月。
24岁,我选择了用Friends of Dean Martinez上路,这次是同时用脚和耳朵上路,而关于FoDM这个名字,也多少代表了美国更靠近根源的摇滚这十多年来在冰与火间进出的成长和蜕变。
西部往事
一提到深具美国西南方风情的摇滚,你会想到什么?“加州旅馆”的老鹰乐队?德州的大胡子ZZTOP?要么就是一些基本上美国以外的人没兴趣听,他们自己给摆在“名人堂”里的一大堆名字。倒不如认为EnnioMorricone的配乐、《德州巴黎》中的RyCooder、《我心狂野》中的ChrisIsaak的音乐,更像是对德州的公路和亚利桑那沙漠神韵的经典捕捉。
“拂晓,汽车穿过亚利桑那沙漠,无垠的大漠一直向南延伸到墨西哥山脉。...我们开车来到了塔克逊。塔克逊座落在河谷地带,周围是白雪皑皑的卡特利那山脉。这个城市是一个规模浩大的工程,城市里的居民都象匆匆的过客,野心勃勃、举止粗野,到处在寻欢作乐。喧闹的商业中心里,悬挂着各种各样的招牌。”
这是旷世邪典《在路上》中克鲁亚克关于亚利桑那的Tucson风情描画,而关于FoDM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先将时光胶片倒回1983年,Tucson德一个叫HoweGelb的人成立了GiantSand(巨沙)乐队,而这一年REM发表了《Murmur》专辑,此后包括REM、巨沙、ViolentFemmes、LosLobos等音乐扎根于美国本土的乐队开始受到关注。HoweGelb,这个唱起来一嘴沙子的人,就是庞杂的西南独立音乐网络的缔造之一,沙漠的源头。这个网络做音乐的规矩,就是没有规律,没有固定阵容,在互相合作里产生灵感。现在登场的两位--长岛出生的、87年加入巨沙的JohnConvertino和90年代加入巨沙的加拿大出生的JoeyBurns,同样深谙此道,他们不必Howe老实,分别找人又组了如OP8、Calexico等乐队,当然还包括FoDM。那是在1994年,John、Joey和BillElm(一位乐器多面手,主攻有着美妙颤音的钢棒吉它Lap Steel Guitar),再加上NakedPrey乐队的VanChristian任鼓手,另起炉灶叫“Friends Of Dean Martin”,后有改作“Friends Of Dean Martinez”。HoweGelb虽然不算正式队员,但他在首张专辑里担任了键盘手。一般是时间里FoDM都只像个“分支计划”,从成员到发展都不太能维持连续性。95年,FoDM在SubPop旗下发行了处子专辑《The Shadow of YourSmile》,并通过巡演赢得了听众群和评论界的喝彩。这张专辑令人惊讶的是在以及他为基础的器乐作品里加入了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早期的器乐摇滚和冲浪摇滚的元素。他们的音乐的确充斥了散淡感觉和沙漠乡村吉他之声,但他们不是这些古老音乐的复兴者。在当时另类音乐泛滥的格局中,这都算是音乐家在他们的音乐生涯中的一次全新的变化。初步的被肯定促使了他们再次进入录音棚完成第二张专辑《Retrogrode》,97年6月依然由SubPop发行。这张专辑的阵容中有bill、joey、woody jackson、van等,特别是他们重新演绎了HenryMancini的音乐,还有BrianWilson的“the warmth of the sun”.
这一年,Joey和John组成了Calexico乐队,另开出一片天地,暂且不表。FoDM成了以BillElm为主导、以迷人的钢棒吉它为中心的乐队。经过在洛杉矶的短暂生活后,Bill搬回老家奥斯汀寻找新的灵感。1999年2月,FoDM的专辑《Atardecer》由先锋音乐厂牌Knitting Factory发行。音乐出现大量情绪化的电音,如“ethchloruynol”.他们在想法和方法手段之间已显得足够聪明。更多的层次、温和的氛围、更多的变种的乡谣音乐元素,让他们游走在愉悦和智慧之间,而且比其他同类乐队更旋律化。比如“coppertone”,在原音吉他的主线上,轻涂上管风琴音色,点缀上bossa nova式的敲击。录制这张专辑时的成员,几乎成了Bill和鼓手David Lachance的二重奏。最后,ELM的老朋友、巨沙乐队前吉它手Mike Semple加入了乐队。Mike也是个老手,参与了巨沙乐队95年《Backyard Barbecue Broadcast》和《Goods And Services》,97年《The Official Bootleg Series Volumel》也留下他的琴声。他还是CampfireGirls和HoweGelb&Dog&Pony Show乐队的成员,很明显,后者还是有HoweGelb参加。另外一支乐队,Mike和JoeyBurns都有份的PaulaJeanBrown,而PaulaBrown本人则是Howe的女朋友和另一支著名的全女子乐队The Go-Go'成员。(真是个大家庭!)
为了得到人们对《Atardecer》的支持,FoDM开始了美国和欧洲的巡演。由于巡演的不错成绩,他们紧接着于2000年2月发表了在KnittingGactory旗下的第二张专辑《A Place In The Sun》。它标志着FODM另一次变更。rachel's、the dirty three式的影像化渲染,又同时保持他们本质上的西南方声音。结果,听起来像是今日亚利桑那州的意式西部片的原声带,尤其是 史诗般的标题曲,无法抗拒的9分钟。虽然一些曲目仍然是追溯根源音乐,但这张专辑比他们早先的成功包含更多的潜力和野心。在本土取得的成功促使他们再次进行了欧洲巡演,旨在得到更大的支持者基础。德国的Glitterhouse厂牌感觉到FoDM的独特风格--加入乡谣式闲谈的电影化的器乐演绎方式--会是一个不群的崭新的路数,于是它先后为FoDM发行了《Wichitalineman》专辑(2001年5月)和《Liveat Club 2》专辑(2001年11月)。两年后的2003年1月,为了弥补让人苦恼等候的这些时间,FoDM在Narnack厂牌发行了双张唱片《On The Shore》。同一年,他们又在Glitterhouse旗下发表了《Under the Waves》专辑。《On The Shore》其实就是《Wichitalineman》和 《Under the Waves》的集合。这是他们在继续更加progressive和黑暗化的音乐之旅,第一张cd如同消失拥挤城市的优美背景音乐,像“overload”就带来不可思议的优雅和自然;“through the whine”让人意识到bill的钢棒吉它就是乐队的主唱。第二张cd则更加抽象,并展示出乐队jazz化内核。casio cz-101合成器、钢琴、theremin电子琴一同上阵,而在“cahuerga”里的管风琴像在日初时柔软的呼吸。经过了历练与磨合,那时的FoDM已完全固定了引以为豪的阵容,并一直维持到今天:BillElm的钢棒吉它,DavidLachance的鼓和MikeSemple的吉它。FoDM继续发展和创作优秀的音乐,在一个人们熟悉的领域里,他们开拓出新的疆域。
当然,以上这些外界对FoDM音乐的赞扬,都已经成为发行《Random Harvest(任意收获)》之前的往事了。
美国往事
FoDM的《任意收获》的确是不太适合驾车时播放,别说我没提醒过你,因为听这张唱片注定是另一次旅行,一次不归之旅。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在公路上播放它,你会发现在这两种不同的旅程之间所产生的呼应、惊变、矛盾、含混,最后让你不知身处何方。这个“旅行”注定不同凡响,管它是在中国的还是美国的公路上,只不过我开始是向南出发,而另一个开始是往西。
“So well Remembered”,像在催促人上路般的吵闹管风琴、四溢的镲片,合成器制造出秋风扫落叶般的急促。而那个马上要上路的人在公用电话亭里打完电话后,急匆匆割下话筒,或许是他欠债太多,这样做就好像债主会忘记他,这减弱了他被人追杀的不祥预感;或许是姑娘和他说分手,这样做就好像能把她记住,带在身边一起亡命天涯。反正都像是给幸福的送葬曲。
“在这之前,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梦想着要去西部,但只是在虚无缥缈地计划着,从没有付诸行动。狄恩这家伙是个最理想的旅伴,他就是在路上出生的。...我俩靠在一起手舞足蹈地大叫大嚷着,激动地谈论着,我也开始象狄恩那样变得疯狂了。”
我肯定不是个好旅伴,我也不怎么激动。不过是探亲访友兼旅游散心,我知道我一路上的赞叹必将和开着大功率的车去西藏朝圣的人一样矫情。
“Ripcord”,两把吉它像在相互对话和竞赛,其它乐器显然在应喝,既使管风琴适时出现缓和了宿怨般的紧张,可这是些“梦幻”破灭后依旧无法平息悸痒的灵魂。这“索绳”可以是点燃炸弹的索引,“因为真正的生活在别处。学生们正在搬起大鹅卵石,推翻汽车,筑起街垒;他们的加入世界是喧闹和壮观的,被火焰所照亮的,被催泪弹的爆炸...他们站在街垒后面,拒绝与这个世界的临时主人作任何妥协。人的解放必须是彻底的,否则毫无意义”(选自《生活在别处》),那些戈达尔《周末》里的大学生是这样躁动,他们都成了躲进深山的游击队、食人族和森林之王。当我路过国贸一座座刺眼的建筑时,那密密麻麻的格局让人联想到壮观的丛林。快跑,我会在这里丧命的。这索引也可以是打着引擎的电线。
“我的那些纽约朋友们却总是站在否定的立场上诅咒社会的腐朽,并给它找出书卷气十足的政治或心理学上的原因。狄恩只是切切实实地在社会中拼搏,为了爱和面包而奋斗。旅途中我一定能遇到许多漂亮的姑娘,看到许多新鲜事儿;也许这次旅行将给我带来珍贵的财富”,妈的,美国式的欢乐。 “Winter Palace”,合成器和管风琴营造出的冷色调,阴沉莫测,原音吉它加重了缓慢、漠然的节奏。或许在Tucson外的沙漠里,在世界的最底部,真的有一座冬日宫殿,如赌城LasVegas,这里的人形形色色,有带着儿子寻找妻子的寡欢中年人,有醉狗般一心来此寻死的意大利男子,还有一打的猫王模仿者,带着所有的厌恶和恐惧、声色犬马和纸醉金迷,如发生在沙海中海市蜃楼的奇迹。
而我一路上所看到的连绵不绝的巨型广告牌--美女、伟人、明星、白痴的广告,随处可见的招商引资的开发区,朗朗乾坤下又何止一座宫殿拔地而起? “数百万人毫无休止地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象一场噩梦——掠夺、攫取、失去、叹息、死亡,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长岛外面的那些城市里为自己争得一块墓地。我站在地铁的人口处,想壮壮胆子去捡一个烟蒂,但每次刚弯下腰,就被拥挤的人流冲开了,烟蒂已被黑压压的人群湮没碾碎。”
脚下不是沙子和崎岖的路,轮盘让人们快乐的转动,让人们相信奇迹,而在合成器于结尾处填补那些宽阔的空间时,刹那间闪过音乐背后的幽灵。
“我远远地离开了家,被旅行折磨得筋疲力尽,心神不宁;我的确有15秒钟站在吱吱作响的天花板下不知道自己是谁。但是我并不惊恐,我好象变成了另一个人,一个陌生人,我的整个灵魂似乎出窍了,我变成了一个鬼魂。”
“Random Harvest ”Bill的钢棒吉它凶险的颤音,在Mike的吉它充当帮凶下,引你滑入深渊;颤音又恰似开启苍穹,划破天际的几声长啸,David的鼓则坚定地向前推进,只剩下合成器留下身后的尘土。任意收获,又能收获什么呢?收获现代化的繁荣?收获满山的带有汽油味的绿茶?收获德州的巴黎或大兴的巴黎?曾身在巴黎的亨利·米勒言道:“人类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在寻找奇迹,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不惜从血泊中涉过。他们用各种主义使自己败坏,他们乐意叫自己缩为一个影子...一切都可以忍受,因为他们坚信一夜之间会发生某种事情,会出现一个使生活变得可以忍受的奇迹。”(选自《北回归线》)我亲见的奇迹是,无论在哪条公路边的饭店、旅馆群落的招牌上,都有你想得到的省会名称在招摇,你根本无法停下来,因为一种类似“民族公园”、“世界公园”的错乱感和荒诞感,而招呼你的人像是从人行道中的蚁穴冒出来似的,足令人落荒而逃。
“在平原之上,我仿佛看见了他那张执著、坚毅的面孔和炯炯有神的双眼,看见了他的双翼,看见了他那辆破旧的汽车喷射出熊熊的烈焰,在路上不断燃烧,它穿过田畴,横跨城市;毁灭桥梁,烧干河流,疯狂地向西部奔驰。他又一次一直向西越过可怕和呻吟的大陆,在他身后,烧焦的废墟冒着余烟”。
对于我等不问耕耘的社会自留地而言,只能一路任意的收获——毒草和伤花,由煞神而非人类播种的。
“Dusk”,黄昏,或许是命运的暮年。当音乐响起时,你认为到达了旅途终点,但在平静下暗含风暴,人心的内城已被摧毁,这里是上帝准备惩罚的索多玛城。就像这个小镇,收音机里的女人高歌,“今天是你的幸运日,多么幸福明媚的一天”;这里每个人都会礼貌又猥琐地向你微笑,每个人都诱惑你帮他/她去干掉另外一个人,最后他/她会在背后捅你一刀。这里是现代文明的黄昏。可死亡不是终结。你可以调头,却不能再一次调头。
“这时,我听见从黑暗中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位满头银发的高个子老头步履艰难地走了过来,背上还背了一个包;他在走过我的身边时,望着我说:“为人类悲哀吧。”然后就迈着沉重的脚步消失在黑暗中。这难道意味着我的人生旅程将永远是徒步走在黑暗的道路上漫游美国?”
我没法绕开,可华中地区的路实在糟糕。路两边是连成一排的烟囱,我不知道这些工厂是干什么的,可周围的一切都是灰色的。公路上总有拾荒者出现,成群结队的拾荒者,而地面上总有血迹。天哪!你根本不清楚发生过什么。还有死狗,如此多的死狗,所有的汽车好像都没有躲开它们的意思,以至于它们被压得像一片片地毯。
“Why does my heart go on beating”,星星点点的稀疏打击乐,模拟着唱针在黑胶唱片上摩擦的细碎杂音,钢棒吉它如流星坠地,又如心中往事闪回,那心脏跳动的声音,如濒死般的喘息。虽然逃出了小镇,可你迷失在沙漠,像地狱般酷热,你的汗都被蒸发了,惊慌和恐惧使你接近疯狂。钢棒吉它响起又化作空中的秃鹫,而你已虚弱到无力抬头确定它是否存在。
这心跳声也是被爱情点燃的悸动,因为整个世界有一颗狂野的心。你会在德州的圣安东尼奥一家破旅店里认识一对情侣,男的叫“水手”,穿着蟒皮夹克;女的叫Lula,天真与放荡并存,总念叨着自己巫婆一样的老妈。他们前途未卜,但他俩很幸福。
“我一直在山上转到筋疲力尽,才踉踉跄跄翻过峭岩,开始下山。哦,我爱着的姑娘你在何方?我四处寻觅着,就象我曾在山下那个狭小的世界里寻觅着一样”每个人都变得多情了,可心动的爱情不并没有让人多逗留一天。
我只在江边的宝塔那里做了停留,那里有一队队口中念念有词的祈福的人们。但一进塔,我就后悔了。它幽闭、黑暗、狭窄,我被人群催促着前进,我感到塔摇摇欲坠,心在窒息中蹦极。这究竟是修行悟禅之地,人类灵魂的巴别塔,还是自己筑成的炼狱?当终于在塔顶眺望着大江边际,隐约有幻景现身。我知道那是我要去的地方,或许是永不可及的目的地。
“LostHorizon”,管风琴展开了沙场,合成器紧咬着钢棒吉它发出永恒的悲叹,那一段段拉丁风格的吉它演奏,宛如昔日决斗中的英雄,利落地出场和转身,手持一瓶龙舌兰酒。在威严辉煌的音乐中,英雄迈着华彩的探戈舞步,把酒当歌,于谈笑间杀敌,要么就名归黄沙,可谁都没注意,他是和自己的影子以命相搏。在开往消失的地平线的路上,乱舞的是“垮掉派”群雄们的纸屑,是JamesDean被撞毁的跑车,是被冷枪干掉的逍遥骑士们栽倒的哈雷摩托和嬉皮士撒下的枯萎的花瓣。这条路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四周是无名的墓碑。
“我几乎无法想象这次旅行,这是我所有旅行中最惊人的一次。它不再是东西横贯,而是到充满魔力的南方。“这条路,”我告诉他,“也是一些美国的亡命之徒以前越过边境通向蒙特雷的必经之路,所以,如果你在灰色的沙漠里眺望,就会看到鬼魂似的墓碑上刻着那些流浪汉的名字,你还会看到……“这才是世界,如果有路,我们可以一直开到南美洲。想想吧,他妈的!”
这片土地一定是有江河的泥沙冲积而成的,这里的人民都很生猛。他们好像有不竭的精力和不可遏制的冲动,那些和你抢道的疯狂小货车司机,车上的货膨胀到车身出现变形。而具有压迫感的大货车跟你飚起来更加英勇,我只感到一座座小山从两边飞过。而另外的英雄人民则开着他的小摩托车带着一家四口,无畏又自由地穿行着;好客的男女老少会不断地用鞭炮向你致敬。
人们为一个无羁的希望和不可名状的幸福奔向未来。“一丝希望的光芒——遥远、狂暴、孤注一掷的光芒”,是试图解放自己的血腥挣扎,是要从过去的羁绊中脱身,是投射着的明亮、血迹斑斑的太阳。
“Nowhere to go”,开场的演奏像要投入海天一色似的,融化进消失的地平线里,钢棒吉它引导向通天之路,原音吉它几乎在对一路上的劫难发出清澈的赞美,然后转折处突现双吉它的咆哮,是壮士赴死的猛烈,是对人生桎梏的总关底发起最后的冲击。然后,一切又归入平静,这是一出你不能转身离开的悲剧,你从一开始就被吸引住而不能停止去听。即使我无处可去,除了我和我所想的、所畏惧的一无所有;即使我一败涂地,家园如《扎布里斯基角》中那些爆炸时在空中盘旋、迟迟不肯下落的家具,今天终于落下一地的遗骸。可当原音吉它再度响起,如阳光留给万物那一层的金色,此刻所有的败落的撞地之声都显得振奋人心和响彻云霄。
“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小伙子们总是不停地骚动喧闹,因为是那片土地使他们如此无法平静。今晚,星星将被隐去,你不知道上帝就在大熊星座上吗?在黑夜完全降临大地,隐没河流,笼罩山峰,...除了无可奈何地走向衰老,没有人知道前面将会发生什么,没有人”
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在夜幕垂临之后,那些远处若隐若现的尾灯会发生什么?那些刚才从身边掠过的人会在消失遇到什么?我车灯照射不到的两旁会有什么在隐藏?我根本没有了精力和注意力,我已无法控制。但不会停下来,只能向前,出现任何事情,我都只能收获。现在,颠簸不再是件痛苦的事。这是一次世界上最令人愉快、最舒适的颠簸旅行,好象是在蓝色的大海上行驶一样。我不是在一片虚无中颠簸,夜是一种液体,让我飘起来,车子自己活了,关于夜的一切、光亮和阴影中的事物都行动起来,仿佛我们已置身一个万物皆灵的魔幻天地。当阳光再次光顾时,晨雾就成了夜飞离后留下的痕迹。周围一切渐露峥嵘,不知是田地,还是荒野。也许只是一片被暴雨袭击过的薄田,残破却因此焕发生机。
“在被太阳照射成金色的云层中,我看见了上帝,他似乎在伸出手指对我说:“穿过这里,一直向前。你们正走在通向天堂的大路上。”噢,好吧,我们一直向前。”
无处可去,无处不可去。
革命往事
FoDM的长期追随者会认为《任》有接近KnittingFactory时期气质的地方,但《任》是让一座连接乐队自身与过去的桥在燃烧,它也为摇滚乐烧开了一大片更宽广、更深厚的焦土。FoDM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BillElm的坚持、才华和视野,《任》还证明了他钢棒吉它演奏之外的能力,他让我们重新认识到现在的FoDM不是借了谁的光或继承了什么荣耀,不管是老炮HoweGelb还是同根生的兄弟团Calexico。如果不是Bill和其他团员的个人努力,什么文化土壤的深浅、什么音乐环境的优劣,都是扯淡。FoDM将人们对乡谣的印象带出了家居农场的自然、纯朴,进入了阴险的不毛之地——把全世界带进了亚利桑那的沙漠,回到了波西米亚式颠沛流离的底层生活。
与其说我们在FoDM中听到了多少过往名角的特征:NeilYoungJimMorrison和、 PinkFloyd共同为一部意式西部片创作电影音乐。不如说这场沙漠中的音乐祭祀,其牺牲对象显然更应该是同时代志趣相投的乐团。他们甚至堪与Tortoise,Mogwai,GYBE!这类里程碑式乐队比肩,显然FoDM也属于立志升级当代摇滚的革命一族。他们当然会说自己和后摇没关系,因为他们是同时代的先行者。他们区别于其他派别的独立品质显而易见:后摇里少有如此公路感的钢棒吉它颤音,满是灰尘、沙砾的情感渲染;而西南部独立音乐中也罕有如此层次感,时而纠缠时而信马由缰、又峰回路转的器乐神游。每个喜欢这种音乐的人会发现,“后摇”作为一种类型和潮流,其尸首早横陈于上世纪末,在那以后的每位救驾的猛将,都同时是集大成者和风格的终结者。当然我们也会说后摇不会死,它也成了摇滚传统的一部分,滋润着后来者开拓它。因为后摇从来只是摇滚乐的叛逃者,并从未从血缘上绝断。
与其说FoDM开拓了后摇,不如说用继承——一种寻求与母体彻底断裂的叛逃传统——来给僵死的定义音乐注入新血,尤其是现在人们已习惯描绘“典型的后摇段落”。这是后摇依然摇滚的证据,是不能遗忘的逃往独立的本能,因为不断向前的人肯定会回到原点。“后摇”发展进化成了“前摇”,也铸造了新世纪摇滚借尸还魂的传奇。与潮流风尚的回归相比,这才是泄露轮回的禅机、真正宿命的传奇。
《任》令人对时尚生活的审视更具有普遍意义,也是对时尚的升级。虽然人人都会把“在路上”挂在嘴边,但其已简略为旅游生活的代言口号;波西米亚早被任意图解为时装流行的元素,流浪者的背包变为了消费者的背包,“背包革命”成了“背包时尚”。FoDM重新发掘了“上路”一词包涵的艰辛、复杂、险恶、宿命的一面,而爱情并不是浪漫主义的本质核心。“在路上”并不只是去找个人烟稀少的地方来散心、调节、陶冶,不是朝圣或见世面,甚至不重视重新发现自我价值。《任》展现的一幅幅壮丽奇险的场景中,令小资们望而怯步的,是选择心灵和身体的自我放逐。因为,人往往在危险时才接近自由——即使只是心灵之旅。
或许有一天,我们的生活中就充满了类似的对话:“我们要到xx去。”“你们到那儿干什么?”“不知道,谁操心这个。”
是啊,谁还关心这个!那就出发吧,因为我们都可以是最后的逍遥骑士。
文/张氓
“出发了,到新的爱与新的喧闹中去!”
这是个法国农村小孩儿的豪情与勇气,他叫阿瑟.兰波。
人是否生来就渴望上路?16岁时,兰波开始了上路,一生未停。诗人继续在跑,青春继续在逃,世界继续在改变,但“上路”的情结几乎贯穿整个摇滚史。
我16岁的青春,暗恋难以启口,与人交恶斗狠,以芝麻大的勇气冒犯教育权威,连公共财产都幸运的被我破坏。我逃跑在音乐里,假想着自己追赶着世界的变化,寻觅理由说服自己,说音乐是时代之犬的味蕾。套上音乐项圈的我,似乎一边跑一边看着自己世界的壁垒几近倾塌,在一个刚进入成熟的年龄,多么令人激动啊!不是用脚,而是用耳朵上路。逃在一盘破烂不堪的counting crows<回收卫星>营造的昏黄幻境中,“如果你是我的王后,我将是雨中之王,我会对你说,晚安,伊丽莎白”。但是直到“漫长的12月”的某一天这盘磁带绞在了一起,我也没这样大声地说过爱。
18岁那年,我走在mercury rev<逃兵之歌>里,那是由无数优美又复杂、疲惫却又不可自拔的“holes”组成的高中时光,我会为自己是一个逃兵而自豪。而每次上学途中的她的背影,就是我“公路上的女神”,她是我眼镜里的女神。当今天我在真正的highway上再听它,我已清楚在诱惑我上路的不可能是寻找幸福。
20岁那年,我的选择纯属是因为空虚和无聊——就读的专业、家庭的争吵、无休的冷战,这时注意到了自己身负一生的阴影和被sonic youth其他伟大专辑遮盖的《Goo》.那些似乎在阴暗的地下室弄出的声响,也像是在为逃亡者伴奏,以音速行驶的阴郁爱情。2000年,“生活在青春之外,青春在生命之外”。
22岁那年,我选择了卖打口的生涯,一次迷茫点上的选择。当我准备处理一些REM的专辑时,用告别的心态听《UP》到最后一首歌时,就不准备换掉他了。“who cast the final stone...someone has to take the fall/why not me?”然后在“我自由了、自由了”的低唱中,伴我度过数个寒风冷雨的摆摊岁月。
24岁,我选择了用Friends of Dean Martinez上路,这次是同时用脚和耳朵上路,而关于FoDM这个名字,也多少代表了美国更靠近根源的摇滚这十多年来在冰与火间进出的成长和蜕变。
西部往事
一提到深具美国西南方风情的摇滚,你会想到什么?“加州旅馆”的老鹰乐队?德州的大胡子ZZTOP?要么就是一些基本上美国以外的人没兴趣听,他们自己给摆在“名人堂”里的一大堆名字。倒不如认为EnnioMorricone的配乐、《德州巴黎》中的RyCooder、《我心狂野》中的ChrisIsaak的音乐,更像是对德州的公路和亚利桑那沙漠神韵的经典捕捉。
“拂晓,汽车穿过亚利桑那沙漠,无垠的大漠一直向南延伸到墨西哥山脉。...我们开车来到了塔克逊。塔克逊座落在河谷地带,周围是白雪皑皑的卡特利那山脉。这个城市是一个规模浩大的工程,城市里的居民都象匆匆的过客,野心勃勃、举止粗野,到处在寻欢作乐。喧闹的商业中心里,悬挂着各种各样的招牌。”
这是旷世邪典《在路上》中克鲁亚克关于亚利桑那的Tucson风情描画,而关于FoDM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先将时光胶片倒回1983年,Tucson德一个叫HoweGelb的人成立了GiantSand(巨沙)乐队,而这一年REM发表了《Murmur》专辑,此后包括REM、巨沙、ViolentFemmes、LosLobos等音乐扎根于美国本土的乐队开始受到关注。HoweGelb,这个唱起来一嘴沙子的人,就是庞杂的西南独立音乐网络的缔造之一,沙漠的源头。这个网络做音乐的规矩,就是没有规律,没有固定阵容,在互相合作里产生灵感。现在登场的两位--长岛出生的、87年加入巨沙的JohnConvertino和90年代加入巨沙的加拿大出生的JoeyBurns,同样深谙此道,他们不必Howe老实,分别找人又组了如OP8、Calexico等乐队,当然还包括FoDM。那是在1994年,John、Joey和BillElm(一位乐器多面手,主攻有着美妙颤音的钢棒吉它Lap Steel Guitar),再加上NakedPrey乐队的VanChristian任鼓手,另起炉灶叫“Friends Of Dean Martin”,后有改作“Friends Of Dean Martinez”。HoweGelb虽然不算正式队员,但他在首张专辑里担任了键盘手。一般是时间里FoDM都只像个“分支计划”,从成员到发展都不太能维持连续性。95年,FoDM在SubPop旗下发行了处子专辑《The Shadow of YourSmile》,并通过巡演赢得了听众群和评论界的喝彩。这张专辑令人惊讶的是在以及他为基础的器乐作品里加入了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早期的器乐摇滚和冲浪摇滚的元素。他们的音乐的确充斥了散淡感觉和沙漠乡村吉他之声,但他们不是这些古老音乐的复兴者。在当时另类音乐泛滥的格局中,这都算是音乐家在他们的音乐生涯中的一次全新的变化。初步的被肯定促使了他们再次进入录音棚完成第二张专辑《Retrogrode》,97年6月依然由SubPop发行。这张专辑的阵容中有bill、joey、woody jackson、van等,特别是他们重新演绎了HenryMancini的音乐,还有BrianWilson的“the warmth of the sun”.
这一年,Joey和John组成了Calexico乐队,另开出一片天地,暂且不表。FoDM成了以BillElm为主导、以迷人的钢棒吉它为中心的乐队。经过在洛杉矶的短暂生活后,Bill搬回老家奥斯汀寻找新的灵感。1999年2月,FoDM的专辑《Atardecer》由先锋音乐厂牌Knitting Factory发行。音乐出现大量情绪化的电音,如“ethchloruynol”.他们在想法和方法手段之间已显得足够聪明。更多的层次、温和的氛围、更多的变种的乡谣音乐元素,让他们游走在愉悦和智慧之间,而且比其他同类乐队更旋律化。比如“coppertone”,在原音吉他的主线上,轻涂上管风琴音色,点缀上bossa nova式的敲击。录制这张专辑时的成员,几乎成了Bill和鼓手David Lachance的二重奏。最后,ELM的老朋友、巨沙乐队前吉它手Mike Semple加入了乐队。Mike也是个老手,参与了巨沙乐队95年《Backyard Barbecue Broadcast》和《Goods And Services》,97年《The Official Bootleg Series Volumel》也留下他的琴声。他还是CampfireGirls和HoweGelb&Dog&Pony Show乐队的成员,很明显,后者还是有HoweGelb参加。另外一支乐队,Mike和JoeyBurns都有份的PaulaJeanBrown,而PaulaBrown本人则是Howe的女朋友和另一支著名的全女子乐队The Go-Go'成员。(真是个大家庭!)
为了得到人们对《Atardecer》的支持,FoDM开始了美国和欧洲的巡演。由于巡演的不错成绩,他们紧接着于2000年2月发表了在KnittingGactory旗下的第二张专辑《A Place In The Sun》。它标志着FODM另一次变更。rachel's、the dirty three式的影像化渲染,又同时保持他们本质上的西南方声音。结果,听起来像是今日亚利桑那州的意式西部片的原声带,尤其是 史诗般的标题曲,无法抗拒的9分钟。虽然一些曲目仍然是追溯根源音乐,但这张专辑比他们早先的成功包含更多的潜力和野心。在本土取得的成功促使他们再次进行了欧洲巡演,旨在得到更大的支持者基础。德国的Glitterhouse厂牌感觉到FoDM的独特风格--加入乡谣式闲谈的电影化的器乐演绎方式--会是一个不群的崭新的路数,于是它先后为FoDM发行了《Wichitalineman》专辑(2001年5月)和《Liveat Club 2》专辑(2001年11月)。两年后的2003年1月,为了弥补让人苦恼等候的这些时间,FoDM在Narnack厂牌发行了双张唱片《On The Shore》。同一年,他们又在Glitterhouse旗下发表了《Under the Waves》专辑。《On The Shore》其实就是《Wichitalineman》和 《Under the Waves》的集合。这是他们在继续更加progressive和黑暗化的音乐之旅,第一张cd如同消失拥挤城市的优美背景音乐,像“overload”就带来不可思议的优雅和自然;“through the whine”让人意识到bill的钢棒吉它就是乐队的主唱。第二张cd则更加抽象,并展示出乐队jazz化内核。casio cz-101合成器、钢琴、theremin电子琴一同上阵,而在“cahuerga”里的管风琴像在日初时柔软的呼吸。经过了历练与磨合,那时的FoDM已完全固定了引以为豪的阵容,并一直维持到今天:BillElm的钢棒吉它,DavidLachance的鼓和MikeSemple的吉它。FoDM继续发展和创作优秀的音乐,在一个人们熟悉的领域里,他们开拓出新的疆域。
当然,以上这些外界对FoDM音乐的赞扬,都已经成为发行《Random Harvest(任意收获)》之前的往事了。
美国往事
FoDM的《任意收获》的确是不太适合驾车时播放,别说我没提醒过你,因为听这张唱片注定是另一次旅行,一次不归之旅。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在公路上播放它,你会发现在这两种不同的旅程之间所产生的呼应、惊变、矛盾、含混,最后让你不知身处何方。这个“旅行”注定不同凡响,管它是在中国的还是美国的公路上,只不过我开始是向南出发,而另一个开始是往西。
“So well Remembered”,像在催促人上路般的吵闹管风琴、四溢的镲片,合成器制造出秋风扫落叶般的急促。而那个马上要上路的人在公用电话亭里打完电话后,急匆匆割下话筒,或许是他欠债太多,这样做就好像债主会忘记他,这减弱了他被人追杀的不祥预感;或许是姑娘和他说分手,这样做就好像能把她记住,带在身边一起亡命天涯。反正都像是给幸福的送葬曲。
“在这之前,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梦想着要去西部,但只是在虚无缥缈地计划着,从没有付诸行动。狄恩这家伙是个最理想的旅伴,他就是在路上出生的。...我俩靠在一起手舞足蹈地大叫大嚷着,激动地谈论着,我也开始象狄恩那样变得疯狂了。”
我肯定不是个好旅伴,我也不怎么激动。不过是探亲访友兼旅游散心,我知道我一路上的赞叹必将和开着大功率的车去西藏朝圣的人一样矫情。
“Ripcord”,两把吉它像在相互对话和竞赛,其它乐器显然在应喝,既使管风琴适时出现缓和了宿怨般的紧张,可这是些“梦幻”破灭后依旧无法平息悸痒的灵魂。这“索绳”可以是点燃炸弹的索引,“因为真正的生活在别处。学生们正在搬起大鹅卵石,推翻汽车,筑起街垒;他们的加入世界是喧闹和壮观的,被火焰所照亮的,被催泪弹的爆炸...他们站在街垒后面,拒绝与这个世界的临时主人作任何妥协。人的解放必须是彻底的,否则毫无意义”(选自《生活在别处》),那些戈达尔《周末》里的大学生是这样躁动,他们都成了躲进深山的游击队、食人族和森林之王。当我路过国贸一座座刺眼的建筑时,那密密麻麻的格局让人联想到壮观的丛林。快跑,我会在这里丧命的。这索引也可以是打着引擎的电线。
“我的那些纽约朋友们却总是站在否定的立场上诅咒社会的腐朽,并给它找出书卷气十足的政治或心理学上的原因。狄恩只是切切实实地在社会中拼搏,为了爱和面包而奋斗。旅途中我一定能遇到许多漂亮的姑娘,看到许多新鲜事儿;也许这次旅行将给我带来珍贵的财富”,妈的,美国式的欢乐。 “Winter Palace”,合成器和管风琴营造出的冷色调,阴沉莫测,原音吉它加重了缓慢、漠然的节奏。或许在Tucson外的沙漠里,在世界的最底部,真的有一座冬日宫殿,如赌城LasVegas,这里的人形形色色,有带着儿子寻找妻子的寡欢中年人,有醉狗般一心来此寻死的意大利男子,还有一打的猫王模仿者,带着所有的厌恶和恐惧、声色犬马和纸醉金迷,如发生在沙海中海市蜃楼的奇迹。
而我一路上所看到的连绵不绝的巨型广告牌--美女、伟人、明星、白痴的广告,随处可见的招商引资的开发区,朗朗乾坤下又何止一座宫殿拔地而起? “数百万人毫无休止地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象一场噩梦——掠夺、攫取、失去、叹息、死亡,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长岛外面的那些城市里为自己争得一块墓地。我站在地铁的人口处,想壮壮胆子去捡一个烟蒂,但每次刚弯下腰,就被拥挤的人流冲开了,烟蒂已被黑压压的人群湮没碾碎。”
脚下不是沙子和崎岖的路,轮盘让人们快乐的转动,让人们相信奇迹,而在合成器于结尾处填补那些宽阔的空间时,刹那间闪过音乐背后的幽灵。
“我远远地离开了家,被旅行折磨得筋疲力尽,心神不宁;我的确有15秒钟站在吱吱作响的天花板下不知道自己是谁。但是我并不惊恐,我好象变成了另一个人,一个陌生人,我的整个灵魂似乎出窍了,我变成了一个鬼魂。”
“Random Harvest ”Bill的钢棒吉它凶险的颤音,在Mike的吉它充当帮凶下,引你滑入深渊;颤音又恰似开启苍穹,划破天际的几声长啸,David的鼓则坚定地向前推进,只剩下合成器留下身后的尘土。任意收获,又能收获什么呢?收获现代化的繁荣?收获满山的带有汽油味的绿茶?收获德州的巴黎或大兴的巴黎?曾身在巴黎的亨利·米勒言道:“人类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在寻找奇迹,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不惜从血泊中涉过。他们用各种主义使自己败坏,他们乐意叫自己缩为一个影子...一切都可以忍受,因为他们坚信一夜之间会发生某种事情,会出现一个使生活变得可以忍受的奇迹。”(选自《北回归线》)我亲见的奇迹是,无论在哪条公路边的饭店、旅馆群落的招牌上,都有你想得到的省会名称在招摇,你根本无法停下来,因为一种类似“民族公园”、“世界公园”的错乱感和荒诞感,而招呼你的人像是从人行道中的蚁穴冒出来似的,足令人落荒而逃。
“在平原之上,我仿佛看见了他那张执著、坚毅的面孔和炯炯有神的双眼,看见了他的双翼,看见了他那辆破旧的汽车喷射出熊熊的烈焰,在路上不断燃烧,它穿过田畴,横跨城市;毁灭桥梁,烧干河流,疯狂地向西部奔驰。他又一次一直向西越过可怕和呻吟的大陆,在他身后,烧焦的废墟冒着余烟”。
对于我等不问耕耘的社会自留地而言,只能一路任意的收获——毒草和伤花,由煞神而非人类播种的。
“Dusk”,黄昏,或许是命运的暮年。当音乐响起时,你认为到达了旅途终点,但在平静下暗含风暴,人心的内城已被摧毁,这里是上帝准备惩罚的索多玛城。就像这个小镇,收音机里的女人高歌,“今天是你的幸运日,多么幸福明媚的一天”;这里每个人都会礼貌又猥琐地向你微笑,每个人都诱惑你帮他/她去干掉另外一个人,最后他/她会在背后捅你一刀。这里是现代文明的黄昏。可死亡不是终结。你可以调头,却不能再一次调头。
“这时,我听见从黑暗中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位满头银发的高个子老头步履艰难地走了过来,背上还背了一个包;他在走过我的身边时,望着我说:“为人类悲哀吧。”然后就迈着沉重的脚步消失在黑暗中。这难道意味着我的人生旅程将永远是徒步走在黑暗的道路上漫游美国?”
我没法绕开,可华中地区的路实在糟糕。路两边是连成一排的烟囱,我不知道这些工厂是干什么的,可周围的一切都是灰色的。公路上总有拾荒者出现,成群结队的拾荒者,而地面上总有血迹。天哪!你根本不清楚发生过什么。还有死狗,如此多的死狗,所有的汽车好像都没有躲开它们的意思,以至于它们被压得像一片片地毯。
“Why does my heart go on beating”,星星点点的稀疏打击乐,模拟着唱针在黑胶唱片上摩擦的细碎杂音,钢棒吉它如流星坠地,又如心中往事闪回,那心脏跳动的声音,如濒死般的喘息。虽然逃出了小镇,可你迷失在沙漠,像地狱般酷热,你的汗都被蒸发了,惊慌和恐惧使你接近疯狂。钢棒吉它响起又化作空中的秃鹫,而你已虚弱到无力抬头确定它是否存在。
这心跳声也是被爱情点燃的悸动,因为整个世界有一颗狂野的心。你会在德州的圣安东尼奥一家破旅店里认识一对情侣,男的叫“水手”,穿着蟒皮夹克;女的叫Lula,天真与放荡并存,总念叨着自己巫婆一样的老妈。他们前途未卜,但他俩很幸福。
“我一直在山上转到筋疲力尽,才踉踉跄跄翻过峭岩,开始下山。哦,我爱着的姑娘你在何方?我四处寻觅着,就象我曾在山下那个狭小的世界里寻觅着一样”每个人都变得多情了,可心动的爱情不并没有让人多逗留一天。
我只在江边的宝塔那里做了停留,那里有一队队口中念念有词的祈福的人们。但一进塔,我就后悔了。它幽闭、黑暗、狭窄,我被人群催促着前进,我感到塔摇摇欲坠,心在窒息中蹦极。这究竟是修行悟禅之地,人类灵魂的巴别塔,还是自己筑成的炼狱?当终于在塔顶眺望着大江边际,隐约有幻景现身。我知道那是我要去的地方,或许是永不可及的目的地。
“LostHorizon”,管风琴展开了沙场,合成器紧咬着钢棒吉它发出永恒的悲叹,那一段段拉丁风格的吉它演奏,宛如昔日决斗中的英雄,利落地出场和转身,手持一瓶龙舌兰酒。在威严辉煌的音乐中,英雄迈着华彩的探戈舞步,把酒当歌,于谈笑间杀敌,要么就名归黄沙,可谁都没注意,他是和自己的影子以命相搏。在开往消失的地平线的路上,乱舞的是“垮掉派”群雄们的纸屑,是JamesDean被撞毁的跑车,是被冷枪干掉的逍遥骑士们栽倒的哈雷摩托和嬉皮士撒下的枯萎的花瓣。这条路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四周是无名的墓碑。
“我几乎无法想象这次旅行,这是我所有旅行中最惊人的一次。它不再是东西横贯,而是到充满魔力的南方。“这条路,”我告诉他,“也是一些美国的亡命之徒以前越过边境通向蒙特雷的必经之路,所以,如果你在灰色的沙漠里眺望,就会看到鬼魂似的墓碑上刻着那些流浪汉的名字,你还会看到……“这才是世界,如果有路,我们可以一直开到南美洲。想想吧,他妈的!”
这片土地一定是有江河的泥沙冲积而成的,这里的人民都很生猛。他们好像有不竭的精力和不可遏制的冲动,那些和你抢道的疯狂小货车司机,车上的货膨胀到车身出现变形。而具有压迫感的大货车跟你飚起来更加英勇,我只感到一座座小山从两边飞过。而另外的英雄人民则开着他的小摩托车带着一家四口,无畏又自由地穿行着;好客的男女老少会不断地用鞭炮向你致敬。
人们为一个无羁的希望和不可名状的幸福奔向未来。“一丝希望的光芒——遥远、狂暴、孤注一掷的光芒”,是试图解放自己的血腥挣扎,是要从过去的羁绊中脱身,是投射着的明亮、血迹斑斑的太阳。
“Nowhere to go”,开场的演奏像要投入海天一色似的,融化进消失的地平线里,钢棒吉它引导向通天之路,原音吉它几乎在对一路上的劫难发出清澈的赞美,然后转折处突现双吉它的咆哮,是壮士赴死的猛烈,是对人生桎梏的总关底发起最后的冲击。然后,一切又归入平静,这是一出你不能转身离开的悲剧,你从一开始就被吸引住而不能停止去听。即使我无处可去,除了我和我所想的、所畏惧的一无所有;即使我一败涂地,家园如《扎布里斯基角》中那些爆炸时在空中盘旋、迟迟不肯下落的家具,今天终于落下一地的遗骸。可当原音吉它再度响起,如阳光留给万物那一层的金色,此刻所有的败落的撞地之声都显得振奋人心和响彻云霄。
“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小伙子们总是不停地骚动喧闹,因为是那片土地使他们如此无法平静。今晚,星星将被隐去,你不知道上帝就在大熊星座上吗?在黑夜完全降临大地,隐没河流,笼罩山峰,...除了无可奈何地走向衰老,没有人知道前面将会发生什么,没有人”
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在夜幕垂临之后,那些远处若隐若现的尾灯会发生什么?那些刚才从身边掠过的人会在消失遇到什么?我车灯照射不到的两旁会有什么在隐藏?我根本没有了精力和注意力,我已无法控制。但不会停下来,只能向前,出现任何事情,我都只能收获。现在,颠簸不再是件痛苦的事。这是一次世界上最令人愉快、最舒适的颠簸旅行,好象是在蓝色的大海上行驶一样。我不是在一片虚无中颠簸,夜是一种液体,让我飘起来,车子自己活了,关于夜的一切、光亮和阴影中的事物都行动起来,仿佛我们已置身一个万物皆灵的魔幻天地。当阳光再次光顾时,晨雾就成了夜飞离后留下的痕迹。周围一切渐露峥嵘,不知是田地,还是荒野。也许只是一片被暴雨袭击过的薄田,残破却因此焕发生机。
“在被太阳照射成金色的云层中,我看见了上帝,他似乎在伸出手指对我说:“穿过这里,一直向前。你们正走在通向天堂的大路上。”噢,好吧,我们一直向前。”
无处可去,无处不可去。
革命往事
FoDM的长期追随者会认为《任》有接近KnittingFactory时期气质的地方,但《任》是让一座连接乐队自身与过去的桥在燃烧,它也为摇滚乐烧开了一大片更宽广、更深厚的焦土。FoDM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BillElm的坚持、才华和视野,《任》还证明了他钢棒吉它演奏之外的能力,他让我们重新认识到现在的FoDM不是借了谁的光或继承了什么荣耀,不管是老炮HoweGelb还是同根生的兄弟团Calexico。如果不是Bill和其他团员的个人努力,什么文化土壤的深浅、什么音乐环境的优劣,都是扯淡。FoDM将人们对乡谣的印象带出了家居农场的自然、纯朴,进入了阴险的不毛之地——把全世界带进了亚利桑那的沙漠,回到了波西米亚式颠沛流离的底层生活。
与其说我们在FoDM中听到了多少过往名角的特征:NeilYoungJimMorrison和、 PinkFloyd共同为一部意式西部片创作电影音乐。不如说这场沙漠中的音乐祭祀,其牺牲对象显然更应该是同时代志趣相投的乐团。他们甚至堪与Tortoise,Mogwai,GYBE!这类里程碑式乐队比肩,显然FoDM也属于立志升级当代摇滚的革命一族。他们当然会说自己和后摇没关系,因为他们是同时代的先行者。他们区别于其他派别的独立品质显而易见:后摇里少有如此公路感的钢棒吉它颤音,满是灰尘、沙砾的情感渲染;而西南部独立音乐中也罕有如此层次感,时而纠缠时而信马由缰、又峰回路转的器乐神游。每个喜欢这种音乐的人会发现,“后摇”作为一种类型和潮流,其尸首早横陈于上世纪末,在那以后的每位救驾的猛将,都同时是集大成者和风格的终结者。当然我们也会说后摇不会死,它也成了摇滚传统的一部分,滋润着后来者开拓它。因为后摇从来只是摇滚乐的叛逃者,并从未从血缘上绝断。
与其说FoDM开拓了后摇,不如说用继承——一种寻求与母体彻底断裂的叛逃传统——来给僵死的定义音乐注入新血,尤其是现在人们已习惯描绘“典型的后摇段落”。这是后摇依然摇滚的证据,是不能遗忘的逃往独立的本能,因为不断向前的人肯定会回到原点。“后摇”发展进化成了“前摇”,也铸造了新世纪摇滚借尸还魂的传奇。与潮流风尚的回归相比,这才是泄露轮回的禅机、真正宿命的传奇。
《任》令人对时尚生活的审视更具有普遍意义,也是对时尚的升级。虽然人人都会把“在路上”挂在嘴边,但其已简略为旅游生活的代言口号;波西米亚早被任意图解为时装流行的元素,流浪者的背包变为了消费者的背包,“背包革命”成了“背包时尚”。FoDM重新发掘了“上路”一词包涵的艰辛、复杂、险恶、宿命的一面,而爱情并不是浪漫主义的本质核心。“在路上”并不只是去找个人烟稀少的地方来散心、调节、陶冶,不是朝圣或见世面,甚至不重视重新发现自我价值。《任》展现的一幅幅壮丽奇险的场景中,令小资们望而怯步的,是选择心灵和身体的自我放逐。因为,人往往在危险时才接近自由——即使只是心灵之旅。
或许有一天,我们的生活中就充满了类似的对话:“我们要到xx去。”“你们到那儿干什么?”“不知道,谁操心这个。”
是啊,谁还关心这个!那就出发吧,因为我们都可以是最后的逍遥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