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耳朵
初中的时候,班上有个明眸皓齿笑容温柔的姑娘。那时候大家第一眼都很喜欢她,觉得她好看,人也笑眯眯的,很好相处。
那时的我自然也是很喜欢她,不过我不用太担心如何和她交好:占着成绩好人外向的好处,我在老师那里吃得很开,顺便在同学中间也就吃的更开。并且说是因祸得福也好,我个性快活随性稍微大条,也为自己增加了不少人缘。
所以就当我对这个据说在日本念书念到小学三年级的女孩子心生好奇时,有一天下午——大概就是在开学半个学期之后——她看到我在讲台上下午放音乐的时间摆弄着w-inds的碟子,就在音乐结束之后走近我,照平常那样笑的很快乐说:羊你听过平井坚的歌么?我说:没有听过呢!啊但是这个歌手好熟!
她就娓娓道来,拉着我站在教室外洒满阳光的走廊里说,他是混血儿,但是英文中文俱佳;他是大叔,但是很有魅力,举手投足都很吸引;他跟松浦亚弥求过婚(噗)——听到这里我就咯咯笑起来,果然是女孩子的叙事风范,说到明星总是要说到绯闻轶事的,这个去过日本的女孩子也不例外 ——不管怎样,最后商量好说她借碟子给我。
然后同样是在一个放玩音乐的午后她把这张《爱歌成痴》塞到我手上。接过来的那一刹那我甚至感觉到了来自东瀛的气息随着她指尖流淌到我手上,一时间很是兴奋,暗自在心中决定要好好记下平井坚这个名字,就算他唱着我不爱的音乐。
再然后回去颠到自己的CD机前把功放旋钮放大,一听到古老的大钟我的心中仿佛有根弦被不重不轻敲了一下,霎时间熟悉的气味就那样流泻在小居室里面。我看着CD封面上近乎调笑的“音乐之笨蛋”,坚定了自己要认真记住平井坚的声音的想法。
在接下来的交往便自然地如同二月破冰的流水,我和她交换日音观点,共同欣赏松隆子,看着w-inds出新专辑、拍PV、传单飞,也和所有年少的女孩子一样兴奋而小心翼翼地拍下第一套大头贴。初入中学的女孩子们已经模糊明白需要闺蜜的陪伴,和她与另外几个女孩子交好顺利地让我加入到了初中女生的行列里面,光明正大理直气壮。她稍微区别于同龄人的日系品味,也成为了我对日音的一个小耳朵,忠实为我播报各种音乐信息、鉴别品录;
以后的岁月里,有了更多更多的人为我解说一切。他们充当我初中的耳朵,让我得到了与这音乐世界沟通的方法,尽管浅薄,但依旧能够自得其乐。只是还是会记得初始的那次交流的新奇和快乐,并始终珍惜。
然而也就这样过去。
音乐上共同的爱好无法也不愿阻止时间的荒流。高中我们分开,她去了普通区级高中,我去了一所对我人生有重大意义的独一无二的高中。再无联系。
只是每一次看到平井坚眼角细微增加的些许纹路还会会心地朝他侧脸笑笑,抵是想起来初中刚进入学校,那个日本气息的姑娘给予的快乐友情,再无其他。
不过刚才恰好在电台,又一次听到了古老的大钟,心里不是不感慨的。
那时大头贴激动兴奋瞪大眼睛的样子又一次浮现眼前,历历在目。
我一直以为物是人非,风水流转,再熟悉的人再好听的嗓音在经过那么多时间冲刷过后总会水淡无痕。更何况时间教导我:人总有自己的世界,别人总不如自己想象一般没有秘密,通透澄澈。但是上帝给我们的馈赠是容量巨大的记忆之河。就算如今她早已淡忘初中时光,也许真实也不如我为她描绘的形象完美;而我也为了自己的梦想、未来、快乐和爱着的人努力抛弃着每一个过去的瞬间;
那时小心翼翼地充当彼此耳朵的经历还是深深汇入了记忆的长河,沉到河底化作河床不再漂泊。我感谢那位尽管不如回忆中美好的“东瀛”姑娘,也很谢谢她给我的值得回味的时光;让我在今后的路上,总会想起曾经有一些朋友,与我共同分享很多美好的音乐温润的声音,他们都是我的小耳朵。
就像平井坚给人的感觉一样——沉在记忆的河流底,无论什么时候再想起来,还是一样的好。
那时的我自然也是很喜欢她,不过我不用太担心如何和她交好:占着成绩好人外向的好处,我在老师那里吃得很开,顺便在同学中间也就吃的更开。并且说是因祸得福也好,我个性快活随性稍微大条,也为自己增加了不少人缘。
所以就当我对这个据说在日本念书念到小学三年级的女孩子心生好奇时,有一天下午——大概就是在开学半个学期之后——她看到我在讲台上下午放音乐的时间摆弄着w-inds的碟子,就在音乐结束之后走近我,照平常那样笑的很快乐说:羊你听过平井坚的歌么?我说:没有听过呢!啊但是这个歌手好熟!
她就娓娓道来,拉着我站在教室外洒满阳光的走廊里说,他是混血儿,但是英文中文俱佳;他是大叔,但是很有魅力,举手投足都很吸引;他跟松浦亚弥求过婚(噗)——听到这里我就咯咯笑起来,果然是女孩子的叙事风范,说到明星总是要说到绯闻轶事的,这个去过日本的女孩子也不例外 ——不管怎样,最后商量好说她借碟子给我。
然后同样是在一个放玩音乐的午后她把这张《爱歌成痴》塞到我手上。接过来的那一刹那我甚至感觉到了来自东瀛的气息随着她指尖流淌到我手上,一时间很是兴奋,暗自在心中决定要好好记下平井坚这个名字,就算他唱着我不爱的音乐。
再然后回去颠到自己的CD机前把功放旋钮放大,一听到古老的大钟我的心中仿佛有根弦被不重不轻敲了一下,霎时间熟悉的气味就那样流泻在小居室里面。我看着CD封面上近乎调笑的“音乐之笨蛋”,坚定了自己要认真记住平井坚的声音的想法。
在接下来的交往便自然地如同二月破冰的流水,我和她交换日音观点,共同欣赏松隆子,看着w-inds出新专辑、拍PV、传单飞,也和所有年少的女孩子一样兴奋而小心翼翼地拍下第一套大头贴。初入中学的女孩子们已经模糊明白需要闺蜜的陪伴,和她与另外几个女孩子交好顺利地让我加入到了初中女生的行列里面,光明正大理直气壮。她稍微区别于同龄人的日系品味,也成为了我对日音的一个小耳朵,忠实为我播报各种音乐信息、鉴别品录;
以后的岁月里,有了更多更多的人为我解说一切。他们充当我初中的耳朵,让我得到了与这音乐世界沟通的方法,尽管浅薄,但依旧能够自得其乐。只是还是会记得初始的那次交流的新奇和快乐,并始终珍惜。
然而也就这样过去。
音乐上共同的爱好无法也不愿阻止时间的荒流。高中我们分开,她去了普通区级高中,我去了一所对我人生有重大意义的独一无二的高中。再无联系。
只是每一次看到平井坚眼角细微增加的些许纹路还会会心地朝他侧脸笑笑,抵是想起来初中刚进入学校,那个日本气息的姑娘给予的快乐友情,再无其他。
不过刚才恰好在电台,又一次听到了古老的大钟,心里不是不感慨的。
那时大头贴激动兴奋瞪大眼睛的样子又一次浮现眼前,历历在目。
我一直以为物是人非,风水流转,再熟悉的人再好听的嗓音在经过那么多时间冲刷过后总会水淡无痕。更何况时间教导我:人总有自己的世界,别人总不如自己想象一般没有秘密,通透澄澈。但是上帝给我们的馈赠是容量巨大的记忆之河。就算如今她早已淡忘初中时光,也许真实也不如我为她描绘的形象完美;而我也为了自己的梦想、未来、快乐和爱着的人努力抛弃着每一个过去的瞬间;
那时小心翼翼地充当彼此耳朵的经历还是深深汇入了记忆的长河,沉到河底化作河床不再漂泊。我感谢那位尽管不如回忆中美好的“东瀛”姑娘,也很谢谢她给我的值得回味的时光;让我在今后的路上,总会想起曾经有一些朋友,与我共同分享很多美好的音乐温润的声音,他们都是我的小耳朵。
就像平井坚给人的感觉一样——沉在记忆的河流底,无论什么时候再想起来,还是一样的好。